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苏教版)
13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苏教版)
展开13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苏教版)一、单选题1.(2024上·江苏连云港·高一统考期末)钠、镁、铝及其化合物具有重要用途,如钠在700~800℃时可将Ti从其氟化物中置换出来,MgO、熔点很高,可作耐高温材料。将直接加热得MgO。工业上可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中提取Al,主要步骤是将铝土矿溶于NaOH溶液,过滤得溶液,通入足量的得沉淀,热分解得,电解熔融得金属Al。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指定条件下表示正确的是A.用制取金属Mg:B.用溶液制取金属Al:溶液C.铝土矿溶于NaOH溶液的化学方程式:D.溶液中通入足量的离子方程式:2.(2024上·江苏连云港·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热稳定性:B.酸性:C.非金属性:D.原子半径:3.(2024上·江苏镇江·高一统考期末)H、Li、O、F、Na、S、Cl是常见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性:HClO>H2SO4 B.沸点:H2OHF D.碱性:LiOHS B.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Mg>KC.还原性:Cl->Br- D.热稳定性:H2S>H2O6.(2023上·江苏盐城·高一江苏省射阳中学校考期末)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将费俊龙、邓清明、张陆送入空间站。空间站补充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化学反应来生成。电解水可以生成和,在一定条件下与呼出的反应生成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宇航员很容易通过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 B.题中涉及的几种物质均为有机物C.C、O都属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元素 D.题中涉及的反应不全是氧化还原反应7.(2022上·江苏苏州·高一统考期末)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8.(2022上·江苏苏州·高一统考期末)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在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X和W同主族,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D.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只能形成离子键,不能形成共价键9.(2023上·江苏盐城·高一统考期末)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的原子序数相差8,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单质的焰色试验结果为黄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阴离子的还原性:B.元素A与B可形成两种化合物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10.(2023上·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A.A B.B C.C D.D11.(2023上·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前四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一种单质是已知自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Y是金属元素,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同,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X、Y、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B.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C.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D.W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ⅥA族12.(2023上·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是重要的还原剂,遇水立即发生爆炸性的猛烈反应并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两种碱:,合成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性大小: B.半径大小:C.还原性大小: D.碱性强弱:二、填空题13.(2023上·江苏徐州·高一校考期末)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8种短周期元素(用英文字母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的变化如图所示。(1)元素h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族。(2)元素x、z可形成含10电子的分子,其结构式为 。元素d、e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较大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3)元素x、y形成的化合物yx4属于 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元素g、h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较弱的是 (填化学式)。(4)元素e、f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4.(2021上·江苏盐城·高一统考期末)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1)元素①~⑧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①~⑧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3)④⑦两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4)⑤和⑥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为了证明⑤和⑥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下列说法或实验能提供证据的是 。A.比较两种元素的单质的熔点、沸点高低B.将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与冷水反应,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C.比较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15.(2021上·江苏连云港·高一统考期末)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溴被称为海洋元素。①溴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族。②表中与溴同主族的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 (填化学式)。③能够证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离子方程式是 。(2)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①与互称为 。②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③SeO2溶于水生成H2SeO3,向所得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发生反应,生成硒单质和H2SO4.写出SO2与H2SeO3的反应方程式: 。(3)溴化硒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材料,其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溴化硒属于离子化合物 b.原子半径r:r(Se)>r(Br)c. Se元素的非金属性比Br的强 d.溴化硒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7.7216.(2021上·江苏南京·高一统考期末)碱式碳酸铝镁[MgaAlb(OH)c(CO3)d∙nH2O]常用作人造滑石,还具有阻燃、消烟、灭火的作用。(1)碱式碳酸铝镁[MgaAlb(OH)c(CO3)d∙nH2O]中a、b、c、d的代数关系为 。(2)碱式碳酸铝镁具有阻燃作用的原因是:①碱式碳酸铝镁分解时吸热;② 。(3)为测定碱式碳酸铝镁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步骤一:准确称取6.780g样品,用2.000mol/L的稀硝酸溶解,当加入65.00mL稀硝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得到CO2气体1.12L(已换算成标准状态下);步骤二:在步骤一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将所得固体充分灼烧,冷却后称重,质量为2.000g。①步骤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 。②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确定碱式碳酸铝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17.(2018上·江苏南通·高一校联考期末)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1)表格中最稳定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h在周期表的位置为 。(2)元素i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3)c、d、e三种元素对应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4)c、h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关系是 (用化学式表示)(5)写出f和i形成的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 三、解答题18.(2023上·江苏盐城·高一江苏省射阳中学校考期末)生活离不开化学。家庭厨卫中有许多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括号内为厨卫商品的主要成分。①食盐(NaCl) ②料酒(乙醇) ③食醋(乙酸) ④碱面() ⑤发酵粉()和明矾 ⑥84消毒液(NaClO) ⑦洁厕灵(HCl)回答下列问题:(1)氯化钠的摩尔质量为 。(2)②③的主要成分可以归为一类物质,其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两种物质都是离子晶体 B.两种物质都是电解质C.两种物质都是含碳化合物 D.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3)明矾的化学式为 。(4)除去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杂质,应采取的最佳方法是 。(5)下列性质的比较可以用元素周期律来解释的是___________。A.同浓度溶液的酸性:乙酸Br D.溶液pH:NaCl”、“S,则阴离子的还原性为AS,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D>C,故C正确;D.主族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B)>r(C)>r(A),故 D正确;故本题选A。10.C【详解】A。若焰色试验现象为黄色,该固体含有钠元素,不一定为钠盐,可能为氢氧化钠,故A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HCl不是Cl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故无法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故B错误;C.将用棉花包裹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几滴水,棉花燃烧则说明反应放热,故C正确;D.当溶质浓度大于饱和溶液的浓度时,易溶物也能生成沉淀,在溶液中滴加同浓度溶液,不能根据是否有沉淀产生判断Ca(HCO3),是否为难溶物或微溶物,故D错误;故选C。11.C【分析】X的一种单质是已知自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则X为C元素;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同,其原子序数大于C,而Y是金属元素,所以Y为Mg元素;X、Y、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10,则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0-4-2=4,所以W为Si元素或Ge元素,若W为Si元素,则Z只能是Al元素,不符合“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所以W为Ge元素,Z为第三周期元素Cl。【详解】A.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C<Cl<Mg<Ge,即r(X)S;④为O,⑧为S,同主族从上往下非金属性减弱,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3)同周期从左往右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从上往下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①-⑩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为Na,故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NaOH,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但F无最高价氧化物,故酸性最强的是HClO4;(4)②为C,⑧为S,C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1.(1)MnO2+4H++2Cl—Mn2++Cl2↑+2H2O(2)后续装置(如C)发生堵塞(3)BD(4)Cl2+SO+H2O═SO+2H++2Cl—(5) 未排除氯气对溴、碘的非金属性强弱实验的干扰 对比实验思想 打开活塞d,将少量b中溶液滴入c中,关闭活塞d,取下试管c振荡【分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A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反应制备氯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装置B中盛有的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氯化氢气体;装置C中盛有的湿润的有色布条、硅胶或无水氯化钙、干燥有色布条,用于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装置D、E中盛有的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与苯,用于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装置F中盛有的亚硫酸钠溶液用于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详解】(1)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反应为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2)长颈漏斗中液面不断上升,说明后续装置(如C)发生堵塞导致瓶内压强增大,应停止实验,故答案为:后续装置(如C)发生堵塞;(3)装置由分析可知,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U形管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固体干燥剂硅胶或无水氯化钙干燥氯气,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氯气无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故选BD;(4)由分析可知,装置F中盛有的亚硫酸钠溶液用于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SO+H2O=SO+2H++2Cl-,故答案为:Cl2+SO+H2O=SO+2H++2Cl-;(5)装置D、E中盛有的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与苯,用于验证氯气、溴、碘的氧化性强弱,实验目的是装置D中溴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溴,用于比较氯和溴的非金属性强弱,将装置D中含溴单质的溶液加入碘化钾和苯的装置E中,溴和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的碘单质溶于苯中得到紫色的碘的苯溶液,用于验证溴和碘的非金属强弱,若通入的氯气过量,溶于水的氯气也能够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会干扰溴和碘的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所以将上述D、E、F装置改为如图2装置替代排除氯气对溴、碘的非金属性强弱实验的干扰,故答案为:未排除氯气对溴、碘的非金属性强弱实验的干扰;①由题给信息可知,当溴水浓度较小时,溶液颜色与氯水相似也呈黄色,所以设计步骤III的实验思想是a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说明步骤II通入的氯气不足量,b中溶液不含有氯气,通过对比实验能可排除氯气对溴、碘的非金属性强弱实验的干扰,故答案为:对比实验思想;②由实验目的可知,步骤IV的操作为打开活塞d,将少量b中溶液滴入c中,关闭活塞d,取下试管c振荡,若四氯化碳层呈紫色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故答案为:打开活塞d,将少量b中溶液滴入c中,关闭活塞d,取下试管c振荡。22.(1) 第5周期第VIIA族 取少量KI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滴加新制氯水;若溶液出现蓝色则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碘强(2) b 萃取生成的碘 1∶5(3)吸附碘单质【分析】萃取碘采用四氯化碳萃取分液的方法得到生成的碘单质;【详解】(1)①碘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5周期第VIIA族;②核素的表示方法为:元素符号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核素表示为;③氯气能将碘化钾中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则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碘强;故实验设计为:取少量KI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滴加新制氯水;若溶液出现蓝色则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碘强;(2)①盐酸为强酸,不能部分电离出氢离子维持溶液pH在一定范围内,而为弱电解质,反应过程中电离出维持溶液的pH,故选b;②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且四氯化碳与水互不溶,故加入的作用是萃取生成的碘,得到的溶液;③氧化生成和水,氧元素化合价由-1变为-2,碘元素化合价由-1变为+5,根据电子守恒可知,离子方程式为;④碘离子和反应生成碘单质,中碘元素由+5变为0,碘离子中碘化合价由-1变为0,由电子守恒可知,A、B两份溶液的体积比为1∶5时,可使碘的提取率最高;(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碘单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