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十一单元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29讲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0讲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统治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讲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十一单元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30讲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试卷 0 次下载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展开1.[2023江苏]据淮关税收统计,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石之多。此外,每年由海路从山东半岛和东北输入江南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的大豆和豆饼。上述史实反映了乾隆年间( A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C.北方粮食亩产量国内领先
D.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
解析 根据材料“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可知,清朝时,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较多,因此对手工业品、农产品等的需求也随之增多,为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北方生产的大量大豆和豆饼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被运输至南方,A项正确;材料还提及了运河运输,不能说明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B项排除;材料未提及南北方粮食亩产量的对比,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商人资本在生产领域起作用的相关内容,且D项与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不符,D项排除。
命题变式
2.[2021福建]据文献记载,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陈宏谋“募闽人种红薯”;江西大庾县知县余光璧也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并“告以种法”。上述史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B )
A.富民思想的践行 B.新农作物的传播
C.饮食结构的改变 D.人地矛盾的加剧
解析 根据材料“河南巡抚陈宏谋‘募闽人种红薯’”“余光璧也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等信息可知,当时红薯被推广种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薯是由美洲传入中国的新农作物,B项正确。材料与富民思想的践行无关,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红薯的推广种植,并不能说明饮食结构的改变,C项错误。高产作物红薯的引进推广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D项错误。
命题点2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3.[2023新课标卷]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C )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解析 明朝时,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贸易增多,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新航路开辟,世界贸易增多,中国手工业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因此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的发展,C项正确。朝贡贸易是官方行为,材料体现的是东南沿海地区的私人海上贸易,A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东南沿海某港口对外贸易与商业的发展,这与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无直接关联,B项排除;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兴起,D项排除。
4.[2023广东]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D )
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 B.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 D.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解析
命题变式
5.[2023四川资阳三模]乾隆《汉阳府志》记载,汉阳所产棉布“四方来贸者,辄盈千累,百捆载以去”,销售范围远至秦晋、滇黔;孝感、应城等县为又一棉布产区,“四时舟车负贩不绝”;荆州府监利等县所产布匹则“西走蜀黔,南走百粤”,主要销往西南。这一现象表明,清代湖北地区( B )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趋势
B.商品区域化生产的特征明显
C.雇佣关系得到普遍发展
D.区域间存在不同的市场需求
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湖北地区是棉布产区,把棉布销往各地,这说明清代湖北地区商品区域化生产的特征明显,故选B项;纺织业发达不等于农业生产衰退,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且“普遍发展”的说法夸大,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了湖北地区布匹的外销,未体现购买其他地区的商品,排除D项。
命题点3 明清时期的儒学
6.[2020山东]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B )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解析 从黄宗羲的论断中可以看出,他认为“崇本抑末”中的“末”不是全部的工商业,而是“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其论断意在强调不能抑制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的发展,即朝廷需要变革经济政策,故B项正确。A项不是其目的,排除;黄宗羲的论断是其经世致用思想的具体表现,其主旨并不止步于此,故C项错误;黄宗羲提倡发展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并非为了推动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D项错误。
命题变式
7.[2023合肥模拟]明清君臣、官民关系与父子关系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法律上的拟制血亲关系。但黄宗羲从“父子一气”而“君臣不同气”的气本论哲学层面否定了君臣之间的天然血缘联系,王夫之同样也认识到了君臣关系的非血缘属性。他们的认识( D )
A.推动传统伦理秩序的崩解
B.体现了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C.缘于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
D.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解析 据材料可知,黄宗羲和王夫之主张君臣关系并非血缘关系,也就否定了君主统治和驾驭臣子的合法性,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故选D项;题干仅提到了黄宗羲和王夫之对传统封建制度下君臣关系的认识,但这一认识不能推动传统伦理秩序崩解,排除A项;题干所述为君臣关系,而不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二者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B项;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排除C项。A项
明朝中后期,封建社会纲常礼教依然占据主流,纲常礼教束缚未被打破
×
B项
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始于鸦片战争,与材料中时间不相符
×
C项
材料反映的是明朝文学作品中婚姻观念的变化,未涉及市民阶层分化问题
×
D项
根据材料可知,缙绅马少卿认为经商是善业,不是贱流,于是同意了其女与商人蒋生的婚姻,这一观念折射出当时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共6页。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共4页。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1辽宁]黄宗羲曾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