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感悟,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8分)看拼音,写词语,书写要工整美观。
2.(2分)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魁梧(kuí) 叉腿(chǎ) 摇曳(yè)
B.祭奠(jì) 陨石(yǔn) 缝隙(xì)
C.提供(gōng) 膝髁(xī) 苍穹(qióng)
D.擎着(qíng) 风靡(mí) 骤然(zhòu)
3.(4分)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圈出来。
A.酒脱 锦绣 咆哮 衣襟
B.喜悦 瞬间 斗蓬 包裹
C.逃窜 枯揭 澄碧 风暴
D.疲倦 投掷 凌乱 班点
4.(4分)每组都有一项加点字的解释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在序号上画“×”。
(1)A.别出心裁(设计) B.居高临下(住) C.浪淘风簸(颠簸) D.斩钉截铁(截断)
(2)A.山郭(姓) B.排闼(小门) C.掉尾而斗(摆动) D.拊掌大笑(拍)
5.(6分)将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语填空(填序号)。
(1)我们这个多灾多难, 的国家,终于走上了复兴的道路。
(2)他美妙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真是 ,三日不绝。
(3)当我们坐在人生的驾驶室里,就应该 地望着未来。
6.(6分)按要求写句子。
(1)故事再美好。故事会有结束的时候。(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生活中常用的很多词语都与戏曲有关,如“粉墨登场、有板有眼、科班出身、花架子”,请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3)开展“手拉手”活动可以增强友谊。(修改病句)
7.(11分)根据阅读积累填空。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 , ”这两句诗写出了云的来势,描绘了骤雨的特点。《过故人庄》中,描写宾主和谐相融、亲切交流的诗句是“ , ”。
(2)《伯牙鼓琴》中,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又曰:“善哉乎鼓琴, 。”从中我们可联想到成语“ ”,它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3)解放军战士驻守在边疆,保卫着祖国,因为他们深知“祖宗疆土, , ”。
(4)《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用来纪念鲁迅的,我知道鲁迅的作品有《 》等;他的名言有:“ ”。
8.(4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七律•长征》中的“七律”是词牌名,“长征”是题目。
(2)《穷人》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19世纪中期伟大的作家。
(3)柳公权是宋代著名书法家,《玄秘塔》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4)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不同文章有不同的方法,应灵活运用。
二、阅读感悟。(25分)
9.(10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片段,答题。
ㅤㅤ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
ㅤㅤ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用“_____”画出具体描写“我”读书“囫囵吞枣”的句子。
(2)“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 。
(3)“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意思是
A.伯父在夸自己记性好。
B.伯父取笑“我”的记性太差了。
C.伯父表面上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是幽默而委婉地批评“我”读书太马虎。
(4)临走时,伯父送“我”两本书,是什么意思?到现在“我”还保存着这两本书
(5)给这个故事拟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10.(15分)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一幅名画的诞生
ㅤㅤ①天空晴朗。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艘货船,因为没有风,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迈着沉重的步子,沿着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他们大多身子前倾,都在拼命使劲
ㅤㅤ②这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成名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ㅤㅤ③1868年的夏天,列宾是在彼得格勒度过的。一个星期日,同学们约他坐轮船去游览涅瓦河。轮船跑得飞快,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豪华的别墅。忽然,迎面来了一只大木船,那是拉船的纤夫。
ㅤㅤ④纤夫靠近了。天哪,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这样褴褛呀!有些人的裤子破了,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
ㅤㅤ⑤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目送着纤夫,直到他们在视线里消失。
ㅤㅤ⑥两年以后,列宾来到了伏尔加河。在那里,他和纤夫们生活在一起。他仔细地观察着那些蕴藏着无穷力量的身体,抚摸那些铁铸般粗壮的手……为了画好这幅画,他三次来到伏尔加河。他勤奋地工作,画了许多纤夫的肖像,最后,他顽强的画呀,改呀,于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ㅤㅤ⑦在这幅画里,他描绘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也歌颂了他们身上的巨大力量。
(1)根据第④段的“褴褛”这两个字的部首,可以猜想这个词与 有关,再联系上下文可知这个词是指 。
(2)本文讲的是列宾的画作《 》的诞生过程。列宾用 年的时间,于 年完成了这幅作品。第①段按照 (A.由远及近 B.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介绍了这幅画,特别描写了纤夫们的 和 。
(3)第⑤段中“这情景”具体指什么?用“_____”画出来。此时的列宾一定心潮澎湃,他会想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4)列宾创作这幅画的目的是什么?
三、习作。(30分)
11.(30分)一个学期匆匆而过,你又长大了许多。回顾过去的生活,你经历了许多事,或得意,或伤心;你也遇到了许多人,他们或亲切,或熟悉,或陌生……正是这些事、这些人构成了你多彩的生活,你有了哪些进步?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我不再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我不再懒惰、我不再伤心、我不再娇气、我不再自卑、我不再是小孩子等);
②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③450字左右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8分)看拼音,写词语,书写要工整美观。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笨拙 豪迈 沮丧 糟糕
遮盖 贡献 琴键 伶俐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2分)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魁梧(kuí) 叉腿(chǎ) 摇曳(yè)
B.祭奠(jì) 陨石(yǔn) 缝隙(xì)
C.提供(gōng) 膝髁(xī) 苍穹(qióng)
D.擎着(qíng) 风靡(mí) 骤然(zhòu)
【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B、C正确。
D.有误,“靡”为多音字,意为浪费,意为倒下。
故选:D。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3.(4分)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圈出来。
A.酒脱 锦绣 咆哮 衣襟 酒
B.喜悦 瞬间 斗蓬 包裹 蓬
C.逃窜 枯揭 澄碧 风暴 揭
D.疲倦 投掷 凌乱 班点 班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对每个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洒脱:形容潇洒自然,不拘束。
B.斗篷:披在肩上没有袖子的外衣,形如斗。故“斗蓬”的额“蓬”错误。
C.枯竭:指资源或能源用光。故“枯揭”的“揭”错误。
D.斑点:物体表面显露出来的别的颜色的点子。故“班点”的“班”错误。
故答案为:
A.酒;
B.蓬;
C.揭;
D.班。
【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4.(4分)每组都有一项加点字的解释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在序号上画“×”。
(1)A.别出心裁(设计) B.居高临下(住) C.浪淘风簸(颠簸) D.斩钉截铁(截断) B
(2)A.山郭(姓) B.排闼(小门) C.掉尾而斗(摆动) D.拊掌大笑(拍) A
【分析】考查了字词理解。做此题要先理解词句古文大意,再根据词句古文意思理解做题。
【解答】(1)居高临下:立足高处,俯向下边。也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站在。
(2)山郭:山城;山村。故选A。
故答案为:
(1)B;
(2)A。
【点评】词句古文中重点字词的意思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多加积累,做题时方便搜索调取。遇到不确定的字词,也可联系词句古文整体进行分析解释。
5.(6分)将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语填空(填序号)。
(1)我们这个多灾多难, ③ 的国家,终于走上了复兴的道路。
(2)他美妙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真是 ② ,三日不绝。
(3)当我们坐在人生的驾驶室里,就应该 ④ 地望着未来。
【分析】考查了补写词语和选词填空。补写词语时只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
【解答】①轻歌曼舞 ②余音绕梁 ③饱经风霜
④全神贯注 ⑤技高一筹 ⑥汹涌澎湃
(1)饱经风霜: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根据语境填“饱经风霜”;
(2)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故选②;
(3)全神贯注:精神高度集中,根据语境填“全神贯注”。
故答案为:
①曼 ②梁 ③饱
④贯 ⑤筹 ⑥湃
(1)③;
(2)②;
(3)④。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6.(6分)按要求写句子。
(1)故事再美好。故事会有结束的时候。(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即使故事再美好,也会有结束的时候。
(2)生活中常用的很多词语都与戏曲有关,如“粉墨登场、有板有眼、科班出身、花架子”,请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有板有眼 别看他人小,说起话来有板有眼。
(3)开展“手拉手”活动可以增强友谊。(修改病句)
开展“手拉手”活动可以增进友谊。
【分析】本题考查了关联词语、造句、修改病句。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解答】(1)“故事再美好”与“故事会有结束的时候”意思上表示假设。根据语义应用“即使……也……”来连接。
(2)考查了造句。有板有眼:形容人说话。根据词语意思造句即可。
(3)考查了修改病句。用词不当。
故答案为:
(1)即使故事再美好,也会有结束的时候。
(2)有板有眼 别看他人小。
(3)开展“手拉手”活动可以增进友谊。
【点评】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
7.(11分)根据阅读积累填空。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 黑云翻墨未遮山 , 白雨跳珠乱入船 ”这两句诗写出了云的来势,描绘了骤雨的特点。《过故人庄》中,描写宾主和谐相融、亲切交流的诗句是“ 开轩面场圃 , 把酒话桑麻 ”。
(2)《伯牙鼓琴》中,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又曰:“善哉乎鼓琴, 汤汤乎若流水 。”从中我们可联想到成语“ 高山流水 ”,它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3)解放军战士驻守在边疆,保卫着祖国,因为他们深知“祖宗疆土, 当以死守 , 不可以尺寸与人 ”。
(4)《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用来纪念鲁迅的,我知道鲁迅的作品有《 呐喊 》等;他的名言有:“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
【分析】考查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作家及其作品、成语。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解答】(1)考查古诗文默写。“黑云翻墨未遮山,全诗为:黑云翻墨未遮山。卷地风来忽吹散。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邀我至田家,青山郭外斜,把酒话桑麻,还来就菊花。
(2)考查古诗文默写、成语,原文:伯牙鼓琴。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巍巍乎若太山,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锺子期死,终身不复鼓琴。“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3)考查名言警句。“祖宗疆土,不可以尺寸与人”是李纲的名句,应当拼死捍卫。
(4)考查作家及其作品、名言警句、思想家、教育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无情未必真豪杰,意思:真正的英雄都有丰富的感情。
故答案为:
(1)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把酒话桑麻;
(2)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
(3)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
(4)呐喊 无情未必真豪杰。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8.(4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七律•长征》中的“七律”是词牌名,“长征”是题目。 ×
(2)《穷人》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19世纪中期伟大的作家。 √
(3)柳公权是宋代著名书法家,《玄秘塔》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
(4)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不同文章有不同的方法,应灵活运用。 √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作家及其作品、实践作业。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解答】(1)《七律•长征》中的“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故题干说法有误。
(2)《穷人》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19世纪中期伟大的作家。正确。
(3)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故错误。
(4)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不同文章有不同的方法。
故答案为:
(1)×;
(2)√;
(3)×;
(4)√。
【点评】实践作业是指完成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问卷、从事专项课题研究等方面任务。
二、阅读感悟。(25分)
9.(10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片段,答题。
ㅤㅤ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
ㅤㅤ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用“_____”画出具体描写“我”读书“囫囵吞枣”的句子。
(2)“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 “我”听懂了伯父的话,感受到了伯父对“我”读书、学习的关心 。
(3)“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意思是 C
A.伯父在夸自己记性好。
B.伯父取笑“我”的记性太差了。
C.伯父表面上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是幽默而委婉地批评“我”读书太马虎。
(4)临走时,伯父送“我”两本书,是什么意思?到现在“我”还保存着这两本书
送两本书,说明伯父对“我”的关心、爱护。到现在“我”还保存着,说明“我”对伯父的怀念、尊敬。
(5)给这个故事拟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谈《水浒传》。
【分析】语段选自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伯父鲁迅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四件事,以及他给“我”的教育,反映了他读书一丝不苟,同情和关怀劳动人民的性格特征,赞扬了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优秀品质,同时又表达了“我”对伯父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解答】(1)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及抄写句子。选文中描写“我”囫囵吞枣读《水浒传》的句子是:老实说,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
(2)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结合句子“听了伯父这句话,又悔恨。从此,在这句话中,马马虎虎,实际上是对我读书学习的一种关心。
(3)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哈哈。”这句话是对伯父鲁迅先生听了“我”如何读《水浒传》后的语言描写,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故选B。
(4)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送她两本书、爱护,说明“我”对伯父的怀念。
(5)考查了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段的内容。语段主要描写的是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故答案为:
(1)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
(2)“我”听懂了伯父的话,感受到了伯父对“我”读书;
(3)C;
(4)送两本书,说明伯父对“我”的关心。到现在“我”还保存着、尊敬。
(5)谈《水浒传》。
【点评】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10.(15分)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一幅名画的诞生
ㅤㅤ①天空晴朗。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艘货船,因为没有风,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迈着沉重的步子,沿着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他们大多身子前倾,都在拼命使劲
ㅤㅤ②这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成名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ㅤㅤ③1868年的夏天,列宾是在彼得格勒度过的。一个星期日,同学们约他坐轮船去游览涅瓦河。轮船跑得飞快,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豪华的别墅。忽然,迎面来了一只大木船,那是拉船的纤夫。
ㅤㅤ④纤夫靠近了。天哪,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这样褴褛呀!有些人的裤子破了,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
ㅤㅤ⑤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目送着纤夫,直到他们在视线里消失。
ㅤㅤ⑥两年以后,列宾来到了伏尔加河。在那里,他和纤夫们生活在一起。他仔细地观察着那些蕴藏着无穷力量的身体,抚摸那些铁铸般粗壮的手……为了画好这幅画,他三次来到伏尔加河。他勤奋地工作,画了许多纤夫的肖像,最后,他顽强的画呀,改呀,于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ㅤㅤ⑦在这幅画里,他描绘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也歌颂了他们身上的巨大力量。
(1)根据第④段的“褴褛”这两个字的部首,可以猜想这个词与 衣服 有关,再联系上下文可知这个词是指 衣服破烂 。
(2)本文讲的是列宾的画作《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的诞生过程。列宾用 三 年的时间,于 1873 年完成了这幅作品。第①段按照 A (A.由远及近 B.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介绍了这幅画,特别描写了纤夫们的 动作 和 外貌 。
(3)第⑤段中“这情景”具体指什么?用“_____”画出来。此时的列宾一定心潮澎湃,他会想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这情景”具体指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赤裸着大腿,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简直认不出是蓝布做的……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露出凝重的神情。此时列宾会想:纤…夫们过着如此贫穷的生活,却还要担负如此辛苦的工作,真是太不容易了!
(4)列宾创作这幅画的目的是什么?
列宾创作这幅画的目的是批判当时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赞扬劳动人民身上巨大的能量。
【分析】文章主要写了列宾的画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诞生过程。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解答】(1)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褴褛”的部首是“衤”,再联系上下文可知这个词是指衣服破烂。
(2)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列宾用了三年的时间。第①段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介绍了这幅画。
(3)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就赤裸着大腿;他们的衬衣,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流露出凝重的神情,却还要担负如此辛苦的工作!
(4)考查学生对对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赞扬劳动人民身上巨大的能量。
故答案为:
(1)衣服 衣服破烂。
(2)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三 A 外貌。
(3)这情景”具体指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赤裸着大腿;他们的衬衣,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流露出凝重的神情,却还要担负如此辛苦的工作!
(4)列宾创作这幅画的目的是批判当时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赞扬劳动人民身上巨大的能量。
【点评】要想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的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再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内容就能很好地理解。
三、习作。(30分)
11.(30分)一个学期匆匆而过,你又长大了许多。回顾过去的生活,你经历了许多事,或得意,或伤心;你也遇到了许多人,他们或亲切,或熟悉,或陌生……正是这些事、这些人构成了你多彩的生活,你有了哪些进步?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我不再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我不再懒惰、我不再伤心、我不再娇气、我不再自卑、我不再是小孩子等);
②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③450字左右
【分析】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我不再……”为题写一篇叙事作文,首先要认真审题。“不再”表明了写作的重点应放在“不再怎么样”上。横线上补充的内容,结合提示语可以发现:此处应填写自己曾经的缺点、错误、失意等方面。因此,不妨可填:孤独、脆弱、悲观、迷茫、自私、自卑、等待、懒惰……写作此文,要写出自我最真切的情感体验。在结构的安排上,要略写过去,详写现在,重点突出转变之后的情况。在叙写转变过程中,适宜运用一波三折的叙事技巧,把过去与现在进行鲜明对比,有力地凸显文章的主旨。
【解答】范文:
我不再任性
当你饥饿时;当你口渴时;当你孤独时;当你无助时,这就是她﹣﹣妈妈。
从小到大,只顾自己的感受,而那个人,最善良,她﹣﹣就是我们的母亲,但至今我记忆犹新……
那天,满腹牢骚地说:“妈?你为什么不扫一扫呀,母亲竟毫不怨怒:“好,好,好,妈妈待会就扫,我却若无其事。
晚饭时,看着眼前这些鱼我就想吐,我生气地说:“妈?这么难吃。”妈妈心平气和地对我说:“作为一个学生怎么可以挑食呢?来,来。”我不甘心地说:“我就要吃面条加鸡蛋!”妈妈舍不得我饿着,而我正在一旁乐呵呢!
妈妈很快就把我的面条烧好了。正当我享受这美味大餐时,嚼萝卜干,您为什么要喝粥?”她依旧笑了笑,说:“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你再吃点鱼吧。”妈妈不经意的几句话,我忽然心跳加快!
凝视着妈妈嚼着那干涩的萝卜干,您还是吃别的吧!来。”妈妈潸然泪下,你长大了。”
“孩子,你长大了……”那是母亲幸福的味道?
是啊,可是我们是不是懂事得太晚了呢,不要让我们含辛茹苦的母亲流下伤心的泪水!
【点评】文章讲述了自己任性的陈年往事,叙事条理清楚,语言流畅自然,把整个过程描写得形象生动具体。最后作者感悟到“我们都有关心母亲的责任,不要让我们含辛茹苦的母亲流下伤心的泪水”。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1/24 16:04:48;用户:语数外;邮箱:17613376695;学号:50818988bèn zhuō
há mài
jǔ sàng
zā gā
zhē gài
gòng xiàn
qín jiàn
líng lì
①轻歌 舞
②余音绕
③ 经风霜
④全神 注
⑤技高一
⑥汹涌澎
bèn zhuō 笨拙
há mài 豪迈
jǔ sàng 沮丧
zā gā 糟糕
zhē gài 遮盖
gòng xiàn 贡献
qín jiàn 琴键
líng lì 伶俐
①轻歌 曼 舞
②余音绕 梁
③ 饱 经风霜
④全神 贯 注
⑤技高一 筹
⑥汹涌澎 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真题及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识字与写字,词句积累与运用,梳理与探究,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期末语文试卷,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