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部分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1小题,44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宅
陈村
离开老宅已有多年,从未想过回去。在我心里,老宅死去已很久了。
勾起我记忆的是一张晚报。①女儿送来晚报,出门去了。
我已吃过饭,换上了拖鞋,靠在沙发上读报。突然,我读到“张家宅”三字。②我的老宅苏醒了。是我的张家宅。张家宅拆房了。报上说全已拆尽。我想起老宅,祖父在时,他说老宅建于宋朝,他的祖父则说建于魏晋时代。反正老宅够老够老的,根据常识,这样老的宅子是不可能存到今天的。这是我长大后想到的。
我在老宅住到十岁。记得宅后尚有竹林一片,宅旁有水井一口。报上说的那些房子都是日后伐了竹填了井建起来的吧。鲁迅写过百草园,我的老宅的竹林也生有百草,但母亲不许我进去。怕我被蛇咬了,又怕踩坏笋。我私自进去过几次,见笋就踩,从未被蛇咬过。我想,蛇也许是母亲想出来吓吓我的吧。
晚报上说的是张家宅已全面推倒,计划盖起七到十八层的高楼。在那张模糊不清的照片上,可见到废墟之上,打桩机已影影绰绰了。这尚是一期工程,二期三期完成后,张家宅和李家宅、王家渡将连成一片,能住进二十万人。商店也建,影剧场也建,学校、托儿所也建,厕所、菜场也建,派出所、浴室也建。我就想,要是当初不搬出老宅,我也能在这众多的楼里分得一套新的房,仔仔细细装饰起来,煤气也有,卫生间也有,比这石库门房子要强得多哇。
我把那张报纸留了下来,天天没事时看一看。一天正喝赤豆汤,翻在上面一点,脏了,便将那报道与照片剪下,压在吃饭桌子的玻璃下。女儿为此十分恨我。我寸步不让。女儿知道我脾气,便由我去了。
③看着那片模模糊糊的废墟真是有点意思。看着它我就能看见老宅,想起老宅星星点点的旧事。我还能记起脚踩在竹笋尖尖上的感觉。我的木拖板很大,脚趾冲在前面,一脚踢在笋上,脚尖要痛半天。我能看见老宅的青石板上的青苔,看见蚂蚁搬食和斗殴,但我记不起老宅的天是什么样子的。老宅似乎没有天。
我常常记起那堵半途而废的墙。
女儿回家,告诉我今天走过张家宅了。我问她看见了什么,她说没什么好看的,又脏又乱。她骑着自行车经过,遥遥地张望一眼,没有停车。沿街的一面立着许多高大的广告牌,挡住探向混乱的视线。我再问,她立刻烦了,要我自己去看。“不就是那个破烂劲儿吗,有什么看的!”女儿拉长了脸,她出门去了。还是出去的好。我的墙不会再有了。那堵墙即使在记忆里也不宽,能容得下一只大人的脚。我经常坐在墙上,看我家的长工阿三在田里干活。阿三的脊背墨黑,发亮。他能一只手就把我举起来。不过,他不敢常举,我娘看到是不饶他的。他不举,我也不饶他。他看看四处没人,被我缠不过,略举一举就放下了。坐在墙上,吃着桑子,看着阿三种田是很好的。我家的牛就像阿三的灰孙子,贼头贼脑地走。要是反一个身,坐在墙上可以看到灶间。我家的佣人张妈在灶间偷肉吃,我看到过好几回。
我时常一个人绕着墙打转。墙是个好东西。你总是会觉得墙的那边有什么等着你,也许是一只蟋蟀,也许是一个桃。当然也有点儿怕人,特别是晚上,也许会有一个人,一个专贩小孩的,张着口袋等着。我总是一圈一圈地走,我想他大概也在走,在避开我,因为时间还没到。我一圈圈地绕着墙,墙有三四十步长,他还不来。我等得发急,就攀上墙去,这样可以看到墙的外面。没有人的。
我的家破败得很快。在老宅的卖契上签字画押时,父亲泪流满面。我家的地和牛,已先卖尽。阿三也走了。张妈哭得比我父亲更加伤心,哭出许多稀奇古怪的词,哭出了调子。后来我想,幸亏破败了,否则就要划作地主成分,日子就很难过了。安知非福啊。
卖掉老宅后等着搬家的日子里,我又到竹林去踩笋,被人轰了出来,拎着耳朵皮牵到我娘跟前。于是我知道,竹林也不是我家的了。我们搬到城里,住进这石库门房子。石库门有很高的风火墙,我一次也没上去坐过,那墙爬不上去。父亲是死在这房子里的。临死的那几天,总是和我讲老宅的事,讲着讲着就叹叹气。张妈跟我们过来了,她也死在石库门里。阿三来看过我们一次,是张妈死后才来的。母亲告诉他张妈已经死了,他“啊”了一声,又淡漠起来。阿三也进城了,在一个公司里造房子。他看看我,说少爷这么大了,现在两只手也举不起来了。
阿三以后没有来过。
一天女儿回家来,兴冲冲地跟我说,张家宅住宅区已经造得有点样子了。那些楼房是很好很新式的。正巧我喝过几口酒,就对她讲了过去的竹林和过去的墙。女儿正在试穿她新买的羊毛衫,她烦烦地说,那些旧事有什么好说的,幸亏这个家败得早,要不然,我还是阿乡呢,看到这么好看的羊毛衫也不敢买,买来穿出去也不像的。她说,要竹头就去买两根来,要吃笋就跑一趟自由市场。要牛有什么用?我想想也对,就不再说了。④瓶里还剩着点酒,我将它倒进杯子,一口喝了。
老宅啊。
1987年3月1日
(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宅有着久远的历史,像这样的古建筑是很难留存下来的,这是“我”随着年龄增长懂得的常识。
B. 童年的“我”比较淘气,经常跑到竹林里去踩笋,母亲为此编造了竹林里有蛇咬人的谎言。
C. “我记不起老宅的天是什么样子的”,既表现了“我”回忆往事时的心理,又体现了老宅生活的丰富。
D. “竹林”“张妈”“阿三”等在文中反复出现,他们见证了“我”的童年,成为“我”人生中的宝贵记忆。
2.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写女儿送来报纸就出门去了,从中可以看出父女关系的淡漠,与后文写女儿对“我”、对老宅的厌烦形成呼应。
B. 句子②连用四个短句,将“我”对老宅的回忆与现实相交织,表现了“我”从惊疑到确认再到失落的心理变化过程。
C. 句子③中的“意思”一词意蕴丰富,表面上是写充满乐趣的老宅往事,实际上也隐含着对老宅变为废墟的伤感。
D. 句子④耐人寻味,是“我”不再反驳女儿的观点后,借“酒”来表达自己对老宅的叹息、对世事变化的感慨。
3. 文中“我时常一个人绕着墙打转”一段写得饶有趣味。请结合文本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4. 选文围绕“老宅”表达了“我”的哪些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1. B 2. A
3. ①写出了童年时“我”对墙外世界的想象与幻想,充满童真童趣,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②强调了“墙”在“我”童年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充分表现了“我”对老宅的怀念。
4. ①对童年老宅生活的怀念:“我”在老宅生活了十年,老宅承载了“我”太多的童年记忆。
②对老宅兴衰的感叹:老宅有着久远的历史,有过兴盛与衰败。
③对人事代谢的伤感:老宅中的人聚聚散散,父亲、母亲、张妈、阿三,都慢慢地淡出了“我”的生活。
④对父女观点分歧的感慨:对于老宅的兴衰变迁,“我”与女儿有很大的分歧,父女之间存在代沟。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母亲为此编造了竹林里有蛇咬人的谎言”说法错误,原文“但母亲不许我进去。怕我被蛇咬了,又怕踩坏笋”可知,“有蛇咬人”并不是母亲刻意编造的,母亲是真的担心“我”被蛇咬。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A.“从中可以看出父女关系淡漠,与后文写女儿对‘我’、对老宅的厌烦形成呼应”于文无据,“女儿送来晚报,出门去了”一句只是一处客观描写,选项过度解读。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中情节、段落作用的能力。
原文“你总是会觉得墙的那边有什么等着你,也许是一只蟋蟀,也许是一个桃。当然也有点儿怕人,特别是晚上,也许会有一个人,一个专贩小孩的,张着口袋等着”中对墙后面的想象,“一只蟋蟀”“一个桃”“专贩小孩的人”等奇思妙想充满童真童趣,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原文“我时常一个人绕着墙打转”“你总是会觉得墙的那边有什么等着你”“我等得发急,就攀上墙去”从这些饶有情趣的想象和行为动作中,读者可以感受到“墙”在作者童年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即童趣生活的一部分,从一系列描述中也表现了作者对老宅的怀念。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品所表达情感的能力。
原文“我的老宅苏醒了。是我的张家宅”“我在老宅住到十岁”“鲁迅写过百草园,我的老宅的竹林也生有百草”可知,童年生活过的老宅勾起的回忆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原文“我想起老宅,祖父在时,他说老宅建于宋朝,他的祖父则说建于魏晋时代”“想起老宅星星点点的旧事。我还能记起脚踩在竹笋尖尖上的感觉”“我的家破败得很快。在老宅的卖契上签字画押时,父亲泪流满面”可知,对老宅兴衰的感叹:老宅有着久远的历史,有过兴盛与衰败。
原文“我经常坐在墙上,看我家的长工阿三在田里干活。……要是反一个身,坐在墙上可以看到灶间。我家的佣人张妈在灶间偷肉吃,我看到过好几回”“阿三也走了。张妈哭得比我父亲更加伤心,哭出许多稀奇古怪的词,哭出了调子”“父亲是死在这房子里的。临死的那几天,总是和我讲老宅的事,讲着讲着就叹叹气。张妈跟我们过来了,她也死在石库门里。阿三来看过我们一次,是张妈死后才来的。母亲告诉他张妈已经死了,他‘啊’了一声,又淡漠起来”可知,对人事代谢的伤感:老宅中的人聚聚散散,父亲、母亲、张妈、阿三,都慢慢地淡出了“我”的生活。
原文“我问她看见了什么,她说没什么好看的,又脏又乱。她骑着自行车经过,遥遥地张望一眼,没有停车”“不就是那个破烂劲儿吗,有什么看的!”“我时常一个人绕着墙打转。墙是个好东西。你总是会觉得墙的那边有什么等着你,也许是一只蟋蟀,也许是一个桃”“我又到竹林去踩笋,被人轰了出来,拎着耳朵皮牵到我娘跟前”“女儿正在试穿她新买的羊毛衫,她烦烦地说,那些旧事有什么好说的,幸亏这个家败得早,要不然,我还是阿乡呢,看到这么好看的羊毛衫也不敢买,买来穿出去也不像的”可知,对父女观点分歧的感慨。两代人对老宅的认识和感情分歧很大,对于老宅的兴衰变迁,父亲比女儿更留恋老宅,父女之间存在代沟。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胡同的声音
肖复兴
(1)胡同的声音,就是胡同里的叫卖声,北京人管它叫吆喝声。稍微上了点儿年纪的北京人,谁没有在胡同里听见过吆喝声呢?有了串街走巷的小贩那些花样迭出的吆喝声,才让一直安静甚至有点儿死气沉沉的胡同,一下子有了生气。
(2)有的吆喝声,真的就是一首好听又上口的歌谣。比如,过年的时候,卖年画春联的小贩的吆喝:“街门对,屋门对,买横批,饶喜字。揭门神,请灶王,挂钱儿,闹几张。买的买,捎的捎,都是好纸好颜料。东一张,西一张,贴在屋里亮堂堂……”合辙押韵,朗朗上口。这里吆喝的“闹”就是买的意思,他不说买,而是说“闹”,是只有老北京人听着才能够体会得到的亲切劲儿。
(3)再比如,秋天卖秋果的小贩吆喝:“秋的来,海棠来,没有虫儿来;黑的来,糖枣来,没有核儿来……”用最简单却又最形象的语音,把要卖的海棠和黑枣的优点突显了出来。
(4)再比如,夏天卖酸梅汤的小酸吆喝声:“又解渴,又带凉,又加玫瑰,又加糖,不信您就闹一碗尝一尝!”小贩手里打着小铜板做的冰盏,就跟说快板书一样,颇有些自得其乐的意思。
……
(5)这些吆喝声,真的太遗憾了,由于年龄的限制,我没听到过。这几个例子,都是从光绪年间蔡省吾的《一岁货声》中看到的。对这样的吆喝声,除了《一岁货声》,在其他书中,我只要是看见了,赶忙记下来。我觉得这应该是民间艺术的一种,是研究老北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种带有声音的注脚。
(6)比如卖菜的小贩不会只是单摆浮搁地喊出所要卖的菜的菜名,总要给所要卖的蔬菜前面加一个修饰语,就像往头上加一顶漂亮的帽子,如果只是吆喝所要卖的莱的菜名,也得像是侯宝林相声里说的“茄子扁豆架冬瓜,胡萝卜卞萝卜白萝卜水萝卜带嫩秧的小萝卜……”一串连在一起的贯口,一口气的吆喝出来,水银泻地。
(7)即便只是很普通的马牙枣呢,小贩也得特别的吆喝说:“树熟的大红枣来——”强调他的枣绝对不是捂红的。
(8)哪怕只是一碗豆腐脑呢,小贩也要加上一句:“宽卤的豆腐脑,热的呀——一个“宽”字,一个“热”字,把他家的豆腐脑好的地方,言简意赅,说得突出,又恰当,吆喝得抑扬顿挫,那么的诱人。
(9)哪怕是冬天里到处都在卖的糖葫芦呢,小贼们都会这样叫喊;“冰糖荫芦,刚蘸得的——”让你听得出“冰糖”和“刚蘸得”,是他要突出的效果。
(10)再看卖的哪怕是再简单的樱桃呢,再笨拙的小贩,也会加上一个修饰词;“带把儿的樱桃来—”想到齐白石画的那些鲜艳欲滴的樱桃,哪一个不是带把儿的呢?你就得佩服这些小贩们的审美心理,是和齐白石一样的。一个“带把儿”的樱桃,就像是带露折花一样,那么的可爱了起来。
(11)我真的对这样的吆喝声充满兴趣,对这些小贩殿很是佩服。他们不仅将卖货声吆喝得那样悠扬悦耳,还让这样吆喝的词语那样有琢磨的嚼劲儿。可以设想,在以往的岁月里,如果缺少了这样丰富多彩的吆喝声,胡同里只是风声雨声,倒泔水的哗哗声,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成色?该会少了多少的精神气儿,如今的老人们又会少了多少怀旧色彩的回忆?
(12)吆喝声,尽管里面有不少美好的韵味在,但在时过境迁之后怀旧情绪的泛滥中,很容易被美化。毕竟吆喝声不是音乐,不是诗,是底层人为生活而奔波发出的声音,内含人生况味,和诗人笔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和《天咫偶闻》里记载皇上八月隔墙听到吆喝声而写下的诗句“黄叶满街秋巷静,隔墙声唤卖酸梨”并不一样。
(13)读到的很多关于吆喝声的诗句,其中有这样两首,让我为之心里一动。
(14)一首是夏仁虎《旧京秋词》中一句“可怜三十六饽饽,霜重风凄唤奈何”,让我感动。下面还有一句注解:“夜闻卖硬面饽饽声最凄惋。”起码这里面触摸到了吆喝声中的人生的无奈与心酸的痛点。
(15)一首是金煌《京师新乐府》中的一首《卖饽饽》:“卖饽饽,携柳筐,老翁履弊衣无裳,风霜雪虐冻难耐,穷巷锔立如蚕僵。卖饽饽,深夜唤,二更人家灯火灿,三更四更睡味浓,梦中黄粱熟又半……”写那寒夜里吆喝着卖饽饽的老人凄凉的情景,让我感动,想想在那些物质贫寒天气又寒冷的夜晚,那吆喝声,诗意是让位于夏仁虎所说的“凄惋”和金煌所言的“难耐”。人生中沉重的那一部分,世事苍凉的那一部分,往往弥散在夜半风寒霜重甚至雨雪飘时这样的吆喝声中。
(16)蔡省吾在《一岁货声》的自序中说:“一岁之货声中,可以辨多味,知勤苦,纪风土,存时令,自食于其力而益人于常行日用间者,固非浅鲜也。”
(17)这一番话,对于一百多年后的我们,依然有着现实的意义。他道出了胡同里的吆喝声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起码包括有怀旧的多愁,前辈的辛劳。风土人情和气节时令民俗的钩沉这样四部分。尽管随着时代的大踏步前进。胡同的大量消失,这种农耕时代诞生的吆喝之声,已经基本消失殆尽。但是,如果我们认同蔡省吾一百多年以前对吆喝之声的论述,那么,起码他所说的这四点,依然可以让我们存有对吆喝之声的一份认知和情感,以及对它们深入一些的研究。其意义与价值,“固非浅鲜也”,便会让我们像珍惜历史文化遗产一样,珍视并珍存它们。它们曾经是胡同的声音,也是历史的一种特别的回音。
(有删改)
5.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贩申街走巷,吆喝声花样迭出,给极为安静的胡同增添了生气,这种叫卖声对于老北京人来说,是熟悉而亲切的。
B. 北京胡同的吆喝声与歌谣、快板书、相声的贯口等多种民间艺术有相似之处,是研究老北京文化不可忽视的内容。
C. 作者引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以此说明诗人因为怀旧而美化吆喝声,不能理解底层人生活的无奈与心酸。
D.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胡同的吆喝声基本消失殆尽,但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值得我们珍惜并深入研究。
6.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整体结构层次清晰,先是介绍北京胡同丰富多彩的吆喝声,然后围绕吆喝声展开抒情议论,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审美体验与理性思考。
B. 作者对北京胡同吆喝声的描写,细节饱满,生动传神,使人如闻其声;对吆喝声的赏析,恰当精炼,有利于读者深刻领会其中的韵味。
C. 本文书写了吆喝声与北京老百姓的密切联系,这种对物与人之间关联的追索与思考,与贾平凹的散文《秦腔》相似,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D. 本文与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构思基本一致,将写作对象置于时间和空间的对话中,表达对个体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思考。
7. 作者描写了北京胡同吆喝声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8. 作家往往通过锤炼语言让文章更具有艺术表现力,请在(12)~(15)段中从词语、句式两个方面举出相应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5. C 6. D
7. ①声音特点:合辙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悠扬悦耳;②语言特点:形象生动、言简意赅,重点突出。
8. ①动词具有表现力,如“起码这里面触摸到了吆喝声中的人生的无奈与心酸的痛点”,“触摸”形象地写出诗歌内容对吆喝声中无奈与心酸的表达力度;②长句短句结合,如“毕竟吆喝声不是音乐,不是诗,是底层人为生活而奔波发出的声……”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写出吆喝声的特点。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C.“以此说明诗人因为怀旧而美化吆喝声,不能理解底层人生活的无奈与心酸”错误,作者引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是为了说明吆喝声不是音乐,不是诗,是底层人为生活而奔波发出的声音,内含人生况味。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构思基本一致”错误,本文与《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构思并不一致。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了的山村的自然风物,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抒发作者对滋养自己的美好家园的热爱之情,表达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以及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本文分析吆喝声的意义与价值,让我们像珍惜历史文化遗产一样,珍视并珍存它们。因为“它们曾经是胡同的声音,也是历史的一种特别的回音”。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结合“比如,过年的时候,卖年画春联的小贩的吆喝……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哪怕只是一碗豆腐脑呢,小贩也要加上一句……把他家的豆腐脑好的地方,言简意赅,说得突出,又恰当,吆喝得抑扬顿挫,那么的诱人”“一串连在一起的贯口,一口气的吆喝出来,水银泻地”可知,声音特点是,合辙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悠扬悦耳。
结合“秋天卖秋果的小贩吆喝……用最简单却又最形象的语音,把要卖的海棠和黑枣的优点突显了出来”“夏天卖酸梅汤的小贩吆喝声……小贩手里打着小铜板做的冰盏,就跟说快板书一样,颇有些自得其乐的意思”“再看卖的哪怕是再简单的樱桃呢,再笨拙的小贩,也会加上一个修饰词”可知,语言特点是,形象生动、言简意赅,重点突出。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动词具有表现力。“起码这里面触摸到了吆喝声中的人生的无奈与心酸的痛点”中“触摸”一词,本义是用手接触并抚摸;在此指感悟之意。“痛点”本是抽象的,别人难以感知的而“触摸”一词使读者的感受更加具体、形象。
长句短句结合。“毕竟吆喝声不是音乐,不是诗,是底层人为生活而奔波发出的声音,内含人生况味”“人生中沉重的那一部分,世事苍凉的那一部分,往往弥散在夜半风寒霜重甚至雨雪飘时这样的吆喝声中”,这些句子句式长短错落,整齐中有变化,增强了语言的灵动的变化之美,写出吆喝声的特点。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寻找鱼王
张 炜
(1)山里的查花开了,天越来越暖和了。这个春天我又回到了家里,还带回了一条大鱼。爸爸问这条鱼是不是你自己捉的?我不敢撤谎,只好如实相告:是师傅领我在一片沙地上挖到的。爸爸吃惊不小,反反复复看那条鱼。
(2)几天后,爸爸一定要随我去看望师傅。爸爸路上总念叨老人的身体,他明白这个人已经十分孱弱了。他真正挂念的是,那个老人能不能在离世前,把所有的本事传给自己的儿子。这是我心里最清楚的。他一定要让我当个大山里的“鱼王”。
(3)爸爸见了老人的第二天,就提出一个冒冒失失的要求:去地里挖一条大鱼。老人一到春天就咳嗽,这会儿一边大声咳着一边说:“好好。”可他只是答应,并不动身。爸爸又催促了一次,老人才真的出门去了。爸爸手里提着一把锹,我和猫紧随老人身后。
(4)小路上的野花开得真香。师傅走在前边,垂着头,不像往日那样四处瞭望。我们走了一里多远的山路,最后在一条不大的沙河边停下。这里没有水,沙子洁净得很。老人在沙子上踱了几步,又往旁边看了看。那是离开河道几丈远的地方,粗粗的沙粒上落下了风旋的草屑。他前后打量了一番,伸出脚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说:“就这儿吧。”
(5)爸爸马上抡起了铁锹。可是这样没有几下,老人就伸手阻止说:“要用手,小心些。”我和爸爸一起用手扒着土,刚扒了一会儿,下边的沙子就轻轻活动起来。爸爸大声喊叫,猫马上凑到了近前。啊,一条又粗又长的鳝鱼被爸爸双手逮住。他把它高举过顶,“它就在这里!这真是谁也想不到啊……”
(6)爸爸还不甘心,再次要求师傅寻一个有鱼的地方,老人没有应声,爸爸就在刚才挖到鳝鱼的地方又挖了一会儿,结果什么都没有找到。
(7)爸爸终于要回家了。他临走时千叮万嘱,让无论如何都要听话、要学艺。
(8)老人听到“学艺”两个字不高兴了,沉着脸说:“没什么艺,只要想家了就快走。”
(9)这次没等爸爸教我,我立刻大声说道:“我不想家……”
(10)爸爸行前与老人单独交谈了许久。爸爸回家了。
(11)老人对我说:“孩子,你爸最担心的是我不能把所有本事全传给你。我对他说,不成,我当年就没有跟我爸学到全部本事,只是随着年纪大了,从头想他这一辈子,从头学。这本事不光是从别人那儿取来,还要自己去找,一点一点找到一些,放下一些,最后留下来的,才是有用的真本事……”
(12)我听不明白,问:“为什么找到了还要放下?这不白找了吗?”
(13)老人点头:“就得放下。有些本事不光不能留,还得小心再小心。比如我年轻的时候发了疯一样逮大鱼,只想做个“鱼王”,想住‘鱼王’才有的青堂瓦舍,为这个差点连命都丢了。我住在山坡上,种下吃的东西,有猫陪在身边,还有了你这么好的一个孩子,这辈子还求什么?我为什么要捉那么多鱼?它们也是一辈子,我捉了越来越多的鱼,就成了它们的冤家对头,这还会有好下场?要不我说,我不敢肯定会把全部本事都传给你,你也不能全都收下,说不定你会扔掉这些本事呢……
(14)我紧紧依偎着,不再吭声。
(15)老人在夜色里磕打牙齿,像害冷一样,说:“有个人和我爸一样,都是老族长器重的人,老族长瞧得上的山里渔户只有这两个。”
(16)“另一个*鱼王”,是那个*水手’?”
(17)“就是他,他常跟着我爸去捉鱼,留心学做‘旱手’。他夸我爸,说:‘这才叫真本事!瞧大旱天哪里都望不见水,你花一袋烟的工夫就能把大鱼提回家!我要有了你这两下子就阔了,有水没水都能逮住大鱼……”不知是他心眼钝,还是我爸留了一手,反正这人直到最后也没能当成一个“旱手’。”
(18)“可是老爷爷也能跟他学呀,在发大水的时候捉到大鱼……”
(19)“我爸倒也这样想过,一有机会就跟他学泅水。可最后还是没有学成。那个‘水手鱼王’直接就是在水里过日子,鱼鳖虾蟹跟他是一家。他在水里捉鱼太容易了,什么器具都不用。如果遇到赤手逮不住的大鱼,他会设法把它引到水草多的地方,让草须帮他绑住又猛又凶的大鱼。鱼的力气到底有多大,这是外行人想不出的。活在水里就得了水力,会借着水力把人整惨啊。一条两拃长的鱼凶起来,人在水里就拿他没办法,你眼睁睁就得受它欺负……”
(20)“鱼怎么欺负人啊?”
(21)“鱼把你引到水流急处,你只能尽全力对付水流,设法不让自己沉下去,不呛水;可是鱼这会儿精神力气都来了,它用头撞你的脸和眼,甩起大尾巴啪啪扇你几个耳光,几下就把你打得晕头转向。有时候你以为它就在你怀里了,想一下接住它逮住它,哪知它装作笑眯眯的的模样往你怀里钻,可还没等你两条胳膊合上,它就奓开鳍翅上的尖针一旋……老天爷,鱼头摇摇晃晃的,别以为它没有头脑不会想事,它可狡猾着哩。大鱼在水花里一跳一闪,银光光的,山里人谁能不馋?谁知这一馋就会要了他的命啊……”
(22)我身上战栗栗的。说真的,这样的夜晚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选择了世上最危险的行当。
我随口呼应:“啊啊,那怎么办呀?师博,你说怎么办啊?……”
(23)“没有别的办法,就是苦练,再加上天分。所有‘鱼王’,都是天生捉大鱼的人。他们学来一半,天分一半,个个都是让外人想不明白的主儿。”
(24)我听得大气不出。我发现身边的猫也凝了神,忘记了抿嘴和舔手。
(有删改)
【注】《寻找鱼王》是中国当代作家张炜创作的中篇儿童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八岁的孩子在父亲的陪伴下出门远游、苦苦寻找“鱼王”学艺,找到了传说中的老鱼王,同时也开启了一段成长之旅,经历了爱与人生的洗礼,最终成长为新的鱼王传人。在唯美寂静的深山中,善良纯净的孩子和饱经沧桑的老人共同谱写了宁静壮美的生命画卷。
9.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写“我”带回大鱼,既从侧面写出老鱼王的技艺高超,又促使爸爸随“我”去看望师傅,推动情节发展。
B. 因为老鱼王对爸爸有成见,所以他对于爸爸“抓鱼”的请求始终表现冷淡,也一直没答应把全部本领教给“我”。
C. 听老人讲话时,“我紧紧依偎着,不再吭声”“身上战栗栗的”,这些细节暗示了“我”内心的不安和抗拒。
D. 小说中“旱手”和“水手”鱼王,各自有神奇的本领,却又难以学习到对方的绝技,意在表现人各有所长。
10.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成长小说常以儿童视角叙述,本小说写“我”的所见所闻,和《大卫·科波菲尔》以童年大卫口吻叙述故事相似。
B. 小说后半部分以对话展开,把老鱼王的经历浓缩在较短的篇幅里,精炼而有余味,与课内《复活》节选部分相同。
C. 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样,作家在“大鱼”身上赋予了深刻的内涵,象征意味浓厚,引发读者的思考。
D. 小说与《百年孤独》一样,以奇思幻想和奇人异事展现哲思,具有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11. 成长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父亲和师傅以不同的方式给了“我”不同的影响。请加以梳理概括。
【答案】9. A 10. D
11. ①父亲希望“我”学会鱼王的所有本领,带“我”去看望老人,在鱼王的指引下挖鱼,让“我”进一步见识到了鱼王的本事,坚定了成为鱼王的目标。②老人和“我”长谈,分享他的感悟和经历,让“我”懂得成为鱼王既要靠苦练和天分,更要学会放下。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B.“因为……,所以……”错误。原文有“我当年就没有跟我爸学到全部本事”“……要不我说,我不敢肯定会把全部本事都传给你”“学来一半,天分一半”,老人没答应把全部本领教给“我”另有原因,本事是学一半悟一半的,不是全教会的。选项内容没有因果关系。
C.“抗拒”错误,“我”听了老人的话,内心感到震动,有所畏惧,但并没有“抗拒”,还是一心要学习逮鱼。
D.“意在表现人各有所长”错误,原文有“他常跟着我爸去捉鱼……不知是他心眼钝,还是我爸留了一手”“我爸倒也这样想过,一有机会就跟他学泅水。可最后还是没有学成”,两个人都学不到对方的绝技,文中暗示可能是“留了一手”,或者各有各的天分,意不在表现“各有所长”。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具有魔幻现实主义风格”错误,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本文没有幻境,并非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爸爸一定要随我去看望师傅……他真正挂念的是,那个老人能不能在离世前,把所有的本事传给自己的儿子”,父亲看到我拿回师傅领我叉到的大鱼后,希望“我”学会鱼王的所有本领,带“我”去看望老人;“爸爸大声喊叫,猫马上凑到了近前。啊,一条又粗又长的鳝鱼被爸爸双手逮住……”“我立刻大声说道:’我不想家……’”,在鱼王的指引下挖鱼,让“我”进一步见识到了鱼王的本事,我要和师傅学逮鱼,作鱼王,我坚定了成为鱼王的目标。
老人和“我”长谈,分享他的感悟和经历,“这本事不光是从别人那儿取来,还要自己去找,一点一点找到一些,放下一些,最后留下来的,才是有用的真本事”“有些本事不光不能留,还得小心再小心”“没有别的办法,就是苦练,再加上天分。所有‘鱼王’,都是天生捉大鱼的人。他们学来一半,天分一半,个个都是让外人想不明白的主儿”,让“我”懂得成为鱼王既要靠苦练和天分,更要学会放下。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尹子奇领兵十三万趣睢阳。许远告急于张巡,巡自宁陵引兵入睢阳。巡有兵三千人,与远兵合六千八百人。贼悉众逼城,巡督励将士,昼夜苦战,或一日至二十合。凡十六日,擒贼将六十余人,杀士卒二万余,众气自倍。
尹子奇复征兵数万,攻睢阳。睢阳城至是食尽。将士人廪米日一合,杂以茶纸、树皮为食,士卒消耗至一千六百人,皆饥病不堪斗。议弃城东走,张巡、许远谋,以为:“睢阳,江、淮之保障,若弃之去,贼必乘胜长驱,是无江、淮也。且我众饥羸,走必不达。古者战国诸侯,尚相救恤,况密迩群帅乎!不如坚守以待之。”
癸丑,贼登城,将士病,不能战。巡西向再拜曰:“臣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无以报陛下,死当为厉鬼以杀贼!”城遂陷,巡、远俱被执。尹子奇问巡曰:“闻君每战眦裂齿碎,何也?”巡曰:“吾志吞逆贼,但力不能耳。”子奇以刀抉其口视之,所余才三四。子奇义其所为,欲活之,其徒曰:“彼守节者也,终不为用。且得士心,存之,将为后患。”乃斩之。巡且死,颜色不乱,扬扬如常。
巡行兵不依古法教战阵,令本将各以其意教之。人或问其故,巡曰:“今与胡虏战,云合鸟散,变态不恒,数步之间,势有同异。临机应猝,在于呼吸之间,而动询大将,事不相及,非知兵之变者也。故吾使兵识将意,将识士情,投之而往,如手之使指。兵将相习,人自为战,不亦可乎!”每战,将士或退散,巡立于战所,谓将士曰:“我不离此,汝为我还决之。”将士莫敢不还,死战,卒破敌。又推诚待人无所疑隐临敌应变出奇无穷号令明赏罚信与众共甘苦寒暑故下争效死力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二: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赢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节选自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注】①尹子奇;安史之乱中的叛军将领。②合;容量单位,十合为一升。③二公;张巡,许选。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又推诚/待人无所疑隐/临敌应变出奇无穷/号令明/赏罚信/与众共甘苦寒暑/故下争/效死力/
B. 又推诚待人/无所疑隐/临敌应变出奇无穷/号令明赏罚/信与众共甘苦寒暑/故下争/效死力/
C. 又推诚/待人无所疑隐/临敌应变/出奇无穷/号令明赏罚/信与众共甘苦寒暑/故下争效死力/
D. 又推诚待人/无所疑隐/临敌应变/出奇无穷/号令明/赏罚信/与众共甘苦寒暑/故下争效死力/
13.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廪,本指粮仓,引申为粮食,也指官府发放口粮等。文中“廪米日一合”指发放粮食,
B. 颜色,文中是“脸色”的意思,与《燕歌行并序》中“天子非常赐颜色”中“颜色”不同。
C. “弃城而逆遁”中“逆”的意思,与《孔雀东南飞》中“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不同。
D. “其谁之功也”中“其”的用法,与《师说》中“其皆出于此乎”的用法相同。
14. 下列对文中加框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趣,文中是“奔赴”的意思,与《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中“趣”意思不一样。
B. 合,也称为“回合”,旧小说中描写武将交锋一次叫一个回合。这里指双方较量一次。
C. 再拜,有两种意思:一是第二次拜,二是拜两次。文中“巡西向再拜”中是第二种意思。
D. 苟,文中是“如果”的意思,与《出师表》中“苟全性命于乱世”中“苟”意思一样,
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史叛军以近二十倍的兵力进攻睢阳。守城将士日夜与叛军激战,擒贼将六十多人,杀士卒二万余,将士们因之士气大增。
B. 睢阳被围,粮食将尽,而且士卒都因为饥饿无法战斗,有人建议弃城,张巡、许远认为睢阳是江、淮保障,决定坚守待援。
C. 张巡练兵不依照古代兵法,而让将领们各依本人的想法指挥作战,因为他觉得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让士兵们各自为战更好。
D. 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对张巡、许远的评价很高,认为他们守卫睢阳,不弃城而走的考虑非常周到,体现出他们的贤明。
1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守节者也,终不为用。且得士心,存之,将为后患。
(2)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赢之余,虽欲去,必不达
【答案】12. D 13. D
14. D 15. C
16. (1)张巡是忠义守节的人。终究不会被我们任用。况且。他深得军心,留下他的性命,将成为后患。
(2)等到没有救兵而且处境窘迫的时候,率领着那些受伤残废、饥饿羸弱的残兵,即使想逃走,也一定无法到达要去的地方。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张巡又待人诚恳,胸怀坦荡,善于随机应变,出奇制胜。他号令严明,赏罚分明,与部下同甘共苦,所以部下的将士都争先拼死效力。
“推诚待人”中“推诚”是“待人”的方式,作状语,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
“应变”动宾结构,“变”是宾语,后面断开,排除B。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脸色/荣耀、赏赐。句意:(张巡)面不改色。/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C.正确。预先;事先/预料,想到将来。句意:从而弃城预先逃走呢?/恐怕不会听任我的意愿,想到将来,我心里像受着煎熬一般。
D.错误。代词,这/表揣测语气,大概。句意:这是谁的功劳呢?/大概是出于这个原因吧。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奔赴/通“取”。句意:尹子奇带领十三万军队奔赴睢阳。/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
B.正确。
C.正确。“巡西向再拜”是第二种意思。句意:张巡向西拜了两拜。
D.错误。如果/苟且。句意:如果睢阳不能坚守。/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整合信息,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C.“让士兵们各自为战更好”错误,根据“故吾使兵识将意,将识士情,投之而往,如手之使指。兵将相习,人自为战,不亦可乎”可知,张巡让将领各自训练自己的士兵,是为了让将领和士兵互相熟悉。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彼守节者也”,判断句;“终不为用”,没有标志的被动句;“得士心”,深得军心。
(2)“穷”,处境窘迫;“将”,率领;“虽”,即使。
参考译文:
尹子奇带领十三万军队奔赴睢阳。许远向张巡告急求救,张巡从宁陵带兵进入睢阳。张巡自己有军队三千人,跟许远的军队会合共六千八百人。叛军全部人马逼近睢阳城,张巡督促激励将士,日夜苦战,有时一天交战达二十次;总共激战十六天,擒获叛军将领六十多人,杀死对方士兵二万多,睢阳士气大涨。
尹子奇又征兵几万,攻打睢阳。睢阳城到这时粮食将尽。将士每人每天分米一合,用茶纸、树皮夹杂在一起作为食物。士兵也消耗至一千六百人,都因饥饿生病不能战斗。有人建议放弃守城往东撤退,张巡、许远商量,认为:“睢阳是江、淮一带的屏障,如果放弃睢阳撤离,叛军一定会乘胜长驱直入,这样就无法守住江、淮了。况且我们的士兵饥饿病弱,逃跑(撤退)一定不能到达目的地。古代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尚且相互相救援帮助,何况睢阳附近的众位将帅呢!还不如坚守睢阳来等待援兵。”
癸丑(初九)这一天,叛军登上城头,将士们因为病弱,不能再战。张巡向西拜了两拜说:“我已经竭尽全力,但没有守住睢阳城,生时既然不能报答陛下的恩德,死后应当变为恶鬼来杀死叛贼!”随后睢阳城被叛军攻陷,张巡与许远都被俘。尹子奇问张巡说:“听说将军你每当作战时眼角都要睁裂,牙齿都要咬碎,这是为什么?”张巡说:“我是坚决想要吞掉你们这伙叛逆的反贼,只是力量不够罢了。”尹子奇就用刀撬开张巡的口探视,发现所剩下的不过三四颗牙齿。尹子奇十分欣赏张巡的忠义,想要保全他的性命。他的部下却说:“张巡是忠义守节的人,终究不会被我们所用。况且他深得军心,留下他的性命,将成为后患。”于是尹子奇就把张巡斩杀。张巡将死时,神色自若,面不改色,意气扬扬像平常一样。
张巡练兵不按照古人的兵法作战布阵,而是命令部下的将领各自按照自己的战略教习战法。有人问其中的原因,张巡说:“现在是与反叛的胡人作战,他们忽散忽合,变化不定,有时在数步之内,军势都不同。所以需要将领们在很短的时间内面对时机应对突发的事件,如果让他们动不动就要请示大将,那事情就来不及处理了,这样做是不知道作战用兵的变化。所以我让士卒了解将领的心意,将领熟悉士卒的情况,这样将领指挥士卒作战,就如手使用自己的指头一样自如。兵与将都相互熟悉,部队各自为战,不是很好吗!”每当战斗激烈时,有的将士后退下来,张巡就立在阵地上对将士们说:“我绝不离开这里,你们为我返回去继续与贩军决战。”将士听后,没有人敢不返身拼死而战的,最后都能够打退敌人的进攻。张巡又待人诚恳,胸怀坦荡,善于随机应变,出奇制胜。他号令严明,赏罚分明,与部下同甘共苦,所以部下的将士都争先拼死效力。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当张、许二位刚守城的时候,哪能知道别人最终不来救援,从而弃城预先逃走呢?如果睢阳不能坚守,即使逃到其他地方又有什么用处?等到没有救兵而且处境窘迫的时候,率领着那些受伤病废、饥饿羸弱的残兵,即使想逃走,也一定无法到达要去的地方。张、许二位这样贤明,考虑已经很精密周到了!坚守一座城池,来保卫国家,凭借千百名接近死亡的士兵,抵挡百万名日益增多的敌军,掩护江淮流域,从而阻遏叛军的兵势。唐王朝没有被灭亡,这是谁的功劳呢?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
陆游
午枕初回梦蝶床,红丝小磑①破旗枪②。
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眼③汤。
岩电已能开倦眼,春雷不许殷枯肠。
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④香?
[注]①磑:石磨。②旗枪:茶叶。③蟹眼:水煮到特定温度会产生形如蟹眼的气泡。④蒙山紫笋:指四川的蒙顶茶。
17. 下列对这首 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诗人午睡初醒后开始用石磨碾茶,其中运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
B. 颔联描绘了煎茶的过程,“龙头鼎”“蟹眼汤”说明诗人注重制茶的细节。
C. 颈联以“岩电”“春雷”比拟茶的功效,饮茶可使人消除疲劳,明目清心。
D. 尾联以茶为吟咏对象,表现人生浮沉,写出了身世之叹,让人感慨万分。
18. 本诗尾联中赞美了蒙顶茶,在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也提到了茶,请分析二者在寄托情感上的异同。
【答案】17. C 18. 同:两首诗都是通过写茶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异:《临》诗在“晴窗细乳戏分茶”一句把“分茶”作为无聊时消磨时光的方式,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不得重用的郁闷和惆怅。本诗借物喻人,用蒙顶茶比喻优秀人才,用“饭囊酒瓮”比喻无能之辈,谴责了朝廷用人不当,使优秀人才处在无人欣赏、弃置不用的冷落境地,具有强烈的批判意味。同时,诗人以蒙顶茶自比,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C.“比拟”错,颈联以“岩电”“春雷”比喻茶的功效,饮茶可使人消除疲劳,明目清心。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本诗尾联两句议论,说有很多酒囊饭袋、无能之人,没有人赏识蒙山紫笋茶,强烈批评众多不识茶之辈,以反问句反衬四川蒙山紫笋茶之香,写出以茶喻志,申发虽报国无门,却仍心存远志的报国之心,但却不得重用的悲愤无奈,也痛斥了南宋统治集团不识人才,重用无能之辈,贬斥力主抗金的优秀人才的误国行径。
《临安春雨初霁》中“晴窗细乳戏分茶”则是说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可却不得实现,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无聊而可悲,情感上相同之处在于不被重用、空有报国之志的愤懑,而不同之处在于该诗更表现出诗人的无奈与自嘲。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鲍照在《拟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满尽致。
(2)《客至》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主人的生活贫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常用鸥鸟、渔夫表达隐居之意,黄庭坚《登快阁》中借类似意象表达归隐之意,相关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中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衰败且与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师说》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们不能像“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那样相互为师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为师,就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尴尬局面。
【答案】 ①. 心非木石岂无感 ②. 吞声踯躅不敢言 ③. 盘飧市远无兼味 ④. 樽酒家贫只旧醅 ⑤. 万里归船弄长笛 ⑥. 此心吾与白鸥盟 ⑦. 过春风十里 ⑧. 尽荠麦青青 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⑪. 位卑则足羞 ⑫. 官盛则近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岂无、踯躅、飧、樽、醅、盟、荠、知明、谀。
五、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能量的产生不是某一特定器官来发展的,或是通过人体所有细胞来实现的。一个活细胞就好比一簇火焰,它燃烧燃料,从而产生生命所需的能量。( )因为细胞完成“燃烧”是有温度条件的,即人体的正常体温。①只有这样、千千万万个小火焰才会遇和地“燃烧”、给生命提供所需的能量。
②在细胞中、物质会永不停歇她传化为能量、就像一个不停转动的轮子。它是自然界更新循环的一种方式。在循环过程中,以葡萄糖形式存在的糖燃料经历了分解及一系列微妙的化学变化。这些变化规律地、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环节都由一种特定的酶支配和控制,每一种酶都各司其职。每一环节都会产生能量,排出废物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变化的燃料分子会被传送到下一环节。当这个轮子“转”满一圈,燃料分子几乎被分解尽了,它们将随时与新的分子结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这一过程是生命世界的一大奇迹。③细胞就像一间化工厂,不断从事着生产活动。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④所有发挥作用的部分极其微小,就连细胞本身也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被看到。
20.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个富有诗意但极不准确的比喻。B. 这个比喻虽不准确,但极富诗意。
C. 这是一个极不准确但富有诗意比喻。D. 这一比喻极富诗意,但并不准确。
21. 下列各项中,对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句使用了借代手法,用“小火焰”借代细胞,使其特征更加鲜明。
B. 第②句使用了比拟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细胞内物质变能量的过程。
C. 第③句使用了比喻手法,喻体“化工厂”形象地展现了细胞活动情形。
D. 第④句使用了夸张手法,突出细胞本身及其发挥作用部分的体积之小。
22.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20. D 21. C
22. 能量的产生不是由某一特定器官来完成的,而是通过人体的所有细胞来实现的。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上文是比喻的具体表现,所以衔接内容以比喻开头更加合理,排除AC;下文强调细胞燃烧需要条件,是对不准确的具体阐释,排除B。
故选D。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A.考查借代与借喻的区别,借代是“代”,强调相关性,借喻是“喻”,强调相似性,此处为借喻;
B.考查比喻与比拟的区别,此处为比喻;
D.考查学生对夸张的掌握,夸张是对事物进行刻意夸大或缩小,此处细胞及发挥作用部分本来就很小,并非刻意夸大或缩小。
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能量的产生不是某一特定器官来发展的,或是通过人体所有细胞来实现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搭配不当。“能量的产生”与“发展”搭配不当,把“发展”改为“完成”;②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在“不是”的后面加上“由”;③关联词搭配不当,“或是”改成“而是”。
最终改为:能量的产生不是由某一特定器官来完成的,而是通过人体的所有细胞来实现的。
六、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意思”指有趣味、有情趣,不单调、不枯燥。“有意义”指有思想、有道理、有价值。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二者的比较或争论。
妈妈对看动画片的儿子说,别看《熊出没》了,有什么意义?儿子说,有意思呀。
谈到今后的职业,有人说,今后要搞科研,因为“有意义”,有人却说“没意思”。
有人说,“有意思”关注的是过程,“有意义”关注的是结果。
有人说,“有意思”讲究外在的形式,“有意义”更注重实际的内涵。
……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有意思”和“有意义”的区别和联系到底是什么?它们真的是非黑即白、互相排斥的吗?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生活既要有“有意思”,也要“有意义”
是要有意思,还是要有意义?这是个问题。然而有意思和有意义并非非此即彼,而是可以共存的。我们的生活既要有“有意思”,也要“有意义”。
有意思比有意义更有意义。
何谓“有意思”?就是有趣味、有情趣,不单调、不枯燥。有时候我们需要敢于做自己,活出自我。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过得有趣有意思,是值得一生研究的课题。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已经被赋予了过量的“意义”。看动画片被认为幼稚、浪费时间;读名著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乐器是为了考级;学英语是为了读研、出国;上各种补习班是为了提高成绩考上理想大学,读好大学是为了找份好工作,找好工作是为了挣大钱……我们被“有意义”的生活一路裹挟,从幼儿园,不,从出生开始到生命终止,被功利的“有意义”胁迫不停地奔波。到了生命终止那一天,回想这一生,除了忙碌,还剩下什么?
作家村上春树每天坚持跑步,他在书中写道:“跑步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根支柱。只要跑步,我便感到快乐。在我诸多习惯里,跑步是最有益的一个。” 是啊,跑步,除去健康的功利意义外,还可以让人“快乐”,这不就是“有意思”吗?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为了得到什么,只是喜欢,这才叫生活。做自己最愿意做的事,追寻自己的梦想,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有意思”。
有意思是浅表感受,有意义是深度幸福。
何谓“有意义”?就是有思想、有道理、有价值。人生是需要不断思考大问题的,诸如自我存在的意义,对他人、社会的意义。纵使找不到终极答案,也能在反思中洗涤灵魂的尘垢。人,不只是属于自己,他还属于这个社会,那么你有义务、有责任为社会建设出一份力。在故宫修文物的工匠们,能够甘于寂寞、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靠的不是“有意思”,而是“有意义”;黄旭华等科学家们隐姓埋名,不能为父母尽孝,不能担起丈夫、父亲的职责,不是因为这份工作多么“有意思”,而是因为它“有意义”;塞罕坝几代人坚持植树造林,在远离繁华城市的地方扎根,也不是因为这件事“有意思”,而是因为“有意义”……“有意思”或许让你尝到浅表的快乐,“有意义”才能让你不怕艰苦,甚至不惧牺牲,体会到人生深度的幸福。
生活既要有“有意思”,也要“有意义”。
有意思和有意义并非非黑即白、互相排斥,而是可以和谐并存的。一辈子做到既有意义,又有意思,才是完整的人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给自己定一个人生的目标,不能仅仅为了自己生活,而应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关注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也不能只盯着目标而忽视了人生的乐趣,“有意义”之外还应适当追求“有意思”。如能做到在“有意思”中追求“有意义”,在“有意义”的同时体会到“有意思”,则是更高层次的人生。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其实,我们平凡生活中的每一次体验、每一份付出、每一点收获,都是生活的意义。每个人的生活千姿百态,但无论是哪一种生活,只要努力奋斗,不断超越自我,进而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作出自己的小小贡献,并从中体会到幸福和快乐,就是“有意义”和“有意思”的人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通过阅读材料不难发现,材料有“有意思”“有意义”两个关键词。“意思”一词,是有“情趣、趣味”的含义;“意义”一词,是有“价值、作用”的含义。本题包含有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称为二元关系型材料作文。对于关系型的题目,审题的任务就是审出其中的两元关系。其中题干中“它们真的是非黑即白、互相排斥的吗?”一句给了我们思考提示。
比如我们可以建立如下关系:(1)我们的生活不需要有意思,需要有意义,或我们的生活不需要有意义,需要有意思。(选择关系)(2)我们的生活既要有意思,又要有意义。(并列关系)(3)我们的生活不仅要有意思,更要有意义。(递进关系)(4)无论我们的生活有无意思,但一定要有意义。(条件关系)然后根据作文体现“正能量”的原则,选择其中合情合理的关系立意。
比如可以将文章的主体部分设计成三个层次,第一层,生活不能仅仅关注“有意义”,还应该关注“有意思”;第二层,生活不能仅仅停留在“有意思”,更要注重“以意义”;第三层,让生活既“有意思”,又“有意义”。
立意:
1.“有意义”之外还应“有意思”。
2.生活的本质还应是“有意义”。
3.“有意思”与“有意义”相辅相成。
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