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2 课时2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 课件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2 课时2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   课件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页
    2.2 课时2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   课件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页
    2.2 课时2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   课件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页
    2.2 课时2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   课件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页
    2.2 课时2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   课件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5页
    2.2 课时2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   课件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6页
    2.2 课时2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   课件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7页
    2.2 课时2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   课件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8页
    还剩3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课前预习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热胀冷缩,寒冻风化,生物参与下的风化,热膨胀,白天岩石表面受热膨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野柳地质公园地处我国台湾岛北部海岸,大自然在这里造就了许多奇特的地质景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岩石就是“女王头”。“女王头”的颈部修长,脸部线条优美,形象犹如昂首静坐的女王。从图2-26可以看出,经过18年时间,“女王”的颈部明显变细了。过去人们还能依偎在“女王”的肩上合影留念,而现在“女王”已经被保护起来了,游人不能再接近。
    1.是什么原因使得“女王”的颈部在短时间内发生如此明显的变化?2.目前,“女王头”面临着“断颈危机”。到底是通过人为手段保存还是让她自然逝去,一直存在着争议。对此,说一说你的看法。
    1.了解外力作用的几种表现形式,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掌握风、水形成地貌的过程、成因、区别。
    一、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及表现形式
    内力作用下地表形态的“本来面貌”受到各种各样的外力作用的塑造,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形地貌
    (一)风化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
    伴随着岩石化学成分的改变。
    昼夜温差导致岩石表面受到强大的应力
    水分冰冻后体积增大使得岩石裂隙扩大
    冰解冻后,水分继续向裂隙深处渗透,反复冻融之后使岩石崩解破碎
    冻融风化/寒冻风化/冰劈作用
    结果:使得岩石发生机械破碎
    结果:改变了岩石的化学成分
    氧化作用使得岩石呈现红色
    水中的碳酸令石灰岩沿着裂隙方向溶解风化
    在生物参与下,通过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进行
    微生物对岩石表面的氧化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风化作用与气候有什么关系?哪些地区物理风化比较强烈,哪些地区化学风化比较强烈?2.风化壳的厚度与哪些条件有关?哪些地区的风化壳比较厚,为什么?
    参考答案:1.温度越高,湿度越大,风化作用越强。干燥的环境中,主要以物理风化为主,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加强。湿润的环境中,主要以化学风化作用为主,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
    2.风化壳的厚度与气候、生物密切相关。热带雨林地区气温高,降水量大,生物繁多,风化作用强烈,故其风化壳较厚。
    (二)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表大多数地区受到流水作用的塑造。
    概念:水流垂直地面向下的侵蚀
    结果:加深河床或沟谷形成的地貌:在山区常形成深切的V形谷
    概念: 指受横向环流的作用,弯曲河段的凹岸不断受到侵蚀而崩塌后退,形成陡峻的河岸。
    河水流过弯曲的河谷,其主流线因惯性作用而向凹岸偏移,受到较强离心力作用的上层河水会加速流向凹岸,使凹岸水面变高,产生向下水流。凹岸下降水流沿河床底部向凸岸推移,即底层水流由凹岸流向凸岸,以维持水流的连续性,这样就使河床水流构成连续的螺旋状推进的横向环流系统。底层水流由凹岸流向凸岸时,把泥沙也带到了凸岸。
    河流行进过程中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从而发生偏转,导致河道发生弯曲。
    因惯性作用,主流线会向凹岸偏移。表层河水加速流向凹岸,使凹岸水面变高,产生向下水流。
    【横向侵蚀的地理意义】
    阅读教材P33-P34材料,结合前述河流弯道横向环流原理,完成相关任务。
    (1)在洪水期,为什么都江堰能保证灌区不受洪水威胁?在枯水期,又如何保有足够的水量进入灌区?
    (2)为什么都江堰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泥沙通过宝瓶口进入灌区。
    参考答案: (1)洪水期水位高,高水居中,主流在外江,大部分水顺江而下。枯水期水位低,低水傍岸,主流在内江,大部分水进入灌区。 (2)枯水期流量小,含沙量低;洪水期主流在外江,外江是凸岸,凹岸侵蚀,凸岸沉积,凸岸含沙量大,因此,泥沙很少进入灌区。
    概念:在河流或沟谷底部地形变陡之处,因流水冲刷作用加剧,受冲刷的部位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的现象。
    意义:使河流的长度不断增加
    河流中瀑布位置的不断后退,也是溯源侵蚀的结果,如美国与加拿大交界处的尼亚加拉瀑布,在潮源侵蚀的作用下不断向上游后退。观测资料表明,该瀑布在加拿大一侧后退的速度约为1.3米/年,瀑布形成至今已经后退了12千米。我国黄河壶口瀑布也处在不断向上游移动的过程中,其后退速度约为1.2米/年,但后退速度在逐渐变慢,这可能与黄河水量变小有关。
    【溯源侵蚀与河流袭夺】
    河流袭夺:河流溯源侵蚀切穿流域分水岭之后,有可能夺取另一坡河流上游段的现象。
    完成教材P41活动1的任务(2)和(3)。
    (2)旋峰峪附近的河谷非常宽浅,径流量很小,却充填着大量的河流冲积砂砾石及亚沙土。试对这一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3)议一议,发生袭夺之后,恶沟的径流量及地貌会发生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2) 旋峰峪附近的河道原来系大汶河的干流,为恶沟袭夺后成为断头河而废弃,因此河床内存有大量河流沉积物,但径流量很小。(3)恶沟袭夺大汶河之后,径流量增加,下切侵蚀更加剧烈,会形成下切很深的沟谷。
    河流流速较大时,可挟带较粗的碎屑颗粒
    流速为80厘米/秒时,粒径在5~10毫米的砾石均可以为流水搬运;粒径大于10毫米的砾石则会沉降,散落在河床上。
    河流流速与挟带泥沙粒径间的关系
    河流流速下降时,只能挟带较细的泥沙
    流速降至5厘米/秒时,粒径在0.6毫米以下的碎屑颗粒可以为流水搬运;但粒径大于0.6毫米的粗沙和砾石则会沉降。 流速降至0.1厘米/秒时,粒径大于0.02毫米的碎屑均会沉降,只有较细的粉砂会随着流水前进。
    随着流速的降低,流水能搬运的颗粒越来细,颗粒较大的碎屑物质逐步沉积。从上游到下游,河流流速逐渐降低,因此河流沉积物逐渐变细。
    河漫滩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的构造沉降区;
    当河流流速突然降低时,河流中挟带的颗粒物会大量沉积,根据沉积发生区域的不同,流水沉积地貌可以分为:
    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的构造沉降区;冲(洪)积扇:主要分布在山前的泄洪口处,多个冲积扇堆叠可形成开阔平坦的冲积平原,如华北平原;
    三角洲:主要分布在河流入海口。
    河口处河道扩宽,河水快速分散,流速降低;海水对河水有顶托作用,使得流速减慢;海水中的离子使得河水中不易沉降的胶体物质也絮凝沉降。
    当河流进入海洋时,河水很快分散,由于流速突然降低而产生沉积作用,同时河水与海水混合,海水中的离子使河水中不易沉积的胶体物质絮凝沉降。在大河河口,尤其是河流泥沙含量高的河口,因泥沙大量沉积而形成三角洲。据此讨论三角洲形成的物质条件和动力条件。
    参考答案:物质条件:河流携带的泥沙和海水中的离子。动力条件:海水顶托。
    (三)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风沙运动包括蠕移、跃移和悬移三种形式。
    概念: 风所搬运的沙粒由于条件改变导致沙粒跌落而堆积。1.风力变弱;2.遇到障碍物(山体阻挡,地面草丛、建筑物阻碍);3.下垫面性质改变(如风沙流在湖盆附近遇冷抬升)
    完成教材P43活动1。
    (1)黄土的物质组成和分布特征反映了黄土的成因。列举黄土是风成的证据。
    (2)推测黄土墚和黄土峁的形成过程。
    (3)根据黄土高原的区域特征,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对策措施。
    参考答案:(1)黄土是以粉沙为主的土状沉积物。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气候区。(2)黄土高原水蚀作用形成许多沟壑,称为黄土墚。随着水土流失的继续,水土流失更严重,呈现出更多的沟壑和一块块馒头状的小丘,为黄土峁。(3)植树种草,保持水土;缓坡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黄淤灌;调整农业结构,小流域综合治理。

    相关课件

    高中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表形态变化,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共同作用的结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教课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球公转的意义,1太阳高度角,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空间变化纬度,时间分布规律,冬至日,夏至日,二分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致昼夜交替现象,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偏转,产生时差,地球自转的意义,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