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83,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83,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第1页
    83,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第2页
    83,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83,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83,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酸性氧化物:CO、、B. 同素异形体:石墨、、金刚石
    C. 常见氧化剂:、、高锰酸钾D. 电解质:、稀硫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CO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O不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
    B.石墨、、金刚石都是碳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故互为同素异形体,B正确;
    C.H2的化合价易由0价升高到+1价,常作还原剂,C错误;
    D.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稀硫酸为溶液是混合物,D错误;
    故选B。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月饼包装中的脱氧剂主要成分是铁粉,为了防止月饼氧化而变质
    B. 在节假日里燃放的烟花利用了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
    C. FeCl3、FeCl2均能通过两种物质直接化合制取
    D. 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具有还原性,能吸收氧气,月饼包装中的脱氧剂主要成分是铁粉,为了防止月饼氧化而变质,故A正确;
    B.因不同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因此可用于制作烟花,故B正确;
    C.FeCl3可以用铁和氯气发生化合反应制备,FeCl2可以用FeCl3和铁发生化合反应制备,故C正确;
    D.钠能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扑灭,故D错误;
    选D。
    3. 下列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A. 除去溶液中的:加入适量稀盐酸
    B. 除去固体中混有的:加入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 除去溶液中的:加入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 除去中的少量: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和稀盐酸,A错误;
    B.盐酸与碳酸钡反应,与硫酸钡不反应,B错误;
    C.铁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生成铁离子、锰离子,引入新杂质,C错误;
    D.Al2O3与NaOH反应,而Fe2O3不能,则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分离出固体、洗涤、干燥可实现除杂,D正确;
    故选D。
    4. 下列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无色溶液中:、、、
    B. 遇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的溶液:、、、
    C. 含有的溶液中:、、、
    D. 能溶解的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含的水溶液呈棕黄色,Fe3+与会发生反应生成Fe(SCN)3等,A不符合题意;
    B.遇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的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溶液中,、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含有的溶液中含有,能与反应生成BaSO4沉淀,C不符合题意;
    D.能溶解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在酸性溶液中,、、、都能稳定存在,D符合题意;
    故选D。
    5. 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铜粉与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Cu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容器中肯定无Fe粉存在B. 容器中可能有Cu粉存在
    C. 溶液中n(Fe2+ )比n(Cu2+ )多D. 溶液中肯定不存在Fe3+
    【答案】D
    【解析】
    【分析】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铜粉与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Cu2+,则表明发生反应:2Fe3++Fe=3Fe2+、2Fe3++Cu=2Fe2++Cu2+。
    【详解】A.Fe与Cu2+在溶液中能发生反应Fe+Cu2+=Fe2++Cu,当容器中存在Cu2+时,肯定无Fe存在,A正确;
    B.反应结束后,溶液中若不存在Fe3+,则容器中可能有Cu存在,B正确;
    C.从反应2Fe3++Cu=2Fe2++Cu2+看,溶液中n(Fe2+ )一定比n(Cu2+ )多,C正确;
    D.Fe3+与Cu2+能共存,若Cu反应后无剩余,则溶液中可能存在Fe3+,D不正确;
    故选D。
    6. 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储氢合金可用于以氢气为燃料的汽车B. 目前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是生铁
    C. 钛合金可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领域D. 稀土金属可以用于生产合金
    【答案】B
    【解析】
    【详解】A.储氢合金可储存、释放氢气,从而用于以氢气为燃料的汽车,A正确;
    B.目前产量最大、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是钢,B错误;
    C.钛合金密度小、强度大、综合性能强,可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领域,C正确;
    D.稀土金属可以明显改变合金性能,用于生产合金,D正确;
    故选B。
    7.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24L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B. 足量与2.8gFe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C. 78g粉末中含有个阴离子
    D. 100mL的溶液中含有的硫原子数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没有给定标准状况这一条件,无法确定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O原子数目,故A错误;
    B.足量的氯气与铁反应生成FeCl3,2.8gFe为0.05ml,生成Fe3+共转移0.15ml电子,故B错误;
    C.1个Na2O2中含有一个离子,78gNa2O2是1ml,含有1NA个阴离子,故C错误;
    D.1个H2SO4分子中含有1个S原子,100ml0.1ml/L硫酸有0.01ml,含有0.01NA个S原子,故D正确;
    答案选D。
    8. 内表面光滑的恒温方形容器被可以自由滑动的挡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向左右两边分别充入如下气体,其中挡板位置正确且两部分密度相等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同温同压,体积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比,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详解】A.NA个N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l、28gC2H4的物质的量为1ml,N2、C2H4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l,所以N2、C2H4的体积比为1:1,且密度相等,故选A;
    B.44gCO2的物质的量为1ml,44gH2的物质的量为22ml,体积比等于1:22,故不选B;
    C.32gO2的物质的量为1ml,32gO3的物质的量为0.58ml,体积比不是1:1,故不选C;
    D.4gHe的物质的量为1ml,与2mlH2的体积比为1:2,故不选D;
    选A。
    9.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装置甲: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氯气
    B. 装置乙: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量浓度的稀硫酸
    C. 装置丙:制备氢氧化亚铁
    D. 装置丁:收集铁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少量气体产物以便检验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氯气需要加热,缺少加热装置,故A不符合题意;
    B.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故B不符合题意;
    C.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排出装置内空气,但不能使硫酸亚铁与NaOH接触,故C不符合题意;
    D.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肥皂泡可收集少量氢气,点燃肥皂泡可检验氢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10. 三元催化剂可催化汽车尾气中污染性气体转化为无污染气体,其反应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每产生标准状况下共转移0.08 ml电子
    B. 每生成共转移2 ml电子
    C.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 CO是氧化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标况下为0.02ml,氮元素化合价由+2变为0,每产生标准状况下即0.02ml氮气,共转移0.02ml×4=0.08ml电子,,A正确;
    B.氮元素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0价,得到2个电子,因此每生成共转移4ml电子,B错误;
    C.二氧化碳是氧化产物,氮气是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错误;
    D.CO中碳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4价,失去2个电子,CO是还原剂,D错误;
    故选A。
    11. 下列不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是
    A. S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第一、二、三周期为短周期。
    【详解】A.硫位于第三周期,是短周期元素,A错误;
    B.钠位于第三周期,是短周期元素,B错误;
    C.氩位于第三周期,是短周期元素,C错误;
    D.溴位于第四周期,不是短周期元素,D正确;
    答案选D。
    12. 下列各溶液中n(Na+)与100 mL 0.1 ml/L Na2SO4溶液中n(Na+)相同的是( )
    A. 100 mL 0.1 ml/L NaCl 溶液
    B. 50 mL 0.2 ml/L NaNO3溶液
    C. 100 mL 0.1 ml/L NaHSO4溶液
    D. 200mL 0.2ml/L HCl溶液与100 mL 0.2 ml/L NaHCO3溶液混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100mL 0.1ml/L Na2SO4溶液中,c(Na+)=2c(Na2SO4)=0.1ml/L×2=0.2ml/L,溶液中n(Na+)=0.2ml/L×0.1L=0.02ml;
    A.100 mL 0.1 ml/L NaCl 溶液中c(Na+)=c(NaCl)=0.1ml/L,n(Na+)=0.1ml/L×0.1L=0.01ml,故A错误;
    B.50 mL 0.2 ml/L NaNO3溶液中c(Na+)=c(NaNO3)=0.2ml/L,n(Na+)=0.2ml/L×0.05L=0.01ml,故B错误;
    C.100 mL 0.1 ml/L NaHSO4溶液中c(Na+)=c(NaHSO4)=0.1ml/L,n(Na+)=0.1ml/L×0.1L=0.01ml,故C错误;
    D.200mL 0.2ml/L HCl溶液与100 mL 0.2ml/L NaHCO3溶液混合中:n(Na+)=n(NaHCO3)=0.2ml/L×0.1L=0.02ml,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3. 将钠、镁、铝各0.3 ml分别放入100 mL 1 m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 1∶2∶3B. 6∶3∶2C. 3∶1∶1D. 1∶1∶1
    【答案】C
    【解析】
    【详解】金属钠属于活泼金属,既能与水反应也能与HCl反应生成H2,因此0.3mlNa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5ml;
    Mg能与盐酸反应生成H2,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根据所给量,镁过量,盐酸不足,即产生H2的物质的量为0.05ml;
    Al能与HCl反应生成H2,2Al+6HCl=2AlCl3+3H2↑,Al过量,盐酸不足,即产生H2的物质的量为0.05ml;
    同温同压下,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体积比为0.15∶0.05∶0.05=3∶1∶1,故答案选C。
    14. 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A. 可用于考古判断年代的一种核素的符号:C
    B. 氚的原子结构模型:
    C. 18O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D. 14C和14N互为同位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于考古断代的一种核素是中子数为8质子数为6的碳原子,该核素的符号为C,A错误;
    B.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其核内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可知,氚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氚的原子结构模型:,B正确;
    C.氧离子核内有8个质子,核外10个电子,两个电子层,容纳电子数分别为2、8,结构示意图为,C错误;
    D.14C和14N质子数不同,是不同的元素,D错误;
    故选B。
    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ⅡA族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原子序数为a+1的元素一定位于ⅢA族
    B. 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32种元素
    C. 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D. Ca是碱金属元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A.ⅡA族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若该元素为短周期元素,则原子序数为的元素位于ⅢA族,若该元素为长周期元素,则原子序数为的元素位于ⅢB族,故A错误;
    B.第四、五周期各有18种元素,故B错误;
    C.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He,故C正确;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中除以外的所有元素,是ⅡA族元素,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1.碱金属:是指在元素周期表中ⅠA族除氢(H)外六个金属元素,即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
    2.碱土金属:指元素周期表中ⅡA族元素,包括铍(Be)、镁(Mg)、钙(Ca)、锶(Sr)、钡(Ba)、镭(Ra)、六种元素。
    16. 某短周期元素X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个电子,则关于该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元素一定氯元素
    B. X元素形成的单质都具有氧化性
    C. X元素形成的单质都可能与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 X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一定是一种强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短周期元素X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个电子,当处于第二周期时X为Li,也可能处于第三周期,此时X为Cl。
    【详解】A.由分析可知,Li元素也满足,A错误;
    B.若X为Li元素,Li在反应中只能失电子,只有还原性,B错误;
    C.单质Li或者Cl2都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HCl属于强酸,若X为Li元素,LiH不属于酸,D错误;
    故选C。
    17. M2+与a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M元素的质子数为( )
    A. a+2
    B. a-3
    C. a+3
    D. a-1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aN-确定M2+的核外电子数,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确定M的质子数。
    【详解】aN-的核外电子数为a+1,则M2+的核外电子数也为a+1,则M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2=a+3;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M元素的质子数为a+3,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8. 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化合物)的反应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是还原剂B. Y的化学式为
    C. D. 每有参加反应,反应转移的电子为4ml
    【答案】B
    【解析】
    【详解】A.平均每个S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2.5,故是还原剂,故A正确;
    B.Y为化合物,根据原子守恒推断出Y是,故B错误;
    C.结合Y是和离子方程式的电荷守恒有2×3-2×2-a=-2,得,故C正确;
    D.O2中O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2价,故每有1ml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为4ml,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19. 易拉罐的主要成分为铝合金,其中以铝铁合金和铝镁合金最为常见。现取几小块易拉罐碎片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实验方案与现象、结论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铝、铁、镁均能和盐酸反应,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不能说明含有含铝、铁、镁三种金属,故A错误;
    B.只有铝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产生,只能说明含有铝,故B错误;
    C.Al(OH)3也是白色沉淀,所以可能还有铝,故C错误;
    D.用盐酸溶解后,金属以离子形式存在,并放置一会儿,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含有铁元素,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20. 下列关于100 mL 0.1 ml/LNa2SO4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 nm
    B. 所含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是0.1 ml
    C. 取出50 mL该溶液,所含溶质物质的量为0.005 ml
    D. 与0.1 ml/L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A错误;
    B.所含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是0.1L×0.1ml/L=0.01 ml,B错误;
    C.取出50 mL该溶液,所含溶质物质的量为0.05L×0.1ml/L=0.005 ml,C正确;
    D.由于未知Ba(OH)2溶液的体积,故无法计算Ba(OH)2的物质的量,D错误;
    故答案为:C。
    21. 用废铁屑制备磁性胶体粒子,制备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A中和的浓度比为
    B. 通入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氧化
    C. 加适量的是为了将部分氧化为
    D. 加稀是为了使铁溶解生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废铁屑中加入Na2CO3溶液,使表面油脂发生水解,从而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加入稀硫酸将铁溶解,生成FeSO4,加入适量H2O2,将一部分Fe2+氧化为Fe3+;加入NaOH溶液并通入N2,隔绝空气,防止Fe2+被氧化为Fe3+,此时Fe2+、Fe3+与OH-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Fe3O4。
    【详解】A.在Fe3O4中,Fe2+、Fe3+的个数比为1∶2,则溶液A中Fe2+、Fe3+的浓度比为1∶2,A错误;
    B.因为要制取Fe3O4,需要使溶液中Fe2+、Fe3+的物质的量满足1:2的摩尔比,所以需防止Fe2+被空气中的O2氧化,则通入N2是为了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O2氧化Fe2+,B错误;
    C.加入适量H2O2,将一部分Fe2+氧化为Fe3+,以利于下一步制取四氧化三铁,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加入稀,与Fe反应生成FeSO4和氢气,D正确;
    故选A。
    22. 下列各表均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代表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结合原子序数确定在周期表的位置,再根据同周期相邻元素及同主族相邻元素元素原子序数相差2、8、18、32进行判断。
    【详解】A.由位置可知,11、19是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应位于周期表的最左边,2号元素为零族元素,两族不相邻,位置不合理,故A错误;
    B.由位置可知,2、3分别位于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位置不合理,故B错误;
    C.原子序数为6、12、14的不在同一族,位置不合理,故C错误;
    D.原子序数为31的位于第ⅢA,原子序数为6、14、32位于第ⅣA族,原子序数为7的位于第ⅤA,位置合理,故D正确;
    故选D。
    2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生成红棕色粉末
    B. 向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饱和溶液,制备胶体
    C.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Fe2O3俗称铁红,常用于制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D. 工业上曾经通过反应:生产金属钠,该反应利用的原理是铁的还原性比钠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A.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故A错误;
    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溶液,制备胶体,故B错误;
    C.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Fe2O3为红棕色固体俗称铁红,常用于制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故C正确;
    D.工业上曾经通过反应:生产金属钠,是因为1100℃时生成钠蒸汽,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但钠的还原性大于铁,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4. 将几种铁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加入100mL、的盐酸中,氧化物恰好完全溶解,在所得的溶液中通入0.56L(标准状况)氯气时,恰好使溶液中的完全转化为,则该混合物中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为
    A. 0.23mlB. 0.25mlC. 0.35mlD. 0.375ml
    【答案】B
    【解析】
    【详解】铁的氧化物和盐酸恰好反应生成氯化物,根据电荷守恒,氧化物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氯气的物质的量为,根据电子守恒,混合物中的+2价铁的物质的量为,根据氧化物中电荷守恒分析,混合物中+3价铁的物质的量为,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5+0.2)ml=0.25ml,故选B。
    25. 硫酸亚铁溶液可用于催化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反应原理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Ⅰ”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 “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
    C. 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保持不变
    D. 反应中每脱除,转移1 ml电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Ⅰ的方程式为,该反应中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化剂是氧气,铁化合价升高,还原剂是硫酸亚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A错误;
    B.反应Ⅱ是铁离子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和硫酸的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
    C.反应过程中,不断向体系中通入二氧化硫,最终转化成硫酸,硫酸的浓度会增大,C错误;
    D.没有标况,不能计算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不确定转移电子的量,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26. Ⅰ.和是两种常见的钠盐。
    向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所得气体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1)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原溶液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Ⅱ.实验室中需0.2 ml/L的溶液80 mL,请回答下列问题。
    (3)配制上述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_,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其质量是_______g。
    (4)实验时下图所示操作的先后顺序为______(填编号)。
    (5)取用任意体积的该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
    a.溶液中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6)下列操作中,会造成溶液浓度有何变化(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
    ②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_______。
    ③配制前容量瓶中残留少量蒸馏水______。
    ④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_______。
    ⑤用天平称量时,和砝码位置放颠倒了_____。
    ⑥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定容________。
    (7)若需要0.05ml/L的,可用量筒量取____mL所配溶液。
    【答案】(1)
    (2)1:2 (3) ①. 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 2.1
    (4)④⑥③⑤②① (5)bd
    (6) ① 偏高 ②. 偏低 ③. 无影响 ④. 无影响 ⑤. 偏低 ⑥. 偏高
    (7)25.0
    【解析】
    【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小问1详解】
    向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盐酸先和碳酸钠生成碳酸氢钠:,再和碳酸氢钠生成氯化钠和水、二氧化碳:,由图可知,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结合(1)分析可知,原溶液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0:(300-100)=1:2;
    【小问3详解】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0.2 ml/L的溶液80 mL,需使用100mL容量瓶,需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其质量是0.2 ml/L×0.1L×106g/ml=2.12g,托盘天平精确到0.1g,故需2.1g;
    【小问4详解】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则操作的先后顺序为④⑥③⑤②①;
    【小问5详解】
    a.溶液中溶质为n=cV,所以与溶液的体积有关,故不符合题意;
    b.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故符合题意;
    c.溶液中钠离子的数目=nNA=cVNA,所以与溶液的体积有关,故不符合题意;
    d.溶液的密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故符合题意;
    故选bd;
    【小问6详解】
    ①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
    ②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溶质偏少,浓度偏小。
    ③配制前容量瓶中残留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溶液的浓度。
    ④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为正常现象,不影响溶液浓度。
    ⑤用天平称量2.1g碳酸钠,使用了游码,则和砝码位置放颠倒了,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浓度偏低。
    ⑥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定容,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
    【小问7详解】
    设需要所配溶液的体积为V mL,由稀释定律可知,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有V×10-3L×0.2 ml/L=0.1 L×0.05ml/L,解得V=25.0mL。
    27. Ⅰ.如图为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1)填写二维图中缺失的类别①________和化学式②___________。
    (2)从物质类别上看,属于盐,可能与_______发生反应(填序号);
    从化合价角度看,体现氧化性,可能与______反应(填序号)。
    ① ②KI溶液 ③NaOH溶液 ④溶液 ⑤溶液
    Ⅱ.某工厂用溶液腐蚀镀有铜的绝缘板生产印刷电路,一种从腐蚀废液回收金属铜并获得氯化铁晶体的工艺流程如图。请根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提示:为充分除去杂质,所加试剂均为过量)
    (3)腐蚀废液中加入药品①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④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5)操作方法a、b、c中是过滤的是________(填序号)。
    (6)若取2 mL溶液⑤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_________(补全现象),此过程设计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
    (7)工业中常用高铁酸钾()作为高效、多功能的自来水处理剂。湿法制备高铁酸钾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微粒:、、、、、。写出并配平湿法制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单质 ②. Fe(OH)3
    (2) ①. ③⑤ ②. ②
    (3)
    (4)Cu (5)ab
    (6) ①. 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②.
    (7)
    【解析】
    【分析】腐蚀液中含有FeCl2、CuCl2,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所以操作Ⅰ为过滤;向腐蚀液中加入过量的试剂a,得到滤渣Y和滤液X,加入的a为Fe,滤渣Y为Cu、Fe,滤液X为FeCl2,向滤渣Y中加入试剂b为稀盐酸,然后过滤得到Cu和滤液Z,Z中含有FeCl2和过量稀盐酸,然后加入试剂c,应该加入氯水,将FeCl2氧化为FeCl3,最后将溶液W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氯化铁晶体;
    【小问1详解】
    铁为单质;②为三价铁形成的碱,为Fe(OH)3;
    【小问2详解】
    属于盐也能和碱③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能和盐⑤溶液生成氯化银沉淀,故选③⑤;
    中铁处于高价,具有氧化性,能和②KI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其氧化性,故选②;
    【小问3详解】
    由分析可知,腐蚀废液中加入药品①铁后,发生反应铁和铜离子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由分析可知,④代表的物质是Cu;
    【小问5详解】
    操作方法a、b、c中ab为分离固液的操作,为过滤;
    【小问6详解】
    溶液⑤中含有氯化亚铁和过量的盐酸,若取2 mL溶液⑤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现象为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小问7详解】
    Fe(OH)3中铁是+3价,K2FeO4中铁元素是+6价,制备K2FeO4需要和氧化剂ClO-反应,反应中次氯酸根离子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变为-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以配平方程式为:。
    28. 铝、氧化铝的性质与其他常见金属及氧化物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
    (1)可用NaOH溶液除去铁粉中的铝粉,反应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将2.7gAl分别置于足量的NaOH溶液、稀硫酸中,生成H2的体积之比(同温同压)为___________。
    (2)证明Al2O3是两性氧化物的常用试剂是___________(填名称),将ag废铝片置于100mL盐酸中,测得反应过程中生成氢气体积(标准状况)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0~t1时间段无气体生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若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l3+)=0.102ml且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溶液中c(HCl)=___________。
    【答案】(1) ①. 2Al+2OH-+2H2O=2+3H2↑ ②. 1:1
    (2) ①.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②. 开始时铝表面的Al2O3与盐酸反应 ③. 3.06ml/L
    【解析】
    【小问1详解】
    铁粉中的铝粉中加入NaOH溶液,只有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等,从而除去Fe中混有的Al,反应原理是:2Al+2OH-+2H2O=2+3H2↑;Al与足量的NaOH溶液、稀硫酸反应时都表现+3价,所以都存在关系式:2Al——3H2,则2.7gAl的物质的量为0.1ml,生成H2的物质的量都为0.15ml,体积之比(同温同压)为1:1。答案为:2Al+2OH-+2H2O=2+3H2↑;1:1;
    【小问2详解】
    依据两性氧化物的定义,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且都生成盐和水,所以证明Al2O3是两性氧化物的常用试剂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将ag废铝片置于100mL盐酸中,由于铝表面形成氧化膜,所以0~t1时间段氧化膜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原因是:开始时铝表面的Al2O3与盐酸反应;若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l3+)=0.102ml且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依据守恒法,n(HCl)=n(Cl-)=3n(Al3+)=0.306ml,原溶液中c(HCl)==3.06ml/L。答案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铝表面的Al2O3与盐酸反应;3.06ml/L。
    【点睛】废铝片中除去含Al2O3和Al外,还含有其它杂质,所以我们不能利用ag进行计算。选项
    实验方案
    现象、结论
    A
    加入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含铝、铁、镁三种金属
    B
    加入NaOH溶液
    有无色气体产生;含有镁、铝两种金属
    C
    加入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再加入少量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含有金属镁
    D
    用盐酸溶解并放置一会儿后,加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含有铁元素

    相关试卷

    天津市南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南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共15小题,共4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室温下,对于1L0,02×1022,1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某原电池总反应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