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后复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已知A、B两种物质反应生成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已知2A+3B=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
A.23:88B.23:66C.23:44D.23:22
2.已知某密闭容器中,12gA加热完全分解产生B和C,其中B的质量为2g,同时C又能部分分解产生0.1gD和7.9gE,则最终该密闭容器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A.1:1 B1:2 C.1:4 D.1:5
3.已知:2CO2+2Na2O2=2Na2CO3+O2。在密闭容器中,将 8.8 g CO2 与一定质量的 Na2O2 固体充分反应后,气体质量变为 6.0 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物均为氧化物
B.6.0g气体中还有 4.4g的CO2
C.反应后的固体是混合物
D.生成的Na2CO3 质量为 10.6g
4.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分子由氢分子和碳原子构成 B.该反应中有3种氧化物
C.反应生成的丙、丁物质的质量比为22:9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5.电解水这个反应中,水、氢气、氧气的质量比是( )
A.18:2:32B.18:1:16
C.2:2:1D.9:1:8
6.有关反应2Mg+O22MgO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镁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B.每3克镁和2克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5克氧化镁
C.每2克镁和3克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5克氧化镁
D.每2份镁和1份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份氧化镁
7.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2.3克A跟4.8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96B.92C.23D.46
8.已知:某密闭容器中,12g A加热完全分解产生B和C,其中B的质量为2g,同时C又能部分分解产生0.1g D和7.9g E,则最终该密闭容器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A.1∶1B.1∶2C.1∶4D.1∶5
9.将10g CaCO3固体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9.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未分解CaCO3的质量是2.5 g
B.剩余固体的质量是6.7 g
C.煅烧过程中共产生CO2 3.3 g
D.剩余固体可能是纯净物
10..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2S是一种无毒气体B.X的化学式是Ag2S
C.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没有变化D.参加反应的H2S和O2的质量比为17:8
二、非选择题
1.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能保持D物质化学性质粒子的化学式是
(2)在此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3)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 (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已知A、B两种物质反应生成C:A+B→C.用7gA和2gB或4gA和5gB充分反应都可以得到6gC.现取A、B固体混合物共9g,充分反应后得到7.5gC.此混合物中A和B的质量分别是 .
3.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1)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2)丁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3)参加反应甲、乙质量比为
4.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1)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 g。
(2)该化学反应表达式是 ,其基本类型是 。
(3)D物质能提高该化学反应的速率,那么它起的作用是 。
(4)若在反应中A、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1,试计算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
5.某学生称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待反应完毕后,制得氧气0.32g,则该学生称量的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K:39 Mn:55O:16)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3.20
1.60
2.00
0.3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28
3.60
0.3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达标测试,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