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3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七上复习检测)-决胜中考语文一轮地毯式复习(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23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七上复习检测)-决胜中考语文一轮地毯式复习(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23古诗词阅读与鉴赏七上复习检测解析版docx、专题23古诗词阅读与鉴赏七上复习检测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观沧海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者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最后一句卒章显志,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豪情。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1.D 2.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借助丰富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包罗万象的气势,表达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诗歌内容。
D.理解分析不正确。诗歌的最后一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故选D。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结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可知,诗句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借助丰富奇特的想象,写出了自己的壮志情怀: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表达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
3.《观沧海》的“观”即“看”,有哪两层含义?
【答案】3.(1)表示作者北征乌桓胜利班师心情乐观;(2)表示作者所写对象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详解】
3.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的胸襟。“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观沧海》的“观”即“看”,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北征乌桓胜利班师心情乐观;二是所写对象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4.全诗以“________”字统领全篇,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 观 抒发了诗人的雄心壮志 (或胸怀天下、豪迈自信的情感;或宏伟的抱负,意对即可)
【解析】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观沧海》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先写实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再写虚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的抱负。
5.描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
6.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5.(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调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解析】5.本题考查诗句画面描绘。
根据诗意,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将画面描绘出来即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诗意:萧瑟的秋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示例:秋风吹动树叶,声音萧瑟,在风的吹动下,浩瀚的海洋里洪波滔天,滚滚而来,如有仙人凌风踏浪。
6.本题考查思想感情。
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结合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7.说说“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中“涌”字的表达效果。
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作用?
【答案】7.“洪波涌起”仅四个字就逼真地展现了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写出了大海波涛汹涌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 8.采用了托物言志(间接抒情)的抒情方式,写出了大海气吞日月星辰的气概,好像银河和日月都出自其中。烘托出一种雄伟壮阔的氛围,表达出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想要平定中原、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解析】7.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涌”的意思是汹涌之意,表达了沧海的波澜壮阔,波涛汹涌。“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营造了壮阔的意境。
8.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观沧海》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这是虚写,作者运用想象,间接抒情,也可以理解为托物言志。大海可以吞吐日月星辰,自己也可以像大海一样,暗含诗人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抒发了诗人想要平定中原、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9.结合诗意,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呈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答案】9.火红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每天仿佛从宽广无垠的大海上冉冉升起,傍晚时分又缓缓落入到大海的怀抱;星光灿烂的银河,横贯在深蓝的夜空中,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海面,也仿佛发源于大海之中。
【详解】
9.本题考查诗歌画面描绘。
这几句的意思: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注意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把月亮、太阳的升落以及银河的灿烂景象描绘出来。语言要简洁,不能遗漏画面内容。
示例:火红的太阳每天从浩瀚的大海冉冉升起,傍晚时分又垂垂落下,投入到大海的怀抱;皎洁的月亮与它相互交替。星光灿烂的银河,璀璨烂漫,横贯在深蓝的夜空中,远远地与大海相融,也仿佛发源于大海之中。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从体裁上来说是一首_______,题目中“左迁”的意思是_________。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1. 七言绝句 降职 2.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解析】1.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理解。
第一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故它的体裁为七言绝句。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第二空,“左迁”的意思是降职或贬官。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2.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寄情于景,对诗人对友人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给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借明月来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无限同情、关切、思念之情。
3.有人认为“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闻”字用得很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4.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予明月呢?
【答案】3.“闻”是“听闻”的意思,可见诗人对友人非常关心,时刻都在关注友人的动向,体现了他们友谊的深厚。 4.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月亮,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诗人内心悲愁,无人理解,无法排遣,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明月,让明月带给远隔千里的知音人。
【解析】3.本题考查炼字。
“闻道龙标过五溪”的意思是: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闻”是“听闻”的意思,与“道”在一起,表示惊惜。“过五溪”是听到的内容,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牵挂之情。
4.本题考查赏析作者感情。
首先要了解写作背景,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王昌龄被贬官,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在此基础上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体会此诗作者抒发的感情,要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抓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句诗,这句诗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寄愁心与明月”是寄情于景,对友人王昌龄进行由衷的牵挂、思念。所以此句抒发了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牵挂、思念之情。
三、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的妙处。
妙处赏析:
【答案】答案示例1:这两句诗写“行舟”所见景色,“风正一帆悬”这一诗句有小景传大景之神,把春潮涨涌,浇水浩荡,江面开阔,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出来了。
答案示例2:这两句诗写“行舟”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闻:“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诗句对仗精准,意境开阔,情绪饱满。
答案示例3:思乡愁绪,在唐代诗人的诗歇里,已经灌注了“大唐气象”,意象选择摒弃了缠绵悱恻的小家子气,变得“凤平浪静”“河岸广阔”,意境雄阔,气象宏大。
(能从①整体画面感,②“平”“阔”,③“正”“悬”,④对仗角度等选取角度答题,答到2个语言点,意对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示例: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从修辞的角度看,运用了对偶的方法,从描写角度看,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从词语运用上看,选用了“平”“阔”“正”“悬”等词语,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春潮涨涌,江水浩荡,江面开阔,波平浪静的景色,并将一叶“行舟”置于这一大背景下,勾勒出一幅壮美的大江行船图。且用“正”“悬”写出了顺风,又是和风,写出帆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用词准确而传神。据此理解赏析作答。
2.标题中的“次”意思是____________。
3.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答案】2.停宿
3.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详解】2.考查词语解释。
“次北固山下”的意思是:停宿在北固山下。次,停宿。
3.考查诗句理解。
本诗尾联意为: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这是诗句的内容。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表现了作者浓重的思乡之情。
4.请说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蕴含的哲理。
【答案】
4.相信美好事物会冲破阻力,出现在眼前,给人以乐观向上的积极力量。
【解析】4.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诗人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用“生”和“入”突出江南春来早的特征,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感,表达了新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阻力,脱胎于旧事物;而旧事物中也一定孕育着新的生机,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5.此诗寓意深刻,语言凝练,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二字,将景物拟人化,使之富有生机并蕴含自然理趣。
6.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5.生 入
6.表达了诗人思乡念亲的思想感情。
【解析】5.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该句运用“生”和“入”两字,将“日”和“春”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昼夜转接、时序交替自然景观: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6.考查把握古诗的情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到达什么地方了,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这里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在自问自答中寄托思乡之情,同时用典,借“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此时的诗人孤身在外,不能与亲人团聚,心中不免有些遗憾,因此这里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还有不能和亲人团聚的遗憾之情。
四、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是_____名,解释“秋思”中的“思”______
2.马致远是____代戏曲作家、_____________。
3.《天净沙•秋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 曲牌 思绪 2. 元 散曲家
3.表达了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解析】1.本题考查曲子题目的理解。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指秋日寂寞凄凉的思绪,“秋思”中的“思”是思绪的意思。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
作者马致远是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3.本题考查诗歌感情的理解与掌握。
这首小令很短,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思乡的情怀。所以体现词作主旨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通过反复通读体会诗歌的情感,全面了解写作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这里通过秋天意象的描写,表达了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
4.这首散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 (朝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5.你认为“断肠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有人说“小桥流水人家”一句与上下句意境不同,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答案】4. 马致远 元代 5.“断肠人”是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他乡愁浓重,所见多衰败之景,所感为凄切悲伤之情。 6.此句运用了反衬(对比)手法,游子旅途中看到别人家的清新温馨,更加地想念自己远方温暖的家。
【解析】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6.本题考查理解人物及情感。
此曲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直抒胸臆。“断肠人”形容悲痛到了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伤悲的游子,因思乡而愁肠寸断。
时已深秋又临黄昏,藤是枯藤,树是老树,吹着飒飒西风。道是古道,马是瘦马。飘零在天涯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能不断肠呢?看那小桥、流水、人家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谧温馨,而家乡、亲人却又离得那么遥远。天气渐冷,家中的一切的一切让人牵挂。可作为游子,却还要骑着疲惫的瘦马,一颠一簸地漂泊天涯。此情此景,怎不叫人肝肠寸断啊!因此用“断肠人在天涯”直抒胸臆,抒发作者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6.本题考查诗歌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枯藤老树昏鸦”,意思是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写出了萧瑟肃杀的深秋之景,渲染了凄凉萧瑟的氛围;
“古道西风瘦马”,意思是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
“小桥流水人家”,意思是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描绘了和平安详生活气息的画面。描写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生活画面,与“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形成对比(或以乐景写哀情),突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7.请发挥想象,描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7.示例:秋天的傍晚,枯藤缠着老树,而老树上站着孤零的乌鸦。近处有一座小桥,旁边有个人家,而桥底下流着河水。这时,一个人牵着瘦马迎着凛冽的西风走到古道上。他将投宿何方呢?从而让我们体会到一位天涯游子的孤单、凄苦,渲染出他的思乡之情。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描述画面的能力。答题时首先理解句子的大意,然后结合全曲的内容,同时要在把握诗歌主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描绘曲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曲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曲,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诗意化。
示例:一个秋天的黄昏,荒凉的道理上,西风劲吹,落叶缤纷,干枯的藤蔓缠绕着枝桠纵横的老树,几只黄昏归来的乌鸦静静地站立在老树梢头,潺潺的流水从小桥下流过,桥边一座茅屋,炊烟袅袅,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消瘦的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慢慢前行。
8.仿照示例,从炼字的角度给“古道西风瘦马”中的“瘦”字做批注。
批注(示例):“枯”“老”两字妙!既写出“藤”“树”的特点,又为“断肠人”所处环境增添悲凉的色彩。
【答案】 8.瘦的不只是马,更暗指马上的人因奔波而消瘦。一个“瘦”字,将游子浪迹天涯的悲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解析】
8.本题考查诗文赏析。
“古道西风瘦马”,写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用“瘦”字来形容载作者远行的马,表面是指马因作者奔波而瘦,暗指作者因远离家乡独自漂泊,内心愁苦,逐渐消瘦;联系“断肠人在天涯”可知,游子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一个“瘦”字,表现了作者漂泊无依的、浪迹天涯悲苦。
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9.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写深秋晚景,在写法上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9.用“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来描绘深秋晚景,在写法上运用了寓情于景(或白描)的手法。
【解析】9.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本诗精心选取“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能代表萧秋的景物,一词一景,组合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让不同的景物沐浴于夕阳的余晖之下,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小桥下溪水潺潺,溪边人家炊烟缭绕。在萧瑟的秋风中,寂寞的古道上,此时,夕阳正西沉,洒下凄冷的斜晖,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
结合诗人漂泊在外的凄凉境地,在枯藤老树、小桥流水和古道西风的映衬下,更能激发诗人身为游子的孤独凄凉惆怅之情。本诗运用寓情于景(或白描)的手法,用一系列简洁却有力的意象为我们描绘出了绝妙的深秋晚景。
五、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答案】 1.峨眉山头高悬的那半轮秋月,映在江中,仿佛和水一起流动,陪伴着诗人远行。
【详解】1.本题考查描绘画面的能力。描绘画面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所描述的景象的特点,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作者的情感。答题时,首先要理解诗句内容: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明亮月影。其次要扣住诗句中的意象“山”“月”“江”,第三要抓住这些意象的特点,如“半轮”等。最后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写即可。
2.说说“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
【答案】2.“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的动感画面,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解析】
2.本题考查词语赏析(或炼字)。
“影入平羌江水流”意思是: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句式,是说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境。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3.诗歌最后两句连用了哪几个地名,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3.清溪、三峡,渝州。地名注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3.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最后两句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清溪、三峡、渝州,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不同的地域转换,暗点行船之快。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点出了与旅途相关的地名,表现了急切奔向之意。构思精巧,精巧地点出行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离友人愈远,就更加想念。据此作答即可。
六、江南逢李龟年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落花时节又逢君”这一句诗很有名。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落花时节”有什么寓意?
【答案】
1.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
【详解】
1.考查诗句赏析。“落花时节又逢君”意思是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落花时节”从字面上点明了两人相相逢的时间,又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2.“落花”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请写出本诗中“落花”的丰富寓意。
【答案】2.“落花”,暗喻了国家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
【解析】2..本题考查意象。解答此题结合诗歌的意思和写作的背景来分析。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意思是,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大好风光,没有想到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昔日不再,梦一样的回忆,改变不了眼前的无奈。这两句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沧桑巨变。风景秀丽的江南,在和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快意之游的所在。如今真正置身其间,面对的却是满眼凋零的落花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既是即景书事,暗喻世运的衰颓(国家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
3.古诗文中常见“花”这一意象。请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和“落花时节又逢君”中“杨花”“落花”的含义及其表达的情感。
【答案】3.“杨花”是柳絮。“杨花”点明了时令;渲染了无限伤感的离别气氛;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之情。
“落花”一指现实中的飘落的花,也指诗人和李龟年,又指经历安史之乱之后,由盛转衰的大唐。“落花”点明了重逢的时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落魄,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表达了诗人对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详解】3.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及情感的把握。
“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意思是: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花”指柳絮。诗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意思是: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风景秀丽的江南,在和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快意之游的所在。如今真正置身其间,面对的却是满眼凋零的落花和嶓然白首的流落艺人,此处的“落花”既是实景,又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4.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解析】
4.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把握。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风景秀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诗人真正置身其间,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如同是即景书事,又如同是别有寓托,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这四个字,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加上两句当中“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自身身世飘零的感慨。据此理解做答。
5.“寻常”“几度”各是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5.寻常,平常;几度,多次。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解析】5.本题考查词句含义和作用。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岐王府邸里时常相见,崔九堂前您的音乐多次听闻。
寻常:经常,时常。几度:多次。
“寻常”“几度”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和李龟年里在当时的权贵之家见面的次数比较多,开头二句虽然是在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岐王宅”、“崔九堂”,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开元鼎盛时期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昔日的美好回忆。当年出入其间,接触李龟年这样的艺术明星,是很寻常的,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却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境了。两句诗在迭唱和咏叹中,好像是要拉长回味的时间似的。无形中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意近即可)
【详解】
1.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这首诗以重阳登高为话题,描绘了长安故园寂寞开放的菊花,其所负载的意义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之情,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关心和同情,对国事的忧虑,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取得和平的渴望。
2.这首诗写了____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
【答案】2. 重阳节 九日、登高
【解析】2.考查诗歌内容。
根据本诗题目中的“九日”以及第一句中的“登高”可知,这首诗写了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重阳节为九月九日,有登高望远的习俗。
3.概括前两个诗句描写的场景。
4.赏析“遥怜故园菊”诗句的妙处。
【答案】3.重阳节想要登高赏菊,感叹无人送酒。 4.想象遥远的故园的菊花,虽无人欣赏,但也应在靠近战场的地方盛开,表达了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解析】3.考查诗中场景,开放类试题,尊重诗句原意,语言简洁概括即可。
前两句诗意为: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惜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可概括为:重阳节想要登高赏菊,感叹无人送酒。
4.考查诗句赏析。
“遥怜故园菊”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这句承接前句,是一种想象之辞。本来,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5.诗歌的第二句运用了典故,请简要赏析。
【答案】5.第二句中的“送酒”化用王弘给陶渊明送酒的典故,这里反用其意,感叹“无人送酒来”,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目中“行军”的特定环境,展现了军旅生活的寂寞、冷清、艰苦,同时表达了诗人的惆怅、凄凉之情。(意近即可)
【解析】5.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意思是勉强地想要去登高饮酒,可惜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送酒”化用陶渊明的典故,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这时正好王弘送酒来了,于是醉饮而归。诗句写“无人送酒来”,其实是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表达诗人的惆怅、凄凉之情。
6.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请简要分析诗歌第三句中“遥”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6.“遥”意为遥远,作者用“遥”字写出了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意近即可)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赏析。
“遥”意为遥远,“遥怜故园菊”意思是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据此可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特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
八、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沙似雪”“月如霜”运用 ____ 的修辞手法,营造了边塞 ____ 的环境氛围。
2.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1. 比喻 荒凉、凄冷
2.示例: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回乐烽前的沙漠如同白雪;烽火台上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详解】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意思是: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作者把“沙漠”喻为“雪”,将“月光”喻为“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一夜征人尽望乡”可以看出,诗句营造了征人乡思的“荒凉、凄冷”。据此可填写作答。
2.考查对诗文内容理解及画面描绘。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意思是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作答时,抓住“回乐烽”“沙”“城”“月”等意象,展开合理的想象,描绘出诗人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答案不唯一,符合情境即可。
示例:登楼远眺,起伏的群山上矗立着许多烽火台。回乐烽前面的沙土白得像雪一样,受降城下的月光照在地上,好像撒了一层霜。
3.诗人夜上受降城看到了怎样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绘。
4.请从感官的角度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抒发情思的。
5.沙漠并非“雪原”,月光并非“秋霜”,作者是否用笔错误?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3.示例:远看,高大的回乐烽前,那些沙子好似积雪一样;近看,受降城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4.示例一:视觉,作者看到了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听觉,作者听到如泣如诉的声,触发了征人无限的相思之情。
示例二:作者通过视觉(前两句)、听觉(后两句),抒发了将士们(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 5.作者运笔无误。这里,作者有意借寒气袭人的景物突出受降城外月夜的空寂惨淡,渲染内心的孤独凄凉,也为下面抒发乡思之愁做铺垫。
【解析】3.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内容。
这首诗的一二句“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意思是: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远看,高大的回乐烽前,那些沙子好似积雪一样。
4.本题考查分析诗人的情思。
诗的一二句“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意思是: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从视觉的角度进行描写,作者看到了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诗的第三句“不知何处吹芦管”意思是: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作者从听觉的角度,写听到如泣如诉的芦管的声音,触发了征人无限的相思之情,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
5.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明确观点:作者运笔无误。诗的一二句“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意思是: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也为下面抒发乡思之愁做铺垫。
6.说说后两句诗的意境特点及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答案】6.意境特点,可以是凄凉、幽怨、苍凉、旷远等。蕴含情感:思乡之情。答案示例:后两句诗的意境特点是幽怨、苍凉,蕴含着诗人的思乡之情。
【详解】
6.本题考查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意思是: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表达了戍边战士思念家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据此分析可知,后两句诗的意境特点是幽怨、苍凉,表达了戍边战士浓重的思乡之情和急切的盼归之情。
7.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似雪”“如霜”两词的表达效果?
【答案】7.比喻,把沙漠、冷月比喻为“似雪”“如霜”,描绘出了苍凉旷远的意境。
【详解】7.本题考查诗歌词句赏析。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意思是: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深秋白霜。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似雪”“如霜”两词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大漠的苍茫、惨淡的景象,渲染“征人”深沉忧郁的思乡之情。
8.诗中有一个“尽”字,表达的作者什么情感?
【答案】8.示例:一个“尽”字写出了离家征战之人听到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大家都沉浸在思乡的愁绪中。
【详解】8.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比阅读能力。
李诗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意思是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尽”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九、秋词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我言秋日胜春朝”诗句中,诗人将“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进行对比,表达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
2.请用生动形象语言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1. 秋日 春朝 2.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意思是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这两句将自己的颂秋和古人的悲秋进行对比,将秋日与春天进行对比,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
2.本题考查诗歌画面描绘。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意思是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可知句中重点描写了“空”“鹤”“诗情”,其特点分别是“晴”“排云上”“直冲”,然后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和意境即可。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
示例:在秋日的暖阳下,万里晴空,朵朵白云漂浮在广阔天空里,这时候,我看见一只雪白的的仙鹤,像射出的一支箭,刺破凌云,载着诗人的豪情,直冲到云霄之外了。
3.古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中“排”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 3.“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解析】
3.本题考查炼字。炼字题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排”,有推、冲破的意思,文中指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一个“排”字,表现出诗人高扬的气概和开阔胸襟。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4.这首诗一改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乐观向上的豪情,也隐含了诗人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愈挫愈勇的豪壮情怀,表现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解析】4.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依据“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和作者被贬的创作背景可知,我们感受到诗人并没有受到当时自身处境和秋天凄冷的影响;依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可知,与其他诗人“悲秋”相反,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表现出在逆境中越挫愈勇、乐观向上的豪壮情怀。据此作答即可。
十、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巴山夜雨涨秋池”。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示例一:“涨”字富有动态感,既写出了巴山之水灌注秋池的自然之景,又表现出诗人深重的绵绵愁思。
示例二:“秋”字点明季节,渲染出一种孤单悲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之情。(答出一点即可) 2.这两句是虚写,作者想象与亲人欢聚,共剪蜡烛西窗之下,向家人诉说巴山夜雨时想念家人的重逢情景。表达了作者渴望与家人团聚的思想感情。
【解析】1.本题考查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句子。答题格式一般是:字意+手法+表达效果。示例:“涨”是涨满之意,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秋雨绵绵,秋夜漫漫,独处凄凉之地,诗人的身世之悲,漂泊之感,思念之情,如池中秋水,在心头漫溢。“涨”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
2.本题考查理解诗意和诗人的情感,结合诗句内容理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意思是: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做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因此,这两句是虚写,作者想象与亲人欢聚,共剪蜡烛西窗之下,向家人诉说巴山夜雨时想念家人的重逢情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心、盼望团聚之情,不言可知。
3.诗中两次提及“巴山夜雨”,请你分别说说两处的含义。
【答案】3.第一个“巴山夜雨”是实写,描写秋雨连绵,渲染凄清寂寥的情调;第二个“巴山夜雨”是虚写,是想象未来和友人团聚时回忆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实托眼下的孤寂和思念情深。
【详解】3.本题考查赏析诗歌内容。
前一句“巴山夜雨”是实写,后一句的“巴山夜雨”是以情写景。“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
第一个巴山夜雨是实写,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巴山的夜雨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描写了实实在在的景,渲染了凄清寂寥的气氛,写出了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第二个巴山夜雨是虚写,写“却话巴山夜雨时”独坐听雨无人共语,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何当共剪西窗烛”想象着与亲友团聚时的美好,更突出心中的孤寂,抑郁。寓情于景,据此回答即可。
4.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二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4.“何当共剪西窗烛”意思是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何当”是什么时候,反衬了诗人此时郁闷、孤寂的处境,体现了诗人渴望回家团聚的急切心情。(意近即可)
【解析】4.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意思是: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做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何当”是“什么时候”的意思,是对未来团聚情景的想象。作者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心、盼望团聚之情,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而此时作者却“独听夜雨、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无奈,是不难想见的。“何当”二字,体现了作者在诗中想象未来团聚时的欢乐,也反衬了诗人郁闷、孤寂、无奈的心境,表达了对妻子的安慰之意。
5.“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中的“涨”字用得生动形象,请你简要地说明其妙处。
6.诗歌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5.“涨”用词准确,富有动态感;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 6.诗人运用想象的手法想象来日重逢、剪烛夜话的欢乐情景,以此来反衬今夜的孤寂,表达思乡之情。
【解析】5.本题考查字词的赏析。
“涨”是一个动词,表示的意思是“水位上升”,在句中是说巴山那里下雨了,池塘里的水位上升,这样的话本来是一个静态的画面,从而将其转化为动态的画面,同时联系前面的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可以将其解读为,诗人流落在外,没办法回家的一种愁思仿佛从池塘中涨出来,表达出来诗人的深深的愁思。
6.本题考查诗歌的手法。
由“何当共剪西窗烛”可知含义为“什么时候一起坐在床边秉烛夜谈”,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并不是诗人所经历的实际之事,所以说,我们应该是判断这是诗人想象的内容;同时,诗人和思念之人相聚之时,讲述当年的巴山夜雨,也是表现出了当时的那种快乐,然而如今诗人却是自己一人在外,独自感受悲凉,这样的对比,让读者更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思念之情。
十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作者借写“铁马冰河”梦境,旨在抒发怎样的情感?
【答案】 1.抒发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的主旨情感。
“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意思是: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陆游因思绪翻滚而久久不能入眠,以至于夜漏更深。加之破窗外的风吹雨打声作催化,让陆游想到了国家的风雨飘摇,继而在终于熬不住,隐隐睡去之时,联想到了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写出了作者对收复中原日思夜想,甚至夜不能寐的惦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陆游心系家国的深厚情怀。
2.诗歌的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 _____,表达了诗人的 _____的情感。
3.梁启超对本诗作者曾有这样的评价:“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请说说你从这首诗中看到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答案】2. 南宋王朝岌岌可危,摇摇欲坠 收复失地、报效祖国
3.诗人忧国忧民、报效国家的强烈感情至死不渝、艰难也“不自哀”,杀敌立功。
【详解】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情感的分析。
诗歌第三句“夜阑卧听风吹雨”意思是:夜将尽了,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南宋王朝岌岌可危。“尚思为国戍轮台”还想着为国家去守卫北方边疆,“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以“痴情化梦”的手法,表达了自己收复国土、统一祖国的壮志。
3.本题考查诗歌阅读探究。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诗人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时境遇凄凉却“不自哀”,而是想着为国家去守卫北方边疆,可见其爱国之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在雨夜,他想到的是风雨飘摇中的南宋王朝,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在梦里驰骋沙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4.通读全诗,说说诗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答案】4.诗中塑造了一个虽年老多病,却仍旧渴望为国戍边,奋勇杀敌,收复失地的爱国诗人形象。
【详解】4.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本诗的意思是: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深夜里,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诗的开头两句,运用了描写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述访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戌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据此分析,全诗塑造了一个虽年老多病,却仍旧渴望为国戍边,奋勇杀敌,收复失地的爱国诗人形象。
5.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5.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将自己渴望杀敌报国的梦想付诸梦中,强烈的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解析】5.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这两句紧承首两句,扣住“梦”在写。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间接写出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的现实和痛苦。“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故这两句运用间接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的爱国之情。
6.“僵卧孤村不自哀”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赏析。
7.“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运用反衬的手法,叙述了诗人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僵卧孤村”不仅写出了诗人此时的现实处境——年老病重,居住在偏僻、荒凉的村子里,同时也是作者精神处境的展现——寂寞、孤苦、窘迫;“不自哀”以“僵卧孤村”来反衬,更显诗人为国征战的意志的坚定。(意近即可) 7.一方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另一方面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体现了诗人对南宋王朝的担忧。(意近即可)
【解析】6.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及作用理解。“僵卧孤村不自哀(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却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这里是反衬手法的运用。根据下句“尚思为国戍轮台”可知,诗人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这诗句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即:“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7.本题考查赏析重点词语。“夜阑卧听风吹雨(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写时间、环境和现实生活中的诗人形象。“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爱国之情。
十二、潼关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景象。
【答案】1.示例:诗人在渔关道上单骑孤行,任清能的马路声被猎猎的秋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海里。
【解析】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描绘画面要抓住具体景物,结合诗歌的感情基调、主题,合理想象,细致描绘。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展现了一个空旷辽远的境界,要抓住“高云”“城”“秋风”“马蹄声”等意象来描绘。
示例:诗人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巍峨的雄关被白云团团簇拥着,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的西风吹散、吹远,消失不见,最后飞入滚滚的云涛里。
2.说说“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2.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种种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解析】2.本题考查情感主旨。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意为:奔流的黄河流入辽阔的原野还嫌太束缚,秦岭山脉进去潼关以后就再也不知道何为平坦。“犹嫌束”“不解平”运用拟人手法,把高山大河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表达出诗人要求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理想。
3.请从炼字的角度说说“终古高云簇此城”一句中“簇”字的妙处。
4.“诗言志”,这首诗作者通过描写途经潼关的所见所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3.“簇”,以动写静,写出了潼关城孤悬在崇山峻岭之中,从侧面写出了潼关城的高。 4.表达了诗人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解析】3.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意思是: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簇”有“丛聚、聚集”之意,用“簇”形容潼关城,以动写静,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孤悬在崇山峻岭之中,写潼关形势十分险要,云之高亦衬托出潼关城之高大、雄伟。
4.本题考查作者情感。
《潼关》是一首谭嗣同18岁时写的诗,该诗是七言绝句。当时他随父亲到甘肃上任,途经过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写下此诗。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诗人把潼关写活了,特别通过“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来表达自己的心志,这两句写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峰更比一峰高。作者将写景与言志巧妙地结合起来,“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5.赏析第四句中“不解”的表达效果。
【答案】5.“不解”是“不懂”“不知道”的意思(可不写),拟人的手法,写出群山的巍峨(险峻),表现了诗人勇往直前(渴望冲破罗网、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解析】
5.本题考查赏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结合“山入潼关不解平”可知,诗句的意思是山峰刚入潼关不知道自己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峰更比一峰高;“不解”是“不懂”“不知道”之意,本是写人,这里却是赋予山以人的情态,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群山的巍峨险峻,表现了诗人已与高山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不解平”的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表现了诗人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6.康有为曾赞扬谭嗣同:“以天下为己任,以救中国为事,气猛志锐。”你认为本诗中哪两句最能体现“气猛志锐”,为什么?
【答案】6.参考答案:第三、四句,这两句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心态。
【详解】6.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句的辨析及对诗歌主旨的把握。
应先理解“气猛志锐”的大意(性格刚猛、锐意进取),再辨析四句诗,抓住主旨句“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从诗中拟人化事物(河流、山)所凸显的特点(“犹嫌束”“不解平”)中把握诗人的心态。
首句写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第二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显出孤城的荒凉与落寞。三四两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锐气。据此可知三四两句最能体现诗人的“气猛志锐”。
7.请从修辞角度说说后两句诗的妙处。
【答案】7.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犹嫌束”“不解平”赋予河流(黄河)、原野、山峰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了潼关山水环绕、地势险要的特点。
【详解】7.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作者通过“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来表达自己的心志,这两句写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峰更比一峰高。作者将写景与言志巧妙地结合起来,赋予黄河、高山以人的情态“犹嫌束”“不解平”,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潼关山水环绕、地势险要的特点,展现了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的胸怀,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23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八上复习检测)-决胜中考语文一轮地毯式复习(部编版),文件包含决胜中考一轮复习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大练习解析版docx、决胜中考一轮复习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大练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书法鉴赏(真题闯关)-决胜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地毯式复习(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11书法鉴赏真题闯关解析版docx、专题11书法鉴赏真题闯关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书法鉴赏(小题狂练)-决胜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地毯式复习(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11书法鉴赏小题狂练解析版docx、专题11书法鉴赏小题狂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