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工具中,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筷子
    B. 笤帚
    C. 独轮车
    D. 船桨
    【答案】C
    【解析】
    【详解】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笤帚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
    D.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下列单位中,属于功的单位的是( )
    A. 牛顿B. 瓦特C. 牛•米D. 帕斯卡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物理学中,牛顿是力的基本单位;瓦特是功率的基本单位;牛顿是力的基本单位,米是距离的基本单位,由公式知,牛•米是功的单位,也就是焦耳;帕斯卡是压强的基本单位。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 北京冬奥会升旗时所用的旗杆顶部装有一个滑轮,该滑轮是( )
    A. 定滑轮,可以省力
    B. 定滑轮,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C. 动滑轮,可以省力
    D. 动滑轮,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特点可知:旗杆顶部的滑轮是定滑轮;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旗杆顶部的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能省力,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下列生活中的物理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并举过头顶,对鸡蛋做功约为10J
    B. 中学生爬楼的功率约为150W
    C. 假如没有摩擦,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100%
    D. 将质量为600g的一壶水从20℃烧开,需要吸收的热量约为2×108J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从地上拿起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通过的距离大约2m,所以对鸡蛋做的功大约为
    W=Gh=0.5N×2m=1J
    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一楼走到三楼的高度大约6m,上楼时间约为20s,则此过程中做的功
    W=Gh=500N×6m=3000J
    登楼的功率
    故B符合题意;
    C.即使没有摩擦,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还需要克服动滑轮重做功,因此动滑轮机械效率小于100%,故C不符合题意;
    D.通常情况下,水的沸点为100℃,水吸收的热量约为
    Q=cmΔt=4.2×103J/(kg•℃)×600×10-3kg×(100℃﹣20℃)=2.016×105J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2022年8月5日,在江苏省第20届运动会青少年女子排球赛决赛中,我市实验初中女子排球队代表泰州参加比赛勇夺亚军。如图所示是比赛中运动员发球的场景,排球离手后向上飞行时( )
    A.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C.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D.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排球离手后向上飞行时,高度在不断变大,自身的质量不变,则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在不断变小,则动能减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 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举行,如图是比赛中的几个场景。图中几个场景关于做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冰壶项目中,冰壶脱手后向前运动,运动员对冰壶不做功
    B. 钢架雪车项目中,雪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雪车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不做功
    C. 短道速滑项目中,接力时,后面的运动员将前面的运动员快速推出时做了功
    D. 高山滑雪项目中,运动员的惯性在做功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冰壶项目中,冰壶脱手后向前运动,运动员对冰壶没有力的作用,运动员对冰壶不做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钢架雪车项目中,雪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运动员没有在支持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雪车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不做功,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短道速滑项目中,接力时,后面的运动员将前面的运动员快速推出时,前面的运动员在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后面的运动员对木前面的运动员做了功,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高山滑雪项目中,没有力作用在运动员上,惯性不是力,运动员的惯性不能做功,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 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机械时,有时可以省力,但一定不省功
    B. 做功快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C. 功率不同的机器,做的功一定不相等
    D. 额外功与总功之比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使用机械时,有时可以省力,如省力杠杆,但所有的机械一定不省功,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做功快的机器,功率一定大,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由可知,功率不同的机器,做的功可能相等,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额外功与总功之比越小,则有用功与总功之比越大,机械效率一定越大,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如图,用相同的滑轮组装而成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同一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B. 甲、乙滑轮组对物体做的有用功相等
    C. 拉力F1和F2做的总功相等D. 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
    ,n1=2,n2=3
    则绳子受的拉力

    所以F1≠F2,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因为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且W有=G物h,不计绳重及摩擦,所以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因为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则 W额=G动h,所以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则总功也相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因为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有=G物h,不计绳重及摩擦,则 W额=G动h,所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则总功也相同,又因为所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重力势能一定保持不变
    B. 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一定具有内能
    C. 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对外做的功也一定越多
    D. 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只具有动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A.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可能保持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运动且高度改变,则其重力势能是变化的,故A错误;
    B.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一定具有内能,故B正确;
    C.具有能量的物体具有做功的能力,但不一定做功,故C错误;
    D.空中飞行的飞机在飞行,具有动能;同时处于一定的高度,也具有重力势能,故D错误。
    故选B。
    10.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B可绕O点转动,OA=AB,用细线将重物悬挂在A点,在B点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F的大小为物重的2倍
    B. 若物重增加2N,拉力F也增加2N
    C. 若物体的悬挂点右移时,拉力F将增大
    D. 若拉力F的作用点向右移,拉力F将增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OA=AB,阻力的力臂为动力力臂的一半,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F×OB=G×OA
    可知,拉力F的大小为物重的二分之一,故A错误;
    B.若物重增加2N,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ΔF×OB=2N×OA
    F的变化量为
    故B错误;
    C.当悬挂点右移时,动力臂、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F将变小,故C错误;
    D.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拉力F的作用点向右移,拉力的力臂变小,因为阻力与阻力臂不变,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拉力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11.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热量也能从内能小的物体传向内能大的物体
    C. 物体的温度越低,含有的热量越少
    D. 温度相同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也一定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
    B.热量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物体内能较小,但是只要温度较高,也是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传向内能大的物体,故B正确;
    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C错误;
    D.物体内能的大小与质量、温度、状态有关,只知道温度,不能判断内能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B。
    12. 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c三种固态物质加热(热源温度始终高于a、b、c的温度),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c质量相同。下列对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②若a、b是同种物质,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
    ③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少
    ④b的比热容一定小于c的比热容
    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像可知,①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虽然不变,但继续吸收热量,所以其内能增加,故①正确;②如果a、b是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b的加热时间长,b吸收的热量多,根据Q=cmΔt知,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故②正确;③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的加热时间比b物质短,所以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少,故③正确;④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b、c两种物质加热时,0~t1时间内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c物质升高的温度较小,但由于不知道b、c质量的大小,不能判断出b、c比热容的大小,故④错误,所以①②③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3. 人的前臂可以看成是以肘关节为支点的杠杆。如图,当手托住铁球时,上臂中的肱二头肌会对前臂提供一个动力,铁球对前臂施加阻力。前臂属于费力杠杆,它的好处是______;若铅球的重力为50N,动力臂长为5cm,阻力臂长为25cm,则肱二头肌对前臂拉力为______N;当手托住铁球从水平位置向上举的过程中,肱二头肌对前臂的拉力将______。
    【答案】 ①. 省距离 ②. 250 ③. 减小
    【解析】
    【详解】[1]若把前臂看成杠杆,支点在肘关节的位置,肱二头肌收缩抬起前臂是动力,重物作用在手上产生的力是阻力;当曲肘将重物举起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代入数据
    解得
    [3]当手将铅球沿肘关节缓慢的向上托起时,阻力和动力臂大小不变,阻力臂变小,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将减小。
    14. 如图所示,分别用A、B两种滑轮匀速提升物体。若物重为180N,滑轮重均为2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FA=______N,FB=______N。若使用滑轮A匀速提升物体,物体上升1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m。
    【答案】 ①. 91 ②. 180 ③. 2
    【解析】
    【详解】[1]由图知,提升物体时,A滑轮和物体一起移动,则A是动滑轮;B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则B是定滑轮;由题知,不计绳重和摩擦;A滑轮是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则匀速提升物体所用拉力
    [2]由图知,B滑轮是定滑轮,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匀速提升物体所用拉力
    [3]由动滑轮的特点可知s=2h,则物体上升的高度
    15.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完美再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如图所示,代表着黄河之水的奥运五环在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奥运五环的动能______(增大/减小/不变,下同),重力势能______,机械能______。
    【答案】 ①. 不变 ②. 增大 ③. 增大
    【解析】
    【详解】[1][2][3] 奥运五环在匀速上升的过程中,速度不变、质量不变,动能不变;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和,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16. 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上的智能服务机器人,重力为450N,其内置电动机为机器人提供300N的水平动力,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6s内匀速前进了5m。机器人所受的重力做功_____J,水平动力做的功是_____J,动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W。
    【答案】 ①. 0 ②. 1500 ③. 250
    【解析】
    【详解】[1]重力是竖直方向,机器人在水平方向移动,在竖直方向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功为0J。
    [2]水平动力做的功为
    [3]动力做功的功率为
    17. 《舌尖上的中国》中推出了宣堡小馄饨:宣堡小馄饨具有皮薄馅嫩、味美汤鲜的特点。将馄饨放在热水中煮是利用______的方式增加了馄饨的内能。“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砂石与水相比具有较小的______。
    【答案】 ①. 热传递 ②. 比热容
    【解析】
    【详解】[1]改变物体内能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将馄饨放在热水中煮,馄饨吸收热量,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馄饨的内能。
    [2]因为砂石与水相比具有较小的比热容,根据比热容公式可知,相同质量的砂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砂石比热容小,温度变化量大,则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
    18. 如图甲所示,盘山公路可以看做斜面,它的好处是能______(选填“省力”或“省距离”)。如图乙所示的斜面长8m,倾角为,一木箱重力为180N。小李用100N的推力F沿斜面向上推木箱,他用10s的时间将木箱沿着斜面从底端匀速运动到顶端,则木箱克服重力所做功的大小为______J,此时推力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斜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答案】 ①. 省力 ②. 720 ③. 不等于 ④. 90%
    【解析】
    【详解】[1]盘山公路实际上是简单机械中的斜面,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2]在直角三角形中,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则斜面的高为
    推力做的有用功,即木箱克服重力所做功的大小为
    [3]推力做的总功为
    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为
    由得摩擦力为
    可见,推力不等于斜面对木箱的摩擦力。
    [4]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19. 小明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如图所示,是他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成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发现,AB段比CD段升温快,其原因是______。图像中,物体在B点时具有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实验过程中,第2~8min物体吸收的热量为______ J。[冰的质量是500g,比热容是2.1×103J/(kg•℃),不计热量损失]
    【答案】 ①. 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 ②. 小于 ③. 3.15×104
    【解析】
    【详解】[1]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比冰的大,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根据比热容公式可知,相同质量的冰和水,水的比热容较大,则水的温度变化量较小,相同时间内,升温速度慢,从图中可以看到,AB段为零下温度,是冰,CD段为零上温度,是水,则AB段比CD段升温快。
    [2]随着时间的流动,物体在不停吸收热量,内能也在增加,所以,物体在B点时具有的内能小于在C点时的内能。
    [3]第2~8min物体吸收的热量,可看到,这段时间,物体为冰水混合物,不能直接得出热量大小,但是知道相同时间内,物体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第2~8min,总共时间为6min,再观察下该图,在0~2min时,物体为冰,还没有熔化,冰的质量是500g,比热容是2.1×103J/(kg•℃),温度变化量为10℃,根据比热容公式可知,2min内物体吸收的热量
    2min内物体吸收的热量为1.05×104J;则6min内物体吸收的热量
    即第2~8min物体吸收的热量为3.15×104J。
    20. 图书馆新购了一批书,工人将书从一楼搬到三楼,小红想测出工人一次性把书搬上楼时做功的功率。她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A.测出所有书的总质量m1
    B.测出工人的质量m2
    C.测出楼梯的总长度L
    D.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
    E.测出工人搬书上楼所用的时间t
    F.计算出工人搬书上楼时做功的功率P
    小红的实验步骤中多余的是:______(填写步骤前的字母即可)。工人搬书上楼的功率表达式是P=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由于书较多,小红帮工人设计了两种方法搬书上楼。①是把所有书一次搬上楼;②是先搬一部分书上楼,再搬剩下的部分。假设工人搬书上楼的速度相同,两种方法中功率大的是______;机械效率高的是______(选填序号“①”或“②”)。
    【答案】 ①. C ②. ③. ① ④. ①
    【解析】
    【详解】[1]测量工人搬运书过程中做功的功率,需结合公式
    m为人和书的总质量,h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t为上楼所用的时间,所以需要测出人和书的总质量、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测出工人搬书上楼所用的时间t,最后求出工人搬书的功率P,由以上分析可知并不需要测量楼梯的总长度L,即C步骤多余;故C符合题意,ABDEF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工人搬书上楼时,会克服自身的重力和书的重力做功,则工人做功的功率为
    [3][4]书的重力一定,楼的高度前后不变,由可知,两次所做的有用功相等;方法一所做的额外功为一次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即
    而方法二所做的额外功是两次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即
    因此方法二的额外功大于第一次的额外功,故方法二的总功大于第一次的总功,有用功相同,由可知
    即机械效率高的是①;
    因上楼的速度相同,方法二需要上楼二次,所以方法二所用时间是方法一的2倍,方法一做功的功率为
    方法二上两次楼需要克服人的重力做功两次,则方法二做功的功率为
    比较可知
    即两种方法中功率大的是①。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51分.解答22、23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
    21. 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笤帚扫地。O是支点,右手作用在笤帚上A点的动力为F1,请在图甲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作用在B点的水平方向的阻力F2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过支点O做动力F1的作用线的垂线(用虚线加大括号或者实线带箭头),标上L1,笤帚受到的阻力与运动的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右,标上F2,图如下:
    22.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物提起,要求人站在地面上向下拉绳子的自由端,请画出正确的绕线方法。
    【答案】
    【解析】
    【详解】对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可绕线方法有两股和三股两种,两种方法都达到了省力的目的,但拉力的方向不同,有三股绕线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上;有两股绕线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下,根据题意人站在地面上向下拉绳子,可知拉力方向向下,因此从定滑轮的下挂钩开始绕起,依次绕过下面的动滑轮、上面的定滑轮,如图
    23. 如图所示,摆球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先后经过b、c两个位置,请在摆球动能最大位置的圆圈内标上数字1,重力势能最大位置的圆圈内标上数字2。
    【答案】
    【解析】
    【详解】由图知,摆球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先后经过b、c两个位置;摆球的质量不变,在a点时高度最高,重力势能最大;在b点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如图所示
    24. 如图所示是一种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已知在匀速起吊900kg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g取10N/kg。
    (1)使物体上升6m,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使物体上升6m,所做的总功是多少?
    (3)绳端的拉力F是多大?
    【答案】(1)5.4×104J;(2)7.2×104J;(3)4×103N
    【解析】
    【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该物体的质量为900kg,g取10N/kg,该物体的重力
    该物体上升的高度为6m,所做的有用功
    所做的有用功是5.4×104J。
    (2)由(1)解析可知,使物体上升6m,所做的有用功是5.4×104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则所做的总功
    所做的总功为7.2×104J。
    (3)从图中可以看到,三条绳子托着动滑轮,物体上升6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由(2)解析可知,所做的总功为7.2×104J,根据公式可知,绳端的拉力
    绳端的拉力F为4×103N。
    答:(1)使物体上升6m,所做的有用功是5.4×104J;
    (2)使物体上升6m,所做的总功是7.2×104J;
    (3)绳端的拉力F是4×103N。
    25. 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器材测量铝的比热容。他们将质量为4.2kg的铝块先加热到164℃后,投入到质量为2kg,初温为20℃的水中,水和铝块最终的温度都是64℃。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假设铝块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求:(1)铝块降低的温度;
    (2)水吸收的热量;
    (3)铝块的比热容。
    【答案】(1)100℃;(2)3.696×105J;(3)0.88×103J/(kg•℃)
    【解析】
    【详解】解:(1)铝块降低的温度为
    Δt降=t0铝﹣t=164℃﹣64℃=100℃
    (2)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水m水(t﹣t0水)=4.2×103J/(kg•℃)×2kg×(64℃﹣20℃)=3.696×105J
    (3)铝块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即
    Q放=Q吸=3.696×105J
    铝块的比热容为
    答:(1)铝块降低的温度为100℃;
    (2)水吸收的热量为3.696×105J;
    (3)铝块的比热容为0.88×103J/(kg•℃)。
    26. 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器材安装好后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杠杆______(选填“处于”或“不处于”)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2)如图乙所示,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距离支点第3格处挂了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重力均为0.5N。在右侧第4格处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3)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从原来位置逐渐向右倾斜时,为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
    (4)通过探究,可以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
    (5)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6)下列四个因素中,不会影响探究结果的是______。
    A.铁架台没有放在水平桌面上
    B.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和刻度盘之间摩擦较大
    C.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
    D.实验所用的钩码生锈
    【答案】 ①. 处于 ②. 右 ③. 1.5 ④. 变大 ⑤.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⑥. 寻找普遍规律 ⑦. A
    【解析】
    【详解】(1)[1]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图甲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处于平衡状态。
    [2]杠杆右端偏高,则杠杆的重心在支点的左侧,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往右调。
    (2)[3]设每格长度为l,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4]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力臂为C点到支点的距离;当弹簧测力计从原来位置逐渐向右倾斜时,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拉力力臂变小,为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变大,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4)[5]经过多次测量,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5)[6]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和方向,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寻找普遍规律。
    (6)[7]A.铁架台对杠杆起支撑作用,只需把杠杆调到水平位置平衡,铁架台没有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杠杆的平衡无影响,故A符合题意;
    B.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和刻度盘之间摩擦较大,会使测力计读数不准确,对实验有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会使拉力的测量值偏大,影响实验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
    D.所用的钩码生锈,单个钩码的重力不完全相等,则多个钩码总重力无法确定,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对测量结果造成误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7. 如图1所示是“探究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应该沿着______方向拉绳子自由端,使钩码______上升;
    (2)小张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
    (3)小张继续实验,并作出“拉力与钩码重的比值随钩码重的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分析图像可知:钩码越重,拉力F与钩码重的比值越接近______(填数值)。由此他推断得出:使用动滑轮最多可以省______的力;
    (4)第3次实验中,绳端移动的距离是______cm,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做的功是______J,使用动滑轮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省功。
    【答案】 ①. 竖直 ②. 匀速 ③. 省力 ④. 0.5 ⑤. 一半 ⑥. 10 ⑦. 0.31 ⑧. 不能
    【解析】
    【详解】(1)[1][2]实验时,为了使实验结果准确,便于读数,应沿竖直方向拉绳子自由端,使钩码匀速直线上升。
    (2)[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每次拉力都小于钩码的重力,所以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3)[4][5]根据图2可知:钩码越重,拉力F与钩码重的比值就越接近0.5,由此推理得出:在不计动滑轮重时,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
    (4)[6][7][8]第3次实验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s=5cm×2=10cm=0.1m
    提升钩码所做的功为
    W1=Gh=6N×0.05m=0.3J
    作用在绳端上的力做的功为
    W2=Fs=3.1N×0.1m=0.31J
    W2>W1,这说明使用机械不省功。
    28.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刚用如图所示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和______;
    (2)在第②次实验中,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额外功是______J;
    (3)第③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结果保留至0.1%);
    (4)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重增大,额外功将______,机械效率将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若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上拉,则测得的机械效率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①. 弹簧测力计 ②. 刻度尺 ③. 1.8 ④. 0.54 ⑤. 80.8% ⑥. 增大 ⑦. 增大 ⑧. 偏小
    【解析】
    【详解】(1)[1][2]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的重力、拉力以及物体上升的高度,因此实验中需要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
    (2)[3]根据图示和记录表格可知,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为3,s=nh,第②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有用功
    [4]总功
    额外功
    (3)[5]第③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6][7]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显然滑轮组的额外功变大,因此克服滑轮转轴处摩擦所做的额外功变大;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物重增加,机械效率提高。所以可得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重增大,有用功增大,额外功不变,机械效率将增大。
    (5)[8]当拉力的方向不在竖直方向上时,由于动力臂变短,会造成拉力偏大,从而使得总功变大,根据知,在有用功不变的情况下,总功增大,所以机械效率偏小。
    29. 如图甲所示是 “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图中用虚线形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
    (1)实验前,按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实验中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______(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______升温较高;
    (4)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暖物质,则应选择______液体。
    【答案】 ①. 自下而上 ②. 加热时间 ③. B ④. A
    【解析】
    【详解】(1)[1]按自下而上的安装器材,便于确定石棉网、温度计的位置。
    (2)[2]由于相同的时间内酒精灯释放的热量相同,故相同的时间内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也相同。
    (3)[3]如图所示,当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B物质的温度升的比较高。
    (4)[4]吸收相同的热量,B物质升温比较快,比热容比较小,作为降温物质,我们需要比热容比较大的物质。
    30. 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小明同学让同一钢球分别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木块。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
    (2)根据甲、乙两图可以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______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若用图丙的装置,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______(选填“质量”、“速度”或“质量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4)小明由此实验还联想到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让同一个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到达毛巾、棉布、玻璃三种不同水平面上继续向前运动直到停止,在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小车克服阻力做的功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小车在玻璃、毛巾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1和P2,则P1______P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①. 木块移动的距离 ②. 速度 ③. 见解析 ④. 速度 ⑤. 相等 ⑥. 小于
    【解析】
    【详解】(1)[1]实验中,钢球由斜面滚下到水平面的动能不同,撞击木块做功就不同,木块移动的距离也会不同,所以通过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
    (2)[2]甲、乙两图中,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静止滚下,到达水平的速度不同,所以探究的是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3]质量相同时,乙图中,钢球在斜面上所处的高度更高,滚到水平面的速度更大,撞击木块移动的距离更远,说明钢球具有的动能更大,所以可得:质量相同时,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4]由图丙知,小球的质量一定,压缩弹簧的形变程度不同,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不同,转化为小球的动能不同,小球运动的速度不同,所以可以探究动能跟速度的关系。
    (4)[5]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到达水平时,速度相同,所具有的动能相等,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克服摩擦做功,将动能转化为内能,停止时,所有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即克服摩擦所做的功相等。
    [6]玻璃和毛巾表面相比,玻璃更光滑,小车在玻璃面上所受的阻力小,运动至停下的时间长,在毛巾面上所受的阻力大,运动至停下的时间短。而小车在两个表面克服摩擦所做的功相等,根据 知,在玻璃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小于在毛巾表面上的功率。即P1

    相关试卷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1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