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弱电解质的电离--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03221/0-17065286169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弱电解质的电离--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03221/0-170652861702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弱电解质的电离--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03221/0-17065286170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弱电解质的电离--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10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弱电解质的电离--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3上·江苏常州·高三统考期末)某水样中含一定浓度的CO、HCO和其他不与酸碱反应的离子。取10.00 mL水样,用0.010 00 ml·L-1的HCl溶液进行滴定,溶液pH随滴加HCl溶液体积V(HCl)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水样中c(CO )∶c(HCO)=2∶1
B.a点处c(H2CO3)+c(H+)=c(OH-)+c(CO)
C.当V(HCl)≤20.00 mL时,溶液中c(HCO)随V(HCl)的增多基本保持不变
D.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知:Ka1(H2CO3)·Ka2(H2CO3)>Kw
2.(2020上·江苏扬州·高三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B.用装置甲制取纯净的
C.用装置乙除去中的少量D.中和滴定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减小实验误差
3.(2020上·江苏镇江·高三统考期末)下列说法说法正确的是
A.外接电源保护水中钢闸门时,应将钢闸门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B.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CO32-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
C.如图表示常温下稀释pH=11的NaOH溶液和氨水时溶液pH的变化,曲线Ⅱ表示氨水
D.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4.(2017上·江苏苏州·高三统考期末)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逐步加入CH3COONa固体后,溶液pH的变化
B.图乙表示0.1LpH=2的HCl溶液加水稀释至VL, pH随lgV的变化
C.图丙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浓度变化的曲线,图中温度T2>T1
D.图丁表示同一温度下,再不同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BaO2(s)2BaO(S)+O2(g),O2的平衡浓度与容器容积的关系
5.(2016上·江苏常州·高三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SO2是电解质
B.向纯水中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都能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水的离子积减小
C.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增加,正极质量减少
D.常温下,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的△H<0、△S<0
6.(2015上·江苏扬州·高三统考期末)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MnO、SO、K+、Fe3+
B.0.1ml·L-1FeCl3溶液中:Mg2+、NH、SCN-、SO
C.滴入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中:Na+、ClO-、I-、SO
D.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l·L-1的溶液中:K+、Na+、NO、CH3COO-
7.(2015上·江苏镇江·高三统考期末)常温下,用0.1 ml·L-1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l·L-1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c(CH3COOH)>c(H+)>c(OH-)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H+)=c(CH3COO-) +c(CH3COOH) +c(OH-)
C.点③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c(OH-)>c(H+)
D.在整个滴定过程中:溶液中始终不变
8.(2015上·江苏常州·高三统考期末)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盐酸滴加到0.1 ml·L-1某碱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定未知浓度该碱时最好选取酚酞作指示剂。
B.图2表示已达平衡的某反应,在t0时改变某一条件后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则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
C.图3表示工业上用CO生产甲醇的反应CO(g)+2H2(g)CH3OH(g),该反应的ΔH=-91kJ/ml。
D.图4表示物质的量之比为2∶3的镁和铝分别与过量稀硫酸反应时,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
9.(2024上·江苏扬州·高三统考期末)已知:Ka(HCN)=5.8×10-10。精细化学品W是酸性条件下X与HCN反应的主产物,Y、Z是反应过程中的过渡态或中间体。X→W的反应过程可表示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二甲醚互为同系物B.Z中采取sp3杂化的碳原子有三个
C.W分子中存在手性碳D.溶液的酸性越强,W的产率越高
10.(2023上·江苏扬州·高三江苏省高邮中学校联考期末)已知,,室温下,通过实验研究亚硫酸盐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的溶液中:
B.实验2反应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有
C.实验3中:
D.实验4中发生反应:
11.(2023上·江苏常州·高三统考期末)实验室常用加热Ca(OH)2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OH)2是弱电解质B.NH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C.NH3的电子式为D.可用无水CaCl2干燥制得的NH3
12.(2023上·江苏·高三统考期末)下列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A.AB.BC.CD.D
13.(2022上·江苏南通·高三统考期末)室温下,通过实验探究亚硫酸盐的性质。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得到的溶液中:
B.实验2混合后的溶液中存在:
C.实验3所得溶液中:
D.实验4反应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14.(2023上·江苏南通·高三统考期末)工业上以羟磷灰石精矿[主要成分是Ca5(PO4)3OH,还含有少量石英和氧化铁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磷酸二氢钾(KH2PO4)的流程如下:
已知:溶液中H3PO4、、、的分布分数随pH的变化如上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酸过滤”过程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硅酸
B.三辛胺的结构简式为N(C8H17)3,与盐酸反应时,三辛胺提供空轨道
C.“反应”中为获得较纯净KH2PO4,当pH=10时,停止加入三辛胺
D.0.1 ml/L KH2PO4溶液中:
15.(2023上·江苏南通·高三统考期末)化学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与NH3有关的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在t1时刻扩大容器体积,v逆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B.图②表示平衡时NH3体积分数随起始变化的曲线,则转化率:aA(H2)=aB(H2)
C.图③表示25℃时分别稀释pH=1的NaOH溶液和氨水时溶液pH的变化,曲线Ⅰ表示氨水
D.图④可表示CH3COOH溶液中通入NH3至过量的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二、解答题
16.(2023上·江苏常州·高三统考期末)以磷灰石[主要成分为Ca5(PO4)3F]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体FePO4的实验流程如下:
(1)用磷酸、硫酸“分步浸取”磷灰石制备H3PO4,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Ca5(PO4)3F+7H3PO4=5Ca(H2PO4)2+HF↑
Ca(H2PO4)2+H2SO4+2H2O=CaSO4·2H2O ↓+2H3PO4
①磷灰石也可直接用硫酸溶解。两种工艺相比,该“分步浸取”工艺的优点是 。
②经“酸浸”得到的粗H3PO4为CaSO4∙H3PO4∙H2O 混合体系。“纯化” 步骤控制温度在70 ℃,调节H3PO4质量分数为55%,使CaSO4以结晶水合物析出,过滤。为提高H3PO4的产率,需对CaSO4水合物晶体进行洗涤,并 ,再将其中部分返回酸浸系统。
(2)将H3PO4溶液、FeSO4溶液和H2O2溶液混合,调节溶液pH,得到FePO4·2H2O,焙烧脱水得FePO4。
已知: FePO4·2H2O 晶体的纯度及颗粒大小会影响产品性能,沉淀速率过快会形成细小颗粒状粉末;含磷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Fe3++EDTA4-⇌[Fe(EDTA)]-。
① 生成FePO4·2H2O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工业上选择溶液pH为2,此时溶液中c(HPO)为1.0×10-7.3 ml·L-1,则c(PO)= ml·L-1。
③实际生产时,还加入EDTA四钠盐溶液,其目的是 。
④设计以H3PO4溶液、FeSO4溶液和H2O2溶液为原料,制备较大颗粒FePO4·2H2O晶体的实验方案: 。 (FePO4·2H2O晶体需“洗涤完全”,除主要原料外,其他试剂任用)
17.(2023上·江苏无锡·高三统考期末)工业上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来制备硫酸,产生的含二氧化硫尾气和炉渣(主要成分为Fe2O3)经过资源化利用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1)工业制硫酸。沸腾炉中煅烧黄铁矿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有6 ml SO2生成时,转移电子 ml。
(2)生产焦亚硫酸钠(Na2S2O5)。Na2S2O5常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H2SO3电离常数分别为Ka1=1.5×10-2、Ka2=1.0×10-7
H2CO3电离常数分别为Ka1=4.3×10-7、Ka2=5.6×10-11
生成Na2S2O5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SO3=Na2S2O5+H2O
①I中生成一种盐并放出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工艺中加入Na2CO3固体,并再次充入SO2的目的是 。
③因为Na2S2O5具有还原性,导致产品中不可避免地存在Na2SO4,检验其中是否含有的方法是 。
(3)由炉渣制备还原铁粉并分析纯度。利用CO与炉渣反应得到还原铁粉,得到的产品可用K2Cr2O7滴定分析法测定纯度。实验步骤如下:称取0.2240 g样品,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溶解,用3.000×10−2 ml·L−1 K2Cr2O7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与Fe2+反应生成Cr3+和Fe3+),消耗K2Cr2O7溶液20.00 mL,计算该样品中还原铁粉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18.(2024上·江苏扬州·高三统考期末)以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成分为镍钴锰酸锂,还有少量镁铝合金和含铁化合物)为原料,回收Ni2+、C2+、Mn2+的过程可表示为:
已知:Ksp(MnF2)=5×10-3 Ksp(MgF2)=8×10-11
(1)“酸浸”时,三价镍、三价钴、四价锰转化为Ni2+、C2+、Mn2+进入溶液。该过程中H2O2的作用是 。保持其他条件相同,搅拌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镍、钴、锰的浸出率如图所示。60℃时浸出率达到最大,可能的原因是 。
(2)“除铁”生成黄钠铁矾沉淀时需控制溶液的pH为1.5~1.8。该过程中需不断加入NaOH溶液,其作用是 。
(3)物质X可调节溶液的pH,X为 (填序号)。
A.NH4Cl B.(NH4)2SO4 C.NH4HCO3
(4)“除铝”后的滤液中含有Mg2+,可以用MnF2除去。结合反应的平衡常数解释用MnF2能除去Mg2+的原因是 。
(5)回收液可用于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前需测定其中C2+等离子的浓度。
测定原理:用过量标准K3[Fe(CN)6]溶液氧化经预处理的回收液样品中的C2+,再用标准CSO4溶液滴定过量的K3[Fe(CN)6]。
反应方程式为:C2++[Fe(CN)6]3-=C3++[Fe(CN)6]4-。
测定过程:取预处理后的回收液样品20.00mL,向其中加入·L-1
K3[Fe(CN)6]溶液,充分反应;再用0.0500ml·L-1CSO4溶液滴定反应后的溶液,消耗CSO4溶液12.00mL。
数据分析:计算预处理后的回收液样品中C2+的物质的量浓度 。(写出计算过程)
19.(2023上·江苏扬州·高三江苏省高邮中学校联考期末)利用某工厂废水(主要成分含有、、,及少量、、)制备溶液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①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小于时,可视为沉淀完全。
②室温下,,,
(1)①“氧化”步骤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调节的目的是 。
(2)流程中分两步除杂而不采用直接加溶液除杂,除了减少的使用量之外,还可能的原因是: 。
(3)测定溶液的浓度。准确量取溶液于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准确量取稀释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氨水调节溶液的,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反应为),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写出计算过程)。
(4)以溶液为原料制备的脱硫剂,可用于脱除煤气中的。
①400℃时,将一定比例、、和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脱硫剂的硫化反应器。硫化过程中与、反应生成和,其化学方程式为 。
②将硫化后的固体在(体积比)的混合气体中加热再生,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在280~400℃范围内,固体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20.(2023上·江苏无锡·高三统考期末)硫代硫酸钠()应用广泛,可用作定影液、含砷废水去除剂、定量分析还原剂等。
(1) 可用作定影液溶解未曝光的溴化银(),通过如图1所示转化可实现定影液再生,也可达到回收银的目的。
①溶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晶体的晶胞如图2所示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一个原子距离最近的原子个数为 。
(2) 去除酸性废水中的反应机理如图3所示(图中“”为自由基,“·”表示孤单电子)。
①方框中X的化学式为 。
②在紫外线照射下,将加入到不含的酸性废水中,发现不释放,监测到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4所示,不释放的原因可能是 。
(3) 可测定含废水中元素的含量。量取废水,硫酸酸化后加入过量溶液,发生反应:。加入少量淀粉作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发生反应:。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
②废水中元素的含量为 。(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测得某浓度的溶液的为5.2
2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
向溶液中滴入等浓度等体积的溶液
4
向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溶液,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室温下,测定浓度均为的、溶液的pH
比较室温下和的电离能力
B
将浓硫酸和灼热木炭反应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品红溶液、饱和溶液、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浓硫酸和木炭反应产生和气体
C
将少量溶于过量热浓盐酸中,再滴加几滴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中含
D
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向10mL1.0ml/LNaOH溶液通入至溶液pH=7
2
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
3
向10mL溶液中,逐滴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盐酸最终溶液pH7
参考答案:
1.D
【分析】在滴定过程中有两次突跃,第一次突跃发生在a点:,,第二次是耗HCl为50mL的点:由生成的消耗盐酸20mL,原溶液中的消耗的盐酸是10mL,则c()=,以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c()=,所以c(CO )∶c(HCO)=2∶1,故A正确;
B.如图所示,该a点恰好按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和H2O既可以给出H+,又可以结合H+,结合H+的产物是H2CO3、H+,给出H+的产物是OH−、,根据质子守恒可得c(H2CO3)+c(H+)=c(OH-)+c(CO),故B正确;
C.依据分析可知原溶液中,c()=,当V(HCl)≤20.00mL时,只发生,溶液中物质的量增加,加入盐酸溶液体积也增加,溶液中c()≈,故C正确;
D.由,,,所以,由图可知,V(HCl)=0mL时,pH>10,所以Ka1(H2CO3)·Ka2(H2CO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7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苏教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0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9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弱电解质的电离、沉淀溶解平衡,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