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23 黄继光》课件PPT
展开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3* 黄继光 他们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样一位英雄,他的名字叫——黄继光。 黄继光,1951年参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上甘岭战役中,当部队被敌人火力压制前进受阻时,他用胸膛挡住敌机枪眼,以生命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组成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国侵略、保卫中国安全而进行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战役。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 上甘岭一战,打出了国威军威,向世界显示了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战 役 屡 次 摧 毁冰 雹 晕 倒 胸 膛yìlǚcuītánɡbáoyūn认读生字【屡次】一次又一次。【艰巨】困难而繁重。【摧毁】用强大的力量破坏。【匍匐】爬行。【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牺牲】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词语解释战役没有屡次一缕摧毁催促形近字识字晕倒日晕多音字快速默读课文,填写表格。上级命令请求任务占领阵地英勇牺牲事情发展顺序 找出课文中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说说从中体会到了黄继光怎样的英雄气概。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营参谋长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神态、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对敌人的痛恨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动作描写语言描写黄继光完成任务的必胜的信心和革命战士的自豪感。 敌人发现他们了。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动作描写黄继光和两位战友毫不退缩的顽强精神。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近了,10米,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动作描写黄继光意志顽强,英勇无畏。 把子弹比作雨点、冰雹、暴风雨,说明敌人的火力越来越强,战斗越来越激烈,但黄继光丝毫没有退缩,体现出黄继光的英勇顽强。 讨论:文中把子弹比作雨点、冰雹、暴风雨,有什么作用? 她的脸一下子红了,红得像一朵含苞的石榴花。用上“像”,写一个比喻句。仿写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动作描写黄继光顽强战斗、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务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战士们的突击被枪弹压了回来。次数多枪弹密更能体现任务的艰难品析句子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你是如何理解“像海涛一样向上冲”的含义的? 在黄继光精神的鼓舞下,战士们的力量势不可挡。品析句子惊天动地 见多识广 粉身碎骨狂风暴雨 生龙活虎 眼疾手快(互为近义词的词语)词语积累学习任务一:快速默读课文,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进攻受阻主动请战艰难前进舍身堵枪口7891011战友受伤、牺牲。黄继光也负伤了,仍顽强向前爬。黄继光扔出手雷。黄继光晕倒。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枪口。黄继光顽强坚持战斗、壮烈牺牲的经过。学习任务二: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语言、动作的词语,说说从中体会到了黄继光怎样的英雄气概。略读要求:(1)快速浏览课文,用笔圈画出课文中描写语言、动作的词语。(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从中体会到了什么。89讨论:你从哪里体会到黄继光的顽强?11学会抓重点词句读891011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又站起来”的?学会前后联系读略读文章学会抓住重点词句读学会前后联系读数字和省略号说明黄继光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难。朗读时应慢一些,有力些,并注意适当的停顿。读“啊!”“站起来了!”“暴风雨一样”等词要加重语气。重读,突出英雄的大无畏气概和献身精神。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打比方了解英雄人物董存瑞邱少云刘胡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