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01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02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及运用,阅读理解,作文,选材构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6小题,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弓弩(lǔ) 穷匮(kuì) 箕畚(qīběn) 罅隙(xià) 虚幌(huǎng)
    B.鄜州(lū) 重幔 (màn) 云鬓(huán) 夯实(hǎng) 遒劲(qiújìng)
    C.胶鬲(gé) 浔阳(xún) 畎亩(quǎn) 喧嚣(xiā) 孀妻(shuāng)
    D.折戟(jī) 簪子(zān) 矗立(zhù) 始龀(chèn) 接踵(zhǒ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无误的一项是( )
    A.踌躇 曝晒 凋谢 惨损 重峦叠嶂 触目伤怀
    B.狼籍 遏制 僻邪 蔓延 俯仰生姿 张目结舌
    C.蹒跚 倔强 故忌 丘壑 慷慨激昂 潜孶暗长
    D.颓唐 婆娑 推崇 嶙峋 无动于衷 惟妙惟肖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来自各地的青年诗人一行40余人,在初春的细雨中来到凤翔东湖,吟诗诵歌,访苏公祠,品西凤酒。
    B.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追求家庭和谐美满,关键是否用良好家教、家风涵养道德品行。
    C.网络文学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持续深耕,日益向着精细化、多方位、纵深化方向发展。
    D.通过观看《中国地名大会》,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一路走来所留下的令世人叹为观止的足迹。
    4.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 , , , ,更要立志报效相国。
    ①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
    ②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
    ③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到“独善其身”
    ④抑或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已及人
    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③④①②
    5.古诗文默写。
    (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杜牧《赤壁》)
    (2) , 。九万里风鹏正举。(李清照《渔家傲》)
    (3)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4)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朱敦儒《相见欢》)
    (5)《<孟子>三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原因的句子是: , 。
    (6)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诗人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胸襟旷达的诗句是: , 。
    (7)杜甫《春望》中表现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诗句是: , 。
    (8)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氛围的诗句是: , 。
    6.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夫妻双双以同样高涨的热情,共同参与为儿子们准备面包的劳动,揉面团,运回家,入烤炉,样样都干。前爪上的小刀用力一划,一块大小正合适的粪食切下来,供它们加工用。这时候,做父亲的和做母亲的齐心协力,共同摆弄切下的小粪块,轻轻地拍打,加力按压,制作成大豌豆粒般的小丸子。
    (1)这段文字选自《 》(填书名)
    (2)戏剧家罗斯丹评论该书时说:“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评论的理解: 。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综合性学习
    母爱是最无私的感情,它如春天的甘霖,悄无声息地洒落在我们的心田,温馨地滋润着我们生命的幼苗。下面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感谢母亲的爱吧!
    (1)【献给母亲的歌】请写出一首你最熟悉的歌颂母亲的歌曲名和一句歌词,并加以品析。(品析的语句要简洁)

    (2)【送给母亲的话】请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句感谢母亲的话。

    (3)【为母爱提一条建议】为了让天底下的母爱得到最理智的回报,请你为母亲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提出一条建议。

    三、阅读理解。(43分)
    (一)(15分)
    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锦城夜雨
    ①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②这句出自汉代《说苑》的话语,背后藏着春秋时期齐国国相的深刻喟叹:如果我不能像春风一样温暖人,像夏雨一样滋润人,那么处于困境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了。
    ③倘若“天街小雨润如酥”说的是“春雨贵如油”,到了夏雨,便是一种“重”。是重要,亦是浑厚,象征着生命必不可少的“滋润”。
    ④锦城不是火炉,但一到夏季依然酷热,如果在备受烈日炙烤的绿色植物上扔一根火柴,可能就会噼噼剥剥地燃烧起来。日头挤干了植物身体的水分,它们的生命,被压迫成一张张苍白的纸。
    ⑤人们汗水淋漓,就像一丛焦虑的灌木,渴望一场雨。甘霖的滋养,成为一切生命迫切的等待。
    ⑥锦城夏日的夜雨,在人们的期盼中,伴随闪电撕裂黑色幕布,不打招呼说来就来,让凉爽的夏风吹拂人间。A
    ⑦在雨声中安静躺卧,我需要的正是这种酣畅的痛快。窗外雨水尽情倾泻洒落,闷热压抑之感顿觉消失。苏轼写夏季暴雨,声势浩大,磅礴如斯:“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回味东坡诗句,仿佛目见其景。B
    ⑧锦城夏季的夜雨到来之前,雷声闪电在天际爆开,雨柱银白,雨雾缭绕,挥散不开。狂风骤雨如万马奔驰,铁蹄踏踏,对饱受酷热折磨的人而言,仿若天外佳音,送来平和静怡。
    ⑨夏日夜雨不是都会挟裹雷霆万钧而来,也有缓缓而至的时候。欧阳修也曾写过轻柔之夏雨:“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柳林外,传来轻响的雷声,池塘上细雨绵绵,雨水滴落,在荷叶上发出细碎的声音。C锦城夏日的夜雨,也有欧阳修笔下珠落玉盘的意境,清扫炎夏燥热烦忧,格外惹人怜惜。此情此景,颇似江南梅子雨,搅动人们的柔肠万缕,正如赵师秀诗中所说:“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D夏雨的体内,蕴藏的不仅仅是电闪雷鸣,更是恣肆磅礴,亦有绵绵不绝的诗意,生生不息,屋外雨滴叩击池塘,蛙声一片,屋内走棋轻震灯花,子落棋盘的声响与雨声相呼相应。
    ⑩锦城的夜如帷幕,落下的雨滴不再是雨水,而是永恒的思绪。嬗变的时光行走雨帘之中,渐渐褪去外壳,袒露出柔软的底色,千年光阴自在流淌,好像手中持了雨的密信,大可一朝飞渡,去感知大宋年间的“天外黑风”或者“柳外轻雷”。摇曳多姿的雨,惊艳了泛黄的卷册,一场文学与审美的雨,下得缱绻多姿,为历史留下一页微凉而潮湿的痕迹。
    ⑪锦城夜雨百变多面,热情如她,矜持亦如她。可不管它是气壮山河而来,还是轻叩屋檐而至,都能带给人间滋养和润泽,洗去尘埃碎屑,应和人们的期望,带来一个清爽的世界。
    (作者 杜阳林,有删改)
    8.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说春雨的特点,是为了与夏雨的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
    B.文章大量引用诗句,文笔优美,也表达了作者对古典文学的欣赏之情。
    C.“锦城夜雨百变多面,热情如她,矜持亦如她。”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
    D.文章末尾一段总说锦城夏天夜雨的特点,并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9.下面这句话是从文章中抽取出来的,放回去应在文中的 处(从文中相应位置的符号A、B、C、D中选填字母)。
    即便此刻我躺在夜色之中,也能与诗人眼中的浩荡暴雨达到共鸣。
    10.文章引用苏轼和欧阳修写夏雨的诗句,分别表现了锦城夏天夜雨的什么特点?
    11.请你从加点词的表达效果角度赏析第⑧段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狂风骤雨如万马奔驰,铁蹄踏踏,对饱受酷热折磨的人而言,仿若天外佳音,送来平和静怡。
    12.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夏雨的哪些情感?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口罩:隔离病毒的“武器”
    ①1910年冬,肺鼠疫从俄国贝加尔湖地区沿中东铁路传入我国,以哈尔滨为中心迅速蔓延开来,短短4个月就扩散到5省6市,死亡人数达6万多人,仅哈尔滨市就有5272人丧生。剑桥大学医学博士伍连德临危受命,他切断了传播途径,给病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不到4个月时间就战胜了这场灾难。
    ②同时,伍连德还设计发明了用棉纱做成的简易口罩。
    ③设计之初,伍连德曾将口罩的绑带设计成两端各三条:上方两条沿耳上方系在脑后,中间的沿耳下系在颈后,下方的则向上系在头顶。为使用方便,不久后他将绑带简化成两对,而防护作用依旧。这样一款自制口罩,简单易戴,价格低廉,被称为“伍氏口罩”。
    ④口罩变成公众常备物品,则伴随着一场“史上最可怕的传染病”。
    ⑤1918年3月,流感在美国爆发。由于150万美军被陆续派往欧洲参战,流感病毒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欧洲大陆,并造成全世界空前的灾难。一年多的时间里,这次流感共造成了全世界5000万至1亿人死亡。
    ⑥这种传染病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其实疫源地并不在西班牙,而是因为当时该国是中立国,未对疫情信息进行封锁,所以很多消息都来自西班牙。西班牙流感传播的后期,人们才普遍意识到防疫的重要性。口罩成为预防流感的重要工具。普通平民被要求戴上口罩。虽然只是简易款,以今天的防护标准来看,其抵御病毒侵袭的效果并不怎么样。但不可否认,口罩已变成全民用品。
    ⑦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口罩继续发挥着更多防护作用。
    ⑧1952年12月,持续了多天的严重空气污染造成英国伦敦上万人死亡,口罩成为在雾都生存的必需品。制作口罩的材料也在对抗污染的过程中不断进化。各国陆续颁布了职业健康法,通过各种措施推动现代口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⑨如今,口罩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成熟产业,贴合度、过滤效果和舒适性均在不断改善提升。近年来,口罩的技术含量逐渐增加,除了医用外科口罩,防尘、防花粉、防雾霾,甚至防紫外线、带清凉感等个性化品类也不断面市。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13.下列选项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伍氏口罩”由医学博士伍连德设计,简单易戴,价格低廉,在抗击肺鼠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西班牙流感”因为疫源地在西班牙而得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共造成全世界5000万至1亿人死亡。
    C.“史上最可怕的传染病”使口罩变成了公众常备物品。
    D.口罩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年产值巨大的成熟产业,贴合度、过滤效果和舒适性均在不断改善提升。
    14.第⑤段中的划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 。
    15.请你结合下面句子简要分析,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这场瘟疫从俄国贝加尔湖地区沿中东铁路传入我国,以哈尔滨为中心迅速蔓延开来,短短4个月就扩散到5省6市,死亡人数达6万多人,仅哈尔滨市就有5272人丧生。
    16.文章写了口罩的发展史,其中促进口罩发展的事件有哪些?请写出其中任意的两大事件。
    (三)(11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材料一】【材料二】,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材料二】
    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守业。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17.请你根据句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创业与守成孰难( )
    (2)徵与吾共安天下( )
    18.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莫不/得之于艰难D.玄龄与吾/共取天下
    19.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20.上文材料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孟子的治国思想有何相似之处?请你结合上面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四)(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村①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②,微躯③此外更何求?
    【注释】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杜甫在亲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这首诗作于这期间。②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③微躯:微贱的身躯,是诗人自谦之词。
    21.古诗讲究炼字。本诗首联“清江一曲抱村流”中的“ ”字极富韵味,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 的情态。
    22.有评论说,全诗流露的情感似是欣喜实含悲苦。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诗歌加以说明。
    四、作文。(50分)
    请你从以下两个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23.经历是人生的财富,正如前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次有益的尝试,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即使尝试不成功,也能给你生活的启迪。
    请你以“______的尝试”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及自己对生活的思考;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④字数600字左右。
    24.人生路上随时充满着挑战,挑战首先是挑战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敢不敢迈开第一步是挑战,要不要改变不适当的行为习惯是挑战,愿不愿承担应负的责任是挑战,能不能承认错误也是挑战……
    请你以“挑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所写内容必须在“挑战”的范围之内。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题目自拟;④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解答】本题考查字音。
    A.弓弩(lǔ)——nǔ,箕畚(qī běn)——jī běn;
    B.鄜州(lū)——fū,云鬓(huán)——bìn,夯实(hǎng)——hāng;
    D.折戟(jī)——jǐ,矗立(zhù)——chù;
    故选C。
    2.D
    【解答】本题考查字形。
    A.惨损——残损;
    B.狼籍——狼藉,僻邪——辟邪;
    C.故忌——顾忌,潜孶暗长——潜滋暗长;
    故选D。
    3.A
    【解答】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B.语病是两面对一面,应删去“否”;
    C.“弘扬和传承”语序不当,应将“弘扬”与“传承”调换位置;
    D.语病是缺乏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故选A。
    4.B
    【解答】本题考查语句排序。根据“无论……还是……抑或是……”这一固定句式,再结合更要立志报效相国这句话,可知正确顺序为②①④③。故选B。
    5.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解答】本题考查默写。注意:雀、嗟、谩、曾、拂、篱、溅、脂。
    6. (1)《昆虫记》 (2)法布尔把对昆虫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融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源泉。
    【解答】(1)这道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根据“夫妻双双以同样高涨的热情,共同参与为儿子们准备面包的劳动”可知,这里写的是蜣螂夫妇同心协力制作粪球的过程。据此可知出自法布尔的《昆虫记》。《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
    (2)这道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阅读与理解。在《昆虫记》中,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比如选文中的“揉面团”“加工”“齐心协力”等运用拟人的修辞,“制作成大豌豆粒般的小丸子”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蜣螂夫妇同心协力制作粪球,为儿子们操劳的过程,极具画面感。作者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源泉。
    7. ⑴写出歌曲名和一句歌词,品析出歌词所含的思想感情。 ⑵用了其中一个修辞手法,语句通顺、感情真挚地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感谢之情。 ⑶提出一条可行性建议;语句通顺。
    【解答】(1)根据要求写出一首你最熟悉的歌颂母亲的歌曲名和一句歌词,并加以品析即可。歌曲如《妈妈的吻》《烛光里的妈妈》《母亲》《懂你》《世上只有妈妈好》《儿行千里》《听妈妈的话》等。《妈妈的吻》歌词:妈妈的吻,甜蜜的吻,叫我思念到如今。写出了妈妈对我们的关爱。或“世上只有妈妈好”这句歌词并没有运用过多的笔墨去修饰它,只用了最淳朴的语句表达了对母亲的爱,赞美母爱是世界上最淳朴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结合题目要求,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内容是表达对母亲的感谢。母亲通常温暖的、保护我们的,所以可以把母亲比喻成保护我们的大伞,冬天里给我们温暖的火等。如:感谢母亲,在百花齐放的春天给我春雨的洗礼;感谢母亲,在骄阳如火的夏季送我绿荫的大伞;感谢母亲,在秋姑娘的带动下教会我如何收获果实;感谢母亲,在寒冷的冬季给我如火的温暖。
    (3)本题考查学生提建议的能力。母亲通常很关爱孩子,很容易溺爱孩子,所以,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可以建议母亲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学会自己做,学会独立、学会承担责任等。
    8.C 9.B 10.文章引用苏轼的诗句是在表达锦城夏季夜雨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特点;引用欧阳修诗句是表达锦城夏日的夜雨也有轻柔的一面的特点。(意思对即可) 11.佳音,原指美好的消息,在文中指雨的声音。人们在酷热的夏季长久盼雨,“佳音”一词表达了这场夏季夜雨给大家带来的喜悦之情。(意思对即可) 12.①从作者引用的苏轼、欧阳修、赵师秀等人的诗词,可以看出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锦城夏季夜雨的恣肆磅礴和诗意绵绵的喜爱赞美之情;②锦城夏季酷热,人们久盼甘霖,从文中第④、第⑤段可看出对夏雨的期盼之情;③最后一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锦城夜雨带给人间滋养和润泽的喜悦之情。
    【解析】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语句分析。
    C.“锦城夜雨百变多面,热情如她,矜持亦如她”,用“热情”和“矜持”来形容锦城夜雨,赋予她人的行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C。
    9.本题考查语句衔接。
    “浩荡暴雨”一词形容雨势很大,浩浩荡荡的。如选填入文章中,应与描写大雨磅礴的内容相联系。
    A处,根据第⑥段“锦城夏日的夜雨,在人们的期盼中,伴随闪电撕裂黑色幕布,不打招呼说来就来,让凉爽的夏风吹拂人间”可知,此内容只写了夜雨会伴随闪电来临,并未体现雨势之大;
    B处,根据第⑦段“苏轼写夏季暴雨,声势浩大,磅礴如斯:‘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回味东坡诗句,仿佛目见其景”可知,引用苏轼描写暴雨的诗句并于东坡相联系,描写的大雨倾盆的内容;
    CD处,根据第⑨段的内容可知,整段内容都在讲夏日夜雨的轻柔和绵绵不绝,并未描述大雨磅礴的内容;
    故选B。
    10.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根据第⑦段“苏轼写夏季暴雨,声势浩大,磅礴如斯:‘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可知,诗词内容为一声惊雷贴地震响,好像在游人的脚底,浓云重重充溢座间无法拨开。黑色巨风似从天外吹起海潮,江面宛若直立;暴雨横下,又像从钱塘江东面飞过江来。江中水势浩大如满斟的酒杯,雨点骤急如千杖击鼓催饮。为了唤醒李白赋诗,上天才下这场暴雨,洒洗其面,这雨水倾泻、江海翻腾的景象,就激发出优美诗篇,表现出了锦城夏天夜雨浩荡磅礴的特点。
    根据第⑨段“欧阳修也曾写过轻柔之夏雨:‘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此诗句的意思为,柳林外传来轻轻的雷鸣,池上细雨蒙蒙;雨声浙淅沥沥,滴在荷叶上发出细碎之声。细雨蒙蒙,绵绵柔柔表现了锦城夜雨的轻柔。
    11.本题考查词语赏析。
    文中划线句为“狂风骤雨如万马奔驰,铁蹄踏踏,对饱受酷热折磨的人而言,仿若天外佳音,送来平和静怡”。佳音:美好的消息,美妙的声音。可知饱受酷热的人们得到大雨的滋润,将大雨的声音形容为天外佳音,侧面表达出了人们希望雨的到来,突出了人们的激动和喜悦。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
    根据第⑦段“苏轼写夏季暴雨,声势浩大,磅礴如斯:‘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和第⑨段“欧阳修也曾写过轻柔之夏雨:‘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还有第⑨段“正如赵师秀诗中所说:‘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可知,作者引用的苏轼、欧阳修、赵师秀等人的诗词,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锦城夏季的夜雨恣肆磅礴和诗意绵绵的表达了作者对夜雨的喜爱和赞美;
    根据第④段“城不是火炉,但一到夏季依然酷热,如果在备受烈日炙烤的绿色植物上扔一根火柴,可能就会噼噼剥剥地燃烧起来。日头挤干了植物身体的水分,它们的生命,被压迫成一张张苍白的纸”和第⑤段“人们汗水淋漓,就像一丛焦虑的灌木,渴望一场雨。甘霖的滋养,成为一切生命迫切的等待”可知锦城夏季炎热难耐,人们很期盼下雨带来清爽,突出了人们对雨的期盼;
    根据第⑪段“锦城夜雨百变多面,热情如她,矜持亦如她。可不管它是气壮山河而来,还是轻叩屋檐而至,都能带给人间滋养和润泽,洗去尘埃碎屑,应和人们的期望,带来一个清爽的世界”可知,锦城夜雨雨势不定,情况多变,但尽管如此都可给人们带来滋养和润泽,让人们喜悦高兴。
    13.B 14. 列数字 准确地说明了流感病毒传播速度之快、造成的死亡人数之多。 15.不能删去。因为“短短”一词强调时间之短,说明了肺鼠疫扩散速度之快,范围之广,造成的死亡人数之多。 16.①1910年冬,在抗击哈尔滨肺鼠疫中,伍连德设计发明了用棉纱做成的简易口罩。②1918年,“西班牙流感”使口罩成为公众常备物品。③1952年,伦敦严重的空气污染使口罩成为对抗污染的必需品。
    【解析】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B.从第⑥段“这种传染病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其实疫源地并不在西班牙,而是因为当时该国是中立国,未对疫情信息进行封锁,所以很多消息都来自西班牙”可知,之所以命名为“西班牙流感”,是因为疫情的很多消息都来自西班牙造成的。所以“‘西班牙流感’因为疫源地在西班牙而得名”表述不正确;
    故选B。
    14.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划线句“一年多的时间里,这次流感共造成了世界5000万至1亿人死亡”中的“5000万至1亿”运用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数字是说明文常见的一种说明方法,从数量上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这一庞大的数字,是在仅一年多的时间内发生的死亡人数,时间短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多,可见“西班牙流感”造成的人口死亡多,危害大,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的是一场灾难。
    15.本题考查说明语言作用的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要准确的基础上,可生动、形象也可简明平实。
    “短短”强调了时间极其有限,不是很长。再联系“扩散到5省6市”“死亡人数达6万多人,仅哈尔滨市就有5272人丧生”可知,就是这极短的时间内,扩散的范围却很广,造成的死亡人数很多。如果删去“短短”则表达不了这层意思。所以不能删去,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6.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可从文章中找出相关内容概括提炼。
    从第①②③段“1910年冬,肺鼠疫从俄国贝加尔湖地区沿中东铁路传入我国,以哈尔滨为中心迅速蔓延开来”“剑桥大学医学博士伍连德临危受命,他切断了传播途径,给病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不到4个月时间就战胜了这场灾难”“同时,伍连德还设计发明了用棉纱做成的简易口罩”“这样一款自制口罩,简单易戴,价格低廉,被称为‘伍氏口罩’”可知,促进口罩发展的事件有:肺鼠疫的爆发;
    从第④段“口罩变成公众常备物品,则伴随着一场‘史上最可怕的传染病’”、第⑥段“西班牙流感传播的后期,人们才普遍意识到防疫的重要性。口罩成为预防流感的重要工具”可知,促进口罩发展的第二个事件是:“西班牙流感”;
    从第⑧段“1952年12月,持续了多天的严重空气污染造成英国伦敦上万人死亡,口罩成为在雾都生存的必需品”可知,促进口罩发展的第三个事件是:伦敦空气污染事件。
    这三个事件是按时间发生先生来列举的,提炼出来回答即可。
    17. 哪一个 使……安定 18.A 19.(1)通过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的才干。(2)然而创业的艰难,已经过去了。 20.他们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国君只有居安思危,常念“守成之难”,才能使国家基业稳定。
    【解析】17.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句意:创业与守成哪个难?孰:哪一个;
    (2)句意:魏征与我共同安定天下。安:使……安定。
    18.本题考查文言句子节奏划分。
    A.句意: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是人:这样的人。“是”与“人”之间是不能停顿的。“故”为因此,因此后面的论述。故断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选A。
    19.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有:所以,用来……;曾,同“增”,增加;益,更加。句意为:用这些来使他内心惊动,性情坚忍,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才干。
    ②句中重点词有:然,然而;之,的;往,往事。句意为: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事。
    20.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拓展能力。解答时,结合选文中唐太宗关于“创业”与“守业”的看法,体会他的治国思想,并联系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论述,找到两人治国思想的相似点进行分析整理。
    乙段中唐太宗与房玄龄和魏征探讨关于“创业与守成孰难”的问题时,提出“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说明唐太宗认为国家安定后,(君主)因为富贵而变得骄奢淫逸,因为忽视治理而产生祸乱,这与孟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死于安乐”的观点不谋而合。唐太宗和孟子都认识到了君主需要居安思危,才能守住基业。
    【点拨】参考译文:
    【材料一】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材料二】唐太宗问身边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个难?”房玄龄:“建国之前,与各路英雄一起角逐争斗而后使他们臣服,还是创业难!”魏征说:“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是从艰难境地取得天下,又于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更难!”太宗说:“玄龄与我共同打下江山,出生入死,所以更体会到创业的艰难。魏征与我共同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富贵而导致骄奢,忘乎所以而产生祸乱,所以懂得守成更难。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事,守成的艰难,正应当与诸位慎重对待。”
    21. 抱 溪水围绕江村时安适祥和 22.我同意这种看法。对于饱经离乱的诗人来说,重新拥有眼前悠游闲适的生活,自然是欣喜和满足的,但这是建立在朋友资助的基础上的,曲折地表达出诗人漂泊异地的窘迫;“但有”不能保证必有,“更何求”是无奈之语,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所以全诗流露的情感似是欣喜实含悲苦。
    【解析】21.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清江一曲抱村流”可理解为:在初夏时节的村庄,一条曲曲折折的江水环绕着村子静静流淌,水色清澈,有鱼儿在水中戏耍、来去无声,整个村庄的一切都是那么幽静。一曲清江,给村落带来了安宁和清幽,这“清江”即成都的浣花溪,诗人以“清”称之,大概是喜爱它悠悠然绕村而流。因此给它一个美称。“抱村流”中的“抱”字把清江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清江环绕小村的情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它的可爱,同时也照应了“江村”的诗题。
    22.本题考查赏析作者感情。
    诗的前两联写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令人赏心悦目,人在自然中感到自由、亲切、融洽。颈联写洋溢着欢乐、生气勃勃的家庭生活情景,深涵着诗人对天伦之乐的欣慰和珍惜。尾联巧妙转折,蕴含了作者的悲苦之情。年老多病之身所需的唯有药物,能满足这微薄的希望,微贱之躯夫复何求?尾联下句“但有故人供禄米”句使我们明白前面所描述的和乐安静的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而把尾联两句连起来读,其内在情绪与其说是庆幸,不如说是一种无奈,一种辛酸。经过大半辈子的流离转徙,执著追求,被社会时代之流冲撞激荡,竟落得生活无着,渺无归属。尽管故人严武对自己关怀备至,但人生的失败感不能说不紧紧地压抑着一个自尊的男人的刚强的心,更何况这样的投靠还只是暂时的,不稳定的,一旦失去了“故人供禄米”的条件,生活又将陷入困顿流离之中。因此,对前途隐隐的担心和无尽的忧伤还时时地折磨着诗人的内心,使他即使在眼前家人团聚的情境下,表面欣喜,内心实则无限悲苦。
    23.例文:
    一次勇敢的尝试
    即兴演讲比赛开始了,这次比赛是采用抽签的方式。学号在大屏幕上滚动起来,我的心不由得一紧,心中暗暗祈祷:“千万不要抽到我呀!”虽然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但第一次在同学面前演讲,心里还是有一些紧张。
    “停!”老师大喊一声。我抬头一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幸好不是我。被抽到的同学低着头,忸怩地走上讲台,她紧紧地抓着衣角,满脸通红,好不容易想起一句话,另一句却又忘记了。就这样,她讲得结结巴巴,两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她没有讲完,红着脸走下讲台。跟在她后面演讲的同学,效果也不怎么好。
    看到大家的表现,我的信心更加足了,毕竟我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又一轮抽签开始了,大屏幕又滚动了起来。老天爷像故意考验我一样,我的学号定格在屏幕上。我深吸一口气,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但不知道为什么,一到讲台上,在众目睽睽下,我刚刚酝酿的情感就像被戳破的泡泡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一下子愣在那儿,背得滚瓜烂熟的稿子一个字也蹦不出来了。我的手心里不停地冒着冷汗,心里像装了一只兔子一样怦怦直跳。
    我不禁看了看老师,老师也正看着我,他的目光中充满了鼓励,再看看同学们,他们的目光也包含着许多期待。我闭上眼睛,静静地回想一番,演讲稿上的文字竟一个又一个地跃入我的脑海。教室里响起了我洪亮,流利而富有感情的声音:“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可以用它来洗脸,刷牙。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均用水目前只有两个游泳池那么大……”最后,我激情澎湃地号召大家节约用水,珍爱每一滴水。
    演讲结束了,教室里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大步走回座位。我仿佛听见心底里无数个声音在说:“胜利不属于我,还会属于谁呢?”
    【解答】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创作之前,需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对于本题来说,空白处的词语是对尝试的定性,这是一次怎样的尝试呢? 是勇敢的,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我”又从这次尝试中获得了哪些收获呢?同学们无论做什么都有第一次,这第一次就是尝试,尝试着去做饭,尝试着去整理家务,尝试着去骑自行车。这些都可以选材成文,这个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写作难度不大。
    第二,选材构思。从选材上思考,不难想到题目是要求我们写自己的一次新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既然如此,那么取材的范围,可以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我们可就某一生活范围,写出自己在德智、体诸方面(或方面)成长中的新阅历、新体会。立意的角度,可以写一次尝试的成功与体会,也可以写一次尝试的失败与教训,还可以写一次由失败到成功的实践与感受;写自己尝试做饭,尝试第一次独自外出,尝试第一次自己睡觉,尝试学钢琴,要重点写出通过那次尝试而得到的感悟。写作时,要选对典型的事例,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当然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文题,都要写出它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意义。
    24.例文:
    挑战,让我更出彩
    四季更替,春华秋实。漫漫人生路,我们艰苦跋涉,纵然荆棘丛生,风雨交加,也要如雏鹰一样挑战自我。遍体鳞伤也好,体无完肤也罢,因为至少我们明白人生是在无限挑战中度过的,至少我们明白人生只有挑战自我才能出彩。
    时光如流,像树木沐浴阳光,砥砺风雨,我们慢慢成长,逐步成熟。闯进岁月的河流,往事像开了闸的洪水,向我奔涌而来,于是,那一次挑战自我的场面再一次清晰地浮现在我的面前,宛若昨天刚发生的一般。
    那是刚上七年级时,我便胸怀“雄心壮志”迫不及待地想拿个好成绩。于是我努力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上课认真听讲,争取每一道题都清清楚楚。然而,考试总是那么的不如人意,第一次考试分数下来,我却成绩平平。“没有疑问,肯定是我不够用功!”我这样想,于是我更下功夫了,每天不但要加班加点补课,还总是披星戴月,和最后一缕阳光作伴,与第一缕曙光招手,课堂上更是心无杂念,只有“学习学习学习”“考好考好考好”,连仅有的一点玩的时间也没有了。这样的生活,把我整个人简直累垮了,但我始终坚信,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会赢得最后的胜利的。老天爷似乎总在和我作对,第二次考试,我始终还是失败了。一瞬间,天,灰了;花,谢了;茶,凉了;心,冷了!宛若一只刚刚起飞的雏鹰折断了翅膀,再也飞不起来了。当看到第一名脸上那轻松自得、悠悠然的表情时,我茫然了,心中有无数个问号在打转:为什么,为什么?
    噢,我明白了,我只想着超越别人,却忽视了要想超越别人,却要先超越自己,挑战自己。于是,我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找到自己的不足,学习中对知识点掌握总是不准,做题马虎,会的也不得分。我要挑战自己,改掉这些问题。我再一次爬了起来,向着胜利的曙光前进……终于,我在考试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那一刻,我体验了挑战自我的辛酸与快感,永远不能磨灭,经过重重困难终于见到阳光的欣慰。
    挑战,让我更出彩!
    【解答】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题目关键词“挑战”,主动尝试战胜对方。根据所给材料“人生路上充满了挑战,挑战首先是挑战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敢不敢迈开第一步是挑战,要不要改变不适当的行为习惯是挑战,愿不愿意承担应负的责任是挑战,能不能承认错误也是挑战……”,“挑战”的对象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困难、挫折、自己想达到的某种高度等等。在写作时,紧扣“挑战”的事情与过程,叙述清楚挑战的对象与从中学习到的意义或感悟即可。
    二、选材构思。选材要有一定高度,要能充分体现“挑战”。如体育比赛中,自己是如何挑战记录、打破记录的;学习成绩本就优异的自己,是如何克服马虎的毛病勇夺年级第一名的;在学校里,口才优秀的自己是如何获得市级演讲比赛冠军的等等。在作文的写法上,最好使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细节描写的方法等突出主题;在表达方式上,应该以叙述为主合理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
    相关试卷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含答案),文件包含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pdf、七年级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八年级语文pdf、八年级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无答案),共8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