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十九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49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十九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49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十九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49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展开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十九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49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3.1浙江]延载元年(694年)八月敕:“诸户口计年将入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一定以后,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这种户籍管理办法是( C )
    A.黄籍登记 B.白籍土断
    C.貌阅之法 D.诸色户计
    解析 根据材料“延载元年(694年)”“诸户口计年将入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可知,唐朝实行貌阅之法,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核定户籍,C项正确。黄籍是两晋南朝时的正式户籍,排除A项;东晋后期和南朝实行白籍土断,排除B项;元朝实行诸色户计,排除D项。
    命题变式
    2.[2024江苏无锡期中]中国古代平民、奴婢的身份差异明确体现在户籍中。战国至汉初的“户下奴(婢)”被当作特定财产,不计入主人户籍家内人口数和官府户口数。魏晋之际,奴婢以“人”的身份著入户籍,与平民并列,被纳入官府的户口统计。这一变化( A )
    A.有利于中央政府的赋役征派
    B.反映了律令儒家化的加强
    C.推动了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D.阻碍了封建经济持续发展
    解析 据材料“战国至汉初的‘户下奴(婢)’被当作特定财产,不计入主人户籍”“魏晋之际,奴婢以‘人’的身份著入户籍”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至汉初奴隶被当作财产不计入人口数,因此不承担人头税和徭役,但魏晋之际奴婢计入人口数并登入户籍,就要承担人头税和徭役,这一变化有利于赋役征派,故选A项。
    命题点2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3.[2023广东]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B )
    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
    解析 材料出自明末清初王夫之的著作《宋论》,王夫之认为该基层制度虽能聚乡村之民成兵,但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这与宋代王安石变法时推行的带有军事管理功能的户籍管理制度——保甲制度相符,故选B项。邻保制度是唐代实行的基层制度,排除A项。十家牌法是明朝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的基层制度,排除C项。里甲制度是于明代实行的基层制度,排除D项。
    4.[2020天津]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乡村的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B )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解析 中国古代宗族内部重视社会教化,而中国古代乡村又多是以聚族而居的宗族为基础形成的,因此古代中国乡村自治是与宗族治理相联系的,源于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故选B项;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可以为乡村自治提供保障,但据材料“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知,乡村自治的实现依靠的是村民自觉,与国家政权的稳定与否并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古代中国专制制度下,实行的是“人治”,法律制度并不健全完备,且据材料“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知,中国古代乡村自治并非主要依靠法律,排除C项;古代乡村社会依然是在政府的管辖范围内的,并未脱离政府的管控,排除D项。
    命题变式
    5.[2024福州一模]明洪武年间,基层实行里甲制,设里长、甲首,负责调查田粮丁数、催办钱粮等。里长、甲首实行轮换制,按照其富裕程度,排在前十的人家每户轮流担任里长一职,任期一年,十年为一轮。这一举措( B )
    A.使乡村富户成为税收基本来源
    B.有利于避免地方豪民一家独大
    C.体现了明朝地方治理的灵活性
    D.加重了国家赋役征收管理成本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明代政府任用地方富户轮流出任里长、甲首,管理基层税收等事务,这有利于避免地方豪民一家独大,便于国家对基层的治理,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乡村税收来源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涉及里甲制在各地实行的情况,无法得“灵活性”这一结论,排除C项;富户轮流担任里长和甲首减轻而非加重了国家赋役征收管理成本,排除D项。
    命题点3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6.[2021辽宁]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除“偏灾赈蠲外,凡逋负(拖欠赋税)之在民者,与银谷食种之贷而未收者,遇国家庆典,或巡幸,或军兴,辄止勿责”。据此可知,蠲免政策旨在( B )
    A.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B.稳定地方社会秩序
    C.遏制地方官员贪腐 D.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政策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地方社会秩序,维护清王朝统治,故选B项;免除百姓应征赋税不能减轻地方财政负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官员贪腐信息,排除C项;蠲免政策并非为了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排除D项。
    强化训练
    [2023全国卷乙]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B )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解析 明初统治者要求百姓邻里之间互相知晓各个家庭的丁数、职业情况,即朱元璋通过采取社会百姓邻里相互监督的方式加强对民间的控制,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禁止人口流动,C项错误。明代仍旧推行重农抑商政策,A、D两项错误。

    相关试卷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九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50讲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九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50讲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共6页。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九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49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九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49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共6页。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十九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49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十九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49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