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正确运用简单判断试讲课课件ppt
展开1.性质判断(直言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何为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和种类2.正确运用性质判断的要求(应注意的问题)3.关系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何为关系者项、关系项、量项)和种类4.运用性质判断、关系判断各自的必要性是什么?5.运用判断的意义
1.运用性质判断(直言判断)的必要性 P32-4
……认识事物,首先要判断它们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就是要对事物的性质作出“有”(是)或者“无”(不是)的判定。这就需要运用……
2.性质判断(直言判断)的含义 P32-4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注意】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
例如:①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真的。②凡是领导说的话都是对的。③有的老师不是教授。④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的。
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
除此以外这些判断都不包含其他判断,故都是直言判断。若再加上其他的理由条件,则就不是直言判断。
例如: 有些 中学生 是 共青团员
性质判断主要由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构成。
①量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所有、一切表示全部对象;有些、有的表示部分对象;这个、那个表示一个对象) ②主项:表示断定对象(处于语句主语位置,但不等于主语); ③联项:起着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 ④谓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处于语句宾语位置,但不是宾语)。
3.性质判断的结构 P33-1
所有 马 都是 动物。
有些 天鹅 不是 白色的。
请分别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
4.性质判断的种类: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性质判断分为多个种类。
(1)依据判断的质,即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性质判断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P33-3
注意:肯定判断的联项是“是”,对日常语言表达中,“是”常常被省略或替代。如“这篇文章很好”,“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否定判断的联项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省略,但可以被替代。如:“教室里无人”。
肯定判断是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否定判断是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私不是美德。
1.这个米塞尔就是凶手。2.鲁柏手里的馅饼就是一条线索3.所有的猫都是动物。4.所有的猫都不是植物。5.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6.这个学生不是中学生。
断定“米塞尔”具有“凶手”的性质
断定“馅饼”具有“线索”的性质
断定“猫”具有“动物”的性质
断定“猫”不具有“植物”的性质
断定“鲁迅”具有“伟大的文学家”的性质
断定“这个学生”不具有“中学生”的性质
(2)从判断的量,即以判断所断定的对象的范围,性质判断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 P33-4
某翁请客,见三位主客只来了一位,五位陪客只来了三位,便着急地说:“唉,该来的没来!”陪客一听,有的坐不住,走了。见主客未到齐,又有陪客走了,他更着急,脱口而出:“不该走的走了!"话音刚落,所有客人都走了。 此翁傻了“我错在哪儿?”
此翁请客失败,他的判断出了什么问题? 你能纠正他的错误吗?
此翁请客失败,在于其使用性质判断时误用了量项。
(所有)不该走的走了!
(有的)不该走的走了!
全称肯定判断是断定一类对象的全部都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全称否定判断是断定一类对象的全部都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是断定某类对象中至少有一个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是断定某类对象中至少有一个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断定某一个别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断定某一个别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3)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划分,性质判断有六种基本的判断形式: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P34-1
六种性质判断的逻辑结构图示:
商品真理中学生中学生许海峰这个人
有价值的一成不变的共青团员球迷运动员小学生
对于性质判断,设主项为S,谓项为P,六种性质判断可以这样表达:(1)全称肯定判断形式为“所有S是P",用人工语言可写为SAP,简写作A。A的含义是“所有都是……”。(2)全称否定判断形式为“所有S不是P",用人工语言可写为SEP,简写作E。E的含义是“所有……都不是……”。(3)特称肯定判断形式为“有S是P",用人工语言可写为SIP,简写作I。I的含义是“有是“。(4)特称否定判断形式为“有S不是P" ,用人工语言可写为SOP,简写作O。O的含义是“有……不是……”。
性质判断的字母表达形式
下列判断属于性质判断的哪种类型?①所有的学生都是勤奋的。②所有的检察机关都不是审判机关。③荀子写的《劝学》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④这个人不是中学生。⑤有些大学生是党员。⑥有的作家不是老年人。
问题:材料中引号内的语句,作为判断的表述分别有什么问题?
小华在作文中写道:“中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我不能辜负这段美好时光。”小明告诉爷爷:“公园里的仙人掌,既不像花草,也不是植物,样子长得很特别。”一位读者致函某报社,批评该报:“有些又长又臭的文章是不应该在报上发表的。”
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中学生是人,学习的重要阶段是时间,两个概念不能这样搭配,应该说“中学阶段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
联项使用不当。仙人掌是植物,不能用“不是”这个表示概念之间不相容关系的联结词,这是把概念的种属关系误作为全异关系,可以改为“公园里有一种叫仙人掌的东西,既不像花草,也不是树木,样子长得很特别”。
量项使用不当。即误用了量项“有些”,可以改为“所有又长又臭的文章是不应该在报上发表的”。
5.准确运用性质判断应注意的问题 P34-2
(1)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
(2)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状况,容易造成误解。
(3)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无误。
例如:是一名党员。(缺主项); 所有的人都认同。(缺谓项)
例如: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主谓配合不当)
例如:所有高中生都是团员。 (断定过量)
(4)误用多重否定。(34页做补充)
例如:没有谁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不安定。
可以缺量项和联项例:人都会死。
一间房子里,有一位祖父,两个父亲,三个儿子,一个孙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位叔叔,还有一个是侄子。
思考:这间房间里至少有几个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结论:最少有四人。就最小辈分的那个人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孙子、爸爸、叔叔、祖父。
注意:孙子、爸爸、叔叔、祖父等是关系,这是逻辑学中的一种规定。
1.关系判断的必要性 P34-3
(1)客观事物除了具有某些性质之外,还与其他事物存在多种关系。(2)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既要认识事物的性质,也要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
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
示例:3大于2 小刘和老张是同乡 (大于关系) (同乡关系)
有的 被告 反控 某些 原告。
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量项构成。P35-1
①关系者项:表示关系承担者的项;按照关系者出现的顺序可以称为第一关系者项、第二关系者项、第三关系者项……②关系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项;③量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项;
注意:对于不同关系者项来说,谁在前、谁在后,会影响关系判断的性质。
表现形式: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
表现形式: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
4.关系判断的种类:根据“关系的性质”可分为:对称性关系 和 传递性关系。
----两项对象间的关系
----三项(含三项)以上对象间的关系)
相同点:都是两个对象的关系。不同点:顺序颠倒结果不同;适应的关系不同。
思考:将上述三个关系判断的第一关系者项与第二关系者项的位置互换一下,原来的“关系”是否还能成立?
(2)传递性关系的三种表现形式:传递关系 、反传递关系和非传递关系。
①传递关系:如果一对象(A)对另一对象(B)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B)对第三个对象(C)也具有那种关系,该对象(A)与第三个对象(C)之间还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传递关系。
例如:甲的岁数比乙大,乙的岁数比丙大。 因而甲的岁数肯定比丙大。
②反传递关系:如果一对象(A)对另一对象(B)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B)对第三个对象(C)也具有那种关系,该对象(A)与第三个对象(C)之间不再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反传递关系。
例如:甲是乙的父亲,乙是丙的父亲。 则甲肯定不是丙的父亲。
③非传递关系:如果一对象(A)对另一对象(B)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B)对第三个对象(C)也具有那种关系,该对象(A)与第三个对象(C)之间在有的情况下具有那种关系、在有的情况下不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就被称为非传递关系。
例如:甲是乙的同学,乙是丙的同学。 则甲可能是丙的同学,也可能不是丙的同学。
思考:什么是关系判断?
相同点:都涉及三个对象及以上;都存在传递顺序;前两者与后两者有相同关系。不同点:推出结论不一样;分别适用不同的关系。
甲比乙长得高,乙比丙长得高。(这里“……比……长的高”关系是传递关系,甲一定比丙长得高。)
甲是乙的儿子,乙是丙的儿子。(这里的“……是……的儿子”关系是反传递关系,甲必不是丙的儿子)
甲认识乙,乙认识丙。(这里的“认识”关系是非传递关系,甲不一定认识丙。)
辨一辨:从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的角度,分别分析下列关系判断各属何种关系。
(1)认识事物,只有既弄清楚对象的性质,又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2)在社会生活中,弄清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对我们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更好地履行应尽的义务、维护合法的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5.弄清不同对象之间关系的意义:P36-1
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构成。
依据判断的量分:依据判断的质分:依据判断的质和量结合上分:
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简单判断
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构成。
对称关系(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传递关系(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
回到最初——以下哪些是性质判断?哪些是关系判断?1.月亮绕着地球转,月亮与地球相距约三十八万千米。2.曹操与曹植不是兄弟。3.所有的认识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4.随地吐痰是很不好的习惯。5.有的水生动物是用肺呼吸的。6.他比任何人都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正确运用简单判断获奖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a href="/zz/tb_c401587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正确运用简单判断获奖备课ppt课件</a>,共1页。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正确运用简单判断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a href="/zz/tb_c401587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正确运用简单判断获奖ppt课件</a>,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简单判断,复合判断,关系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1判断的概述,性质判断的构成,性质判断的种类,可以省略,不可以被省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正确运用简单判断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a href="/zz/tb_c401587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正确运用简单判断完美版ppt课件</a>,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性质判断的种类,假设以下关系成立,◆小明和小华是同学,◆小明信任小华,◆小明比小华岁数大,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