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展开1.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③物体的运动规律 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属于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③物体的运动规律是物理学研究范畴;④生物体生命的活动规律是生物学研究范畴。故选A。
2. 化学课上,同学们看见老师做了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观察到反应非常剧烈,还产生了大量气泡,于是就提出“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就“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设计实验B. 得出结论C. 收集证据D. 提出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故选D。
3. 发现元素周期律并制作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拉瓦锡B. 道尔顿C. 门捷列夫D. 达尔文
【答案】C
【解析】
【详解】A、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出了空气的成分,不符合题意;
B、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不符合题意;
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符合题意;
D、达尔文发现了进化论,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2022年在居家抗疫中,可用浓度75%酒精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有关酒精的事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酒精挥发B. 葡萄酿酒C. 酒精燃烧D. 酒精杀菌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变化中,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详解】A、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A符合题意;
B、葡萄酿酒,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酒精燃烧,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酒精杀菌,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应选A。
5.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A. 颜色改变B. 放出热量C. 有气体产生D. 有新物质生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有颜色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无色氧气变成淡蓝色液氧,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有发光放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化学变化不一定有气体生成,例如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是化学变化,但无气体产生,故C错误;
D、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故D正确。
故选D。
6. 下列对物质的性质判断错误的是
A. 铁是银白色固体一一物理性质B. 铁丝在空气中易生锈一一物理性质
C. 铝线能够导电一一物理性质D. 白磷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一一化学性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铁是银白色固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空气中生锈生成了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铁丝在空气中易生锈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判断错误,符合题意;
C、铜能做导线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学变化,白磷在空气中能够燃烧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液氧B. 冰水混合物C. 洁净的空气D. 五氧化二磷(P2O5)
【答案】C
【解析】
【详解】A、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冰是水的固态,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洁净的空气中存在氧气、氮气等,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D、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二百多年前,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化学家是
A. 道尔顿B. 拉瓦锡C. 阿伏加德罗D. 门捷列夫
【答案】B
【解析】
【详解】A、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近代原子论,故选项错误;
B、拉瓦锡首先用定量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正确;
C、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D、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9. 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比约是1:4,这是指它们的
A. 质量比B. 质量分数C. 体积比D. 密度比
【答案】C
【解析】
【详解】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体积分数约为21%,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1:4,故选C。
10. 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B. 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C. 该实验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
D.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于该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错误;
B、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瓶内的气压偏大,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错误;
C、该实验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不是总质量的,错误;
D、红磷的量不足时,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全部消耗掉,进入水偏少,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正确。
故选:D。
11. 下列关于蜡烛燃烧时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B.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 蜡烛燃烧时放热D. 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
【详解】A、蜡烛燃烧,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外层最亮,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燃烧时,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故选项说法正确;
C、蜡烛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2. 下列元素符号正确的是
A. 金aUB. 锰MnC. 氦heD. 银AG
【答案】B
【解析】
【详解】元素符号在书写时要遵循原则: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A、金的元素符号是Au,错误;B、锰的元素符号是Mn,正确;C、氦的元素符号是He,错误;D、银的元素符号是Ag,错误。故选B。
13. 小明做完化学实验,发现有部分药品剩余,他对剩余药品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 倒回原瓶B. 倒入指定的容器里C. 随意丢弃D. 倒入废液缸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A、倒回原瓶会污染试剂瓶内的试剂,故说法错误;
B、实验中的剩余药品倒入指定的容器里,故说法正确;
C、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故说法错误;
D、实验中的剩余药品倒入指定的容器里,不能直接倒入废液缸,故说法错误;
故选B。
14. 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取4.72g的食盐B. 用50mL量筒量取8.88mL蒸馏水
C. 用30mL试管加热20mL液体D. 用10mL量筒量取6.9mL的盐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A.托盘天平一般精确到0.1g,不能称取4.72g的食盐,该选项不合理;
B.选取量筒时应选取比量取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应该用10mL的量筒量取,且精确度不到0.01mL,该选项不合理;
C.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即,该选项不合理;
D.10mL量筒实际精确到0.1mL,用10mL量筒可以量取6.9mL的盐酸,该选项合理,
故选D。
15. 下列仪器中,能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的是
①试管②集气瓶③蒸发皿④量筒⑤烧杯⑥燃烧匙
A. ①②⑤B. ①③⑥C. ①④⑤⑥D. ②③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试管、③蒸发皿、⑥燃烧匙可以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⑤烧杯能进行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②集气瓶、④量筒不能进行加热。所以能够直接加热的是:①③⑥。
故选B。
16. 下列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关闭弹簧夹,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注水,至没过长颈漏斗下端后,长颈漏斗内形成液柱,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中液面不下降,说明锥瓶内的气压没有减小,空气没有逸出,从而说明气密性良好,该方法可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
B、装置中的长颈漏斗下端没有形成液封,装置本身不是密闭装置,故不能检查其气密性,应该从长颈漏斗向瓶内注水,至没过长颈漏斗下端,再按图所示操作,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该方法不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向外拉活塞时,若装置不漏气,锥形瓶内气体被抽出,瓶内气压减小,空气由长颈漏斗进入,在长颈漏斗下端会有气泡逸出,该方法可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
D、双手握住烧瓶壁后,瓶内气体受热膨胀,烧瓶内气压增大,若装置不漏气,右侧集气瓶内气压也会增大,导管内水柱会上升,该方法可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
故选B。
17. 关于催化剂,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 二氧化锰可用作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B.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保持不变
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性质保持不变
D.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如果不加催化剂,过氧化氢就不分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A.催化剂只能改变一类反应的速率,即二氧化锰并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该选项不正确;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该选项正确;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但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该选项不正确;
D.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速率,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不加催化剂也能分解,只是反应比较慢,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18. 下列各项为小明同学记录的物质燃烧现象,与事实相符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烟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
C.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D.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答案】A
【解析】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白烟,故A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B错误;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D错误。
故选A。
19. 下列使得试管加热时破裂的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A. 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B. 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
C. 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D. 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
【答案】A
【解析】
【详解】A、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造成的后果是加热时液体喷出伤人,不会使试管破裂,故A符合题意;
B、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故B不符合题意;
C、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外焰温度高,焰心温度低,试管受热不均匀易破裂,故C不符合题意;
D、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使试管受热不均匀易破裂,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 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 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B. 燃烧后生成白色粉末
C. 燃烧中放出大量的热D. 燃烧后镁条变短了
【答案】B
【解析】
【详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燃烧后生成白色粉末。故选B。
二、填空题(共27分,无特殊标注则每空一分)
21. 填空:
(1)有关酒精的描述有:①无色液体②具有特殊气味③酒精挥发④易燃烧⑤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归纳出酒精的性质和变化(填序号):
物理性质______;化学性质______;物理变化______;化学变化______。
(2)化学学习、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因此化学式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手段。以下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填序号),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氮气 ②过氧化氢溶液 ③稀有气体 ④食用盐 ⑤冰水混合物 ⑥白酒 ⑦液氧
【答案】(1) ①. ①②##②① ②. ④ ③. ③ ④. ⑤
(2) ①. ①⑤⑦ ②. ②③④⑥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无色液体描述的是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属于物理性质;
②气味属于物理性质;
③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④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⑤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则属于物理性质的有①②;化学性质的有④;物理变化有③;化学变化有⑤。
【小问2详解】
①氮气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②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
③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④食用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⑤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⑥白酒中含有水、乙醇,属于混合物;
⑦液氧中只含有氧气这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则属于纯净物的有①⑤⑦;属于混合物的有②③④⑥。
22.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
(3)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4)镁在氧气在燃烧______。
(5)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______。
(6)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
【答案】(1)碳+氧气二氧化碳
(2)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4)镁+氧气氧化镁
(5)过氧化氢水+氧气
(6)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小问2详解】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小问3详解】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小问4详解】
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小问5详解】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小问6详解】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3. 仪器用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灯不慎打翻着火,应用_________扑灭。
(2)取用液体药品时,若没有指明用量,只需取______即可。
(3)给试管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______给试管加热,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4)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5)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10mL或者20mL)的量筒。
(6)小明同学正确称量15.3g食盐过程中,指针偏向右边,他 也应该____________。
(7)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用_________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答案】(1)湿抹布 (2)1~2mL
(3)外焰 (4)凹液面的最低处
(5)10mL (6)继续加药品
(7)用水润湿
【解析】
【小问1详解】
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不慎打翻着火,应用湿抹布扑灭。
【小问2详解】
取用液体药品时,要遵循节约原则,若没有指明用量,只需取1~2mL。
【小问3详解】
用酒精灯加热时,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小问4详解】
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小问5详解】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选取略大于所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故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10mL的量筒。
【小问6详解】
用天平称量一定体积的药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说明所加药品不足,应继续添加药品。
【小问7详解】
将玻璃管与橡皮塞连接时,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三、实验题(共10分,无特殊标注则每空一分)
24. 根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______(填字母)。
(3)若要测定所收集氧气的体积应该在装置 F______(填“a”或“c”)端后面连接量筒。
(4)若用 D 装置收集氧气,则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BE##EB (3)a
(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故发生装置应选固体加热装置,即B,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若想收集较纯的氧气,则因选择排水法收集,即装置E,故应选择的装置为BE。
【小问3详解】
由于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则应将氧气从c端通入,则水从a端排出,即a端后面连接量筒。
【小问4详解】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
25.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处最先碳化(变黑)。
结论:蜡烛火焰的 _______温度最高(填“外焰”或“内焰”或“焰心”)。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
结论: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
【答案】(1)小
(2) ①. 外焰 ②. 外焰
(3) ①. 浑浊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
【小问2详解】
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取出可以看到细木条的外焰处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外焰层与氧气接触最充分,燃烧更充分,故该层温度最高;
【小问3详解】
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有水生成;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即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四、综合应用题(共7分,每空一分)
26.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______(写实验现象)。
②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______。
③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④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______;______。
(2)如下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试验。请完成实验报告:(40℃以上白磷就开始燃烧)
【答案】(1) ①. 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 升到1刻度处 ③.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④. 难溶于水 ⑤.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其中任意两点)
(2) ①. 8 ②. ##五分之一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闭合电源开关,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可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白磷消耗的气体为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后装置左管内的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左管内液面上升,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上升,约上升至1处;
③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④通过观察可知剩余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气体,U型管内左侧液面上升,约上升至1处,说明 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或不能燃烧。
【小问2详解】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反应过程中消耗的氧气体积=,装置内气体共10mL,消耗掉2mL氧气后,气体剩余8mL.所以最终停止了刻度“8”处。
五、科学探究题(共16分,无特殊标注则每空一分)
27. 小明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分析: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__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
【反思】
(3)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证明它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不变。
(4)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同种催化剂还有__________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提示:观察上表)
(5)写出实验编号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一定量氯酸钾制氧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加入了等质量的二氧化锰,产生氧气的总量____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答案】(1)① (2)二氧化锰
(3)质量和化学性质 (4)质量(合理即可)
(5)
(6)不变
【解析】
【小问1详解】
要证明氧化铜也能做催化剂,要利用控制变量法,除氧化铜是变量外,其它因素均不变,故应选实验①与实验④做对比实验;
【小问2详解】
由题目可知,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当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时,分解温度最低,说明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最好;
【小问3详解】
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不变;
【小问4详解】
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同种催化剂还有质量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
【小问5详解】
实验③利用氧化铜做反应的催化剂,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小问6详解】
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改变生成物的多少,所以加入催化剂后,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28. 某化学小组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还有少量淡黄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淡黄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
【查阅资料】
I、稀有气体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Ⅱ、光亮的镁条放入沸水中,表面会附有白色固体。
Ⅲ、镁条与二氧化碳反应有黑色固体生成。
【提出猜想】分析空气中各种成分,进行猜想:
(1)猜想①:氧气
猜想②:______
猜想③:二氧化碳
猜想④:水蒸气
小明认为猜想③和猜想④都不合理,原因是______。
【实验一】镁条与氧气反应
(一)甲同学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速度的某种因素,进行了三次实验并记录各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如表:
(2)表中X=______。
(3)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_____,过氧化氢分解得越快。
(二)收集纯净的氧气
(三)燃烧镁条,观察现象
将镁条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结论: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实验二】镁条与氮气的反应
(一)收集纯净的氮气
(二)燃烧镁条,观察现象
将镁条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氮气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经查阅资料得知:此固体是氮化镁(Mg3N2)。
【探究结论1】
(4)综上分析,关于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黄色固体的猜想中,猜想______(填序号)成立。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探究结论2】
(5)如果用足量的镁替代红磷进行空气组成实验,实验测得氧气体积与氧气所占空气真实比例相比较会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①. 氮气##N2 ②. 光亮的镁条放入沸水中,表面会附有白色固体,故常温镁不和水反应;镁条与二氧化碳反应有黑色固体生成,题中为淡黄色固体 ③. 20 ④. 过氧化氢浓度越高 ⑤. ② ⑥.
⑦. 偏大
【解析】
【详解】[提出猜想]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则猜想②为氮气。
小明认为猜想③和猜想④都不合理,原因是:光亮的镁条放入沸水中,表面会附有白色固体,故常温镁不和水反应;镁条与二氧化碳反应有黑色固体生成,题中为淡黄色固体;
[实验一](2)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为探究过氧化氢浓度对制取氧气速度的影响,则其它因素应相同,即X=20;
(3)由表中数据可知,过氧化氢浓度越大,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即过氧化氢分解得越快。
[探究结论1](4)通过实验二可知,镁与氮气反应能生成淡黄色固体,故猜想②成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探究结论2](5)由于镁不仅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则会使测得氧气体积与氧气所占空气真实比例相比较会偏大。
实验目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白磷着火燃烧,活塞先右移,后左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______(填整数)的位置上、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约占______。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①
氯酸钾
580
②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③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1:1)
370
④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实验
过氧化氢的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二氧化锰质量(g)
收集时间(s)
1
10%
20
1
40
2
15%
20
1
20
3
20%
X
1
12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与变化有关, 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 下列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下列“之最”不正确的是, 上面的碘、钙、铁是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江都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江都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见著知微”是化学的重要特点,下列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下列做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