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0126(共五篇,附参考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0126(共五篇,附参考答案)第1页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0126(共五篇,附参考答案)第2页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0126(共五篇,附参考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0126(共五篇,附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0126(共五篇,附参考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阿房宫赋》,《六国论》,《答司马谏议书》,《赤壁赋》,《项脊轩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阿房宫赋》
    (一)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16个字“ , , , !”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势构成鲜明的对比。
    2.《阿房宫赋》是 朝 (作者)写的 (体裁)的典型代表。运用 (手法),借写阿房宫的兴建毁灭,阐述 的道理。他与 被称为“小李杜”。
    3.作者表达人人都想过好的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句子是:“ ,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4.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所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 。”
    5.《阿房宫赋》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 , ; , 。”
    6.作者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 。”
    7.《阿房宫赋》的文眼是:“ ”
    (二)
    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 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舞之纷繁衬 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 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 的 作 用 的 句 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 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 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六国论》
    1.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辟论点,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__,以有尺寸之地”,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__ ______”,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2.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_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3.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如韩愈《师说》中“孔子曰:‘三人行,_____ _____”,苏洵《六国论》中“古人云:‘以地事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史论贵在立论精警,如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呜呼!____ _____,非秦也;__ ______,非天下也”,宋代苏洵的《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_”,皆借古讽今,发人深省。
    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充满情感的句子,如《六国论》中“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苏洵对六国以地事秦的遗憾之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辛弃疾对英雄刘裕的无限景仰。
    6.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
    7.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破亡的原因是:“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因此,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劝诫统治者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六国论》中作者含蓄表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三、《答司马谏议书》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
    5、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
    7、作者对“怨诽”的来历作了一针见血的分析: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举了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面对群起而怨恨的老百姓盘庚是如何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10、最后作者却欲擒故纵,先让开一步,说如果对方是责备自己在位日久,没有能帮助皇帝干出一番大事,施惠于民,那么自己是知罪的。这虽非本篇正意,却是由衷之言。紧接着又反转过去,正面表明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实质,直刺要害,使其无言以对。
    四、《赤壁赋》
    1.《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气弥漫,水的光色与天相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描写曹军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盛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中,用蛟龙和嫠妇听到箫声的反应来表现箫声凄切、委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苏轼在《赤壁赋》中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漂荡在宽阔浩渺的江面上。
    8.《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抒发其思慕“美人”而不得的迷惘惆怅之情。
    9.《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紧承“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把洞箫的哀音表现得形象真切。
    10.《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针对客人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感慨,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13.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出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相对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与天相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赤壁赋》中慨叹“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赤壁赋》中用蛟龙和嫠妇听到箫声的反应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赤壁赋》中,苏轼运用一系列比喻形容洞箫声,描写听者感受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赤壁赋》中,苏轼写泛舟赤壁,如同架风飞行,飘然欲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中的这几句话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25.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从东山之上升起的月亮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情形。
    26.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现泛舟的快乐,任凭一叶扁舟随意漂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
    27.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之后,舰船连绵、旗帜遮天的景象。
    28.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箫声的幽怨,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由欢乐转入悲凉。
    29.苏轼《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叹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0.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表明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则万物时刻都在变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五、《项脊轩志》
    1.《项脊轩志》结尾, 作者把极深的悲痛寄寓庭中的枇杷树,“________,________”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 不言情而情无限, 言有尽而意无穷。
    2.在《项脊轩志》中,作者的感情基调由“喜”转“悲”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老妪口中转述的作者母亲在门外对子女的嘘寒问暖的话语从而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的大小和面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百年老屋”项脊轩在修葺之前的旧、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北向的项脊轩修葺之前的采光不好的情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庭阶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8.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里面有书香之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归有光写到自己对旧项脊轩的改造时,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得房间的亮度大增,采光极好。
    11.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这个大家庭的叔父辈分家自立门户后门墙增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这个大家庭的叔父辈分家自立门户后鸡狗横行、人员杂乱的一片萧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项脊轩志》中,点明家中老妪身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项脊轩志》中,点明老妪对作者家中的巨大贡献以及作者母亲对其十分关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作者妻子归宁后转述其小妹的话语从而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大母说作者他日可用太常公曾用之象笏上朝的话,表达了作者考取功名、振兴家室的期待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扃牖而居”,,时间长了可以根据足音来辨别是何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一、《阿房宫赋》
    (一)
    1.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唐,杜牧,借古讽今,天下兴亡,李商隐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秦爱纷奢
    (二)
    1.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5.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6.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7.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8.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9.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0.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二、《六国论》
    1.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暴霜露,斩荆棘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则必有我师
    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4.灭六国者六国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弊在赂秦
    5.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8.弊在赂秦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9.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也
    10.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三、《答司马谏议书》
    1.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2.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3.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4、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
    5、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6、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7、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8、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9、“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10、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四、《赤壁赋》
    1.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2.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4.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7.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8.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9.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10.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11.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12.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13.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4.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15.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16.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17.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18.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19.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20.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2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2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23.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24.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25.徘徊于斗牛之间
    26.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27.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28.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29.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30.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五、《项脊轩志》
    1.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2.多可喜 亦多可悲
    3.儿寒乎 欲食乎
    4.室仅方丈 可容一人居
    5.尘泥渗漉 雨泽下注
    6.不能得日 日过午已昏
    7.鸟时来啄食 人至不去
    8.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9.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10.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11.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12.东犬西吠 客逾庖而宴 鸡栖于厅
    13.妪 先大母婢也
    14.乳二世 先妣抚之甚厚
    15.闻姊家有阁子 且何谓阁子也
    16.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他日汝当用之
    17.久之 能以足音辨人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0226(共10组,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0226(共10组,附参考答案),共5页。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0125(共五篇,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0125(共五篇,附参考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子路,《过秦论》,《陈情表》,《归去来兮辞》,《种树郭橐驼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0126(共十篇,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0126(共十篇,附参考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阿房宫赋》,《六国论》,《答司马谏议书》,《赤壁赋》,《项脊轩志》,《子路,《过秦论》,《陈情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