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延庆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
展开2024.01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共8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25个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8个小题(共50分)。
2. 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 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
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实现30战30捷。飞船的蒙皮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超宽铝合金薄板。铝合金材料属于( )
A. 金属材料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D.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2.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稀硫酸B. 胶体C. NaCl溶液D. 蔗糖溶液
3. 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B. C. NaOHD. Cu
4. 下列不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是( )
A. HB. NC. FeD. Cl
5. 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是( )
A. B. C. KClD.
6. 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A. 碘(I)B. 溴(Br)C. 氯(Cl)D. 氟(F)
7. 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
A. LiB. NaC. KD. Rb
8.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9. (中文名“锝”)是一种医用放射性核素,在核医学诊断中具有多种功能。下列关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为43B. 核外电子数为43C. 中子数为56D. 质量数为142
10. 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黄绿色气体B. 有刺激性气味C. 难溶于水D. 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11. 下列变化过程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B. C. D.
12.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 、、、
C. 、、、D. 、、、
13. 检验菠菜中的铁元素主要包括下列操作过程,其中属于过滤的是( )
14.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金属性:B. 碱性:
C. 酸性:D. 热稳定性:
15. 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加入粉末,下列关于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作吸水剂B. 铁元素化合价降低C. 作氧化剂D. 作还原剂
16. 下列操作不符合实验安全规范要求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 金属钠不慎着火时,立即用沙土覆盖
C. 闻气体时,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D. 实验后,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中
17.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铁钉放入稀盐酸中:
B.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C. 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
D.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
18. 取两份等物质的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放入过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产生相同状况下氢气的体积( )
A. 镁粉多B. 铝粉多C. 一样多D. 无法判断
19. 下列变化需加还原剂才能完成的是( )
A. B. C. D.
20. 下列对图示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2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
B.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C. 配制溶液需要溶液的体积约为13.9mL
D. 与足量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约为
22.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与溶液中的相等
B. 该溶液中含有的微粒主要有:、、
C. 若取该溶液10mL,其中
D. 若取该溶液10mL,恰好能与溶液完全反应
23. 向溶液中依次加入甲、乙、丙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则甲、乙、丙中的溶质可能是( )
A. 、HCl、B. 、HCl、
C. NaOH、、D. 、、
24.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Cl和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的是( )
A. 取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
B. 取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固体
C. 取混合物与足量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固体
D. 取混合物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固体
25.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事实”不相符的一组是(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
本部分共9小题,共50分。
26.(3分)补齐物质与其用途之间的连线。
27.(3分)选择完成下列实验的装置。
(1)除去粗盐水中的泥沙,用______。(填序号,下同)。
(2)从盐水中获得食盐,用______。
(3)配制溶液,用____________。
28.(4分)铝与三氧化二铁在高热条件下发生反应
(1)作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_,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若反应中每生成,则消耗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l,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29.(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铁在成人体中的含量为4~5g,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人体内的含铁化合物主要分为两类,即功能性铁和储存铁。体内缺铁将会导致人的记忆能力、免疫能力和对温度的适应能力等生理功能下降。如果体内的铁不足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就会发生贫血。
为了满足生理需要,成人每天铁的适宜摄入量为15~20mg。动物内脏、肉类、鱼类、蛋类等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容易被吸收。一般蔬菜中铁的含量较少,吸收率也低,但我国膳食中一般食用蔬菜量很大,仍为铁的主要来源。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______
(2)如果人体长期缺少铁元素,会引发缺铁性贫血。______
(3)正常成年人每天宜从膳食中摄入15~20mg铁元素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______
(4)在我国,人体必需的铁元素主要是通过食用动物性食物摄入的。______
30.(7分)用和制备少量漂粉精(一种含氯消毒剂)的装置如下。
(1)A为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用和制备的漂粉精,其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
(3)B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HCl。HCl可能对制备漂粉精造成的影响是______。
(4)漂粉精常用于游泳池水的消毒,起消毒作用的是HClO。池水的酸碱性对漂粉精的消毒效果影响明显。
①池水碱性过强,杀毒作用会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②池水酸性过强,会刺激眼睛和皮肤。通常加入、以降低酸性,起到降低酸性作用的离子分别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31.(8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锂离子电池领域,获奖科学家的重要贡献之一是研发出了电极材料——磷酸亚铁锂()。的一种制备方法如下。
(1)P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3)将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配平:。
(4)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2.(12分)钠是一种非常活泼、具有广泛应用的金属。
(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钠在反应中容易______电子(填“得”或“失”)。
(2)金属钠非常活泼,通常保存在______里,以隔绝空气。
(3)把一块绿豆大的钠放入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烧杯中。
①发生的反应依次有:、____________(补全离子方程式)、
②氢氧化亚铁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4)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剂可用金属钠生产。某汽车安全气囊内含、和等物质。
①当汽车发生较严重碰撞时,0.01s可引发分解(),并在0.03s结束,极速为气囊充气。一个安全气囊通常装有,其完全分解所释放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L。
②产生的Na立即与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③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释放的热量。起冷却作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3.(9分)某学习小组探究铁与氯气的反应途径及产物。
【问题提出】
(1)实验:将铁粉放入氯水中,铁粉溶解,无气泡产生。
①经检验氯水呈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依据实验现象,判断氯水中与Fe反应的微粒可能为______。
依据此实验并查阅相关资料
资料1:液氯能在钢瓶中储存。
资料2:高于时升华
资料3:与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是检验溶液中的常用方法。
该小组同学认为Fe与的反应与温度、湿度有关。
【实验探究】
(2)湿润的与Fe的反应:
①实验Ⅰ,向A中加水,振荡,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推测其形成的可能途径为:
,____________。
②实验Ⅱ,向A中加水,振荡,______(填操作和现象),A中产物含+3价铁。
(3)干燥的与Fe的反应:
实验Ⅲ中有大量剩余,实验Ⅳ几乎无剩余,原因是____________。
延庆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说明:考生答案如与本答案不同,若答得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原题所规定的分数。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26.(3分)
27.(3分,每空1分)
(1)② (2)③ (3)①
28.(4分,每空1分)
(1)Al 降低 (2)0.5
29.(4分,每空1分)
(1)对 (2)对 (3)对 错
30.(7分)
(1)(主要物质1分,全对2分)
(2)(写名称也可,1分)
(3)消耗,降低反应产率。(1分)
(4)①减弱(1分)
②、(写对1个得1分,共2分)
31.(8分)
(1)第三周期、第ⅤA族(每空1分,共2分)
(2)+2价(2分)
(3)配平:。(2分)
(4)(主要物质1分,全对2分)
32.(12分)
(1)失(1分)
(2)煤油(或石蜡,1分)
(3)①(写成化学方程式得1分,共2分)
②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三种颜色填对两个得1分,共2分)
(4)①33.6(2分)
②(主要物质1分,全对2分,加热号暂不考查。)
③(主要物质1分,全对2分)
33.(9分)
(1)①(物质对1分,共2分)
②,HClO(填任意一个得1分,共1分)
(2)①(物质对1分,共2分,化学方程式亦可)
②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变红色(物质对1分,现象对1分,共2分)A. 研磨
B. 水浸
C. 滤渣
D. 检验
A
B
C
D
NaCl固体在水中形成水合离子
向稀硫酸中加入溶液,溶液导电能力变化
某元素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变化
b时刻溶液中含有较多的和
元素R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ⅡA族
可能是HClO分解使溶液pH降低
实验操作及事实
实验结论
A
将盐酸滴入碳酸钠中得到
非金属性:
B
绿豆大小的Na和K分别放入水中,K与水反应更剧烈
金属性:
C
向盛有沉淀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足量盐酸和NaOH溶液,振荡后,均得到无色溶液
是两性氢氧化物
D
向KI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棕黄色
氧化性:
物质用途
A. 氧化铁a. 红色颜料
B. 高纯硅b. 作食用碱
C. 过氧化钠c. 半导体材料
D. 碳酸钠d. 呼吸面具供氧
实验
装置
操作及现象
Ⅰ
常温时将铁丝伸入A中,铁丝迅速变黑。
Ⅱ
将红热的铁丝伸入A中,铁丝剧烈燃烧,产生大量棕黄色烟。
实验
装置
操作及现象
Ⅲ
常温时将铁丝伸入A中,铁丝慢慢变黑,大量气体剩余。
Ⅳ
将红热的铁丝伸入A中,铁丝剧烈燃烧,产生大量棕黄色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C
B
A
D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C
D
A
C
B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B
D
A
Aa
Bb
Cc
Dd
北京延庆区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延庆区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共11页。
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共8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延庆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试题(学生版 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延庆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试题(学生版 解析版),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