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0页未读,
继续阅读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2023版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2023版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课件,共48页。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具有的一般性特征。认识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性特征。运用地图或资料,比较两个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通过比较,探究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了解不同类型的区域及其划分依据。运用案例,说明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的不同影响。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应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必修(3)教学的核心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一、区域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区工业区……地理区域的类型具有一定的区位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层次性整体性(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牵一 发动全身)差异性(具有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点)开放性(与其他区域有联系)3、区域特性区域划分的尺度自然区划温度带干湿区地形区……温带亚热带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行政区划第一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三 大 自 然 区西干北半旱旱干区青藏寒高东区部风季区 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东部平原丘陵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海拔较低海拔较高,但差别较大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45﹪(95﹪)30﹪(4﹪)25﹪(1﹪)温带大陆性气候第一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西 北 干 旱 半 干 旱 区(干旱)气温低、无霜期短、光照强多冰川、西北属内流区,东南多大江大河源头多高山——不利交通高、寒青 藏 高 寒 区第一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荒漠、草原 土壤发育差 高寒动物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看景观图找出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差异(自然、人文)具有相同点吗???两地存在什么不同?人文方面自然方面语言文化饮食建筑农业工业交通……地理位置气候土地植被资源……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300N东南沿海中部430~ 480 N东北地区中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温带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较强,水热条件不足水稻土人均面积少黑土人均面积多矿产资源贫乏资源丰富——石油1、区域主要的地理环境差异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水田耕作业一年两熟、三熟水产养殖业旱地耕作业一年一熟畜牧业气候条件差异土地条件差异重工业基地综合性工业基地矿产资源条件差异地理位置差异沿海航线的中枢墙壁厚度、屋顶坡度、楼距……气候条件的差异地理位置的差异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变化,地理环境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在变化。阅读课本第五——第六页的内容,思考:1、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其粮食生产地位是怎样的?2、这种地位的变化,主要受什么地理因的影响。 ②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A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B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区域发展阶段(1)、初期阶段特点: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区域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城镇很少人地关系: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2)、成长阶段特点: 人类开发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伴有盲目性、掠夺性、破坏性的开采;工业和城市迅速扩张;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地关系: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重,环境受到明显破坏(3)、转型阶段特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等表现: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导致区域经济整体萎缩,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问题。(4)、再生阶段:特点:通过采取措施,区域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区域发展措施: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人地关系的变化:协调→不协调→协调地理位置差异东北肥沃的黑土长江三角洲农业 松嫩平原农业东北民居窗户、墙壁厚度、屋顶坡度、楼距松嫩平原长江三角洲常绿阔叶林匹兹堡硅谷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 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 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③都位于第三阶梯 ④雨热同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 A.水稻土 B.黄土 C.紫色土 D.黑土 DDA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田为主 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C.一年两熟至三熟 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5.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6.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南方民居墙体厚 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 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 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 DBC7.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若干平原组成 B.本区河流、湖泊较多,但无沼泽分布 C.是中国最大的平原 D.地势低平,土质疏松8.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 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9.下列粮食作物具有单位面积产量高的是(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AAA课外思考 :课本 P4活动题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具有的一般性特征。认识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性特征。运用地图或资料,比较两个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通过比较,探究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了解不同类型的区域及其划分依据。运用案例,说明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的不同影响。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应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必修(3)教学的核心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一、区域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区工业区……地理区域的类型具有一定的区位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层次性整体性(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牵一 发动全身)差异性(具有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点)开放性(与其他区域有联系)3、区域特性区域划分的尺度自然区划温度带干湿区地形区……温带亚热带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行政区划第一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三 大 自 然 区西干北半旱旱干区青藏寒高东区部风季区 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东部平原丘陵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海拔较低海拔较高,但差别较大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45﹪(95﹪)30﹪(4﹪)25﹪(1﹪)温带大陆性气候第一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西 北 干 旱 半 干 旱 区(干旱)气温低、无霜期短、光照强多冰川、西北属内流区,东南多大江大河源头多高山——不利交通高、寒青 藏 高 寒 区第一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荒漠、草原 土壤发育差 高寒动物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看景观图找出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差异(自然、人文)具有相同点吗???两地存在什么不同?人文方面自然方面语言文化饮食建筑农业工业交通……地理位置气候土地植被资源……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300N东南沿海中部430~ 480 N东北地区中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温带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较强,水热条件不足水稻土人均面积少黑土人均面积多矿产资源贫乏资源丰富——石油1、区域主要的地理环境差异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水田耕作业一年两熟、三熟水产养殖业旱地耕作业一年一熟畜牧业气候条件差异土地条件差异重工业基地综合性工业基地矿产资源条件差异地理位置差异沿海航线的中枢墙壁厚度、屋顶坡度、楼距……气候条件的差异地理位置的差异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变化,地理环境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在变化。阅读课本第五——第六页的内容,思考:1、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其粮食生产地位是怎样的?2、这种地位的变化,主要受什么地理因的影响。 ②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A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B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区域发展阶段(1)、初期阶段特点: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区域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城镇很少人地关系: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2)、成长阶段特点: 人类开发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伴有盲目性、掠夺性、破坏性的开采;工业和城市迅速扩张;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地关系: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重,环境受到明显破坏(3)、转型阶段特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等表现: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导致区域经济整体萎缩,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问题。(4)、再生阶段:特点:通过采取措施,区域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区域发展措施: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人地关系的变化:协调→不协调→协调地理位置差异东北肥沃的黑土长江三角洲农业 松嫩平原农业东北民居窗户、墙壁厚度、屋顶坡度、楼距松嫩平原长江三角洲常绿阔叶林匹兹堡硅谷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 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 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③都位于第三阶梯 ④雨热同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 A.水稻土 B.黄土 C.紫色土 D.黑土 DDA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田为主 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C.一年两熟至三熟 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5.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6.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南方民居墙体厚 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 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 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 DBC7.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若干平原组成 B.本区河流、湖泊较多,但无沼泽分布 C.是中国最大的平原 D.地势低平,土质疏松8.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 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9.下列粮食作物具有单位面积产量高的是(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AAA课外思考 :课本 P4活动题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