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62份)
-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1讲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热点情境京沪高速铁路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2讲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1讲人地协调发展读图归纳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方法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1讲人地协调发展热点情境快递垃圾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2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试卷 0 次下载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1讲人地协调发展
展开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1讲人地协调发展,共2页。
1.推测该湿地公园水质逐渐变差的主要原因有(B)
①湿地水体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
②地势低洼,雨后地表径流易挟带污染物汇入
③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减少,湿地水位下降
④营养物质积累,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题思路】该湿地公园地势低洼,雨后地表径流易挟带污染物汇入湿地中,而湿地水体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营养物质积累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逐渐变差,①②④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区域降水,但无法明确是否会导致该地降水减少,③错误。综上,选B。
2.图中序号表示的各项措施中,主要功能对应正确的是(B)
A.1—排掉部分污水,提高自净能力
B.2—吸收多余养分,吸附污染物质
C.3—提供充足饵料,促进鱼类生长
D.4—提高湿地水面,减轻城市内涝
【解题思路】由图可知,1为部分排水,4为补水,排水与补水配合可提高湿地的水体流动性,增强湿地的自净功能,A、D错误。2为种植沉水植物,沉水植物可吸收水中的氮、磷元素,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也可吸附污染物质,B正确。3为投放食藻虫,食藻虫以藻类等为食,有利于控制湿地藻类规模,C错误。
3.[2024广东肇庆检测,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每年生猪出栏量约7亿头,生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水、粪便等是农村的主要污染物。下图为浙江沿海某地生猪养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该地所在城市迁入人口较多,高素质人才多。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该地政府积极制定政策,引导产业转型发展。
(1)指出传统生猪养殖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具体过程。(4分)
【参考答案】 生猪养殖过程中排放的猪粪、猪尿等被雨水冲走直接污染湖泊水、河流水等地表水;(2分)猪粪、猪尿等随雨水下渗,污染地下水。(2分)
【解题思路】传统生猪养殖产生的猪粪、猪尿可直接污染地表水,对地下水的污染主要通过下渗等水循环环节。
(2)推测该地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猪养殖业的有利条件。(4分)
【参考答案】 当地政策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经济水平高,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充足;基础设施完善,有利于提高循环经济效率;农业技术水平较高,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高素质人才和专业管理人员较多,劳动力丰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每点2分,2点即可)
【解题思路】当地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有利条件从政策、人才、经济、资金等方面分析即可,思维导图如下:
(3)简述该地生猪养殖模式取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6分)
【参考答案】 生态效益:对猪粪、猪尿等进行集中处理,减少了对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2分)
经济效益:废弃物再利用,产生沼气和有机肥,增加了经济收入,提升了经济效益。(2分)
社会效益: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增加了就业机会,社会效益显著。(2分)
【解题思路】该地生猪养殖模式取得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增加综合经济收入方面,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增加就业机会方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2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热点情境维护南海权益,共3页。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2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共3页。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1讲人地协调发展热点情境快递垃圾,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25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