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课件.pptx
    • 教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课件第1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课件第2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课件第3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课件第4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课件第5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课件第6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课件第7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课件第8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第1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课件pptx、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据历史学家研究,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人口增长的情况如何?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田地荒芜,人口减少。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清军入关后,农业一度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  直隶“一望极目,田地荒凉;四顾郊原,社灶烟冷”(引自卫周允《痛陈民苦疏》)。山东“一户之中止存一二人,十亩之田止种一二亩”(引自《清世祖实录》卷十三)。河南“满目榛荒,人丁稀少,几二十年矣”(引自李人龙《垦荒宜宽民力疏》)。四川“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引自《清圣祖实录》卷三十六)。
      清朝建立之初社会发展状况如何?为何会出现这种现状?
      (1)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政治和政权稳定。  (2)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3)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劳作。
    不断扩大,大片土地得到开垦,许多荒山旷野改造成农田,边远地区也得到了开发
    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自康熙十七年(1678年)实施治黄,历三十年,肆虐半个多世纪的黄淮水患得以根治,黄河“安澜顺轨百有余年”,农业连年丰收。乾隆时,继续大规模兴修水利,实行高投入,又胜过前两朝。总计“河工、海塘,以亿万计”。——施宣圆《我与学林名家》
      材料一 当时在南方很多地区种植双季稻,在河北有大批旱地改为水田种水稻,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代引入中国后,到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此外,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更多的地方推广。  材料二 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
      高产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有什么重要意义?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压力,还能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
      宋朝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清朝时期又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这些谚语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怎样的发展与变化?
      “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宋朝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以苏州、湖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农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地;“湖广熟,天下足”反映了清朝时期农业的发展,湖南、湖北地区粮食产量迅速提高,也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基地,表明清朝前期我国高产农业区域不断扩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朝时期农业的发展。
      唐宋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地区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枢纽。经过数百年的人口迁移与持续开发之后,人多地少、耕地紧张,成了明代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大问题。江南地区也是一个重赋的地区。所以农民就要通过减少耕地转种植经济作物来寻找出路。
      经济作物的引种推广能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原料。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清朝前期,各手工行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清朝苏、杭丝织业的规模和技术都超过了明朝,织机数和工匠人数数倍于明朝。  清朝棉纺织业突破了以江南为中心的局限,华北成为重要的棉织业地区。
    特点:分工合作、规模大、雇佣关系
      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 500家,织工超过50 000人。
      往来于河道的货运船只非常多。
      沿河的商铺也非常繁荣。
      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如吴江县的盛泽镇、湖北的汉口镇。在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
      汉口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贵、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河南、江西之货,皆于此焉转输,虽欲不雄天下,不可得也。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
      晋商主要贩卖、经营什么?徽商主要从事哪些行业?
      明朝中后期以后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商人的数量和实力不断增加。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商人开始走向以地域、宗族关系、血缘关系或行业为纽带的联合,从而形成一个个对内互助共济、对外联合竞争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商人群体——商帮。
      晋商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  徽商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
      商帮的出现,反映出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商帮的兴盛,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明末以来的经济衰败和连年战乱,造成人口锐减。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从1741年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的100年内,人口增加3倍,平均每年增加270万人,年增长率为1.88%。但耕地面积的增加却很缓慢,从顺治末年至乾隆末年,大约140年间,耕地面积从5亿亩增至9亿亩。这9亿亩数字,可能计算偏低,会有一些隐匿未报的土地,也会有一些边远地区新垦的土地未统计在内。但大致的趋势是清楚的,即耕地的增长远远落后于人口的增长。再加上土地兼并日益剧烈,地少人多,无田可耕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如乾隆末(18世纪末),平均每人只有3亩耕地;到了道光时(19世纪前期),人口继续增加,耕地却没有增加,每人平均耕地只有2.25亩了。
    结合材料及教材,分析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弊端。
      (1)人口过快增长使人地矛盾加剧,造成自然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  (2)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原因:清初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原因:社会经济恢复,国力增强,社会安定表现:乾隆末年人口达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影响:导致人口问题,影响经济持续发展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力兴修水力粮食产量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各类商业城镇的繁荣晋商、徽商等大型商帮的兴起
    影响: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相关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课件pptx、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课件pptx、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课件pptx、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