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3.7 练习六(课件)2023--2024学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3.7 练习六(课件)2023--2024学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1页
    3.7 练习六(课件)2023--2024学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2页
    3.7 练习六(课件)2023--2024学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页
    3.7 练习六(课件)2023--2024学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页
    3.7 练习六(课件)2023--2024学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页
    3.7 练习六(课件)2023--2024学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6页
    3.7 练习六(课件)2023--2024学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7页
    3.7 练习六(课件)2023--2024学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8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三 倍数与因数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三 倍数与因数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2×3×5,把30分解质因数,剩下的都是什么数,剩下的都是质数,=2×17,E最小的合数,G最小的质数,这个三位数是88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或素数)。
    2.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 叫作合数。
    3.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质因数:如果一个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是它的质因数。2.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作分解质因数。3.质因数是一个具体的数。分解质因数是把一个合数拆分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的过程。
    1.从2~50中先划掉2的倍数,再依次划掉3、5、7的倍数(2、3、5、7本身不划掉)。
    (1)在1~9这些数中,相邻两个数都是质数的是( 2 )和 ( 3 ),相邻两个数都是合数的是( 8 )和 ( 9 )。
    (2)10以内的质数的积是( 210 ),20以内的质数的和是 ( 77 )。
    (3)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34,这个数是( 34 ),把这个 数分解质因数是( 34=2×17 )。
    (4)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是奇数也是合数,十位上的数 是一位数中最大的质数,个位上的数是最小的合数,这个数是 ( 974 )。
    3.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分别填入合适的圈里。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43 47 49
    23 29 31 37 43 47
    21 25 27 33 35 49
    4.下面各数是由哪些质数相乘得到的?
    15=( )×( )
    26=( )×( )
    42=( )×( )×( )
    66=( )×( )×( )
    5.在括号里填上不同的质数。19=( 17 )+( 2 )21=( 3 )×( 7 )38=( 31 )+( 7 )110=( 2 )×( 5 )×( 11 )
    6.我是一个四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我的最高位上的数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的数是一位数中最大的合数,十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我是( 2910 )。7.向阳小学跆拳道社的同学们排成长方形队伍进行训 练,长方形队伍的行数和列数都是质数,有三名同学分别数出 长方形队伍的人数为68人、77人、70人,只有一名同学数对 了,长方形队伍的人数是多少?为什么?
    长方形队伍的人数是77人。因为68=2×2×17,77= 7×11,70=2×5×7,三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后,只有 77可以分解成两个质数相乘的形式,所以长方形队伍的 人数是77人。
    8. 学校数学老师办公室最近装了一部电话,电话号码如下:
    A:10以内最大的奇数。
    B:两个连续自然数且都是质数的乘积。
    C: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而且不是0。
    D:10以内最大的质数。
    F: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最小数。
    H:既是合数又是奇数。
    你知道电话号码是多少吗?快来猜一猜吧。
    9.陈小英代表五(2)班参加学校的数学竞赛。你知道陈小英 的分数、名次和年龄分别是多少吗?
    2134=2×11×97
    因为陈小英的分数、名次和年龄都是质数,所以陈小英 的分数是97分,名次是第2名,年龄是11岁。
    10. 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均为质数,并且周长是36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
    36÷2=18(厘米)
    18=5+13=7+11
    11×7=77(平方厘米)
    [提示]两个数的和是18时,这两个数相差越小乘积越大。
    1.有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上的数字和百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0,且个位上的数字既是偶数又是质数,又知道这个三位数是21的倍数,求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2. 三个小朋友,他们的年龄正好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且他们年龄的乘积是60,这三个小朋友分别是多少岁?
    解析:三个小朋友的年龄正好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并且它们的乘积是60,可以先把60 分解质因数,然后把分解的结果写成三个连续自然数的积的形式,即可求得这三个小朋友的年龄。
    60=2×2×3×5=3×4×5答:这三个小朋友分别是3 岁、4 岁和5 岁。
    3. 班主任李老师带领五年级一班的学生去植树,学生恰好被平均分成 4 组,师生一共植树 174 棵。如果李老师和学生每人植树的棵数都相同,那么五年级一班有学生多少人?每人植树多少棵?
    174=2×3×2929-1=28(人)28 人恰好能被平均分成4 组。174÷29=6(棵)答:五年级一班有学生28 人,每人植树6 棵。
    200多年前,德国的数学家哥德巴赫发现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素数之和,例如,6=3+3,8=3+5, 10=5+5,12=5+7。通过举例检验是完全可信的,但他却无法在理论上加以证明。于是,哥德巴赫于1742年6月7日写信给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大数学家欧拉,请他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欧拉回信表示:这个问题我虽然不能证明,但我确信它是正确的。同时,欧拉又补充指出: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后来,这两个命题被合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人们通常把数学誉为科学的皇后,而数论(研究自然数性质的数学分支)是数学的皇冠。由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难度实在太高了,人们把这个猜想比喻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在摘取“明珠”的过程中,我国数学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58~1962年,王元和潘承洞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1966年,陈景润更上一层楼,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取得了更加显著的进展,轰动了国内外数学界。他的研究成果被公认为最具有突破性和创造性,“是当代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方面最好的成果”。

    相关课件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六 圆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六 圆授课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圆的认识,认识扇形,圆的周长,圆环的面积,圆的面积,用圆规画圆,圆的各部分名称,Cπd2πr,Sπr²,半径r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三 倍数与因数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三 倍数与因数课文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