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2023年6月17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公布将杜鹃座恒星L168-9命名为“丹凤”,将围绕着它公转的行星L168-9b命名为“青鸾”。下图示意“丹凤”与“青鸾”天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天体系统中,天体“青鸾”所处的最低一级是( )
A.太阳系B.“丹风”恒星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下列关于天体“丹风”的推断最可能正确的是( )
A.以太阳为公转中心B.与地球体积相当
C.表面可能存在生命D.由炽热气体组成
在住宅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通风方式。下图为某建筑物的通风系统设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设备a的主要作用是( )
A.净化B.抽风C.加热D.冷却
4.该通风系统通风效果最好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5.与进风口相比,出风口空气( )
A.压强更大B.密度更大C.温度更高D.湿度更高
我国北方果园多使用秸秆或杂草覆盖地表,以调节土壤和地表温度,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左图示意秸秆或杂草覆盖的果园,右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左图中,用秸秆或杂草覆盖果园调节土壤和地表温度的原理是( )
①高温季节,吸收太阳辐射,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②高温季节,反射太阳辐射,起到削弱作用
③低温季节,有效截留地面辐射,增强保温作用
④低温季节,增强果园大气逆辐射,达到保温效果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用秸秆或杂草覆盖果园,对右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
A.①③减少,④⑤增加B.②⑥减少,③④增加
C.①⑤增加,③④减少D.②④增加,①⑥减少
与浮动式海浪发电系统直接利用海浪能有所不同,收窄水道式海浪发电系统,是引海浪水流进入储水湖,然后利用水流势能发电。下图示意收窄水道式海浪发电系统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水道采用外宽内窄状的好处是( )
A.外形更加美观B.降低水道坡度C.利于海水入湖D.减少海浪冲击
9.与浮动式海浪发电系统相比,收窄水道式海浪发电系统( )
A.适用海域更广B.方便人为控制C.不产生污染D.发电效率更高
等高线地形图不仅能够在平面上显示地表的高低起伏状况,还可以推测不同地区所发育的地貌类型及其特点。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乙、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380mB.400mC.670mD.800m
11.图中甲地最可能发育成( )
A.河曲B.牛轭湖C.“V”形谷D.三角洲
12.与甲地相比,乙地( )
A.沉积物颗粒较细B.坡度较缓C.河流流速较快D.土壤质地较黏重
马银花,四季常青,高2~4m,叶革质,有光泽。花期4-5月,果期7-10月。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灌丛中。马银花花朵美丽,颜色鲜艳。下图示意马银花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马银花最有可能属于( )
A.常绿阔叶林植被B.亚寒带针叶林植被
C.落叶阔叶林植被D.热带雨林植被
14.马银花在海拔1000m以上少有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层较薄B.热量较低C.水分较少D.风力较大
2023年12月5日,云南省芒市发生5.0级地震。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km,地震烈度为6度,震区面积约334km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此次芒市地震震区内( )
A.烈度都为6度B.震级都为5.0级
C.震中距都相等D.有多个烈度与震级
16.此次地震最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是( )
A.海啸B.寒潮C.滑坡D.台风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威大学的科学家在爱尔兰东南部海岸的石灰岩表面发现了一组海胆化石,这一发现对爱尔兰古生物学来说意义重大。海胆化石有可能揭示海底群落的性质等重要信息。下图分别示意爱尔兰东南部海岸发现的3.5亿年前海胆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指出图示海胆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名称,并简述该地质年代早期、晚期和末期动物演化历程。
(2)根据爱尔兰东南部海岸附近发现的海胆化石,分析该地地壳发生的演化。
(3)列举地质年代⑤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类型。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左图为我国某地景观图,图中三座小山基座断续相连,形同笔架,故当地人称之为笔架山。右图示意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
(1)左图景观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_,该景观应属于右图中的_________(填“峰丛”“峰林”或“孤峰”),右图中峰丛、峰林与孤峰一般情况下由先到后的发育顺序是_________。
(2)指出图中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地区,并简述该地貌形成的地质和气候条件。
(3)评价该地貌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肥岛效应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木丛下方土壤养分富集(包括有机质和水分),使得灌木丛下方土壤肥力高于灌木丛周边空旷地带的现象,其强度与灌木丛生长状况密切相关。灌木丛的植株、冠面越大,生长耗水量越多。如图为肥岛效应示意图。
(1)从土壤有机质和水分角度,说明干旱半干旱地区肥岛效应产生的机制。
(2)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肥岛效应强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_________(填“降低”或“上升”)。
(3)调查发现,当灌木丛生长到一定宽度和高度后,其肥岛效应强度有降低趋势,试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杜鹃座恒星L168-9与它的行星L168-9b被命名为“丹凤”和“青鸾”,“丹凤”属于恒星,而“青鸾”属于“丹凤”的行星,所以“丹凤”和“青鸾”组成了恒星系统,形成“丹风”恒星系,同太阳系等级相同,B正确;银河系包含太阳系、“丹风”恒星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级别相同且级别较高,ACD错误。故选B。
2.答案:D
解析:天体“丹风”属于恒星,属于“丹风”恒星系,中心天体就是天体“丹风”,A错误;恒星质量和体积较大,不可能与地球体积相当,B错误;由炽热气体组成,表面不可能存在生命,C错误,D正确。故选D。
3.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设备a位于洁净区,混合区的空气通过设备a,经过净化后进入室内,故图中设备a的主要作用是净化,A正确,BCD错。故选A。
4.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该通风系统通过进风口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再通过出风口,完成空气的循环,达到通风效果。室内外温差越大,室内外压强差就越大,通风效果就最好。冬季室内外温差最大,所以通风效果最好,D正确,ABC错。故选D。
5.答案:C
解析:由于室内外温差大,室内温度高,出风口的温度较高,气压较低,密度小,进风口气温低,气压高,密度大。湿度与水汽含量有关,无法确定,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答案:B
解析:高温季节,秸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弱,反射作用较强,果园覆盖秸秆或杂草可以减少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地面,对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起到削弱作用,①错误,②正确。低温季节,覆盖的秸秆或杂草可以阻止地面长波辐射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③正确。大气逆辐射由大气放出,秸秆或杂草不能增强大气逆辐射,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答案:A
解析:右图中①为蒸发,②为降水,③为地表径流,④为下渗,⑤为地下径流,⑥为水汽输送。秸秆或杂草覆盖果园可以阻隔土壤与大气的热量交换,减小土壤蒸发量(①),秸秆或杂草可以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增加下渗(④),使得地下径流(⑤)增多,地表径流(③)减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收窄水道式海浪发电系统,是引海浪水流进入储水湖,然后利用水流势能发电,图示水道采用外宽内窄状的好处是利于海水入湖,C正确;水道采用外宽内窄状的好处是利于海水入湖,外形美观不是主要的优点,A错误;水道外宽内窄状利于提高水道坡度,B错误;水道采用外宽内窄状会增加海浪的冲击,一些水会越过水道的围墙而进入储水湖,利于海水入湖,D错误。故选C。
9.答案:B
解析:浮动式海浪发电系统可建立在外海,不需要储水湖,适用海域更广,A错误;收窄水道式海浪发电系统主要是利用储水湖的径流发电,可人为控制阀门,因此方便人为控制,B正确;这两种发电系统都不产生污染,发电效率难分高低,CD错误。故选B。
10.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丙地海拔高度在600~800米之间,乙地海拔高度在0~200米之间,两地相对高度在400~800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的海拔高度为0米,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最可能发育三角洲,D正确;河曲、牛轭湖多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地区,“V”形谷多位于河流上游河段,ABC错误。故选D。
12.答案:C
解析:甲地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发育三角洲。与甲地三角洲相比,乙地位于支流流出山口的位置,发育冲积扇,沉积物颗粒较粗,坡度较大,河流流速较快,三角洲的土壤质地较黏重,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马银花四季常青,叶革质,故为常绿阔叶林,故选A。
14.答案:B
解析:马银花在海拔1000m以上少有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海拔上升,气温降低,不能满足马银花生长的热量条件,B正确;土层较薄、水分较少、风力较大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15.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云南省芒市发生5.0级地震。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km,地震烈度为6度,震区面积约334km²。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有多个烈度,AD错误,B正确;地震观测点到震中的距离称为震中距,震中距由距离震源的远近来决定,各不相等,C错误;故选B。
16.答案:C
解析: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所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本题地震发生在陆地上,不会引发海啸,A错误;寒潮、台风属于气象灾害,均与地震关系不大,BD错误;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地质构造复杂,地震容易引发滑坡,C正确;故选C。
17.答案:(1)古生代。演化历程: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时代;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时代;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2)3.5亿年前,该地有海胆生活,说明该时期该地为一片海洋;如今该地是海岸,说明地壳抬升,海洋变成现在的海岸。
(3)被子植物;哺乳动物(或人类)。
解析:(1)前寒武纪①②为距今5.41亿年前,古生代③距今5.41-2.52亿年,中生代④距今2.52亿年-0.66亿年,新生代⑤距今0.66到现在。该海胆化石距今3.5亿年,故为古生代。古生代早期,此时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和繁盛的时代,温暖的海水里出现了多种动物,如三叶虫、笔石等,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早期鱼类在海洋中发展;古生代末期,由于气候发生重大变化,海洋面积大幅度缩小,陆地面积扩大,海水性质发生变化等,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古生代由此告终。
(2)由材料可知,爱尔兰东南部海岸的石灰岩表面发现了3.5亿年前海胆化石,海胆化石有可能揭示海底群落的性质等重要信息,海胆属于海洋生物,说明该时期该地区为海洋环境;而如今是爱尔兰东南部海岸,属于陆地环境,说明该地区经历了地壳的抬升作用,海洋环境变成了陆地环境。
(3)读图可知,地质年代⑤距今0.66到现在,属于新生代。新生代是高级种子植物-被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是真正的绿色开花植物,它的繁盛,将地球装扮得五彩缤纷,芳香四溢;新生代是鸟类、哺乳类动物繁荣昌盛的时代,它们分别占据了空中和陆地,在浩瀚的海洋里也生活着鲸、海豹、海牛等哺乳动物。
18.答案:(1)喀斯特地貌(或岩溶地貌) 峰林 峰丛→峰林→孤峰
(2)分布地区:西南地区(或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或云贵高原)。条件:地表有深厚的石灰岩分布;气候温暖;降水较丰富。
(3)有利影响:地貌景观独特,观赏价值高,有利于发展旅游业。不利影响:地表崎岖,交通不便;土层浅薄,地表水缺乏,,土地分散,不利于农业耕作。
解析:(1)由图可知,左图景观山峰林立,山坡陡峭,符合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特点。图中三座小山基座断续相连,与右图中的峰林相符。峰丛景观的小山起伏较小,平原地区没有山峰分布,孤峰中的小山基座不相连。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随着侵蚀时间延长,侵蚀强度增大,地貌形态由峰丛演化为峰林、孤峰。
(2)喀斯特地貌多见于石灰岩分布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该地貌形成的地质条件为石灰岩广布的地区;气候条件为温暖湿润的地区。由于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云贵高原,故云贵高原的地质、气候条件即为该地貌形成的条件。
(3)喀斯特地貌地势崎岖,峰林、溶洞等景观众多,非凡性突出,可以依赖该景观发展旅游业。同时也是由于地势崎岖,造成交通不便、耕地面积较小,土地破碎等,不利于农业耕作。地势崎岖,不利于交通基础设施的修建,造成当地交通不便。
19.答案:(1)灌木丛处枯枝落叶及动物排泄物多,可以为土壤表层提供有机质;灌木丛有一定的降低风速的作用,可减弱风力对表层土壤的侵蚀;晴天灌木丛可遮挡阳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水时,灌木丛可截留水分,利于土壤水分补充。
(2)降低
(3)随着灌木丛的生长,对土壤养分的吸收逐渐增多;灌木丛的植株、冠面越大,叶面蒸腾作用越强,生长耗水量越多,土壤水分消耗快;当灌木丛生长到一定宽度和高度后,土壤消耗的养分(包括有机质和水分)逐渐大于因灌木丛而富集的养分。
解析:(1)灌丛可以截留降水,截留水分,利于土壤水分补充;冠下遮阴,可以减少蒸发,因此冠下土壤水分含量高于周边;灌丛能降风滞尘,灌木丛有一定的降低风速的作用,可减弱风力对表层土壤的侵蚀;灌丛凋落物及冠下动物排泄物补给表层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因此,灌丛冠下有机质数量高于灌丛间空旷地带。
(2)灌丛凋落物及冠下动物排泄物补给表层土壤有机质,而有机质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深层土壤受到的有机质补充较少,所以肥岛效应强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
(3)肥岛效应强度降低,说明土壤中的有机质流失,这说明当灌木丛生长到一定宽度和高度后,对土壤养分要求越来越高,对土壤养分的吸收逐渐增多,当灌木丛生长到一定宽度和高度后,土壤消耗的养分(包括有机质和水分)逐渐大于因灌木丛而富集的养分;灌木丛生长到一定宽度和高度后,灌木丛的植株、冠面越大,叶面蒸腾作用越强,生长耗水量越多,土壤水分消耗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2,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公铁两用大桥的优势在于, 为恢复淇澳岛红树林,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PDF版含答案,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