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满江红(小住京华)》教学设计 教案 4 次下载
- 1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 教案 4 次下载
- 9《鱼我所欲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 4 次下载
- 10《唐雎不辱使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 3 次下载
- 10《唐雎不辱使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 4 次下载
语文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识记作家作品;抓住文章的主要论点,理解文章内容。(重点)
学习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及层层深入的论证方式。(难点)
正确评价孟子所阐述的“舍生取义”的观点,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重点)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积累重点的文言词句。
2.译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一、导入新课,引发情感共鸣
在2020年初突发的疫情中,我们常常被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深深感动。在个人安危与道义职责两难全的抉择下,他们为什么能甘冒生命危险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当我们在人生中面对生与义两难全的抉择时,又该如何做决定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先哲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在文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他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害民。其言论汇编在《孟子》一书中。
2.作品简介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逻辑严密;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来说明复杂抽象的道理,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易,又精练准确。南宋朱熹将它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它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3.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上下交征利(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的时代。《孟子》的第一篇《梁惠王上》,就揭示了这样一个现实。孟子认为,一国上下不顾道义地逐利,就会出现作乱犯上之事,必然导致国破家亡。所以,孟子甚至将“富”与“仁”对立起来。他在《鱼我所欲也》中提出的“舍生而取义”的观点,既是对人性的一种期望,也是对仁政的一种期待。
4.文体知识
诸子散文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个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著作被统称为“诸子散文”。诸子散文大致经历了语录体(如《论语》)、对话体(如《孟子》)、专题论文(如《荀子》)三个阶段的发展。诸子散文思想上都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社会理想和思想观点,各抒己见,文风上各具风采。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学派有儒、法、道、墨四家,代表作有《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三、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朗读课文
(1)需要注意的字音。
故不为苟得也(wéi)(ɡǒu) 死亦我所恶(wù) 一箪食(dān)
一豆羹(ɡēnɡ) 蹴尔(cù) 不屑(xiè)
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2)范读
(3)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诵读技巧:读叙述事例的句子时,语速可以慢一些,读出节奏感;读议论的句子时,语速渐快,要感情充沛,一气呵成,读出不屑、责问、不满等语气。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东西,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东西,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四、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yú)”,语气词)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先前、从前)
(2)古今异义。
豆
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形似高脚盘 例句:一豆羹
今义:豆科植物
是
古义:代词,这 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今义:判断动词,是
加
古义:益处,好处 例句:万钟于我何加焉
今义:加上、增加
可以
古义:能够用来 例句:则凡可以得生者
今义:表示许可,能够
(3)一词多义。
为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介词,为了)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动词,做,这里引申为采用)
得
故不为苟得也(动词,得到,获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与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动词,给予)
则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连词,那么)
得之则生(连词,就)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却)
(4)词类活用。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名词用作动词,感恩、感激)
(5)重点虚词。
之
呼尔而与之(代词,他)
为宫室之美(助词,的)
而
呼尔而与之(连词,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连词,表转折,却)
于
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对)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翻译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7)此之谓失其本心。
(生自主翻译,师明确)
(1)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2)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3)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4)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5)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食物),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6)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7)这就叫作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436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鱼我所欲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检查背诵,导入新课,把握中心论点,梳理论证思路,品读课文,理解内容,赏析语言特色,分析论证方法,链接中考,课堂总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作品简介,字音字形,朗读停顿,疏通文意,整体把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