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表示纯合子的基因型是( )
A.AaXHXHB.AABbC.AAXHXHD.aaXHXh
2.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进行的操作是( )
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B.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C.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
3.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体内某个初级精母细胞可能发生的变化。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和发生交叉互换后,该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细胞分别有( )
A.2种、4种B.2种、2种C.4种、4种D.4种、2种
4.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
①矮茎豌豆自交,后代全为矮茎
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全为高茎豌豆
③开粉色花的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色花和白色花
④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圆粒豌豆:皱粒豌豆=3:1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5.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Ⅰ时能联会形成四分体,且可以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B.在男性的肌细胞中没有X和Y这对同源染色体
C.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时,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的值不变
D.两条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数目都相同
6.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B.精子的变形过程有利于受精作用的完成
C.受精卵中全部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D.受精作用的随机性是孟德尔实验中F2出现性状分离比的重要前提之一
7.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Xb、Y、YB.Xb、aY、YC.aXb、aY、YD.AaXb、Y、Y
8.用模型解释许多生物学现象时,这些现象往往会变得直观、易懂。下列关于利用模型模拟生物学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减数分裂模型制作研究活动”中若要制作3对同源染色体,则需3种颜色的橡皮泥
B.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DNA的每个脱氧核糖都连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
C.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分别从两个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自由组合过程
D.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个桶中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
9.朱鹮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假设在某朱鹮种群中,TT的个体占25%,Tt的个体占50%,tt的个体占25%,若种群中的个体自由交配,且TT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中基因型为TT、Tt、tt的数量之比为( )
A.3:3:2B.1:4:4C.1:2:1D.1:1:0
10.某植物体细胞内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不同相对性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a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染色体互换,则它可产生4种配子
D.三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
11.下列关于人类性染色体、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也会出现伴性遗传现象
12.某DNA分子的两条链均被32P标记,共含有200个碱基对,C+G占全部碱基的70%,其中条链上的A有20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方式最多有4200种
B.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2:2:3:3
C.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840个
D.该DNA分子在不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含32P的DNA分子占25%
13.若控制家蚕某一相对性状的基因A、a仅位于Z染色体上,且出现ZaW个体致死。现用杂合的雄性个体与雌性个体杂交,产生的F1自由交配,则F2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
A.1/3B.4/7C.1/2D.3/7
14.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放射性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C.若所有子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二、多选题
15.图甲、乙是某同学观察到的玉米(2n=20)减数分裂时的两个不同时期图像(其中图甲视野中为2个细胞)。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
B.图甲每个细胞中含有5对同源染色体、20条染色单体
C.图乙细胞中有0个四分体、40个核DNA分子
D.图乙细胞中染色体行为是基因自由组合的细胞学基础
16.遗传规律和遗传物质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科学探究历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遗传规律
B.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DNA复制方式的发现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D.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17.某真核生物DNA片段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中碱基对C-G所占比例越大其越稳定
B.复制时,①的断裂需解旋酶,形成需DNA聚合酶
C.若α链中A+T占42%,则该DNA分子中G占29%
D.该DNA分子β链从5'到3'端的碱基排列顺序是—TGCA—
18.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DNA的复制只发生于有丝分裂前的间期
B.DNA的复制只能发生于细胞核中
C.DNA的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原料是八种游离的核苷酸
D.DNA复制有精确的模板并严格遵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能准确地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
19.下图1为果蝇DNA的电镜照片,图中箭头所指处的泡状结构叫作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图2是其中一个复制泡的放大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果蝇DNA分子复制具有单向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
B.DNA分子复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多种酶
C.图2中复制泡a端为子链的3′端,b端为5′端
D.果蝇DNA分子有多个复制起点,有利于提高复制速率
三、读图填空题
20.下图1表示某动物(2n=4)器官内正常的细胞分裂图,图2表示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白)、染色单体(阴影)和核DNA(黑)数量的柱形图,图3表示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中的___________细胞可以判断该动物的性别,甲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可继续进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
(2)图1中乙细胞的前一时期→乙细胞的过程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_(用罗马数字和箭头表示);甲细胞→甲细胞的后一时期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_(用罗马数字和箭头表示)。
(3)图3中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区段是___________,图中DE、HI、JK三个时间点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原因___________(都相同/各不相同/不完全相同)。
(4)下图A是上图1丙细胞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B中可能与其一起产生的生殖细胞有___________。若图A细胞内b为Y染色体,则a为___________染色体。
(5)某药物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母细胞无法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但着丝粒的分裂不受影响。则使用此药物后,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将___________。如果该动物的体细胞作实验材料来探究该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最适浓度,则自变量为___________;因变量的观测指标为___________。
21.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甲病由基因A、a控制,乙病由基因B、b控制,已知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染色体______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染色体______性遗传。
(2)Ⅱ5的致病基因来自______。
(3)Ⅱ4的基因型是______,Ⅲ16的基因型是______。
(4)我国禁止近亲结婚,若III12与III13结婚,仅考虑甲病和乙病,生育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概率是______,生育一个男孩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若III15与人群中某正常男子结婚,则所生孩子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是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22.核酸作为遗传物质对生物学至关重要,回答下列关于确定核酸为遗传物质相关问题:
Ⅰ.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然后开展下列五组实验:
①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R型活细菌;②(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蛋白酶)+R型活细菌;③(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RNA酶)+R型活细菌;④(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酯酶)+R型活细菌;⑤(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DNA酶)+R型活细菌。
(1)本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是采用“______原理”。
(2)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Ⅱ.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下图为其所做实验中的一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赫尔希和蔡斯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若要用35S对噬菌体进行标记,具体的操作是________。
(4)由实验结果可知,此次实验的标记元素是_____________,说明亲本噬菌体的DNA__________(填“进入”或“未进入”)细菌体内。上述实验中,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_____。
(5)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__________。
(6)上述两个实验共同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
23.科学家运用同位素标记、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研究DNA复制的机制。请回答问题:
(1)研究者用蚕豆根尖进行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A目的是标记细胞中的__________分子。若依据“DNA半保留复制”假说推测,DNA分子复制的产物应符合甲图中的__________(选下图中字母填写)。
(2)研究者为进一步确定“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将两组大肠杆菌分别在15NH4Cl培养液和14NH4Cl培养液中繁殖多代,培养液中的氮可被大肠杆菌用于合成__________分子,作为DNA复制的原料,最终得到含15N的大肠杆菌和含14N的大肠杆菌。
(3)实验一:从含15N的大肠杆菌和含14N的大肠杆菌中分别提取亲代DNA,混合后放在100℃条件下进行热变性处理,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再测定离心管中混合的DNA单链含量,结果如图a所示。
热变性处理导致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的__________发生断裂,形成两条DNA单链,因此图a中出现两个峰。
(4)实验二:研究人员将含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F1DNA),将F1DNA热变性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出现的两个条带对应图b中的两个峰。若将未进行热变性处理的F1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则离心管中只出现一个条带。据此分析,F1DNA是由__________(选填①~④中的序号)组成,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选填⑤~⑦中的序号)。
①两条15N-DNA单链
②两条14N-DNA单链
③两条既含15N又含有14N的DNA单链
④一条15N-DNA单链、一条14N-DNA单链
⑤双链的F1DNA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只有一个条带,排除“全保留复制”
⑥单链的F1DNA密度梯度离心结果有两个条带,排除“弥散复制”
⑦图b与图a中两个峰的位置相同,支持“半保留复制”
(5)半不连续复制是1966年日本科学家冈崎提出的。为验证假说,他进行了如下实验:让T4噬菌体在20℃时侵染大肠杆菌70min后,将同位素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在2秒、7秒、15秒、30秒、60秒、120秒后,分离T4噬菌体DNA并通过加热使DNA分子全部变性后,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DNA单链片段分布位置确定片段大小(分子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并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图所示。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研究表明,富含G—C碱基对的DNA分子加热变性时需要的温度较高,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从图1可以看出,DNA复制时,子链延伸的方向是__________,需要的模板是__________。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从图2中可以看出,与60秒结果相比,120秒结果中短链片段的量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24.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果蝇腿部有斑纹和无斑纹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一群繁殖多代的野生型果蝇(有斑纹)种群中偶尔出现了一只无斑纹雄果蝇。为探究斑纹的显隐性及基因A/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请回答:
(1)果蝇是进行遗传学实验的常用材料,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为确定基因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性染色体上,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上述表格中F2无斑纹果蝇的性别,若________,则说明基因A/a位于性染色体上。
(2)果蝇的性染色体如右图所示。若基因A/a位于性染色体上,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基因A/a可能位于________。
(3)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制出果蝇多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如下图所示),该图说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___排列。图中朱红眼与深红眼两个基因________(填“是”或“不是”)等位基因,理由是________。
(4)某小岛上果蝇的翅膀有长翅、残翅两种。为探究果蝇翅型的遗传规律,生物兴趣小组用纯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为了解释此结果,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由两对基因共同控制(A、a,B、b),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假设二:由一对基因(A、a)控制,但含a的雄配子部分不育
为验证上述假设,该小组设计了如下的杂交实验,请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B
解析: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不能阻止自花传粉,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A错误;B、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可以防止自花传粉,保证实验的准确性,B正确;C、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不能阻止自花传粉,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C错误;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不能阻止自花传粉,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D错误。故选B。
3.答案:A
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没有交叉互换的情况下,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两种类型的四个精细胞,分别是AB、AB、ab、ab;如果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以形成四种类型的四个精细胞,分别是AB、Ab、aB、ab,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4.答案:B
解析:①矮茎豌豆自交,后代全为矮茎,其亲本和子代都只具有一种性状,故不属于性状分离,①错误;
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全为高茎豌豆,其亲本具有两种性状,而子代只有一种性状,故不是性状分离,②错误;
③开粉色花的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色花和白色花,其亲本只有一种性状,后代出现了多种性状,为性状分离,③正确;
④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出现了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其亲本只有一种性状,后代出现了多种性状,为性状分离,④正确。
故选:B。
5.答案:C
解析:A、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联会形成四分体,且可以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A错误;B、在人的肌细胞中有X和Y或X和X这对同源染色体,B错误;C、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时,着丝粒不分裂,所以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的值不变,仍为1:2,C正确;D、两条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数目不一定相同,如X和Y染色体,D错误。
6.答案:C
解析:C、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中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 C错误。
7.答案:A
解析:产生AAaXb的精子,说明:(1)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即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1次分裂产生1个AAaaX bXb 和1个Y Y的次级精母细胞;(2)减数第2次分裂也异常,即基因型为AAaaXbXb次级精母细胞产生aXb和AAaXb的精子, 同时Y Y的次级精母细胞产生Y、Y精子。
8.答案:D
解析:A、“减数分裂模型制作研究活动”中若要制作3对同源染色体,则需2种颜色的橡皮泥,其中一种颜色表示来自父方,另一种颜色表示来自母方,A错误; B、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DNA分子每条链3'端的脱氧核糖都连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其他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B错误;CD、“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C错误;D正确。
9.答案:B
解析:由于TT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因此种群中能繁殖的个体中tt占1/3,Tt占2/3,则的基因频率=tt基因型频率+Tt基因型频率÷2=1/3+2/3×1/2=2/3,T的基因频率为1/3,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则子一代中tt个体为2/3×2/3=4/9,Tt占2/3×1/3×2=4/9,TT占1/3×1/3=1/9,故TT:Tt:tt=1:4:4,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答案:D
解析:D、图中三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 D正确。
11.答案:B
解析:B、基因在染色体上,伴随染色体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正确。
12.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査DNA的结构和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问题。该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由于某些碱基数日确定,其碱基排列方式少于4200种,A错误;由分析可知:A和T的个数分别为60,C和G的个数分别为140,所以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B错误;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背酸为140×(22-1)=420个,C错误;该DNA分子在不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上连续复制3次得到8个DNA分子,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其中有2个DNA的一条链含32P,所以含P标记的DNA分子占25%,D正确。
13.答案:D
解析:F1中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1/2ZAZa、1/2W,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3/4ZA,1/4Za,F2为3/8ZAZA,1/8ZAZa,3/8ZAW,1/8ZaW,其中1/8ZaW死亡,故F2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3/7。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4.答案:B
解析:A.若进行有丝分裂,第一次有丝分裂后,都含有标记;当细胞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染色单体随机分开,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2个细胞,所以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2个或3个或4个,A错误;B.若进行减数分裂,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而DNA只复制一次,因此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B正确;C.若所有子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C错误;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不是进行减数分裂,D错误。
15.答案:ACD
解析:A、图甲视野中为2个细胞,着丝粒排列于赤道板上,因此图甲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此时无同源染色体,A正确;B、图甲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无同源染色体,图甲每个细胞中含有10条染色体,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故含有20条染色单体、1个染色体组,B错误;C、图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故图乙细胞中有0个四分体、20条染色体,40个核DNA分子,C正确;D、图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基因自由组合的细胞学基础,D正确。
16.答案:ABC
解析:A、在孟德尔提出分离定律的假说时,生物学界还没有认识到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A错误;
B、摩尔根利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没有证明呈线性排列,B错误;
C、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C错误;
D、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探究DNA分子的复制方式,D正确。
17.答案:BD
解析:A、由图可知,碱基对C-G之间有3个氢键,碱基对C-G所占的比例越大,DNA分子越稳定,A正确;B、图中①为氢键,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将氢键断裂,氢键的形成不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DNA聚合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B错误;C、若α链中A+T占4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β链中A+T占42%,则该双链DNA分子中A+T占42%,该DNA分子中G+C占58%,由于C=G,则该DNA分子中G占29%,C正确;D、该DNA分子β链从5'到3'端的碱基排列顺序是-ACGT-,D错误。
18.答案:ABC
解析:A、无丝分裂和原核细胞的二分裂也能发生DNA分子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也会发生DNA复制,A错误;
B、DNA的复制除了发生于细胞核,还能发生于叶绿体和线粒体,B错误;
C、DNA复制过程的第一步是解旋,需要用解旋酶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DNA复制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需要DNA聚合酶把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单链,C错误;
D、DNA复制有精确的模板并严格遵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能产生遗传信息相同的子代细胞,并通过纺锤体的作用准确地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D正确。
19.答案:BD
解析:A.据图可知,果蝇的DNA分子复制时双向进行的,A错误;B.DNA分子复制需要解旋酶(催化DNA双链的解旋)、DNA聚合酶(催化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DNA子链)等多种酶,B正确;C.DNA分子复制时子链是从5'端向3'端延伸的,故图2中复制泡a端为子链的5'端,b端为3'端,C错误;D.多个复制泡可同时复制,果蝇DNA复制有多个起点,有利于提高复制速率,D正确。故选BD。
20.答案:(1)丙;次级精母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2)Ⅱ→Ⅰ;Ⅲ→Ⅴ
(3)CG(“CH”);不完全相同
(4)①③;常
(5)加倍;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某药物;显微镜下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异常的细胞占观察总细胞的比例
解析:(1)图1的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时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可以判断该细胞是动物细胞,甲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细胞两极,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细胞是有丝分裂后期,形成的子细胞是体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如果形成的细胞是精原细胞,则可以进行减数分裂。
(2)图1中乙细胞的前一时期→乙细胞的过程,是有丝分裂中期到后期的过程,中期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单体,而后期由于着丝粒分开,所以有8条染色体,没有单体,对应Ⅱ→Ⅰ的过程;甲细胞→甲细胞的后一时期是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甲细胞有4条染色体,而其子细胞只有2条染色体,都没有单体,对应Ⅲ→Ⅴ的过程。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所以对应CG段;DE、JK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粒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HI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受精作用,所以原因不完全相同。
(4)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所含染色体应该相同(若发生交叉互换,则只有少数部分不同),因此与图A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图B中的③,①的两条染色体都是黑色的,是其同源染色体,所以也是来自于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5)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丝能牵引染色体移向两极,若某药物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故使用此药物后,染色体数目加倍;探究该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最适浓度,自变量是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某药物;因变量观察显微镜下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加倍与异常的细胞占观察总细胞的比例。
21.答案:(1)常;显;伴X;隐
(2)I1和I2
(3)aaXBXb;AAXBXB或AAXBXb或AaXBXB或AaXBXb
(4)5/24;1/2;0
解析:(1)由6、7号患甲病其女15号不患甲病,符合“有中生无为显性”,且父病女不病,可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由6、7号不患乙病其子14号患乙病,符合“无中生有为隐性”,且7号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可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
(2)5号的基因型是AaXbY,其致病基因A来自2号b来自1号。
(3)4号的基因型aaXBXb。由16号患甲不患乙可知,其基因型是A_XBX_,6号、7号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_、AaXBY,故16号可能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或AaXBXB或AaXBXb。
(4)12号的基因型是AaXBXb,13号的基因型是A_XbY(其中AAXbY和AaXbY分别占1/3和2/3概率),二者生育一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1-2/3×1/4=5/6,生育一个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1/2(其中男孩的概率是1/4),故生育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概率是5/6×1/4=5/24,生育一个男孩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5/6×1/2+1/6×1/2=1/2。15号的基因型是aa,其与正常男子aa结婚不可能生出患甲病的孩子。
22.答案:(1)减法
(2)DNA是S型菌的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或DNA是遗传物质)
(3)在含有32S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
(4)32P;进入;不能;DNA和蛋白质均含有N元素(N元素不是DNA特有元素或N元素无法区别DNA和蛋白质)
(5)部分含32P的噬菌体被细菌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已释放);是;含32P的噬菌体没有侵染细菌(含32P的噬菌体/亲代噬菌体没有将DNA注入细菌),离心后含32P的噬菌体会到上清液中
(6)分离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其作用
23.答案:(1)DNA;a
(2)脱氧(核糖)核苷酸
(3)氢键
(4)④;⑤⑥⑦
(5)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DNA分子中碱基对G/C的比例高,氢键相对较多,分子结构更加稳定(或氢键多)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从5'到3'端(5'→3');DNA两条链(分别以DNA一条链)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减少;短链片段连接成长链片段
24.答案:(1)易饲养,繁殖快;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染色体数目少;均为雄性(雄性)
(2)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Ⅱ2)或同源区段(Ⅰ)
(3)线性;不是;二者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位于同一条染色体或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
(4)①残翅;②后代性状及比例;③3:1
解析:(1)亲本有斑纹个体与无斑纹个体杂交后代F1表现为均为有斑纹,说明有斑纹对无斑纹为显性,让F1雌雄均为有斑纹的果蝇杂交,所得F2出现了性状分离,且有斑纹:无斑纹=3:1,说明有斑纹是显性性状,无斑纹是隐性性状。如果基因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2雌雄果蝇中均为有斑纹:无斑纹=3:1,性状与性别没有关联;如果基因A/a是位于性染色体上,若F1雌雄有斑纹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XAY,所得F2果蝇基因型为XAXA、XAXa、XAY、XaY,即无斑纹果蝇均为雄果蝇。
(2)非同源区段(Ⅱ1)是雄果蝇Y染色体特有的区段,若基因A/a位于该区段,则性状的遗传只在雄果蝇中出现,不符合杂交实验结果,故推测基因A/a不可能位于图中的非同源区段(Ⅱ1),若基因A/a位于性染色体上,有可能位于同源区段(Ⅰ)或非同源区段(Ⅱ2),即亲本的相关基因型为XAXA和XaY或XAXA和XaYa。
(3)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制出果蝇多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该图说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图中朱红眼与深红眼两个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因此,二者不属于等位基因。
(4)亲本长翅和残翅杂交,后代全为长翅,说明长翅对残翅为显性,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中长翅:残翅=15:1,为9:3:3:1的变式,因此可确定控制长翅和残翅性状的基因为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也可能是由一对基因(A、a)控制,但含a的雄配子部分不育。为验证上述结论,该小组设计了如下的杂交实验,即选取F1长翅果蝇作父本,选取未交配过的残翅果蝇作母本进行杂交,通过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若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子代果蝇的表现型比例为长翅:残翅=3:1;若为含a的雄配子部分不育,这里假设F1产生的含a基因的雄配子的比例为x,则F1个体自由交配产生的残翅比例可表示为1/2×x=1/16,则x=1/8,说明含a的雄配子有6/7表现不育,则该实验结果中长翅:残翅=7:1。本实验中,用10个培养瓶进行培养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后代,使统计结果更接近于理论值,从而使实验结论更具有说服力,在子代孵化出幼虫后,去除亲本果蝇是为了避免亲本与后代杂交,导致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步骤A
将蚕豆根尖置于含放射性3H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大约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
在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细胞周期取样,检测中期细胞染色体上的放射性分布。
步骤B
取出根尖,洗净后转移至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大约两个细胞周期的时间
亲本
F1
F2
野生型雌果蝇×无斑纹雄果蝇
雌雄均为有斑纹
有斑纹:无斑纹=3:1
亲本
F1
F2
长翅×残翅
全为长翅
长翅:残翅=15:1
实验步骤
具体操作
亲本的选择
选取F1长翅果蝇作父本,选取未交配过的①_______果蝇作母本。
亲本的接种
取10个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瓶,每个培养瓶中接种3~5对果蝇。
培养子代
实验开始7天后,培养基中的卵孵化出幼虫后,去除亲本果蝇。
观察统计②_____
待成蝇后,麻醉,观察并统计。
结果分析
如果长翅:残翅③_____;假设一成立;如果长翅:残翅=
7:1,假设二成立。
2021-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