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飞船与我国空间站交会对接,航天员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A.地球B.进入预定轨道的飞船
C.太空碎片D.返回地面的火箭残体
2.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极具挑战性,主要原因是( )
①缺少光照条件
②宇宙射线强烈
③失重
④太空碎片威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中国空间站位于( )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外太空
2023年5-9月加拿大持续发生森林火灾,已向大气层释放了4.1亿吨二氧化碳,火灾带来的影响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加拿大森林火灾主要分布在该国北部地区,是因为该国北部分布大面积的( )
A.热带雨林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
5.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增多,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减少
③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④大气吸收地面短波辐射能力增强
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④
圃田泽是古代黄河流域著名的九大湖泊之一,金代以后,圃田泽不断受到黄河南泛的灌淤,地势越来越高。如今,圃田泽已彻底消失。下图为古圃田泽与周围水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古圃田泽消失,主要是改变了水循环的( )
A.蒸发B.水汽输送C.下渗D.地表径流
7.古圃田泽的变迁,体现了水循环地理意义中的( )
A.促进各种水体更新B.调节全球水热平衡
C.塑造地表形态D.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和生态
中巴经济走廊起于中国西部城市喀什,终至巴基斯坦西南部的瓜达尔港。1990—2018年中巴经济走廊冰湖分布区年均气温明显上升,年降水量微弱增加。下图示意中巴经济走廊范围与冰湖(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地貌中,与冰湖形成作用类型一致的是( )
A.天坑B.雅丹地貌C.峡湾D.沙嘴
9.调查发现,2000年之后部分小规模冰湖消失,其原因可能是( )
A.泥沙淤积增加B.板块碰撞激烈C.湖盆构造下陷D.蒸发量增大
10.中巴公路沿线的潜在危险性冰湖( )
A.水量减少B.距冰川末端近
C.溃决后会诱发地震D.扩张速度较慢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30秒,在甘肃省积石山县柳沟乡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截至2023年12月22日,地震已致148人遇难,784人受伤。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推测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12.关于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地震震级高,震源深
②房屋抗震性能差
③震区人口相对密集
④时值深夜,人们处于休息状态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多枝怪柳是我国荒漠地区广泛分布的植物之一,对盐碱地的改良作用显著。下图为多枝柽柳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多枝桎柳为适应干旱环境,应具有的特征是( )
A.树干高大B.根系发达C.树叶粗大D.花期较长
14.多枝桎柳对盐碱地的改良作用显著,不是因为( )
A.吸取土壤中的盐分,降低盐碱度
B.枯枝落叶腐烂后可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
C.树叶吸收大气中的水汽补充地下水
D.密源植物,可降低地下水位
地层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而依据地层组成物质的特征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的环境特征。2021年在江苏无锡梁溪河景观带发现了可能属于石炭纪(3.58亿年-2.98亿年前)珊瑚群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生物开始出现的地质时期,与珊瑚一致的是( )
A.三叶虫B.始祖鸟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16.推测梁溪河景观带当时的地理环境为( )
A.氧化环境B.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
C.还原环境D.森林茂密的暖湿环境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很多美文佳句中都蕴含了鲜明的地理原理,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其中“巴山”是指重庆一带的山地丘陵区,夜雨是指晚八时以后,到第二天早晨八时以前下的雨。重庆一带地区的夜雨占全年的60%以上。下图为重庆市地形图。
(1)若下图M表示山谷,N表示山坡,请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夜雨”形成的气流运动方向。
(2)分析重庆一带地区多夜雨的原因。
(3)有人说重庆是中国的“雾都”。请从逆温的角度加以解释。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棕熊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棕熊的捕食量大,生存空间的需求较大,需要摄取大量富含高热量、高脂肪的动植物来补充能量,特别是冬眠前需要积累大量脂肪。近年来,牧民与棕熊之间的冲突急剧增加。下图为人熊冲突点位图。
(1)分析棕熊与牧民发生冲突的原因。
(2)请推断棕熊捕食家畜数量较多的季节并试阐述理由。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丹霞地貌是由深厚的红色砂岩、砾岩构成,因岩层呈块状结构和富有易于透水的垂直节理,经流水向下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陡峭峰林或方山地形。下图为西北地区丹霞地貌(广义)空间分布图。
材料二:甘肃张掖丹霞地貌演化过程图。
(1)说出形成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
(2)依据材料,归纳西北地区丹霞地貌的分布特征。
(3)依据材料,推测张掖丹霞地貌发育至中年期景观的形成过程。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地时间10月23日气象卫星监测到澳大利亚发生了一次沙尘暴现象。下图为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请判断甲乙丙丁中风力最大处并说明原因。
(2)气象卫星监测到丙地正经历沙尘暴天气。试判断此次沙尘暴的起源地,并说明判断依据。
(3)气象卫星在本次监测过程中可以确定沙尘暴哪些信息?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地球、进入预定轨道的飞船、太空碎片都属于宇宙中的物质,都属于天体,ABC错误;返回地面的火箭残体穿过地球大气层,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中,不是宇宙中的物质,不属于天体,D正确;故选D。
2.答案:D
解析:宇宙空间的特点是高真空、强辐射、失重。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极具挑战性,主要原因是宇宙射线强烈、失重、易受太空碎片威胁,②③④正确;舱外太阳辐射强,不缺少光照条件,①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由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距离地面的平均高度约为10—12km,A错误;平流层位于对流层顶到距地面约50km的高度,B错误;高层大气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50km以上,中国空间站距离地面400-450千米,应属于高层大气,还未到达外太空,C正确,D错误。故选C。
4.答案:B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加拿大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对应的是亚寒带针叶林,B正确;热带雨林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温带落叶阔叶林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ACD错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①正确;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增多,大气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也会相应增多,②错误;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增多,产生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③正确;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圃田泽是古代黄河流域著名的九大湖泊之一,湖泊属于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该湖泊的消失改变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D正确;圃田泽的消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蒸发、下渗,但不是主要的影响方面,对于水汽输送影响较小,排除ABC。故选D。
7.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金代以后,圃田泽不断受到黄河南泛的灌淤,地势越来越高,湖泊消失,体现了水循环可以塑造地表形态,C正确;未有体现出水循环对于水体更新、调节水热平衡和调节局地气候的影响,排除ABD,故选C。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冰湖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天坑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导致,峡湾是由冰川作用形成,沙嘴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综上可知,C正确,排除ABD,故选C。
9.答案:D
解析:结合题干信息可知,2000年之后部分小规模冰湖消失,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规模较小的冰湖水分蒸发,消失不见,D正确;冰湖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其泥沙淤积量较少,排除A;本地区位于板块内部,板块碰撞较少,排除B;构造下陷不会导致湖泊消失,排除C。故选D。
10.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潜在危险性冰湖有可能湖水水量增加,发生溃决导致次生灾害发生,如:滑坡、泥石流等,但不会导致地震发生,排除AC;中巴公路沿线的潜在危险性冰湖分布在海拔较低处,但是由于其产生原因在于冰川作用,因此距冰川末端近,B正确;无法判断其扩张速度,排除D。故选B。
11.答案:A
解析:结合图中信息可知,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外核,④为内核。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震源位于地壳(①),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2.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地震已致148人遇难,784人受伤,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原因在于,该次地震震级达到6.2级,震源深度为10千米,震级较高,震源较浅,排除①;房屋抗震性能较差,且震区人口相对密集,同时,地震时间位于深夜时刻,人们处于休息状态,逃离灾害能力较弱,②③④正确。故选B。
13.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学习可知,多枝柽柳是我国荒漠地区广泛分布的植物之一,为适应干旱环境,因此树干大多短小,根系发达,花期较短,树叶较小,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4.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多枝柽柳对盐碱地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多枝柽柳可以吸收土壤中的盐分,降低盐碱度,枯枝落叶腐烂后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同时多枝柽柳属于密源植物,吸收水分较多,降低地下水位,ABD不符合题意;树叶吸收大气中的水汽补充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加剧盐碱化,C符合题意。故选C。
15.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珊瑚存在于石炭纪,石炭纪属于古生代,与珊瑚地质年代一致的属于三叶虫,A正确;始祖鸟出现于中生代,裸子植物属于中生代,被子植物属于新生代,排除BCD。故选A。
16.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江苏无锡梁溪河景观带发现属于石炭纪的珊瑚群化石,珊瑚群生长于温暖湿润的浅海环境,因此,该地当时的地理环境为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7.答案:(1)。
(2)重庆气候湿润,云量多,空气湿度大;以山地、丘陵为主,多平行岭谷;夜晚,谷地近地面由于地形比较封闭,散热较慢,气温较高,暖湿空气上升,凝云致雨。
(3)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地面降温快,形成逆温现象;空气对流运动不显著,大气较稳定;加之地形比较封闭,空气中的水蒸气难以扩散,近地面的潮湿空气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飘浮在低空形成雾。
解析:(1)夜雨是谷地空气被迫抬升。结合所学知识,山地地区在夜晚时山坡降温速度较快,冷空气收缩下沉,在山坡处堆积,山坡处形成高压,山坡冷空气顺坡而下,到达山谷,使山谷暖空气被迫抬升,在抬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形成夜雨。绘图如下:
。
(2)本小题主要结合夜间热力环流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重庆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云量较多,空气湿度较大,且该地低处山区,以山地丘陵为主,该地区多山谷,山谷地区地形较为封闭,散热较慢,气温较高,暖湿空气较多,暖湿空气被迫抬升会导致成云致雨。
(3)雾是近地面水汽凝结,需水汽充足和近地面气温降低。结合所学知识,重庆被称为中国的雾都,原因在于晴朗的夜晚,云层较薄,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较快,容易形成逆温现象;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对流活动减弱,大气保持稳定,加上地形封闭,水汽无法扩散,水汽凝结形成雾。
18.答案:(1)西藏高寒缺氧的环境限制了富含高热量、高脂肪的植物生长,棕熊难以从植物中摄入足够的能量;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食草动物数量减少,间接影响了棕熊的食物来源;牧民转场压缩和分割了棕熊的生存空间;牧民与棕熊活动空间高度重叠,可能引发人兽冲突。
(2)春季与秋季;春季棕熊出蜇,急需补充能量,棕熊为了储存足够的热量和脂肪进入冬眠,会在秋季摄入大量食物;秋季是当地牧民的转场季,家畜在转场过程中看守力度削弱,部分牛、羊脱群,给棕熊带来了更多的捕食机会。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棕熊的捕食量大,生存空间的需求较大,需要摄取大量富含高热量、高脂肪的动植物来补充能量,而西藏地区海拔高,高寒缺氧的环境限制植物的生长,棕熊食物来源不足,棕熊难以从植物中摄入足够的能量;而人类活动的开发利用,导致植被破坏,食草动物数量减少,间接影响了棕熊的食物来源,导致棕熊食物来源不足;同时人类发展畜牧业,压缩棕熊生长空间,导致牧民与棕熊活动空间高度重叠,可能引发人兽冲突。
(2)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棕熊在冬眠前需要积累大量脂肪,因此会在秋季摄入大量食物,同时秋季是当地牧民的转场季,家畜在转场过程中看守力度削弱,部分牛、羊脱群,给棕熊带来了更多的捕食机会;同时棕熊冬眠结束之后的春天,棕熊出蜇,急需补充能量,因此在春秋季节棕熊捕食家畜数量较多。
19.答案:(1)流水侵蚀作用。
(2)西北地区丹霞地貌广泛存在(分布不均);以甘肃省、陕西省最为典型;整体呈西北—东南方向,呈“L形”分布;东南密,西北疏。
(3)地质时期地壳隆起,(河湖相)沉积物裸露;岩层垂直节理发育,水流沿节理裂隙不断下蚀,形成狭窄深沟,沟壁崩塌,使深沟进一步加深、加大形成“巷谷”;随流水等外力作用侵蚀加剧,巷谷谷壁崩塌加宽,山顶的平缓坡面被切割呈支离破碎状,形成宫殿式丹霞地貌。
解析:(1)由材料可知,丹霞地貌是经流水向下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陡峭峰林或方山地形,故形成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
(2)读图可知,西北地区丹霞地貌在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均有分布,广泛存在且分布不均;甘肃有50处,陕西有18处,以甘肃省、陕西省最为典型;分布的方向呈西北—东南方向,呈“L形”分布;在东南部的甘肃、陕西、青海等区域较为密集,而西北部的新疆分布较为稀疏,故东南密,西北疏。
(3)由材料可知,丹霞地貌是由深厚的红色砂岩、砾岩构成,先形成沉积岩,在地质时期地壳隆起,河湖相沉积物裸露;少年期,因岩层呈块状结构和富有易于透水的垂直节理,故水流沿节理裂隙不断下蚀,形成狭窄深沟,沟壁崩塌,使深沟进一步加深、加大形成“巷谷”;随流水等外力作用侵蚀加剧,巷谷谷壁崩塌使得间距加宽,山顶的平缓坡面被切割呈支离破碎状,出现陡峭峰林或方形山,形成宫殿式丹霞地貌。
20.答案:(1)丁。丁处等压线较其他三处密集。
(2)此次沙尘暴的起源地为乙地。依据:该地为沙漠,为沙尘暴提供物质基础;位于高压中心附近,处于丙地的上风处。
(3)沙尘暴的起源地、移动路径、移动速度、影响区域、严重程度、未来推进方向及其有关的动态信息。
解析:(1)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向主要观察等压线的密集程度。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风力最大,原因在于丁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因此风力较大。
(2)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丙地正在经历沙尘暴,该沙尘暴起源于位于沙漠中的乙地。乙地位于沙漠地区,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大量的疏松的沙质物质,同时,乙地靠近高压中心附近,处于丙地的上方向,因此沙尘暴发源于乙地。
(3)结合所学知识,气象卫星主要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沙尘暴监测,可以监测出沙尘暴的起源地,移动路径,移动速度,影响区域以及沙尘暴的严重程度,同时可以根据沙尘暴的信息,推测未来的推进方向及相关信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2023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地理试卷及答案,文件包含湖南省岳阳市2023界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地理试卷pdf、2023高三地理一模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地理试题docx、高三地理一模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