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江苏省宜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卷
展开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 分,考试时间为75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正确填涂考试证号下方的数字。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根据甲骨卜辞记载,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季节性的特点,认为鬼神作祟、气候突变、饮食不洁等情况容易造成疾病产生和流行,探索出了祭祀、隔离、药物治疗等应对方法。这些认知和做法
A.折射出文明的发展程度 B.控制了传染病的爆发和扩散
C.构建起科学的防病系统 D.确立了完善的公共医疗体系
2.湖南里耶古城出土的秦简,多为当时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主要涉及百姓户籍、租税赋役、钱谷物资、兵甲刑狱、交通邮驿、祭祀教育及医药卫生等方面。这反映出秦朝
A.严刑峻法 B.强化基层治理 C.赋役沉重 D.追求地方自治
3.明清时期,除了江南地区,棉花种植和棉布生产基本脱节。 作为全国最大的棉布生产地区,江南每年都要从华北、湖广等地区购入大量棉花。而作为植棉区的山东、河南等地,因不善织布,每年则从江南大量购进棉布。据此可知当时
A.植棉织布形成完整产销体系 B.北方生产技术严重落后
C.区域联系带动长途贩运发展 D.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4.清朝前期,康熙帝曾组织全国性地理测量,历经三十余年,绘制出《皇舆全览图》,乾隆帝两次派人测绘新疆等地,最终绘制成《内府皇舆全图》。这表明当时
A.近代民族国家疆域观念已经成熟 B.政府重视边地管辖
C.内陆边疆危机得到了合法的解决 D.严格控制对外交往
5.科学教育思潮是五四时期流行的一种思潮。学者任鸿隽说:“一国国政之整紊,与人民生计之苦乐,与科学家之数成正比。”蔡元培也呼应道:“欲救吾族之沦胥,必以提倡科学为关键。”这说明科学教育思潮
A.普及了民主与科学理念 B.体现了全盘西化的特点
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兴起 D.承担了特定的历史使命
6.20世纪20年代起,一批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式金融机构如信用合作社等,逐渐涉足农村借贷。下表呈现了当时苏南三地信用合作社与旧式金融机构(农业仓库、典当)的利率统计以及和当地高利贷最低利率的比较。据此可知
A.高利贷退出了农村借贷市场 B.农业经营完成了市场化转型
C.传统信贷仍然受到农民欢迎 D.农村金融近代化的历程艰难
7.1937 年初,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委员会经理朱博泉说:“回顾过去一年发生的事件,可以说每一件都使我们有理由说经济状况开始表现出明确的复苏迹象。中日关系的紧张等政治困难对金融活动的影响,在上海金融市场的水面上仅仅泛起了一阵涟漪。”这里所说的“经济复苏”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 B.列强陷入危机放松对华侵略
C.国际经济秩序趋于稳定 D.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
8.早在1950年,我国就曾拟定过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案,但由于当时中国个人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一定的供给制成分,因此直到1980年新中国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才得以颁布。可知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确立,主要是因为
A.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B.居民贫富差距悬殊
C.个体私营经济地位确立 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
9.20 世纪80年代,在中东问题上,中国政府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斗争,抨击以色列扩张政策。同时,针对伊朗和伊拉克的军事冲突,中国分别向两国表达了尽早实现停战、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的意愿。这表明中国
A.认真贯彻睦邻友好的外交方针 B.倡导全球治理机制变革
C.积极维护国际正义与世界和平 D.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发展
10.下表为1995 年至2001 年我国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单位:亿元)。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B.确立了农村经济改革目标
C.外贸经济结构趋向于合理 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11.关于继承,《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父亲以盖章文书形式将土地、房屋赠给所喜爱的继承人,父亲死后,遗产分割时,其所喜爱的继承人先获得所赠部分,然后所有继承人参与均分剩余遗产。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A.尊重财产所有者的意愿 B.化解了社会矛盾
C.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D.明晰了家庭权利
12.为防止过多自由民变为债务奴隶,古埃及第24 王朝法老波克霍利斯进行了改革。一方面,禁止借贷关系中本利之和超过本金两倍,另一方面,债权人只允许向债务人索取其财产作为抵偿,不得索取债务人的人身。这有利于
A.促进古埃及奴隶制度瓦解 B.提高自由民的政治地位
C.稳定当时的经济社会秩序 D.构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3.教皇英诺森三世在位时期(1198 年—1216 年),权势遍及全欧洲,积极干预各国政事,经常威胁各国君主。甚至声称:“教皇的责任是看管罗马帝国的利益,因为罗马帝国起源于教皇统治,而且从教皇那里取得它的最终权力。”这主要反映当时
A.教皇直接处理各国政事 B.教权强势凌驾王权
C.教皇权威决定政教合一 D.教会懦弱受制教皇
14.罗马帝国时代生活在不列颠岛的原始居民被称为“不列颠”。都铎王朝(1485年—1603 年)时期,出版了《不列颠尼亚志》、《亚瑟王之死》等大量关于不列颠历史和传说的史志、文学著作,都铎国王被塑造为古不列颠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国王亚瑟王的后代。这些作品在英国
A.消除了教会影响 B.颠覆了宗教信仰
C.增强了民族认同 D.抨击了专制王权
15.作为联合国的司法裁决机构,国际法院成立之初便饱受质疑,批评者指责它为发达国家霸权地位的合法化提供了法律保障。20世纪70 年代,国际法院进行诉讼程序改革,强调法官背景的多元化,尽可能减少大国政治对于司法的影响。国际法院的改革
A.完善了大国一致的原则 B.推进了国际关系法治化
C.保证了国际争端的平息 D.终结了美国的强权政治
16.21世纪以来,美国曼哈顿格莱姆西社区出现了很多居民自发组织的民间组织,如哈里森夫人组织了“社区安全运动”,成立了“格莱姆西公园街区协会”,致力于街道路灯的维护和街区巡逻工作。这些组织
A.削弱了政府的管理职能 B.增加了社会治理的财政成本
C.降低了公共服务的质量 D.拓展了社会问题的解决渠道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
17.(13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荀子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礼治”思想,接纳吸收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新兴的封建制的基础上将礼法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封建法律思想。 荀子的法律思想是战国法律思想史上从西周礼乐精神向封建正统思想确立的过渡,是对奴隶制下宗法等级制向非世袭的等级官僚制的改造。 “法自君出”、“隆礼重法”、“德礼刑政”等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历次对于封建制度的变革都能够从荀子的思想里找到渊源。
——摘编自高振年《荀子法律思想研究》
材料二 纵观40年以来中国学界关于荀子法律思想进行的研究,可以发现其间存在三次明显的转向。 这三次转向又将研究划分出了四个阶段:1978 年底至1990年为第一阶段,以阶级分析为主要方法;1991年至2003 年为第二阶段,以法律文化为主要视角;2004年至2014年为第三阶段,参考西方法学话语体系与遵照中国文化自身逻辑两种研究范式并行;2015年至今为第四阶段,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言献策。
——摘编自刘瑶《改革开放40 年荀子法思想研究的三次转向》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荀子的法律主张并概括荀子法律思想的特点。 (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界对荀子法律思想的研究。(6分)
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至宋,中国古代夜市脱离夜禁羁绊,首次以官方认可的身份跻身于市场行列,较广泛地分布于北方、东南、川蜀(川陕)、荆湖、闽广五大区域市场的各级城镇。 宋代的夜市,突破了之前以酒楼、茶肆、歌馆为主要载体和以日市延伸为主的传统夜市形态,勾栏瓦舍、街市固定店铺与流动摊贩的组合成为与传统夜市形态并驾齐驱的主体形态,基本实现了夜市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由单一型向综合型的转变,实现了文化娱乐夜市场由兼营、业余向主营、专业的转变,夜市消费人群由相对单一化、贵族化向多元化、平民化的转变,形成与近现代高度相似的夜市形态与景象。
----摘编自张金花、王茂华、王虹《宋代夜市规模、形态与消费主体分析》
材料二 1984年,广州设立了全国第一个灯光夜市——西湖路灯光夜市,主要由个体户提供各类商品、服务。 当时有人说:“今天欧美或日本的时装界推出什么新款时装,两天后香港的时装界就会生产出了一模一样的成品,一个星期后,广州的灯光夜市上就可以见到这些衣服的影子了。”此后,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开办灯光夜市的热潮,如南京三牌楼夜市、上海彭浦夜市、厦门定安夜市等。
——摘编自王政淇《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夜间经济?》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夜市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背景。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4年广州设立灯光夜市的政策性原因。 (2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夜市发展的积极意义。(4 分)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转引自陈平原《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年份
出口交货值
直接出口值
自营出口值
1995 年
6235
5394
1051
2001 年
9599
7855
4046
20.(13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据一个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赖特纱厂的烟囱矗立在屋上。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围,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屋。 最后,在城市的最外面东南方,不久也建筑起一些四周围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族,棉业豪富。
——摘编自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材料二 1805年—1850年,伦敦人口从100万增至250 万。 据统计,1857年,伦敦每天直接将各类生活污水排向泰晤士河下水道的事例近150 条。泰晤士河两岸的工厂也大多将污水直接排向泰晤士河。每逢海水涨潮,污水与垃圾不但无法排海,还会倒灌进伦敦。1858 年6月笼罩整个伦敦的“大恶臭”便与此有关。 1858 年8月2 日,伦敦市议会扩大了大都市工程委员会的权力,授权它尽快实施并完成改善伦敦主下水道工程。工程师依照伦敦地形,设计三条主干道,将污水引导至泰晤士河出海口排出。 此外,出海口处还加设了水泵站,每日海水退潮时水闸打开,污水顺潮势被海水冲走。这一工程有效缓解了泰晤士河的恶臭现象,至今仍然在发挥作用。
——摘编自苏禾《泰晤士河百年治污启示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曼彻斯特城市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伦敦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及为此采取的应对措施。(4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2分)
江苏省阜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阜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论述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如表为元代科举制相关史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法律与教化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