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八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3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八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6免疫调节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运输课时4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九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2其他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环境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九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1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 试卷 0 次下载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八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5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展开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C )
A.体液调节可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B.两者的作用途径和反应时间均不相同
C.两者的调节过程未必需要受体的参与
D.人体水盐平衡是两者相互协调的结果
解析 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看作神经调节的一部分,A正确;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比较长,B正确;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信息分子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C错误;人体水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的结果,D正确。
2.[结合体育运动/2024贵阳模拟]马拉松长跑赛程中运动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呼吸加深加快、心跳加快、口渴和血糖含量下降等现象,一段时间后机体各项指标逐渐恢复。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
A.心跳加快使心肌细胞糖原分解增强,可维持机体血糖的正常水平
B.大量出汗后,下丘脑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C.运动时,血液中CO2含量上升刺激相关感受器,从而调节呼吸运动
D.机体各项指标逐渐恢复离不开神经递质、激素等信号分子的作用
解析 心肌细胞糖原分解增强可维持心肌细胞正常的能量供应,但肌糖原分解一般不能维持机体血糖的正常水平,A错误;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B正确;运动时,细胞呼吸增强,产生的CO2增多,使血液中CO2含量上升,刺激相关感受器,从而调节呼吸运动,C正确;机体各项指标逐渐恢复离不开神经—体液调节,故离不开神经递质、激素等信号分子的作用,D正确。
3.[2024漳州检测]如图是胰液分泌的部分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B )
A.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
B.促胰液素随血液运输,只作用于胰腺的胰岛细胞
C.谈论食物引起胰液分泌,这个过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D.迷走神经属于自主神经,但也受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解析 胰腺分泌胰液时属于外分泌腺,胰液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小肠,胰液中含有胰蛋白酶等,参与食物的消化,A正确;促胰液素随血液运输,作用于胰腺的外分泌部细胞,B错误;谈论食物引起胰液的分泌,由于没有吃到食物,因此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正确;迷走神经属于自主神经,不受人意识支配,但其自主行为也受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D正确。
4.[2024南京、南通二校联考]如图是恒温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健康人走出温暖房间进入非常寒冷的环境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
A.进入寒冷环境后,机体通过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等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温暖环境中的
B.血液中①和③分泌量会增加,①③作用的靶器官是甲状腺
C.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为促进、抑制
D.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使机体产热量多于散热量
解析 分析题图,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表示甲状腺激素,③表示促甲状腺激素。人进入寒冷环境后,机体通过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等途径减少散热,在寒冷环境与温暖环境中,产热量与散热量都处于动态平衡,但寒冷环境中散热量大于温暖环境中的,A错误;处于寒冷环境时,血液中①和③分泌量会增加,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③作用的靶器官是甲状腺,B错误;①对垂体的作用为促进,当②分泌过多时,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C正确;处于寒冷环境时,骨骼肌受下丘脑有关神经的支配,不自主战栗,从而增加产热,但产热量和散热量维持动态平衡,体温相对稳定,D错误。
5.[2024浙江检测]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集合管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通过调节作用使顶端膜上水通道蛋白(AQP)的数量增加,增加肾小管、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如图),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 )
A.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肾小管、集合管发挥作用
B.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水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肾小管、集合管细胞
C.当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到正常水平后,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会减少
D.抗利尿激素通过催化细胞内一系列酶促反应,增加了水通道蛋白的数量
解析 抗利尿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不是定向的,可以运输到全身各处,但是只能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A错误;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了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由图可知,水进入肾小管、集合管细胞是通过水通道蛋白进行的,且不消耗能量,因此其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B错误;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储存在垂体中,可以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的重吸收,当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到正常水平后,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C正确;抗利尿激素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不起催化作用,D错误。
6.[2023襄阳五中模拟]尿崩症分两种:抗利尿激素(ADH)缺乏引起的中枢性尿崩症(CDI)和肾脏对ADH不敏感引起的肾性尿崩症(NDI),临床上可通过禁水加压素(禁止饮水10h后补充ADH)试验进行确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 )
A.NDI患者体内ADH的含量比正常人多
B.NDI患者的尿液渗透压明显低于血浆渗透压
C.禁水加压素试验后,CDI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将升高
D.禁水加压素试验后,NDI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将降低
解析 NDI是由肾脏对ADH不敏感引起的,NDI患者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弱,血浆渗透压高,刺激机体进一步分泌ADH,即NDI患者体内ADH的含量比正常人多,A正确;NDI患者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弱,尿液渗透压明显低于血浆渗透压,B正确;CDI由抗利尿激素缺乏引起,CDI患者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含量低,禁水加压素试验后,由于补充了ADH,机体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尿液中水分减少,尿液渗透压将升高,C正确;NDI患者的肾脏对ADH不敏感,禁水加压素试验后,补充的ADH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因此患者的尿液渗透压不会降低,D错误。
7.[2024福州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作用于骨髓,能够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成人EPO主要由肾脏产生。以大鼠为材料研究肾脏供氧对血浆EPO浓度的影响,结果如表。切除与肾脏相连的神经后,3、4组的EPO水平显著下降。以下叙述错误的是(B )
A.进入高原之后人体肾脏分泌的EPO会增多
B.肾脏血流量减少是促进EPO分泌的主要因素
C.肾脏以外的组织氧供给减少也会促进EPO的分泌
D.肾脏分泌EPO的过程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
解析 高原地区氧气稀薄,进入高原之后,机体处于低氧环境,由1、3组实验结果推测,进入高原之后人体肾脏分泌的EPO会增多,A正确。由1、2、3组实验结果可知,限制肾脏血流量和使机体处于低氧环境都可以增加血浆EPO浓度,但是使机体处于低氧环境能显著增加血浆EPO浓度,因此促进EPO分泌的主要因素不是肾脏血流量减少,B错误。由1、2组(仅肾脏氧供给减少)实验结果可知,限制肾脏血流量可以增加血浆EPO浓度,由1、3组(肾脏以及肾脏以外的组织氧供给均减少)实验结果可知,使机体处于低氧环境也可以增加血浆EPO浓度,且使机体处于低氧环境血浆EPO浓度增加更多,推测肾脏以外的组织氧供给减少也会促进EPO的分泌,C正确。
8.[2024重庆检测]某研究小组为探究相关激素对血糖调节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已知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
A.下丘脑可通过交感神经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C.二次注射后,与⑤号家兔相比,④号肝糖原分解加快
D.二次注射后,与②号家兔相比,③号低血糖症状提前缓解
解析 下丘脑可通过交感神经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A正确。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首次注射时,①号为对照组,②~⑤号为实验组;第二次注射时,⑤号为对照组,②③④号为实验组,且这三组都会使血糖浓度升高。二次注射后,与⑤号家兔相比,④号注射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提高血糖浓度,C正确。二次注射后,与②号家兔相比,③号通过注射肾上腺素提高血糖浓度需要一定的时间,D错误。
9.[结合诺贝尔奖/2023惠州一调]因鉴定出了辣椒素的受体TRPV1,朱利叶斯获得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TRP是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的简称,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大约有28种,其中TRPV1能被40 ℃以上的温度激活,允许细胞膜外阳离子(如Ca2+、Na+等)进入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
A.激活的TRPV1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转运Ca2+、Na+
B.皮肤、黏膜上的温度感受器上有TRPV1分布
C.机体接受辣椒素刺激后,在大脑皮层形成相应的感觉
D.辣椒素与适度高温均能激活TRPV1,可解释“辣热同感”
解析 TRPV1属于离子通道,激活的TRPV1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转运Ca2+、Na+,A错误;据题意知,TRPV1能被40 ℃以上的温度激活,可推知,皮肤、黏膜上的温度感受器上有TRPV1分布,B正确;感觉在大脑皮层产生,C正确;辣椒素、40 ℃以上的温度均能激活TRPV1,可解释“辣热同感”,D正确。
10.抗利尿激素与靶细胞细胞膜表面的P蛋白结合后可促进靶细胞对水的重吸收。某患者由于P蛋白基因发生突变使得P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靶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出现障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分泌抗利尿激素的细胞还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够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B.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人体内只有这些细胞中含有P蛋白基因
C.该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较高,且具有多饮、多尿的症状
D.可通过对该患者注射抗利尿激素进行治疗
解析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细胞分泌,A错误。人体内几乎所有细胞中都含有P蛋白基因,B错误。该患者P蛋白基因发生突变使得P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靶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出现障碍,使过多的水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即多尿;此外,患者多尿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进一步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兴奋传至大脑皮层渴觉中枢产生渴觉,机体主动饮水,出现多饮,C正确。据题干信息可知,该患者的抗利尿激素不能被靶细胞识别,但患者体内并不缺乏抗利尿激素,因此不能通过注射抗利尿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7分]人体感染某病毒后会引起细胞产生内生致热原(EP),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正常人体的体温调定点为37 ℃左右,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能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机体从感染到康复一般会经历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初期,EP刺激位于 下丘脑 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使低于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新调定点的体温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一方面传至 大脑皮层 产生冷觉,另一方面使机体产生的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答出1个即可) (填激素名称)增多,促进组织细胞产热,同时减少散热,使体温升高。
(2)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 等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此时期人体一般会表现为食欲不振,其原因是 体温较高,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导致消化不良。
解析 (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调定点”上移后,低于新调定点的体温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在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组织细胞代谢增强,从而增加产热。(2)高温持续期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此时由于体温较高,体内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引起消化不良,故人会表现为食欲不振。
一、选择题
12.[2024安徽六校联考]哺乳动物体内GH(生长激素)的调节和分泌机制复杂,应激刺激、慢波睡眠等多种刺激能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影响GHRH(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和SS(生长抑素)的分泌,从而影响GH的分泌。已知GHRH和SS均能调节GH的分泌,IGF-1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图中实线代表促进作用,虚线代表抑制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C )
A.多种刺激能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下丘脑,此时下丘脑细胞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
B.下丘脑分泌的GHRH可以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垂体细胞,从而促进GH的分泌
C.当血浆中GH含量较高时,IGF-1只能通过直接抑制垂体分泌GH和抑制下丘脑分泌GHRH间接抑制垂体分泌GH两种方式维持GH含量的稳定
D.垂体分泌GH的过程受GHRH、血浆中GH、SS以及IGF-1的共同调节
解析 多种刺激能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影响下丘脑细胞分泌GHRH等,此时下丘脑细胞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A正确。据题图可知,下丘脑分泌的GHRH可以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垂体细胞,从而促进GH的分泌,B正确。当血浆中GH含量较高时,IGF-1可直接抑制垂体分泌GH;IGF-1也可通过抑制下丘脑分泌GHRH间接抑制垂体分泌GH;IGF-1还可通过促进下丘脑细胞分泌SS,进而抑制垂体分泌GH,C错误。据题图可知,垂体分泌GH的过程受GHRH和血浆中的GH、SS以及IGF-1的共同调节,D正确。
13.[2023定远模拟]下丘脑热敏神经元感受阈的高低决定体温高低,这个阈值称为体温调定点(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左右)。体温上升的主要调节机制是致热原(如体外的细菌、病毒、炎症反应分泌的细胞因子等)作用于宿主细胞,使宿主细胞产生并释放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细胞因子,体温调定点上移,体温调节中枢整合信息并发出冲动,作用于效应器,使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升高。若某病原体侵入人体内环境,使体温调定点升高到38.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
A.体温调节中枢和温度感受器均分布于下丘脑中
B.体温调定点上移后,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C.体温持续在38.5 ℃两个小时内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体温调定点上移后,神经冲动作用于骨骼肌、肝脏等效应器增加产热
解析 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体温维持稳定的机制是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动态平衡;温度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A错误。体温调定点上移后,机体可通过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增加产热,B错误。体温持续在某一个数值(如38.5 ℃)时,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错误。体温调定点上移后,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神经冲动作用于骨骼肌、肝脏等效应器增加产热,D正确。
14.人体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部分调节机制如图所示,其中幽门黏膜G细胞能合成并分泌胃泌素(一种激素),胃泌素可促进胃黏膜壁细胞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 )
A.调节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B.胃泌素分泌后进入血浆,通过血液循环定向运输至胃黏膜壁细胞
C.迷走神经发出的兴奋既能作用于幽门黏膜G细胞,也能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
D.若幽门黏膜G细胞受损,则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均可能受到影响
解析 结合图示可知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既受神经调节的作用,还受胃泌素的调节作用,可见调节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A正确。胃泌素作为一种激素,分泌后进入体液,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B错误。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迷走神经发出的兴奋既能作用于幽门黏膜G细胞,也能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最终都会对胃黏膜壁细胞的分泌活动作出调节,C正确。若幽门黏膜G细胞受损,则由其合成并分泌的胃泌素受到影响,此种情况下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均可能受到影响,D正确。
15.[2024江苏质检,多选]急性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刺激均会导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增多,进而引起细胞外液水分过多,渗透压降低,超过机体特别是肾的调节能力,引发一系列症状,该现象称为水中毒。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B )
A.正常机体能够通过正反馈调节的方式调节水盐平衡
B.创伤、手术等应激刺激可能会使垂体合成更多的ADH
C.ADH异常增多,可能使患者肾小管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增多
D.利用药物抑制ADH与其特异性受体的结合,有利于缓解患者水中毒症状
解析 正常机体如出现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等情况时,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等方式,减少ADH的分泌,从而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提高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水盐平衡,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A错误。ADH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由垂体后叶释放的,B错误。ADH与肾小管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能激活细胞内一系列反应,从而增加肾小管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正确。利用药物抑制ADH与其特异性受体的结合,减少肾小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有利于缓解患者水中毒症状,D正确。
16.[结合人体健康/2023贵阳模拟]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某些患者的发病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动有关,其发病机理如图所示。沙坦类降压药通过阻断动脉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降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 )
A.过程①发生在内环境中
B.结构甲为下丘脑,结构乙为垂体
C.图中A代表Na+,结构丙代表肾小管和集合管
D.沙坦类降压药可能是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抑制剂
解析 过程①指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的作用下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Ⅰ,血浆属于内环境,因此过程①发生在内环境中,A正确。结构甲能产生渴觉,为大脑皮层;结构乙能分泌抗利尿激素,为下丘脑,B错误。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因此图中A代表Na+,结构丙代表肾小管和集合管,C正确。由图可知,血管紧张素Ⅱ能促进血管收缩,使循环血量增多,从而使血压升高,再结合题中信息“沙坦类降压药通过阻断动脉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降低”,推测沙坦类降压药可能是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抑制剂,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7.[2023江苏,12分]糖尿病显著增加认知障碍发生的风险。研究团队发现在胰岛素抵抗(IR)状态下,脂肪组织释放的外泌囊泡(AT-EV)中有高含量的miR-9-3p(一种miRNA),使神经细胞结构功能改变,导致认知水平降低。图1示IR鼠脂肪组织与大脑信息交流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当神经冲动传导至①时,轴突末梢内的 突触小泡 移至突触前膜处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 钠离子通道 打开,突触后膜电位升高。若突触间隙K+浓度升高,则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 变小 。
(2)脂肪组织参与体内血糖调节,在胰岛素调控作用下可以通过 将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 降低血糖浓度,IR状态下由于脂肪细胞的胰岛素受体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降血糖作用被削弱。图1中由②释放的③经体液运输至脑部,miR-9-3p进入神经细胞,抑制细胞内 相关基因的表达 。
(3)为研究miR-9-3p对突触的影响,采集正常鼠和IR鼠的AT-EV置于缓冲液中,分别注入b、c组实验鼠,a组的处理是 注入等量的缓冲液 。2周后检测实验鼠海马突触数量,结果如图2。分析图中数据并给出结论: a组和b组鼠突触数量基本相同,c组鼠突触数量最少,IR状态下高含量的miR-9-3p会导致突触数量减少 。
(4)为研究抑制miR-9-3p可否改善IR引起的认知障碍症状,运用腺病毒载体将miR-9-3p抑制剂导入实验鼠。导入该抑制剂后,需测定对照和实验组miR-9-3p含量,还需通过实验检测 对照和实验组突触数量、认知水平 。
解析 (1)当神经冲动传导至①时,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它融合,同时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引发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突触后膜电位升高。神经细胞膜内的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外,静息时,钾离子外流,若突触间隙K+浓度升高,则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差变小,钾离子外流减少,则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2)胰岛素是机体中唯一一种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脂肪组织参与体内血糖调节,在胰岛素调控作用下可以通过将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属于激素,需要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在胰岛素抵抗(IR)状态下,脂肪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降血糖作用被削弱。miR-9-3p是一种miRNA,能够与mRNA结合阻碍翻译过程,从而抑制细胞内相关基因的表达。(3)分析可知,实验目的是研究miR-9-3p对突触的影响,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据图2可知,图中a组是对照组,b、c实验组处理方式分别为正常鼠注射AT-EV、IR鼠注射AT-EV,则a组小鼠应注射等量的缓冲液。据图2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正常鼠AT-EV组突触相对数量无明显变化,而IR鼠AT-EV组突触相对数量明显减少,说明IR状态下高含量的miR-9-3p会导致突触数量减少。(4)IR状态下突触数量等均会改变,在研究抑制miR-9-3p可否改善IR引起的认知障碍症状时,除了需测定对照和实验组miR-9-3p含量外,还需通过实验检测对照和实验组突触数量、认知水平。
18.[批判性思维的运用,9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发扬传统美德时也要注意科学规范。小明同学因吃了隔夜饭菜,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被医生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常规检查的部分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生病时,体温维持在38.9 ℃,此时他的产热量 等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2)小明血钠浓度升高的原因是 小明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导致机体大量失水 ,在此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填“升高”或“降低”),刺激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进而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使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 的作用加强。
(3)已知药物A可通过灌胃方式给药。为验证药物A是通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来影响排尿量的,某研究小组将若干实验小白鼠灌胃适量药物A溶液,一段时间后检测小白鼠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及排尿量。请判断该实验方案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及解决方案: 不合理,缺少对照实验,应增加一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的小白鼠作为对照,相同时间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小白鼠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和排尿量差异(或在实验前检测实验小白鼠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及排尿量,合理即可) 。
解析 (1)小明的体温维持在38.9 ℃,因此他的产热量和散热量是平衡的。(2)小明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导致机体大量失水,造成血钠浓度升高,在此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进而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3)由于缺少对照实验,所以实验方案不合理,改进方案详见答案。组别
实验处理
血浆EPO浓度(mU/mL)
1
正常条件下
20±6
2
限制肾脏血流量
69±24
3
机体处于低氧环境
431±68
4
机体处于低氧环境,
同时限制肾脏血流量
931±91
生理指标
测定值
参考值
腋下体温/℃
38.9
36.0~37.2
白细胞计数/(个·L-1)
13.5×109
(4.0~10.0)×109
血钠浓度/(mml·L-1)
180
140~160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八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5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八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5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共5页。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八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5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八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5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八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6免疫调节: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八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6免疫调节,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