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全册课件+内嵌视频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6.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下册6.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知学习,铝和硫酸铜溶液,铁和硫酸铜溶液,铜和硫酸铝溶液,交流讨论,金属活动性顺序,药品操作判断,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万毕术》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意思为向胆矾中加入铁可以得到金属铜,曾青就是胆矾,即五水硫酸铜。
铁与铜的化合物溶液之间发生了怎么样的反应呢?
1.初步认识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发生的反应。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有关的化学问题。
一、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2Al+3CuSO4=Al2(SO4)3+3Cu
Fe+CuSO4=FeSO4+Cu
思考:为什么铝和铁能跟硫酸铜溶液反应,而铜却不能与硫酸铝或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呢?
这与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人们常把能将其他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的金属,相对地称为较活泼的金属。
1.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判断;2.根据金属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的难易程度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3.根据金属能不能把另一种金属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判断。
如何比较金属的活泼性?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上述实验中得到的金属排序,也叫金属活动性顺序。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1.越靠前活动性越强,钾最活泼,金最不活泼。2.氢前金属能从酸(稀盐酸、稀硫酸)中置换出氢,氢后金属则不行。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4.相同条件下,位置越前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
注意:K 、Ca、Na 金属性特强,其反应在初中不作要求。
2.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方法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设计原理: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设计方案1:“两金夹一盐”(盐中金属元素为活动性位于中间的金属)
锌片、银片、CuSO4溶液。
将锌片、银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根据是否有紫红色固体被置换出来确定金属活动性顺序。
设计方案2:“两盐夹一金”(被夹的金属为活动性位于中间的金属)
设计方案3:“两金一盐夹一酸”。
药品:锌片、铜丝、AgNO3溶液、稀盐酸。操作与判断:将取锌片、铜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验证Zn和Cu的活动性顺序;然后再将铜丝放入AgNO3溶液中,验证Cu和Ag的活动性顺序。
Zn(NO3)2溶液、AgNO3溶液、铜丝。
将铜丝分别放入Zn(NO3)2溶液、AgNO3溶液中。
根据是否有金属被置换出来确定金属活动性顺序。
1.在氯化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铜B.铜和铁 C.铜、铁、镁D.铁
2.已知金属X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但不能从金属Y的硫酸盐溶液中置换出Y,则X、Cu、Y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Y、CuB.Cu、X、Y C.Y、X、CuD.Y、Cu、X
3.下列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设计、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X是 元素(2)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了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有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图中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 。
4.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图所示:
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2Al + 3CuSO4==Al2(SO4)3 + 3Cu
Cu(NO3)2 、 Zn(NO3)2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九年级下册6.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知学习,金属的发现和利用,金属跟氧气的反应,镁条燃烧,铁丝燃烧,铜丝加热,生成黑色固体,金属跟酸的反应,大量气泡反应最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6.2 金属的化学性质授课ppt课件,共17页。
这是一份化学第六章 金属6.2 金属的化学性质背景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MgFe,MgCu,置换反应,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化学方程式,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