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配套教学计划总结+配套大单元计划+教学反思合集
-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宇宙之旅》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奥运精神》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毕业啦》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电脑美术——电子报》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美术新版教学工作计划与总结 - 其他 9 次下载
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优秀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优秀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
课型
综合探索
课标分析
结合小学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及学校和社区的活动,用多种美术媒材进行策划、创作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生活环境、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学习活动建议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服饰以及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结合科学学科知识,例如运用平衡、运动、声、光、电等原理,设计并制作简单而有创意的作品。
教材分析
《二十年后的学校》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十二课的内容。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即在设计校园规划布局图的基础上增添了制作校园立体建筑模型,这样就形成“设计·应用”与“造型·表现”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通过这一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校园规划知识,用绘图设计、工艺制作等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母校美好未来的愿景。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废旧材料,探索、尝试利用它们进行设计和制作,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美术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的主要地位以及较高造型表现能力和表现方式的过程阶段,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与绘画技能技法的掌握相对较高,加之毕业考试的压力学情分会使学生疏忽对美术教学的高度重视。所以我们采取在作析品的表达方式上灵活多变,采用不同形式的展览、比赛来形成美术作品意识,增加他们的学习成就感和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目标
了解校园规划的知识
学习用不同材料制作建筑模型
教学重点
校园规划的知识
教学难点
用不同材料制作建筑模型
教学准备
纸张。泡沫材料,废纸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时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平面图,想看一看是什么吗?(学生答:想)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件:校园平面图)熟悉吗?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美丽的校园呢?(学生答:略)
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设计以为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舒适愉悦的学习工作环境和景色优美的生活休憩场所。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学校功能布局与校园环境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出示现代化校园情境图)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畅想一下我们二十年后的校园会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答:略)今天,让我们都来做建筑设计师,为我们的学校规划美好的未来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熟悉的校园情境图导入,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母校设计美好未来的情感。
(二)直观分析,了解新知
下面,让我们先来了解学校需要哪些建筑,功能又是怎样划分的。(课件展示)
校前区——展示学校形象
教学区——办公楼、教学楼、实验室
生活区——宿舍、食堂、绿树成荫
体育活动区——体育馆、游泳馆、塑胶跑道、绿色草坪
综合活动区——图书馆、实验室、美术、舞蹈等专用教室
由此可见,校园可分为校前区、教学区、生活区、体育活动区及综合活动等功能区域。设计时应根据各功能区的不同特点进行布置,既要满足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的物质功能,更要满足增进师生交流、激发灵感、创造智慧、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如校前区是学校对外形象宣传的重要展示区,故设计采用简洁、大方、明快的手法。而生活区则采用体闲、亲切的设计手法,创造宜人的空间,设置较多的园桌、园凳,为师生的体息、交流提供方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信息归纳整理的能力。
(三)深入探究,感知方法
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第二十六页,这四幅校园设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呢?(学生答:略)
教材上方三幅设计图为平面图,下方一幅为立体效果图。设计图的表现形式不同,但都给我们以直观、生动的美感。
(出示课件)平面设计图是以基本形概括建筑的顶面(俯视面),以文字辅助说明建筑物的功能,然后添画出道路、绿化等细节,并以箭头标明方向。在平面设计图上,整个校园的布局、结构、景观和空间构成都得以展示,体现出平面设计图简洁明了的特点。
平面图中有两幅作品分别采用了对称式和均衡式形式法则进行设计,产生出不同的形式美感。(板书:对称 均衡)
立体效果图则在平面图的基础上画出了建筑的层数、形状与颜色等。因此,立体效果图比平面图更加直观、具体、生动。
【设计意图】欣赏、感悟规划图不同形式美感,引导学生在欣赏和评议中自主探究校园平面图的设计方法。
(四)激发思维,实践探索
通过分析我们懂得了校园规划的设计形式与方法,那么,你们将怎样设计二十年后的学校?想好了吗?下面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讨论。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的想法与大家进行分享?
两组学生上台汇报,其余学生观看。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板画情况,教师适当补充完善画面,并强调设计时应根据各功能区的不同特点进行布置,既要满足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的物质功能,更要满足增进师生交流、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和心理需求。(板书:功能性 人文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在学生尝试表现的过程中发现学生需要的帮助点和困惑点,教师做进一步指导示范,从而解决本课难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未来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学校的发展历程。通过展示一些未来学校的图片和设想,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学校的可能变化和特点。同时,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二十年后的学校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主题。
二、巩固新知
讲解创作二十年后的学校的方法和技巧:
a. 创意构思: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思考学校未来的可能变化和特点,如智能化的教学设施、绿色的生态环境等。
b. 画面布局:重点讲解如何运用色彩、线条和形状进行画面布局,使作品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c. 细节刻画:强调对细节的刻画,如高科技的教学设备、环保的建筑材料等,使作品更加生动和真实。
示范创作过程:教师现场示范一个创作二十年后的学校的过程,边画边讲解方法和技巧。
学生练习:提供一些与学校相关的素材,让学生模仿练习或自主创作。要求他们注意创意构思、画面布局和细节刻画,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创作二十年后的学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
三、布置作业
创作一幅二十年后的学校的作品,要求作品具有独特的创意和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与学校相关的主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一些素材供学生参考,以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作业任务可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创作二十年后的学校的方法和技巧。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创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的未来意识和想象力。
【设计意图】:回顾总结所学内容,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的未来意识和想象力。
板书设计
二十年后的学校
大门——道路——绿化带——教学楼——体育馆——操场(跑道)……
科技 时尚 环保
课后反思
教学亮点:我认为其亮点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引导学生对未来学校的设想,他们能够自由发挥创造力,设计出独特且富有想象力的学校。这样的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意思维。
不足之处:部分学生的设计过于天马行空,缺乏实际可行性。这可能是因为缺乏对现实因素的考虑。
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对实际因素的引导,帮助学生将创意与现实相结合,使作品更具实际意义。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多进行头脑风暴,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课 浮雕获奖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对比,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第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讲授新课,学生绘制,教师辅导,作业评价,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