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河南省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河南省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01
    2024届河南省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02
    2024届河南省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0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河南省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河南省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似乎在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机械重复的话术、“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等,都让人“想摔手机”。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
    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有人让ChatGPT写一篇时评,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用户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有自媒体运营者试图让ChatGPT分析某国产车品牌能否打败国外竞品,结果程序输出了一篇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分析短文。对于一些大学课程的作业,ChatGPT也能“应对自如”。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
    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之所以大学生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
    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比如,比起创作一篇小说或写一篇原创散文,人工智能更容易成为一个“诗人”,这是因为诗歌在形式上更加抽象,也更容易通过组合不同词语实现模仿;还有人喜欢用人工智能作画,敲几个关键词,就能输出一幅基本功扎实的画作,但说实话,这些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一无是处。人工智能学者王咏刚就认为:“无论是AI对话、AI写文章还是AI作画,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的,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摘编自王钟的《看似无所不能,ChatGPT会不会成为行业“终结者”》,《中国青年报》2023年02月07日)
    材料二:
    ChatGPT是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发的最新聊天机器大模型。现实生活中,各种应用软件里的机器人客服,以及苹果手机的Siri,国产智能音箱里的小度、小爱、天猫精灵等,广义上都是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爆火全球。
    ChatGPT在和全球网友互动中,有着各种令人吃惊的成绩。参加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考试(SAT),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坎特伯雷故事集》风格改写了90年代热门歌曲《Baby Gt Back》;用《老友记》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ChatGPT甚至能够按照预设的道德准则,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以此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在某种意义上,ChatGPT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理论上,只要算力足够强大,ChatGPT与人类的互动越多,它就将“成长”越快。虽然大型语言模型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但基于模型算法得出的答案,在传播理论的助推下,越来越具有迷惑性,也越来越真实。这意味着ChatGPT能够形成具备一定逻辑的“思考”结果,而基于这一能力,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通过ChatGPT取巧逃避本应需要人类大脑思考而进行的工作。
    巴黎政治大学已宣布,禁止使用ChatGPT等一切基于AI的工具,旨在防止学术欺诈和剽窃;外国专家表示ChatGPT将增加虚假信息风险;斯坦福团队推出DetectGPT,阻止学生用AI写作业。ChatGPT面世仅2个月,就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社会。人们在畅想高科技的未来社会的同时,实际很难想象出下一代的人工智能交互产品能够发展并影响人类到何种地步。
    让人工智能不断进化演变,最终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本是这一科研领域的终极目标。只要时间足够长,人工智能必然能够发展具备科幻电影里所描绘的能力。但正如科幻电影里的人工智能总会超出人类控制一样,当前基于大数据学习和给定模型下的人工智能始终存在着近乎无解的“黑箱”弊端——人们无法理解算法背后的各种逻辑,以及在这些逻辑下运行程序将会对人造成的影响。
    故而,虽然ChatGPT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但还是让人类社会有点措手不及。可以预见的是,“真实的人”群体只会在未来社会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充当各种各样的角色。也因此,每每有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产品面世,人们都会想要从伦理、法律等多重角度审视。宏观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必要约束,已经在人类社会取得共识。这正说明,能够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把控住人工智能乃至科技发展的方向。基于这份清醒,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发展就有望保持平衡,算法“黑箱”也最终有望破解。
    (摘编自光明网评论员《ChatGPT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吗》)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ChatGPT功能强大,火爆全球。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表明,有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在用它写作业。
    B. 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际上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没有思考能力,只能机械地参与一些自动流水线式的生产过程。
    C. 作为一款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产品,ChatGPT不仅能与人类进行互动,还能够按照人类预设的道德准则加强学习,以此来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D. 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破解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把控人工智能和科技发展的方向。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ChatGPT的诞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要原因是它搜集了海量素材,能够更加灵活地回答用户的高难度问题。
    B. 一些大学课后作业可以用人工智能来“应对自如”地完成,这也给大学老师提出了警醒:以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不是要更有新意?
    C. ChatGPT在算力足够强大的情况下,成长越快,与人类的互动越多,会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
    D.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可能会面临人工智能超出人类控制的危险,所以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规范和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哪组职业未来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ChatGPT取代( )
    ①媒体编辑;②律师助理;③会计师;④客服;⑤市场研究分析师;⑥特种警察;⑦艺术工作者;⑧外科医生
    A. ①②④⑤⑥B. ②③④⑥⑦C. ②③④⑤⑧D. ①②③④⑤
    4. 两则材料在论证方法上主要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
    5. 近期,国内部分C刊发表声明:隐瞒ChatGPT使用情况将被退稿或撤稿。这种做法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答案】1. C 2. C 3. D
    4. 两则材料都运用了事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①事例论证。材料一在阐述ChatGPT的作用时一共列举了创作诗歌等4个事例,材料二在论述ChatGPT与网友互动的情况时则罗列参加入学资格考试等6个优秀事例。
    ②对比论证。在说明ChatGPT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时,材料一和材料二均将ChatGPT和一般的智能聊天程序进行了对比。
    5. (1)看法:合理。
    (2)理由:
    ①ChatGPT依托海量数据库信息存在,生成的文本有泄露信息的风险,也可能会导致侵权。
    ②ChatGPT生成的文本有提供虚假信息的隐患,也会助长学术欺诈行为。
    ③ChatGPT生成的文本不具有自己的思想和创新,很难构成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范围失当,“大学生”前面应该还要加上“美国”一词。
    B.“实际上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没有思考能力”错误,材料二“这意味着ChatGPT能够形成具备一定逻辑的‘思考’结果”可知,认为ChatGPT能够形成具备一定逻辑的“思考”结果。
    D.“最终将会破解”说法绝对,原文“基于这份清醒,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发展就有望保持平衡,算法‘黑箱’也最终有望破解”可知,是“有望破解”。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会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缺失原文中的“在某种意义上”“理论上”等重要信息。原文是“在某种意义上,ChatGPT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理论上,只要算力足够强大,ChatGPT与人类的互动越多,它就将‘成长’越快”。此外,“成长越快,与人类的互动就越多”,条件与结果颠倒。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ChatGPT只是一款高级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在数据分析和程序化的会话方面很有优势;但无法替代“特种警察”“艺术工作者”“外科医生”等社会性、创造性要求比较高的职业。排除⑥⑦⑧。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材料一“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材料二“参加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考试(SAT),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坎特伯雷故事集》风格改写了90年代热门歌曲《Baby Gt Back》;用《老友记》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可知,材料一在阐述ChatGPT的作用时一共列举了创作诗歌等4个事例,材料二在论述ChatGPT与网友互动的情况时则罗列参加入学资格考试等6个优秀事例。
    由材料一“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机械重复的话术、‘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等,都让人‘想摔手机’。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材料二“现实生活中,各种应用软件里的机器人客服,以及苹果手机的Siri,国产智能音箱里的小度、小爱、天猫精灵等,广义上都是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爆火全球”可知,在说明ChatGPT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时,材料一和材料二均将ChatGPT和一般的智能聊天程序进行了对比。
    总结:两则材料都运用了事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依据材料二“巴黎政治大学已宣布,禁止使用ChatGPT等一切基于AI的工具,旨在防止学术欺诈和剽窃;外国专家表示ChatGPT将增加虚假信息风险;斯坦福团队推出DetectGPT,阻止学生用AI写作业”可知,为了保证学术研究的原创和创新性,说明ChatGPT使用情况的做法合理。
    由原文“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的,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可知,原因之一是ChatGPT依托海量数据库信息存在,生成的文本有泄露信息的风险,也可能会导致侵权。
    由原文“外国专家表示ChatGPT将增加虚假信息风险”可知,原因之二是ChatGPT生成的文本有提供虚假信息的隐患,也会助长学术欺诈行为。
    由原文“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之所以大学生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可知,原因之三是ChatGPT生成的文本不具有自己的思想和创新,很难构成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学生如果回答不合理,从只是合理使用ChatGPT,如广泛搜寻海量信息,或者多角度对ChatGPT进行问询,给自己写文章提供一种思路启发等方面,并没有照搬它的成果这些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鹤的舞蹈
    张抗抗
    ①我相信自己与鹤是有缘的。20世纪60年代末从杭州到北大荒下乡时,我报名的那个农场,就叫鹤立河农场,隶属于鹤岗市。想来在很久以前,三江平原湿地上,一定曾经自由地生活着许多许多的白鹅、灰鹤,那地方因鹤得名。
    ②但我到达鹤立河农场的连队时,几乎已经见不到鹤的踪影了。水库边草甸深处,偶有一只白色的长脖老鹤,细脚独立,低头于浅水觅鱼。有人走近,它便伸开翅膀迅速仰天起飞,单腿忽而变成两根,垂直悬挂于身后,瘦腿伶仃,白羽飘飘,大有仙风道骨之态。那一刻我几乎惊呆,而后激动不已,从此固执地将此鸟认作白鹅,以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
    ③但事实上,那时候三江湿地正被大规模地开发成农田,鹤立河早已徒有虚名了。
    ④1977年,我带着关于白鹤之梦的破灭与一线尚存的人生理想,来到哈尔滨,读书后又留在那儿。有一天,在事先完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境下,白鹤突然出现了——它们以舞蹈的姿势,猝不及防地闯入我的视线。那是我生命中值得庆贺的幸运日,后来的岁月中,它们仍不断地令我陶醉与回味。时隔20余年,当时的情形仍清晰如初、历历在目。
    ⑤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春天的清晨,我与一位邻居大姐约定去哈尔滨市动物园晨练。我们似乎是被一阵阵嘹亮的号角,或是高亢的呼唤吸引,闻声走到了一座高大的丝网笼前。那一刻,我的呼吸几乎都停止了,我看见了一群白色的和灰色的大鸟,不,是一群真正的仙鹤,正在笼中翩跹起舞——银衣白裙飘飘,身材修长流畅,长颈长腿灵巧敏捷,灰褐色的眼睛彼此深情地凝视对方——它们几乎具备了天才的舞蹈家应有的一切优势,还有内心热烈而疯狂的激情。它们在清晨的第一线阳光中从容地展开了巨大的羽翼,然后轻盈地弹跳,凌空扑转,就像踩着音乐的节拍,一步都不会乱了方寸。伴奏的音乐流淌在它们的血液里,我们人类是听不见的。一只白鹤高雅地踮起足尖,将长喙伸向太阳的方向,一次又一次,总是与其他的鹤擦肩而过,然后一个华丽转身,在笼中奔跑翻腾,掀起一阵忧郁的尘雾——这是白鹤的单人舞,高傲而又孤独。而双人舞的风格则完全不同,那是热情奔放而又光焰四射的:双鹤颈项相绕,四足灵巧地此起彼落,任何一个动作都是互相呼应的,就像人类的拉丁舞那样配合默契;它们不停地追逐嬉戏,扇动着翅膀换位拍打,像是在拥抱与抚慰对方;鹤似以腾跃示欢喜、以展翅示仰慕、以交颈示情爱、以啄羽示亲近。那般缠绵悱恻,难舍难分;那样扑朔迷离,如影随形。鹤在舞蹈时,在天地间释放了它求偶的全部渴望与爱意,忘我忘情、如痴如醉,令观者惊美而自愧不如。当笼中所有的鹤都一同起舞时,犹如风起云涌、电闪雷鸣,一场气势磅礴而壮美的集体舞开始了,整个笼子似乎都在震撼。我听见了雄浑的交响乐,还有旷野春风的呼啸;然而,眼前白鹤的狂舞却旁若无人,依旧悄然无声地进行着。
    ⑥那一刻,我相信天下所有见过鹤舞的人,都会为它们的真诚率性而深深感动。
    ⑦也许再没有哪一种动物,能比鹤的舞蹈更奇妙、更精美、更富于感情色彩了。20多年前我曾见过笼中之鹤的舞蹈,从此终生不忘。但也因而有一丝悲哀挥之不去,我只能想象着那些栖居在蓝天野地的鹤群,大自然辽阔的舞台,会使它们的舞蹈更加舒畅与自由。
    ⑧在扎龙见到一位春夏常出没于沼泽,业余拍摄野生鹤群的企业家王克举,并参观了他自费建立的扎龙梦鹤苑主题公园。前后十余年,他拍下野生鹤冬夏生活形态图片近万幅,在梦鹤苑几排红砖平房的白墙上,悬挂着几百帧扎龙丹顶鹤与大天鹅的艺术摄影图片。色彩光影、雪雾水波、鹤立鹤飞鹤鸣鹤舞,千姿百态,让人流连忘返。有人以这种方式,将仙鹤自创自演的舞蹈,在镜头中永久珍藏。
    ⑨当然还有更为重要的另一种形式的挽留,留住湿地沼泽——适宜野生丹顶鹤居住的自然生态环境。齐齐哈尔市政府及扎龙自然保护区,在这20多年间已是竭尽所能、不遗余力。李局长告诉我,扎龙的当务之急,需要设法将苇荡中遗存的几十家农户,全部迁出保护区。北大荒是仙鹤的故乡。据悉,当年知青大量开垦的湿地,近年已陆续退耕还草。
    ⑩我相信自己是与鹤有缘的:我的两个外侄女,公爹为她们各自起名为鹤立与鹤飞(我事先并不知情)——愿以此怀念那些美丽的白色大鸟,再不会被我们忘却或忽视。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下乡时来到农场连队,日常很难见有仙风道骨之态的鹤,栖息地虽然叫鹤立河,但此地几乎早已见不到鹤的踪影。
    B.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我相信自己与鹤是有缘的”,可看出“我”与鹤似乎有夙缘,长期执着于鹤之梦。
    C. 文中大段对鹤的描写,生动可感,令人神往,表明“我”对鹤由衷的喜爱,用一颗诚挚的心发现、欣赏鹤之美。
    D. 从文中“从此固执地将此鸟认作白鹤,以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可体会出,“长脖老鹤”是作者最钟情的动物。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一刻,我的呼吸几乎都停止了”“我听见了雄浑的交响乐,还有旷野春风的呼啸”,通过侧面烘托,间接强化、突出了鹤的形象和品性。
    B. “似以腾跃示欢喜、以展翅示仰慕、以交颈示情爱、以啄羽示亲近”是比喻、排比的手法,直接、生动、鲜活地展示出鹤的形象。
    C. 第八段承上一段联想到的大自然中的野生鹤,同时启下一段中另一种形式的挽留—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D. “鹤”这一形象贯穿全文,围绕它串联起了鹤立河农场插队、动物园偶遇、扎龙拍鹤人等材料,它也是文章表情达意的聚焦点。
    8. 请结合文本分析文中鹤的形象特点。
    9. 有学者评价,张抗抗的文学气质,既温暖亲切,又理性硬朗,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答案】6. D 7. B
    8. ①高傲纯洁,鹤立独舞,举手之间尽现仙风道骨。
    ②真诚率性,双人舞中的鹤用腾跃、展翅等动作以表达内心感受,大方、毫不掩饰。
    ③热烈高雅,集体舞中的鹤从容、奔放。
    9. ①“温暖亲切”指的是鹤处笼中依然从容、高贵,给人以慰藉和能量,人们对鹤的保护和作者对鹤的由衷的热爱均以温暖亲切口吻描述。
    ②“理性硬朗”是指作者直面现实,表示隐忧,鹤因人类过度开发而大量减少,不自由,被人忘却或忽视,引发作者理性思考。
    ③温暖亲切与理性硬朗并写,鹤舞之美与护鹤呼告结合,给予作者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凸显文章主旨。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长脖老鹤’是作者最钟情的动物”错误,“长脖老鹤”是作者精神寄托的物象,曾给予作者以极大的精神安慰,但不能说是最钟情的动物。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B.“是比喻”错误,是以排比的手法写出了鹤的神态、动作等,没有用比喻。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能力。
    原文“我看见了一群白色的和灰色的大鸟,不,是一群真正的仙鹤,正在笼中翩跹起舞——银衣白裙飘飘”“一只白鹤高雅地踮起足尖,……然后一个华丽转身,在笼中奔跑翻腾,掀起一阵忧郁的尘雾——这是白鹤的单人舞,高傲而又孤独”,白鹤高雅,鹤的独舞,举手之间尽现仙风道骨,可见其高傲纯洁。
    原文“而双人舞的风格则完全不同,那是热情奔放而又光焰四射的:双鹤颈项相绕,四足灵巧地此起彼落,任何一个动作都是互相呼应的,……鹤似以腾跃示欢喜、以展翅示仰慕、以交颈示情爱、以啄羽示亲近”“那一刻,我相信天下所有见过鹤舞的人,都会为它们的真诚率性而深深感动”,双人舞中的鹤用腾跃、展翅等动作以表达内心感受,大方、毫不掩饰,可见其真诚率性。
    原文“当笼中所有的鹤都一同起舞时,犹如风起云涌、电闪雷鸣,一场气势磅礴而壮美的集体舞开始了,整个笼子似乎都在震撼。我听见了雄浑的交响乐,还有旷野春风的呼啸;然而,眼前白鹤的狂舞却旁若无人,依旧悄然无声地进行着”,集体舞中的鹤狂舞却旁若无人,从容、奔放,可见其热烈高雅。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品味语言艺术的能力。
    有学者评价,张抗抗的文学气质,既温暖亲切,又理性硬朗。“温暖亲切”是对鹤的美极其影响而言,“理性硬朗”是针对现实中对鹤的保护问题的态度,就此结合原文分析即可。
    原文“那一刻我几乎惊呆,而后激动不已,从此固执地将此鸟认作白鹅,以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那是我生命中值得庆贺的幸运日,后来的岁月中,它们仍不断地令我陶醉与回味”“我看见了一群白色的和灰色的大鸟,不,是一群真正的仙鹤,……就像踩着音乐的节拍,一步都不会乱了方寸。……这是白鹤的单人舞,高傲而又孤独”“我相信自己与鹤是有缘的”“20多年前我曾见过笼中之鹤的舞蹈,从此终生不忘”“有人以这种方式,将仙鹤自创自演的舞蹈,在镜头中永久珍藏”“据悉,当年知青大量开垦的湿地,近年已陆续退耕还草”,鹤处笼中舞蹈依然从容、高贵,给人以慰藉和能量,人们对鹤的保护和作者对鹤的由衷的热爱均以温暖亲切口吻描述,可见作者的文学气质温暖亲切的一面;
    原文“但也因而有一丝悲哀挥之不去,我只能想象着那些栖居在蓝天野地的鹤群,大自然辽阔的舞台,会使它们的舞蹈更加舒畅与自由”“李局长告诉我,扎龙的当务之急,需要设法将苇荡中遗存的几十家农户,全部迁出保护区。北大荒是仙鹤的故乡”,作者直面现实,担忧鹤因人类过度开发而大量减少,不自由,被人忘却或忽视,可见作者的文学气质又有理性硬朗的一面。
    鹤舞美丽,令人难忘;护鹤迫切,诚恳呼告。温暖亲切与理性硬朗并写,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体验,凸显文章主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文本一: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公不悦,揖而退之。成孙弋见。公曰:“向者吾问忠臣于子思,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寡人惑焉,而未之得也。”成孙弋曰:“噫,善哉言乎!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尝有之矣。恒称其君之恶者,未之有也。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效禄爵者也。恒称其君之恶者,远禄爵者也。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吾恶闻之矣。”
    (选自《鲁穆公问子思》)
    文本二:
    子思自齐反卫卫君馆而问曰先生鲁国之士然不以卫之褊小犹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赐于寡人也子思曰:“臣羁旅于此,而辱君之威尊,亟临筚门,其荣多矣。顾未有可以报君者,唯达贤尔。”卫君曰:“贤则固寡人之所愿也。”子思曰:“未审君之愿将何以为?”君曰:“必用以治政。”子思曰:“君弗能也。”君曰:“何故?”答曰:“卫国非无贤才之士,而君未有善政,是贤才不见用故也。”君曰:“虽然,愿闻先生所以为贤者。”答曰:“君将以名取士耶,以实取士耶?”君曰:“必以实。”子思曰:“卫之东境有李音者,贤而有实者也。”君曰:“其父祖何也?”答曰:“世农夫也。”卫君乃卢胡大笑曰:“寡人不好农,农夫之子,无所用之。且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子思曰:“臣称李音,称其贤才也。周公大圣,康叔大贤,今鲁、卫之君未必皆同其祖考。李音,父祖虽善农,则音亦未必与之同也。君言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则臣所谓有贤才而不见用,果信矣。臣之问君,固疑君之取士不以实也。今君不问李音之所以为贤才,而闻其世农夫,因笑而不受,则君取士果信名而不由实者也。”卫君屈而无辞。
    (节选自《孔丛子·抗志第十》,标点有改动)
    10. 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思自齐反卫/卫君馆而问曰/先生鲁国之士/然不以卫之褊小犹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赐于寡人也/
    B. 子思自齐反卫/卫君馆而问曰/先生鲁国之士/然不以卫之褊小/犹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赐于寡人也/
    C. 子思自齐反卫/卫君馆而问曰/先生鲁国之士/然不以卫之褊小犹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赐于寡人也/
    D. 子思自齐反卫/卫君馆而问曰/先生鲁国之士/然不以卫之褊小/犹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赐于寡人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揖,即拱手行礼,是古时汉民族相见礼的一种形式,“揖”据考证约源自周代以前。
    B. 禄,古代一般指官吏的俸给,不同于作为现金发给官吏的“俸”,“禄”发的是实物。
    C. “未审君之愿将何以为”与《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安”中的“审”字含义不同。
    D. 祖考,一般指祖先,也可指已故的祖父或父祖辈的人,已故祖母一般则称祖妣。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穆公对子思的回答感到困惑,就召见成孙弋请他解除疑惑,成孙弋认为子思的话很有见地,同时也表明总是能指出君主的过错的人还未有过。
    B. 为报答卫国国君的厚遇,子思认为自己只能向他推荐贤能之士,并在交谈时指出卫国不缺乏贤才却没有好的国政是因为贤才没有得到重用。
    C. 对于应该如何取用贤能之才,子思认为不是靠名声,而是要靠实际能力,并趁机向卫国国君推荐卫国东部边境的李音,说他就是有实际能力的贤人。
    D. 与周公是大圣人,康叔是大贤人,但他们的后人,也就是现在鲁国和卫国的国君不一定圣贤一样,李音也未必会像他的祖辈一样一世务农。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吾恶闻之矣。
    (2)君言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则臣所谓有贤才而不见用,果信矣。
    14. 子思对鲁穆公和卫国国君进言各有何侧重?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子思?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10. B 11. C 12. A
    13. (1)为了道义而远离俸禄爵位,(如果)不是子思,我怎么会听说这种事呢。
    (2)您说历代有功勋的旧臣的儿子没有全都给他们安排官职,那么我所说的有贤能之才却没有被任用,果然真实啊。
    14. 子思对鲁穆公进言是教其如何识别忠臣,对卫国国君进言时则希望他治理国家要重用真正的贤才。这表现出子思不畏权贵,敢于直言劝谏的负责态度。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子思从齐国返回卫国,卫国国君到子思的住处问他说:“先生是鲁国士人,但不认为卫国面积狭小,仍然亲自前来安慰恤问,希望对我有所赐教。”
    “以”的宾语是“卫之褊小”,“小”后断句,排除AC;
    “愿有赐于寡人也”是动宾结构,中间不断开,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C.错误。都是“知道”的意思。句意:不知道您想要怎么任用贤才/知道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就召见成孙弋请他解除疑惑”曲解文意,文本一中说的是成孙弋觐见时,鲁穆公趁机向他求教,而非主动召见他。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远”,远离;“非子思”,(如果)不是子思;“恶”,怎么。
    (2)“官之”,给他安排官职;“见”,被;“果信”,果然真实。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由文本一“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文本二“臣之问君,固疑君之取士不以实也。今君不问李音之所以为贤才,而闻其世农夫,因笑而不受,则君取士果信名而不由实者也。”可知,子思对鲁穆公进言是教其如何识别忠臣,对卫国国君进言时则希望他治理国家要重用真正的贤才。
    由原文“公不悦,揖而退之”“卫君屈而无辞”可知,这表现出子思不畏权贵,敢于直言劝谏的负责态度。
    参考译文:
    文本一:
    鲁穆公向子思问道:“怎样才能称作忠臣?”子思说:“总是指出君主的过错的人,可以称作忠臣。”鲁穆公(闻言)不高兴,向子思作揖后就让他退下了。成孙弋觐见。鲁穆公说:“刚才我向子思问忠臣的事,子思说:‘总是指出君主的过错的人,可以称作忠臣。’我对此感到困惑,还没有想明白。”成孙弋说:“噫,这话说得好呀!因为君主而失去生命的人,曾经是有的。总是指出君主的过错的人,还未有过。因为君主而失去生命的人,效忠的是俸禄和爵位。总是指出君主的过错的人,是远离俸禄爵位的。为了道义而远离俸禄爵位,(如果)不是子思,我怎么会听说这种事呢。”
    文本二:
    子思从齐国返回卫国,卫国国君到子思的住处问他说:“先生是鲁国士人,但不认为卫国面积狭小,仍然亲自前来安慰恤问,希望对我有所赐教。”子思说:“我寄居在这里,辱没您的威严,您多次光临寒舍,那是莫大的荣幸啊。想想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报答您的,只荐举贤才罢了。”卫国国君说:“(得到)贤才本来就是我所希望的。”子思说:“不知道您想要怎么任用贤才?”卫君说:“一定用他们来治理国政。”子思说:“您做不到。”卫君问:“为什么?”子思回答说:“卫国并非没有贤能的人士,您却没有良好的国政,这是贤能人才没有被任用的缘故啊。”卫君说:“即使这样,(仍)希望听听先生所认为的贤才(应该怎样任用)。”子思回答说:“您将要根据名声取用士人呢,还是根据实际能力取用士人呢?”卫君说:“肯定根据实际能力。”子思说:“卫国的东部边境有个叫李音的人,他贤能且有实际能力。”卫君问:“他的祖辈是做什么的?”子思回答说:“世代都是农民。”卫君就呵呵大笑说:“我不喜欢农民,农民的儿子,没地方任用他们。况且历代有功勋的旧臣的儿子,(也)没能全都给他们安排官职。”子思说:“我举荐李音,是举荐他的贤能。周公是大圣人,康叔是大贤人,现在鲁国、卫国的国君不一定都像他们的祖辈一样圣贤,李音的祖辈虽然善于务农,但是李音也未必与他的祖辈一样。您说历代有功勋的旧臣的儿子没有全都给他们安排官职,那么我所说的有贤能之才却没有被任用,果然真实啊。我问您,本来就是怀疑您取用士人不是根据实际能力。现在您不问李音为什么能成为贤能之才,却听说他祖辈世代都是农民,就嘲笑并且不接受他,那么您取用士人果真是相信名声却不凭借实际才能啊。”卫君理亏而无言以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
    朱敦儒
    晚凉可爱,是黄昏人静,风生革叶。谁做秋声穿细柳?初听寒蝉凄切。旋采芙蓉,重熏沉水,暗里香交彻。拂开冰簟,小床独卧明月。
    老来应免多情,还因风景好,愁肠重结。可惜良宵人不见,角枕烂衾虚设。宛转无眠,起来闲步,露草时明灭。银河西去,画楼残角呜咽。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悼亡之作,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和长夜难眠的孤苦寂寞。
    B. “旋采芙蓉”化用古诗《涉江采芙蓉》,表达的意思也与这首诗相同。
    C. 词作以“可爱”开篇,以“呜咽”收尾,在强烈的反差中突出情感。
    D. 这首词以景语起,以景语终,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情,语淡而情浓。
    16. 悼亡是诗词里的常见题材。请简要分析本词的“悼亡”之情体现在何处。
    【答案】15. B 16. ①“旋采芙蓉”化用《涉江采芙蓉》,表达对爱人的怀念。②“拂开冰簟,小床独卧明月”直接抒写自己独处的凄冷孤寂。③“可惜良宵人不见,角枕烂衾虚设”两句直接表达爱人逝去的遗憾伤感和独守空房的寂寞清冷。④“画楼残角呜咽”中“呜咽”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和孤身独处的无限痛苦。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B.“表达的意思也与这首诗相同”理解错误,《涉江采芙蓉》,抒发的是两地相隔,游子思乡之情,本诗抒发的是对亡妻的悼念之情,一为生离,此为死别。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寒蝉凄切”此句断断续续的蝉声,引起了词人的“凄切”之感,更深切地反映出他蕴蓄在内心深处的悲凉情绪,触景生情,引发悲凉之情。
    “旋采芙蓉,重熏沉水,暗里香交彻”是虚写,重在化用古代诗句抒发情怀。借用《涉江采芙蓉》写生离诗句抒发死别之情。借南朝乐府民歌重用香和炉的密切关系来比喻男女情爱,来写词人沉香犹存,山炉已杳。连用典故,以虚写实,抒发对亡妻的无限思念之情。
    “拂开冰簟,小床独卧明月”,直接抒写自己独处的凄冷孤寂,“独卧”一词里隐含着酸楚,透露出悼亡的词旨。
    “可惜宵人不见,角枕烂衾虚设”把无限的哀思凝缩在这两句里,直接表达爱人逝去的遗憾伤感和独守空房的寂寞清冷。
    “宛转无眠,起来闲步,露草时明灭”,写词人心绪不安,想尽力排遣,然而徘徊往复,不觉得玉绳西转,已近黎明,徘徊愈久,情思愈苦。
    “画楼残角呜咽”从黄昏到黎明间哀思的发展。“呜咽”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和孤身独处的无限痛苦。再写现实,彻夜难眠,徘徊愈久,情思愈苦。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诗人内心的无限牢骚蕴藏在文人雅事的恬静表象之下。
    (2)杜甫《客至》中写招待寒酸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离骚》中用比喻的写法,表明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妒忌和造谣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矮纸斜行闲作草 ②. 晴窗细乳戏分茶 ③. 盘飧市远无兼味 ④. 樽酒家贫只旧醅 ⑤.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⑥. 谣诼谓余以善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矮”“飧”“樽”“醅”“蛾”“诼”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产于安徽的歙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南唐后主李煜说“歙砚甲天下”。歙砚是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其质地______,磨出的墨汁润滑均匀,有“冬不干,夏不腐”的奇效。古代的歙砚采用龙尾石制作,龙尾石产于婺源龙尾山,一般需要5亿~10亿年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之后还要经过相石选坯、制作粗坯、设计、雕刻、打磨等多个工序,每一步都不能草率。歙砚的形制______,每一块砚石都要根据其质地和纹理,______。歙砚的雕刻题材十分广泛,山水、亭台、楼阁、花草无所不取,人物、走兽、飞禽、虫鱼无所不包。尽管有物的雕刻,可是一些文学作品也会出现雕刻在歙砚上。这类刻于砚台表面的文字被称为“砚铭”,是砚雕的一部分,集佳石、文学、雕刻、书法于一体。“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厚而坚,足以阅人于古今。朴而重,不能随人以南北。”(苏轼《孔毅甫龙尾砚铭》)这是苏东坡刻写在友人孔毅甫的一方歙砚上的铭文。前半句,是对砚台的赞美之词。也就是以铭说砚,后半句是以铭立德、以铭抒情。一方好砚,本身就是一件艺术珍品,再书刻上精美的铭文,更是______。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坚实细腻 千变万化 因材施艺 锦上添花
    B. 浑然天成 变化莫测 因材施艺 精益求精
    C. 坚实细腻 千变万化 精雕细刻 精益求精
    D. 浑然天成 变化莫测 精雕细刻 锦上添花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尽管有物的雕刻,可是一些文学作品也会出现在歙砚上。
    B. 尽管有物的雕刻,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文学作品也会出现雕刻在歙砚上。
    C. 除了物的雕刻,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文学作品也会出现在歙砚上。
    D. 除了物的雕刻,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文学作品也会出现雕刻在歙砚上。
    20. 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答案】18. A 19. C
    20. ①引用苏轼的句子,恰到好处地总结了歙砚的优点和特性,且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②苏轼以歙砚比附君子矢志不移、坚贞持重的高尚节操,引用苏轼的观点,对歙砚的品质进行了人格和道德升华。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坚实细腻”,指坚固结实、精细光滑。“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
    原文是在描述歙砚质地,质地坚固结实、精细光滑,第一空选“坚实细腻”。
    第二空,“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变化莫测”,形容事物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原文语境突出歙砚形制的多样性,第二空选“千变万化”。
    第三空,“因材施艺”,指工艺品书创作的侧重法则,利用原材料的天然性(包括材质、形状、色泽、纹理等),使其显瑜掩瑕。“精雕细刻”,精心细致地雕刻,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原文语境为根据每块砚石的质地和纹理进行加工,第三空选“因材施艺”更恰当。
    第四空,“精益求精”,指好了还求更好,表示要求极高。“锦上添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根据原文语境砚作为珍品再加上精美铭文,第四空选“锦上添花”更恰当。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
    画波浪线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关联词搭配不当,“尽管……可是……”表转折关系,原文中此处句子应承上启下,表递进关系。
    二是句子成分赘余,“出现”“雕刻”留其一即可。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作用的能力。
    引用苏轼的句子,“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厚而坚,足以阅人于古今”恰到好处地总结了歙砚的优点和特性,是对砚台的赞美之词,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朴而重,不能随人以南北”中苏轼以歙砚比附君子矢志不移、坚贞持重高尚节操,以铭立德、以铭抒情,引用苏轼的观点,对歙砚的品质进行了人格和道德升华。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认为,乡土社会的秩序是靠“礼”来维持的,只要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礼治社会便不需法律来维持秩序,无讼是乡土社会的特色。费孝通特别指出,中国正处在乡土社会的蜕变过程中,要使现代司法制度得以彻底推行,必须“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先有一番改革”。他还进一步剖析了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____①____,即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力,社会继替中发生的长老权力和社会急剧变迁中发生的时势权力。
    费孝通在分析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和结构的稳定的同时,_____②____。他认为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名与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重要区别之一还在于前者的人们是靠欲望行事,虽然这些欲望由于文化的陶冶而恰好符合人类的生存条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是根据经验,_____③_ ,运用知识去计划社会生活。费孝通认为“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21. 下列各句中,与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
    B. 我们也仿照八股文的笔法来一个“八股”,以毒攻毒,就叫做八大罪状吧。
    C.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 今天,要制伏“三害”,要把它们从兰考土地上像送瘟神一样驱走,必须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付出高昂的代价。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 A 22. ①他把权力划分为四种类型
    ②并没有忽视对其变迁的考察
    ③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是表示突出强调。
    A.引号作用是表示突出强调。
    B.引号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
    C.引号作用是表示讽刺。
    D.引号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
    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根据空后“即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力,社会继替中发生的长老权力和社会急剧变迁中发生的时势权力”中的“即”可知,此空是对后边四种权力的总括,结合空前“他还进一步剖析了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可知,此空是说他把权力划分为了四种类型,从而可得出答案“他把权力划分为四种类型”。
    ②处,根据空后“他认为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体现在三个方面”可知,此空是说明费孝通对乡土变迁也有考察,根据前句中“在……的同时”可得出此空可用“并没有忽视……”,从而可得出答案“并没有忽视对其变迁的考察”。
    ③处,根据空前“人们已经不是根据经验”中的“不是……”可知,此空应用关联词“而是……”,根据空后“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可知,此空是说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计划社会生活,从而可得出答案“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战略科学家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他们的行为不是由名利这些外力拉动的,而是由内在的价值观、愿景预期和事业使命驱动的,也就是说,他们行为的发起不是出于获得性的需要,而是出于赋予性的需要,即自我实现和超我实现的需要。二是所提出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路线和技术路线,都不是事先给定的、亦步亦趋的,而是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结果,因而能够超越前人,实现重大原始创新,创立新的学科或开辟学科新的成长点。三是跨界学习。这些大科学家具有强大的跨界学习能力,知识获取范围几乎横跨各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而且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综合性地解决本学科甚至其他学科的重大问题。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是战略科学家的三个基本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其行为是由内在的价值观、愿景预期和事业使命驱动的,是出于一种自我实现和超我实现的需要;第二个特点主要是所提出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路线和技术路线是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结果;第三个特点主要体现在跨界学习且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第一个基本特点强调人的内在驱动力、使命感、自我价值、愿景、事业心等对人成功的重要意义。第二个基本特点则强调人生要有独立思考意识、探索精神、创新等。第三个基本特点强调跨界、综合各类知识的重要性,说明人要有跨界学习的能力、知识贵在融会贯通等。
    写作时可以就一个观点立意,也可以将以上三个特点的启示综合起来立意。不管怎样立意,要注意契合材料。写作时要有真情实感,切不可泛泛而谈。
    根据“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写一篇文章。注意:必须明确回答战略科学家三个基本特点给我们的感悟与思考,要有明确的观点。对于材料中关于战略科学家的三个基本特点等内容必须在行文中有具体的阐释或分析。考生可以结合材料,扣住“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和自身发展这一对象及情境来写作。
    比如写人生应该有内在驱动力,可以将内驱力细化成三个分论点,如为国奉献、美好愿景和事业使命感。论述时可以举例论证,如为国奉献的典型代表钱学森、孔繁森等人;美好愿景的典型代表如革命者、抗美援朝战士等;事业使命感典型代表如各行各业的建设者。然后可以用对比论证阐述外在的名利与内在驱动力哪个更能让人成才、成功,从而呼吁青少年应当培养自己的内在驱动力,为成才、成功奠基精神基础。
    立意:
    1.人生要有内在驱动力。
    2.探索精神无限宝贵。
    3.综合各类知识,成就人生辉煌。
    相关试卷

    2024届河南省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河南省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河南省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河南省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梁大老汉,古代诗文阅读,四句是在一,六句在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届河南省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