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明暗与立体》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 记录色彩》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 雕与刻的乐趣》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 浮雕 》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 画扇面 》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 2 课 寻找美的踪迹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标分析
运用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以及简单的绘画构图和透视知识。
教材分析
《寻找美的踪迹》属于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横向分析教材,本课与本册
《记录色彩》的内在联系最为紧密,本课为《记录色彩》一课,做出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图像识读层面的重要知识铺垫,可以利用本课的摄影作业成品为抓手,在下一课直接用来临摹创作。本课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用身边常见的相机来发现美的踪迹,引导学生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提升自身的审美判断能力,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对美术的基本知识有所掌握,造型能力有所提高。他们思想活跃,创造力丰富。 本课内容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在雕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直观感受、亲身体验,激发其创作灵感和动手实践的欲望。
教学目标
学习用照相机来寻找生活中的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能否用相机去寻找生活中的美ht
教学难点
能发现不同角度的美。
教学准备
收集各种动物,植物的美丽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时
一、交流解读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话导入新课。
2.解读课题,分析出今天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用名人的话直接导入,可以迅速调动学生对发现美的重要认知。利用逆向思维解读课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出学习目标,明确任务。
二、学生尝试拍照,梳理学习难点
1.集体交流,什么是“美”?如何记录对“美”的感受?总结出最快的方式——摄影。
2.学生拍照,有一定水平的学生拍一张美照,集体评价,找出最难的环节——观察。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可以分解学习目标。让能代表大家水平的学生来拍照,可以了解目前学生的最高水平,有助于找到学习难点,以便聚焦解决难题。
三、交流体验探究,发现美的角度
1.欣赏中国美景,提炼造型元素
1)赏析祖国大好河山全景照片,总结全景拍摄的优点。
2)评价最喜欢的画面,提炼美的造型元素。
3)小结:发现美的第一个角度造型元素,感受大自然留给我们最美的绘画语言,它本身就很美。
2.探究济南美景,发现形式原理
1)出示济南美景,从宏观到微观、整体到局部等视角全方位感受和谐与统一、对称与渐变等形式美法则。
2)通过合作探究,将生活中常见的景观局部,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进行分类。并分享观点,发现更多的形式原理。
3)小结:发现美的第二个角度形式原理,体会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和谐、统一等形式美法则的不同。
3.小组合作体验,寻找室内美景
1)请用刚才所学,在教室里找到美的踪迹,并拍下来,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交流评价作品,找共同点与不同点,深入体会造型与形式美。
4.交流场景作品,感受不同情意
1)发现学生的场景作品,交流感受场景美:
2)发散思维,回忆教室外有触动的场景,体会不同的情感。
3)欣赏教师作品,体会触景生情、流连忘返的特别情意。
4)学生小结:美的踪迹可以是造型美、可以是形式美、还可以是情意美。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学习探究活动,发现美的不同角度,体会美的不同层次,记录美的不同画面,感受美的不同意境。
四、学生练习
尝试用你喜欢的线条来表现你认为的美!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到了?生活中,你觉得哪里美?
【设计意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学会总结。
分享交流
你在练习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解决?谁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欣赏名师优秀作品及同龄学生优秀作品,并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问题中找到解决办法,并学会借鉴别人的意见,欣赏别人的作品,找出亮点,加以完善自己的作品。通过欣赏优秀作品,观察作中线条和色彩的变化。
布置作业:
画一幅漂亮的作品,用流利的线条表现出灵动的画面,配以和谐的色彩,让画面看起来生动。
四、课后小结
1.师生交流,除了景物美,还可以有什么美?
2.欣赏《生命之春》视频,交流感受。
3.总结:美的踪迹还可以有心灵美、过程美、生命美……
五、课后拓展
课后,拿起相机去寻找身边美的踪迹,记录感动的瞬间。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欣赏交流,拓宽美的角度,感受美的无极,提升美的内涵,激发学生用一颗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心来寻
板书设计
寻找美的踪迹
形式
色彩 感受 体会
情感
课后反思
教学亮点:
本节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与生活,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自然与生活中的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对抽象的美的概念理解困难,需要加强启发和引导。
个别学生过于依赖老师和同学,缺乏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
改进措施:
在教学中多设计体验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美的概念。
加强个别辅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
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a href="/ms/tb_c11718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教学设计</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题与课时,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a href="/ms/tb_c11718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来源,教学主题,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所需要条件,评价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a href="/ms/tb_c11718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教学设计</a>,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