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备考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强化训练(73份)
备考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二章物质的量及计算第2讲化学中的常用计算方法热点:热重分析法在计算中的应用
展开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二章物质的量及计算第2讲化学中的常用计算方法热点:热重分析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失重过程,计算原则,“五步法”厘清热重曲线解题思路,3%,则失重比为1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失重过程
一般含有结晶水的样品在受热过程中,一失氢键结合水,二失配位键结合水,三失其他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气体。
2.计算原则
(1)金属元素始终残留在固体中,且质量守恒。
(2)挥发出的气体中的非金属元素与样品中对应元素质量守恒。
3.“五步法”厘清热重曲线解题思路
第一步“设”:设晶体的物质的量为1 ml。
第二步“算”:找出曲线中每步剩余固体的质量m余或根据数据计算每步剩余固体的质量m余[m余m(1ml晶体质量)×100%=固体残留率]。
第三步“失”:加热时,晶体一般是先失结晶水,再失非金属氧化物。
第四步“稳”:晶体中金属质量不减少,仍在m余中。
第五步“定”:失重最后得到的固体物质一般为金属氧化物,结合金属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原晶体质量以及固体残留率可计算出金属氧化物中O的个数,进而可求出最终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化学式中角标之比)。
1.[2023全国乙]在N2气氛中,FeSO4·7H2O的脱水热分解过程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x= 4 ,y= 1 。
解析 由题图可知,FeSO4·7H2OFeSO4即7个结晶水完全失去时失重比为45.3%,则失重比为19.4%时,失去的结晶水数目为19.4%×745.3%≈3,故x=7-3=4,同理可推出y=7-38.8%×745.3%=1。
2.[2023南京学情调研]2ZnCO3·3Zn(OH)2·2H2O固体在加热升温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350 ℃时,剩余固体中已不含碳元素,则剩余固体中含有 ZnO和Zn(OH)2 (填化学式)。
(2)整个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ZnCO3·3Zn(OH)2·2H2O△5ZnO+5H2O+2CO2↑ 。
解析
3.[2023东北三省四市联考]对黄铵铁矾[化学式可表示为(NH4)xFey(SO4)z(OH)w,摩尔质量为480 g·ml-1]进行热分解实验,其分解过程如图所示。在300 ℃前分解释放的物质为H2O, 300~500 ℃之间只有NH3和H2O放出,500 ℃时残留固体中只含有Fe、O、S三种元素,670 ℃以上得到的是纯净的红棕色粉末。
回答下列问题:
(1)黄铵铁矾的化学式为 NH4Fe3(SO4)2(OH)6 。
(2)在300~500 ℃之间放出NH3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1 。
解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二章物质的量及计算第2讲化学中的常用计算方法专项训练_热重曲线,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0g250g·ml-1=0,[2024江西联考]将54,0g180g·ml-1=0,1%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二章物质的量及计算第2讲化学中的常用计算方法,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ml X、0,50 g 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二章物质的量及计算第1讲物质的量专项训练_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 g铁粉与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