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2022年11月29日晚,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从西北戈壁奔赴太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于11月30日清晨入驻“天宫”,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相聚中国人的“太空家园”(下图),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空间站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的能量主要来自( )
A.月球B.地球C.太阳D.北极星
3.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 )
A.前寒武纪B.古生代晚期C.古生代早期D.中生代
4.美国宇航局(西五区)于2015年9月28日上午11时30分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液态高盐水”,这是根据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携带的光谱仪传回的高分辨率图像与数据,研究人员做出的分析。据此完成火星表面能有液态水的存在,主要原因是( )
A.太阳与火星的距离适中B.地球与火星的距离适中
C.火星绕日公转周期较短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很小
2022年10月31日,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将梦天试验舱送达400公里以外的空间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上升过程中气温变化特点是( )
A.递减→递增→递减B.递增→递减→不变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6.图示A层大气( )
A.主要成分为氢气和氧气B.赤道地区较厚
C.比B层更利于飞机飞行D.平流运动显著
传统日光温室多设计成“垂直墙体+坡面透明膜”结构(图左)。近年来,我国北方出现了一种“阴阳棚”结构的棚体,即以传统日光温室垂直墙体为共享墙,建一个采光面相反的棚体(图右)。阳棚采用双层拱形设计,铺设双层棚膜,内层膜铺防寒棉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阳棚铺设双层棚膜,内层膜铺防寒棉被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大气反射B.减少太阳辐射吸收
C.增强大气辐射D.减少地面辐射损失
8.为提高阴阳棚的互利效果,共用墙体上部和下部各留有一个空气通道,且在通道处装有风扇,加速空气流通。据此推断,上下通道气流方向以及作用分别为( )
A.通道1气流向南流,为阳棚降温B.通道1气流向北流,为阴棚增温
C.通道2气流向南流,为阳棚增温D.通道2气流向北流,为阴棚降温
潮汐电站可利用潮位差进行双向发电。2022年5月,浙江温岭江厦成为我国首座综合利用潮汐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潮光互补电站。下图为该电站景观照片及当地某日潮高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潮汐发电( )
A.是不可再生资源B.受天气变化影响大
C.一天可发电4次D.带来严重海域污染
10.在天气稳定情况下,该地当日理论发电量最大的时段是( )
A.2—4时B.4—6时C.14—16时D.16—18时
牛轭湖是河流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所形成的湖泊,多月形。下图为牛轭湖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牛轭湖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①④③②D.②③④①
12.牛轭湖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水文B.地形C.气候D.植被
下图(线为等高线,单位:m)表示一种由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
14.该类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丹娘沙丘位于青藏高原雅鲁藏布大峡谷,河谷中夏季云雾缭绕,冬季风力强劲,且水位季节变化大。美丽的沙丘与碧蓝的雅鲁藏布江水、远方的雪山、近处的峻岭、蓝天白云组合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下面左图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右图为“丹娘沙丘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
A.冰川堆积B.流水堆积C.风力堆积D.海浪堆积
16.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 )
A.印度洋海滩B.青藏高原疏松的土壤
C.塔克拉玛干沙漠D.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17.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读下面两幅植被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指出甲、乙两图植被的显著区别( )
A.甲图秋冬季落叶,乙图秋冬季常绿B.乙图秋冬季落叶,甲图秋冬季常绿
C.甲图比乙图落叶早D.乙图比甲图落叶早
19.导致甲、乙两图植被显著区别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土壤C.气候D.水文
2022年春季,辽宁西部等地出现明显干旱。4月下旬以来辽宁省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第二少,仅次于1988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022年春季辽宁发生干旱灾害的直接原因是( )
A.防灾意识薄弱B.降雨持续偏少C.地形崎岖不平D.植被覆盖率低
21.当干旱灾害发生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大力开采地下水B.改进灌溉技术
C.不必担心病虫害D.植被不易发生火灾
22.监测干旱面积变化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B.VR虚拟影像
C.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二、材料分析题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屋顶绿化是人们根据建筑屋顶的荷载、结构和生态环境等条件,通过一定的施工手段,在建筑屋顶种植生长习性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植物,以营建绿色景观。
材料二 下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和所学知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线段上绘制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
(3)简要说明城市降水会比郊区多的原因。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钱塘江往东北流贯浙江省北部,经杭州湾入东海,河长588.73千米,流域面积50100平方千米,流域降水丰沛,河流中含泥沙量小。钱塘江入海口的海潮即为钱塘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每年中秋佳节前后,游客蜂拥而至,争睹钱塘潮的奇观。下图示意钱塘江流域及其近海夏季等盐度线分布。
(1)简述我国钱塘江口近海夏季等盐度线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推测冬季位于28‰等盐度线上H点的移动方向,并说明原因。
(3)指出影响中秋节前后钱塘潮壮观的因素。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入汛以后,我国很多城市面临内涝问题。雨水花园(上图)是控制城市内涝的有益探索。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纳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将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水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某处雨水花园的边界以石笼(下图)作为主要形式,利用废旧石材作为内部填充材料,石缝积累一定量的土壤杂质后可自然生长植物。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在相同降水条件下,快速城市化后城市内涝增多的主要原因。
(2)简述图二所示地区在雨水花园建设过程中,选择废旧石材作为雨水花园边界主要材料的原因。
(3)简述图一雨水花园中的植被对城市的作用。
三、综合读图题
26.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的自然灾害都会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季风区洪涝灾害多发,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并写出应对措施。
(2)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指出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最为突出的季节,说明其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中国空间站属于人造天体,围绕地球运行,月球也同样围绕地球公转,所以空间站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地月系。其他系统均高于地月系。故选A。
2.答案:C
解析:中国空间站运行中主要是通过太阳翼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航天员使用以及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转,所以空间站在轨运行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没有从月球、地球或者北极星获取能量。故选C。
3.答案:B
解析:前寒武纪时,在海洋中形成了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A错误;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C错误;晚古生代一些两栖类动物慢慢进化成更能适应干燥气候的爬行动物,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B正确;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盛行时代,D错误。故选B。
4.答案:A
解析:火星表面能有液态水的存在,主要原因是太阳与火星的距离适中,温度适宜,太近温度高会蒸发,太远温度低会结冰,A正确;地球与火星都作为太阳系的行星,与地球与火星的距离无关,B错误;火星绕日公转周期长,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大,且公转周期、昼夜温差对液态水的存在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A。
5.答案:D
解析: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上升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由图中气温曲线可看出,气温变化为先递减后递增,再递减,最后再递增的过程。ABC错误,故选D。
6.答案:B
解析:图中A层大气为对流层,主要成分为氮氧,A错误;赤道地区较厚,两极地区较薄,B正确;以对流运动为主,D错误;A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云雨天气多,B为平流层,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更有利于飞机飞行,C错误;故选B。
7.答案:D
解析:阳棚采用双层拱形设计,铺设双层棚膜,内层膜铺防寒棉被。内层膜铺防寒棉被的主要目的是起到保温作用,增加温度,减少地面辐射损失,D正确,B错误;防寒棉被不能增加大气反射、增强大气辐射,故AC错误,故选D。
8.答案:B
解析:阳棚,光照条件较好,棚内气温较高,气流上升,从通道1向北流进入阴棚,为阴棚增温,A错误,B正确。阴棚,光照条件相对较差,气温较低,空气下沉,气流从通道2向南流进入阳棚,为阳棚降温,CD错误。故选B。
9.答案:C
解析:潮汐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潮汐发电是可再生资源,潮水波动就可以进行发电,受天气变化影响小,对海域污染较小,故ABD错误,由右图潮汐一天之内有两次涨潮,两次落潮可知,潮汐发电一天可发电4次,故C正确,故选C。
10.答案:C
解析:由材料和图可知,该电站电量来自于太阳能和潮汐能,天气稳定的情况下,越接近正午,光照越强,太阳能越充足;由材料可知,电站为双向发电,在涨潮时需先关闭闸门等待潮水上涨,出现潮位与库区水位差后才能发电,同理,落潮时需先保持水位,等潮位下降,出现水位差才能发电。故潮汐发电较大时段由图可知为2—4时,6—10时,14—18时,20—22时。综合太阳能发电时段峰值,结合选项,可知一日中理论发电电量最大应在14—16时,故选C。
11.答案:C
解析:牛轭湖的形成过程中,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使得河流越来越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原有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结合材料信息,牛轭湖的形成先后顺序依次是①④③②。故选C。
12.答案:B
解析:牛轭湖的形成主要与平坦的地形有关,在平原地区由于地转偏向力和其他一些因素,河道发生弯曲,在流水的作用下,河曲现象越来越明显,最终使得河流截弯取直,以前弯曲的河道废弃,形成牛轭湖,故牛轭湖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地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答案:B
解析:对于风积地貌来讲,背风坡往往坡度较陡且向内凹,而迎风坡往往坡度较缓;对于等高线图来讲,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处坡度较缓。由此判断,图示地区的风应从左侧向右侧吹,根据图中指向标所示方向可判定该地盛行风向为西北风。故选B。
14.答案:C
解析:图中所示地貌是风积地貌(沙丘)。该地貌主要分布于气候干旱、风力较大的地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因为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沙漠、戈壁广布,所以该类地貌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广泛。故选C。
15.答案:C
解析:峡谷中大风天气,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携带的江边或沙洲上的沙尘受到山壁阻挡,在山坡下堆积,形成沙丘。丹娘沙丘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成因主要是风力堆积,C正确;流水堆积形成的沙丘应与河道连接,B错误;冰川堆积物没有分选性,不能形成沙丘,A错误;该地不临海,D错误。故选C。
16.答案:D
解析:题意表明,丹娘沙丘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中,该峡谷宽窄不一,当地较宽河谷中形成大量沙洲和河漫滩,出露河面的沙洲和河漫为当地沙丘提供丰富的沙源,D符合题意;该地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印度洋海滩、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尘不太可能到达此地,青藏高原疏松的土壤往往有植被生长,为沙丘提供沙源的可能性不大,排除A、B、C。故选D。
17.答案:B
解析: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夏季,此时河流水位高,植被多,裸露的沙源面积小,风吹起的沙尘少,B正确。其它季节江水的水位较低,植被较少,出露的沙丘、河漫滩面积大,沙源多,沉积多,沙丘增长速度较快,ACD错误。故选B。
18.答案:A
解析:甲是苹果树,为落叶阔叶林;乙是柑橘树,是常绿阔叶林。其植被景观显著区别是温带植被甲秋冬季落叶,亚热带植被乙秋冬季常绿。A正确,B、C、D错误。
19.答案:C
解析:导致甲、乙两图植被显著区别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两地气候不同,甲地属于温带植被,乙地是亚热带植被,甲地水热条件相对乙地较差,冬季需要落叶来保持植株体自身的水分和热量维持生存,C正确。
20.答案:B
解析:旱灾的直接原因是因为降水少,防灾意识,地形与植被对旱灾发生的影响较小,ACD错误。2022年春季辽宁发生干旱灾害的直接原因是降雨持续偏少,B正确,故选B。
21.答案:B
解析:当干旱灾害发生时大力开采地下水会破坏生态环境,A错误。由于地表干燥会刺激虫卵孵化容易出现病虫害,C错误。当旱灾发生时,空气干燥,植被容易出现火灾,D错误。由于旱灾发生,为了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会改进灌溉技术,B正确。故选B。
22.答案:A
解析:遥感技术能够获得遥感地图,有利于监测干旱面积变化,A正确。VR虚拟影像无法监测干旱面积变化,B错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用于分析与处理地理数据,无法监测干旱面积变化,C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是用于定位与导航,无法监测干旱面积变化,D错误。故选A。
23.答案:(1)植被覆盖率提高,地面升温减慢,地面辐射减弱;绿地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返还给地面的大气逆辐射也减少,大气保温作用减弱;(或绿地吸收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减弱):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吸收周围热量,也可以达到降温效果。
(2)。
(3)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容易遇冷形成降雨:城市尘埃物质多,凝结核多,水汽易凝结。
解析:(1)从植物的比热来看,同等的太阳辐射下,有覆盖植被的绿地比水泥面比热容大,增温慢,温度低,降低了地面辐射,同时被大气吸收的热量相对就少,气温较低;绿地吸收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主要吸收长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和绿地部分的植物的蒸腾作用通过水分的相态变化液态变成气态吸收周围热量达到降温效果。
(2)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所以城市近地面大气受热产生上升气流,近地面气压低,高空气压高,郊区气温低,产生下沉气流,近地面产生高压,高空产生低压,水平方向上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大气在近地面由郊区流向城市,高空由城市流向郊区。
。
(3)水汽和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遇冷凝结会聚集大量水汽;同时因为城市污染,导致尘埃物质多,凝结核多,水汽凝结降水,故造成了城市的降水比郊区偏多。
24.答案:(1)分布特征:等盐度线从河口地区向外呈舌状凸出,数值从近岸向外海递增。原因:夏季河流径流量大,离河口越近,淡水汇入量越大,河水与海水交换多,盐度越低;离河口越远,淡水对海水的影响就越小,盐度越高。
(2)移动方向:向陆地移动。冬季长江径流量小,对海水的稀疏作用减弱,与夏季相比,距海岸相同距离盐度升高。
(3)中秋佳节前后处于天文大潮时期,引潮力大,潮差较大;杭州湾呈喇叭形,口大内小,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被不断推高;夏秋季节盛行东南季风,助长了潮势;夏秋季节河流入海径流多,推高潮势。
解析:(1)根据等盐度线分布图可知,我国钱塘江口近海夏季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等盐度线数值自沿海向外海逐渐增大,主要原因是:夏季钱塘江进入丰水期,径流量大,入海口处汇入大量的陆地淡水,对沿岸海水起到稀释作用,导致河口处海水盐度较低:离河口越远的地区,受河水影响越小,海水盐度越高。
(2)由于冬季为长江的枯水期,径流量小,对海水的稀疏作用减弱,与夏季相比,距海岸相同距离盐度升高,故28%等盐度线上H点向陆地移动。
(3)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对地球表面海水的吸引力造成的。中秋节前后是农历的八月十五前后,此时日地月三者大致位于同一直线,天体的引潮力最大,正值天文大潮时期;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半年,该地盛行东南季风,迎岸风会助长海水水位;杭州湾呈喇叭形,当潮水涌入时,会被不断推高;此时钱塘江正值丰水期,河流会对海水起到顶托作用,助涨潮水。
25.答案:(1)快速城市化后建设用地增加,绿地、水域减少,降水后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激增,形成涝灾。
(2)①利用废旧石材作为材料,经济、环保;②废旧石材对雨水具有很好的渗透、过滤作用;③石缝积累一定量的土壤杂质后可自然生长植物,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俱佳。
(3)①增加雨水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缓解城市内涝;②增加蒸发、蒸腾,调节城市小气候。
解析:(1)快速城市化后,植被遭到破坏,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增加,水分难以下渗;快速城市化后建设用地增加,绿地、水域减少,降水后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激增,容易形成涝灾,城市内涝增多。
(2)据材料可知,利用废旧石材作为内部填充材料,利用废旧石材作为材料,材料来源渠道多,成本低,且加大了对废弃物的利用,具有经济、环保的特点;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石缝孔隙大,对雨水具有很好的渗透作用,还能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石缝积累一定量的土壤杂质后可自然生长植物,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俱佳。
(3)本题主要从植被的生态意义分析,植被根系发达,能够涵养水源、增加雨水下渗量,截流部分降水,减少地表径流量,缓解城市内涝;植被覆盖率升高,能够增加蒸发、蒸腾,调节城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26.答案:(1)原因:我国东部季风区多热带、亚热带或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量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道弯曲,河床淤塞;河流众多,河网密布。措施:加强对洪涝灾害的监测和预报;修建水库、堤坝;提高防洪意识;退耕还湖、保护植被;兴修水利工程。
(2)春季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烈;而降水少;春季是农作物播种和生长的时期,需水量大。
解析:(1)分析我国东部季风区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水文等方面分析,我国东部季风区多为热带、亚热带或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量大,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降水变率大,易产生旱涝灾害;东部季风区多为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从河流水文特征角度分析,河道弯曲,河床淤塞,河流众多,河网密布,河流排水不畅,易引发洪涝灾害。对于灾害的预防措施:加强对洪涝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及时准备救灾物资、确定应对方案;兴修水利设施,修建水库、堤坝,在洪水高发季进行放水,腾出库容;提高防洪意识,具备洪涝灾害逃生技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退耕还湖、保护植被等等。
(2)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以春季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夏季风未到,降水少。春季是华北地区农作物播种和生长时期,需水量大,而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上自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