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沪科版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评课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本节要点,学习流程,等式的基本性质,课时导入,知识点,感悟新知,答案B,本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反映简单的数量关系,这些式子有哪些类型?又怎样进行加减运算呢?本章将学习代数式及整式加减运算.
性质1 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即如果a=b,那么a+c=b+c,a-c=b-c.性质2 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即如果a=b,那么ac= bc , (c ≠ 0).
性质3 如果a=b,那么b=a.(对称性)性质4 如果a=b,b=c,那么a=c.(传递性)
特别解读等式的基本性质中的两个“同”:一是等式两边要进行同一种运算;二是加、减、乘或除以的一定是同一个数或式子.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时,除以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时,这个数或式子不能为0.
[期中·重庆]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若a-2=b-2,则a=bB. 若ax=ay,则x=yC. 若a(c2+1)=b(c2+1),则a=bD. 若 ,则x=y
解题秘方:根据等式的性质即可得结论.
方法点拨判断等式的变形是否正确的方法:当对等式两边加、减或乘同一个数(或式子)时,变形均正确;当对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数(或式子)时,要先判断这个数( 或式子)是否为0,若确定该数(或式子)不为0,则该变形正确,否则错误.
解:A. 根据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个数2,等式成立.所以A 正确,不合题意;B. 根据等式性质2,若a ≠ 0,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 的数a,等式成立;若a=0,则x=y 不成立. 所以B 错误,符合题意;C. 根据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 的数c2+1(c2+1 ≥ 1),等式成立.所以C 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D. 根据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不为0 的数m,等式成立.所以D 正确,不合题意.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x+3= x-1.
解题秘方:根据题目特点,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方程变形为x=a(常数)的形式.
特别警示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1,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使方程逐步转化为一边只有含未知数的项,另一边只有常数项的形式;第二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2,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或乘未知数系数的倒数,即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从而求出方程的解.
解:两边同时减3,得 x+3-3= x-1-3,即 x= x-4.两边同时减 x,得 x- x= x-4- x,即- x=-4.两边同时除以- ,得x=-4÷ (- ) ,即x=24.
等式有如下的基本性质:性质1 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即如果 a=b,那么 a+c=b+c,a-c=b-c.性质2 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即 如果 a =b,那么 a c = b c, = (c≠0).
性质3 如果a =b,那么b = a.(对称性) 例如,由-4 =x,得x = -4.性质4 如果a= b , b =c,那么 a =c.(传递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3.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教课内容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本节要点,学习流程,知识点,感悟新知,二元一次方程组,本节小结,实际问题,建模设列,检验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3.3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评课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本节要点,学习流程,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感悟新知,答案B,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答案2,本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上册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本节要点,学习流程,课时导入,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感悟新知,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本节小结,一元一次方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