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33,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17页。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75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夏至日北京时间13时整,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地观测到旗杆的影长最短,并测得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约为73.5°,北京时间9时,兴趣小组在该地借助太阳的位置用手表(表面朝上)确定正南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地的经纬度是( )
A. 120°E、30°NB. 115°E、7°NC. 110°E、16.5°ND. 105°E、40°N
2. 四种确定正南方向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1. D 2. A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北京时间13时整,该地日影最短(地方时为12时),则表明该地在北京以西,两地相差1h*15°=15°,故该地的经度为105°E; 据材料可知,该地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73.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该地和北回归线(23.5°)之间的纬度差=90°-73.5°=16.5°故该地纬度有可能是7°N或40°N,但是(105°E,7°N)并不在我国境内,所以只能是40°N。故选D。
【2题详解】
手表定向法:手表平放,表面朝上.以时针对着太阳方向,此时时针与表面上12:00时刻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夹角,在此夹角划一条角平分线,平分为二,这条角平分线所指的方向就是南,相反的方向就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注意:时间当地的地方时)。此题中北京时间9时,当地地方时为8时,但是在实际测量时,我们用的手表使用的是北京时间,而北京时间比当地的地方时早一个小时,所以在手表上,正南方向应为夹角平分线顺时针旋转15°所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两地之间相差经度=时差×15°,再依据“东加西减”进行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90°-两地纬度差。
青衣江是青藏高原东缘大渡河的一级支流,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横穿龙门山构造带南段,流经宝兴、雅安、夹江,于乐山处汇入大渡河。图1示意青衣江流域,图2示意青衣江雅安段河谷剖面。研究发现,青衣江上游地区河流阶地数量整体较下游地区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与上游河段相比较,青衣江下游河段( )
A. 河谷较为狭窄B. 沉积物的平均粒径较大
C. 水流速度较快D. 发育有较宽阔的河漫滩
4. 与阶地T₂相比,阶地T₃( )
①形成时间早②形成时间晚③形成时地壳抬升幅度小④形成时地壳抬升幅度大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5. 青衣江上游地区河流阶地数量整体较下游地区少,可能是因为上游地区( )
A. 基岩较硬B. 以侧向侵蚀为主C. 海拔较高D. 河流携带泥沙少
【答案】3. D 4. C 5. A
【解析】
【3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青衣江上游地区河流阶地数量整体较下游地区少,与上游河段相比较,青衣江下游河段位于盆地,地形较平缓,水流速度慢往往会发育较宽阔的河谷和河漫滩,沉积物的平均粒径较小,ABC错误,D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抬升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越高,形成时代越老。与阶地T2相比,阶地T3相对高度大,且位于上方,因此其形成时间早,形成时地壳抬升幅度大。①④正确,②③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分析可知,区域地壳构造抬升时,河流对谷底的下切侵蚀加剧,原谷底凸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似于阶梯状的阶地。青衣江上游地区河流阶地数量整体较下游地区少,可能是因为上游地区基岩较硬,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较弱,下游地区基岩较软,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较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北尖岛(左图)位于珠海东南部64公里处,是一座形似完美锥形的花岗岩小岛。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构成北尖岛主体的岩石所属类型为右图中的( )
A. 甲B. 乙C. 丙D. 丁
7. 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
A ①-②-③B. ①-⑦-③C. ④-⑤-⑥D. ④-⑤-⑦
【答案】6. C 7. B
【解析】
【6题详解】
甲由沉积物转化而成,为沉积岩;丙丁由岩浆形成,是岩浆岩;丁和沉积物位于近地表,应为喷出型岩浆岩;丙是侵入型岩浆岩;则乙是变质岩。北尖岛是一座花岗岩小岛,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由岩浆侵入岩石圈通过冷却凝固作用形成;属于右图中的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甲是沉积岩,乙是变质岩,丙是侵入岩,丁是喷出岩。根据图示判断,①代表岩浆侵入岩石圈后冷却凝固,②代表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③为外力作用,④为压实、固结成岩,⑤⑧是变质作用,⑥代表岩浆的重熔再生,⑦表示地壳抬升,⑧代表变质作用;北尖岛是岩浆侵入岩石圈冷却凝固后形成,随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再经过风化、外力剥蚀等作用形成。故选B。
【点睛】岩石主要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由岩浆侵入或喷出后冷却凝固形成,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侵入岩一般位于岩石圈内部,喷出岩接近地表;沉积岩一般位于地势低洼,具有稳定沉积环境的区域;变质岩一般位于地壳内部。
燃放孔明灯是我国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冉冉升起的孔明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下图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燃放的孔明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最慢的是( )
A. 甲地B. 乙地
C. 丙地D. 丁地
9. 如在图中丙地燃放孔明灯,其在近地面可能的飞行方向是( )
A. 向东B. 向南
C. 向西D. 向北
【答案】8. C 9. B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由图可知,丙地的等压线最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小,风速最小,受风速影响,孔明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最慢,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9题详解】
由图可知,丙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侧,根据所学知识,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东南,由于我国地处北半球,因此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再结合摩擦力的作用下,丙地近地面吹北风,孔明灯受北风的影响有可能向南飞行,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等压线在拟求风向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不一定是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 (若为高空,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箭头所指即经过该点的近地面风向。
华西地区(21°N~39°N,95°E~114°E),包括以渭河、汉水流域为主的陕南、陇南地区以及四川、重庆、贵州及云南等地。每年秋季,随着夏季风南撤,该地区常出现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连阴雨,被称为华西秋雨。来自北印度洋的暖湿水汽对华西秋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下表示意2022年我国华西秋雨指数特征(括号内的数据代表常年的特征)。完成下面小题。
10. 与常年相比,2022年我国华西秋雨的主要特征是( )
A. 北区秋雨开始时间较迟B. 南区秋雨结束时间较迟
C. 南区秋雨期偏短,秋雨量偏多D. 北区秋雨期偏长,秋雨量偏多
11. 华西秋雨多夜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海陆风 ②地形 ③山谷风 ④盛行西风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12. 我国华西秋雨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 东南季风B. 西南季风C. 东北季风D. 西北季风
【答案】10. D 11. C 12. B
【解析】
【10题详解】
据表可知,2022年我国华西秋雨与常年相比,呈现北区秋雨期偏长(当年持续时间67天,常年平均29天)、秋雨量偏多,南区秋雨期偏短、秋雨量偏少(当年持续时间41天,常年平均54天)的特点,D正确;北区秋雨开始时间8月25日早于常年平均开始时间9月12日,A错误;南区秋雨结束时间10月31日早于常年平均结束时间11月2日,B错误;南区秋雨量168.5,少于常年平均值189.5,C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华西秋雨多夜雨,主要与山区的山谷风有关。夜晚山谷出现上升气流,水汽抬升,易冷却凝结,形成降水,②③正确;华西地区不在沿海地区,受海陆风影响极小,①错误;这些地区几乎不受西风影响,④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秋季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撤南退,中国东部地区雨季(受东南季风影响)结束。“来自北印度洋的暖湿水汽对华西秋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表明此时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水汽输送仍然较强,同时中高纬冷空气开始活跃,往往造成冷暖空气交汇,在华西一带形成降水,B正确,A错误;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相对较为干燥,不易带来降水,CD错误。故选B。
【点睛】华西秋雨是我国华西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华西秋雨一般从9月持续到11月份左右,持续时间较长,以绵绵细雨为主,夜雨率高。
我国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中分布着众多湖泊,每一个湖泊都形成一套独立的生态系统。其中苏木吉林湖地势低洼,且被周围沙山分水岭圈闭,近年来湖泊面积较稳定。图为“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湖泊的主要补给方式是( )
A. 冰川融水补给B. 地下水补给
C. 积雪融水补给D. 雨水补给
14. 据图推测,该湖面积最大的季节可能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15. 该湖冬季总排泄量较小,主要原因是( )
A. 下渗少B. 降水少C. 蒸发少D. 径流少
【答案】13. B 14. A 15. C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苏木吉林湖地势低洼,且被周围沙山分水岭圈闭,无河水外泄通道,为咸水湖,周围被沙山包围,降水降雪较少,无冰川覆盖,无雨水、冰川融水和积雪融水补给,ACD错误。全年总补给量稳定,可知,该湖泊主要为地下水补给,B正确。故选B。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每年11月至次年5月,苏木吉林湖总补给量持续大于总排泄量,因此5月苏木吉林湖面积达到最大,5月过后,总补给量持续小于总排泄量,面积开始减小,因此湖泊面积春季达到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苏木吉林湖夏季温度较高时,总排泄量大,说明主要排泄方式是蒸发。湖泊位于内蒙古西部,纬度较高,冬季湖面封冻,蒸发微弱,总排泄量少,C正确;下渗不是湖泊排泄的主要方式,A错误;降水不是湖泊的排泄方式,B错误;苏木吉林湖被周围沙山圈闭,无外泄径流,D错误。故选C。
【点睛】湖泊水的补给类型,主要有5种:①大气降水:主要分布在夏季、秋季,降水较为集中;②季节性积雪融水:主要发生在春季,天气回暖的时候;③永久性冰雪融水:主要发生在夏季,气温较高的时候;④地下水:地下水与湖泊水可以“相互补给”。
台风经过的海域伴随着强烈的海--气相互作用。在开阔海域,台风过境时通常会使得海表温度降低。在近海或沿岸区域,台风过境对海表温度的影响较为复杂。木浦海域位于朝鲜半岛西侧,表层海水常年较周围海域偏低,上升流是导致水温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2012年8月27一28日、台风“布拉万”在经过该海域时,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升高。下图示意8月28日18时台风“布拉万”经过木浦海域时的风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台风经过洋面时,海——气相互作用表现为( )
A. 海水运动,加快台风移动和旋转B. 海水蒸发,补充台风热量和水汽
C. 台风劲吹,降低海面盐度和温度D. 台风降雨,增加海面高度和密度
17. “布拉万”导致木浦沿岸海域海表温度异常升高的原因是( )
①向岸风将暖海水带至沿岸
②日本暖流加快流入该海域
③沿岸上升流减弱甚至下沉
④陆地阻挡使得暖海水堆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16. B 17. C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材料“台风经过的海域伴随着强烈的海一气相互作用。在开阔海域,台风过境时通常会使得海表温度降低。在近海或沿岸区域,台风过境对海表温度的影响较为复杂”可知,台风经过洋面时,强风引起剧烈的海水运动,如风暴潮,下垫面摩擦力变大,会削减风力,使台风移动速度变慢, A错误;海水蒸发,大气中水汽增加、蓄热增加,可以补充台风热量和水汽,B正确;台风劲吹,海水蒸发,底部海水上泛,海面盐度升高,温度降低,C错误;台风降雨,海水被稀释,密度降低,D错误。故选B。
【17题详解】
根据材料“木浦海域位于朝鲜半岛西侧,表层海水常年较周围海域偏低,上升流是导致水温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2012年8月27一28日、台风“布拉万”在经过该海域时,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升高”,读“8月28日18时台风“布拉万”经过木浦海域时的风场分布示意图”可知,木浦海域周围较木浦海域温度高,在向岸风作用下,暖海水被带至木浦沿岸海域,朝鲜半岛陆地阻挡使得暖海水堆积,由于该海域的海水在风力作用下水平运动,沿岸上升流减弱,导致木浦沿岸海域海表温度异常升高,①③④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日本暖流对该海域影响小,在风力影响下,日本暖流远离该海区,②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海一气相互作用是指海洋与大气间各种物理量的交换、各种尺度运动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适应的过程。海一气之间的热量水分交换过程,主要是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和水分的过程。海水蒸发时会把大量水汽输送给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海洋吸收太阳辐射能,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将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是大气热量的主要供给者。大气通过风作用于海洋,驱动海水运动,把部分能量返还给海洋,并使海洋热状况产生再分配,改变海洋对大气的加热作用。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发现,雅鲁藏布江源区输沙量自1972年始以每10年增加18.9%的变化率显著增加。青藏高原河流输沙量变化与气候变化及其引起的冰川、冻土、植被等要素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图示意青藏高原1980-2020年年均降水量及平均气温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在图示气候变化趋势下,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源区河流输沙量增加的原因推测错误的是( )
A. 降水量增加,侵蚀力增强B. 冻土解冻提前,沙源增加
C. 植被减少,固沙能力下降D. 冰川融水增加,侵蚀加强
19. 近年来青藏高原河流输沙量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有( )
①缩短水库使用寿命②塑造河流堆积地貌③增加沙尘暴的沙源④导致河口泥沙堆积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18. C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青藏高原地区1980-2020年年均降水量及平均气温皆呈现为增加的趋势。降水量增加,侵蚀加强,河流输沙量增加;气温升高,冻土解冻提前,土层不稳定性增加,沙源增加;气温升高,冰川融水增加,侵蚀加强,携更多泥沙入河,河流输沙量增加,因此排除ABD。青藏高原降水量增加、气温升高,高原上植被增加,固沙能力加强,不会使得雅鲁藏布江源区河流输沙量增加,C符合题意。故选C。
【19题详解】
近年来青藏高原河流输沙量增加,会导致水库的淤积,水库库容不断减少,缩短水库的寿命,①正确。在宽谷地段河流中携带的大量泥沙因流速减缓发生沉积,松散的泥沙沉积物在枯水期水位下降之后出露,如果遭遇大风天气,易形成沙尘暴,③正确。河流泥沙的沉积塑造了河流堆积地貌,形成了河流的阶地、冲积扇和三角洲等,从长时间尺度看,它们造就了高原上和河口区域的沃土良田,不属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②④错误。故选C。
【点睛】河流特征描述包括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河流水系特征描述包括,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等;河流水文特征描述包括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汛期,流速等。
武功山位于江西省中西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植被种类丰富,自然植被保存较好。下图为武功山南北坡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武功山植被种类较丰富的自然原因有( )
①人类活动干扰少②山体高差较大③夏季有冰川融水④水热资源丰富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21. 武功山南坡森林分布上界低于北坡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沛B. 日照时间长,光照和热量丰富
C. 蒸发强烈,土壤水分含量较小D. 地形和缓,森林生长空间充足
【答案】20. D 21. C
【解析】
【20题详解】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功山位于江西省中西部,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我国的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山地体高差在1500米以上,山体高差较大,垂直分异显著,因此武功山植被种类较丰富,②④正确;人类活动不是自然原因,因此武功山植被种类较丰富的自然原因与人类活动干扰较少无关,①错误;该山地的山顶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下,夏季山顶没有冰川分布,③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沛,森林分布的上界分布高度应该高,A与题意不符;武功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南坡热量与日照时间条件较北坡好,如果该山地森林分布上界主要原因是受热量影响,则森林分布上界南坡应高于北坡,与题干矛盾,B错误;武功山南坡为阳坡,太阳辐射强,蒸发强烈,较高处土壤水分含量较小,不能满足树木的生长,因此南坡森林分布上界低于北坡,C正确;与南、北坡森林生长空间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点睛】森林界限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森林界线的高度通常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在同一座山,一般南侧比北侧要高。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山地地形剖面线和森林乔木层顶部的高度线,在一次森林大火后,当地原始植被损失殆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坡脚乔木植被高度和植株大小明显优于坡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光照B. 降水C. 土壤D. 热量
23. 冬春季节,森林大火过后,制约新生植被发育的主要因素是土壤( )
A. 温度B. 肥力C. 质地D. 水分
24. 森林大火后,下列针对当地生态环境修复的处理方式恰当的是( )
①封山育林②平整土地造林③飞播造林④种植柑橘
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答案】22. C 23. D 24. C
【解析】
【分析】
【22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坡脚乔木植被高度和植株大小明显优于坡顶,坡顶的海拔较高,没有阴坡的情况,光照条件更好,A错误;背风坡降水较少,B错误;坡顶土壤较疏松,地势也陡,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更容易被雨水冲走,土壤贫瘠,植物因得不到丰富的养分,从而影响了生长发育,C正确;据图比例尺可知,该山地海拔高度较低,热量条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错误。故选C项。
【23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南方地区,土壤的温度条件较好,A错误;森林大火后,草木灰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B错误;森林大火前后,土壤的质地差异不大,C错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春季节,降水较少,且森林火灾引起大量的土壤水分损失,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D正确。
24题详解】
封山育林是利用森林的更新能力,定期封山,禁止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以恢复森林植被,①正确;平整土地造林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环境的修复,②错误;飞播造林可节省大量劳力,是大面积森林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的有效方法,③正确;柑橘属于经济林,生态修复效果较差,④错误。综上,C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封山育林是利用森林的更新能力,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实行定期封山,禁止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以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育林方式。飞播造林,利用飞机撒播种子的一种造林方法。中国西北、西南等地区多采用。可节省大量劳力,是绿化沙荒地区、石山地区、大面积森林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的有效方法。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
二、综合题(共52分)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早期,随着大青山、蛮汉山的隆升,呼和浩特断陷盆地广泛接受湖相淤泥质黏土沉积。当山脉隆升到一定高程后,湖水退出,淤泥质黏土层停止发育,且基本不受破坏。下图示意现代呼和浩特盆地地形地貌及淤泥质黏土层厚度分布。
(1)根据淤泥质黏土层厚度的分布特征,推测湖相沉积时期图示湖盆的地势高低。
(2)请从水文角度比较并分析甲、乙两地河床表层沉积物颗粒大小及分选性的差异。
(3)说明图示区域呼和浩特盆地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答案】(1)淤泥质黏土层厚度由西南向东北递减;推测湖盆的地势西南低、东北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增高。
(2)甲处地势较高,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河流流速较快,搬运能力较强,沉积物粒径较大,分选性较差;乙处地势较低,河流流速较慢,搬运能力较弱,粒径较小,分选性较好。
(3)岩层受到挤压作用,导致岩层发生断裂;两侧岩层发生抬升,中间岩层断裂下沉,导致形成地堑构造;中间地势低于两侧,形成盆地。
【解析】
【分析】本题以呼和浩特断陷盆地为材料,涉及河流沉积地貌、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相信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呼和浩特断陷盆地西南侧淤泥层厚度较大,东北侧淤泥层厚度较小,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减趋势。随着与山体距离的增大,地势会越来越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流水侵蚀作用减弱,搬运能力减弱,沉积作用增强,淤泥质黏土层的颗粒越来越细,黏土层厚度越来越厚,故黏土层越厚,地势越低,可以推测湖盆的地势西南低、东北高,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升高。
【小问2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位于呼和浩特断陷盆地东北侧,乙位于呼和浩特断陷盆地西南侧;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处地势较高,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河流流速快,搬运能力强,沉积物的粒径较大,分选性差;乙处地势较低,与山体距离较远,地势更平缓,流速较慢,河流的搬运能力弱,沉积物的粒径较小,分选性好。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呼和浩特盆地为断陷盆地。其形成过程是:当岩层受到挤压作用,超出岩层的受力极限,导致岩层发生断裂;两侧岩层沿着断裂面相对中间岩层发生抬升,中间岩层相对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地堑构造导致中间地势较低,两侧地势较高,形成盆地地形。
26.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2022年11月底,一股强寒潮自西北向东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图为2022年11月28日14:00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简述图中西北部高压的形成过程。
(2)与合肥相比,说出银川气温和露点温度的特征并分析原因。
(3)描述影响北京市的天气系统过境前后(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
【答案】(1)北半球冬季气温下降,陆地降温快于海洋,气温更低,陆地盛行下沉气流,在近地面形成高压。
(2)特征:银川气温比合肥低;银川露点温度比合肥低;银川气温与露点温差比合肥大。
原因:银川纬度高,气温低;冷锋过境,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深居内陆,水汽含量少,露点温度更低。
(3)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
过境时:受冷锋控制,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可能出现雨、雪天气。
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解析】
【分析】本题以2022年11月28日14:00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常见天气系统的形成、气温影响因素、冷锋过境前后的天气现象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小问1详解】
图中西北部高压为亚洲高压,结合所学知识,北半球冬季气温下降,陆地由于比热容小于海洋,降温快于海洋,气温更低,陆地盛行下沉气流,在近地面形成高压,亚洲高压是冬季风的发源地。
【小问2详解】
与合肥相比,银川位于两者之间冷锋锋后冷气团控制一侧,由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例可以看出,银川气温比合肥低;银川露点温度比合肥低;银川气温与露点温差比合肥大。结合冷锋和冷气团相关知识,银川与合肥相比纬度更高,气温低;结合图中锋面信息可知银川此时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深居内陆,气候更干旱,水汽含量少,露点温度更低。
【小问3详解】
结合图中的锋面符号可知北京在冷锋附近,影响北京市的天气系统是冷锋。结合冷锋所学知识可知,冷锋过境前是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常出现较大的风,气温降低,云层增厚,可能出现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特点是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M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渔场之一,主要生产鳕鱼、沙丁鱼等。
(1)说明图中M海域渔场的成因。
(2)分析图示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原因。
(3)某国一艘轮船正沿图中航线自北向南航行,分析洋流对该轮船航行的影响。
【答案】(1)该海域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沿海地带的表层海水被吹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底层大量的营养盐类物质被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养分,浮游生物繁生,鱼类饵料丰富,利于渔场形成。
(2)沿海地区常年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导致气温较低。
(3)受(本格拉)寒流流向(自南往北流)的影响,轮船航行速度较慢;受(本格拉)寒流降温作用影响,沿岸多海雾,能见度较低,影响轮船的航行安全;受(本格拉)寒流对船只速度影响,轮船航速减慢,导致轮船能耗增加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渔场为背景,涉及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基础知识运用能力。
【小问1详解】
形成渔场的直接原因是饵料丰富,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而浮游生物的数量是由营养物质的丰富度决定的,营养物质一般在海洋底部或由河流携带而来,图中显示M海域附近沿海多沙漠,因此河流极少,所以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海洋底部。据图可知,M海域位于南半球的低纬地区,盛行风为东南信风,该地位于大陆西岸,所以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是离岸风。表层海水被离岸风吹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从海底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丰富,利于浮游生物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因此该海域饵料丰富,所以M海域鱼类种类和数量繁多,形成渔场。
【小问2详解】
根据经纬度以及洋流分布可知,该地沿海地区的洋流为本格拉寒流,寒流对流经沿岸起降温的作用,因此图示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
【小问3详解】
由图示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可知,图中洋流是本格拉寒流,流向是自南往北流,轮船沿图中航线自北向南航行,与洋流流向相反,轮船航行速度较慢,且由于逆洋流而行,会耗费燃料,耗费航行时间。寒流降温作用显著,附近水汽容易凝结,因此沿岸地区海雾较多,轮船航行时能见度较低,轮船的航行安全受到一定的影响。
区域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持续时间/d
秋雨量/mm
北区
8月25日(9月12日)
10月31日(10月11日)
67(29)
186.2(126.4)
南区
9月20日(9月9日)
10月31日(11月2日)
41(54)
168.5(189.5)
总体
8月25日(9月2日)
10月31日(11月3日)
67(62)
173.9(198.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5页。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2021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