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高一化学期末复习卷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共20页。
0 0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本节的重难点一共五个,下面分别进行归纳总结并有精选对点练习,一定好好体会,耐心看完,做到事半功倍!一、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的区别(1)交叉分类法所涉及的不同类别之间是并列与交叉关系。例如,Na2SO4和K2SO4的分类:①并列关系:②交叉关系:(2)树状分类法中的类别之间有并列关系,也有包含关系。例如:①并列关系:②包含关系:对点练习1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酸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⑧C.①④⑥⑦⑧ D.①④⑤⑥⑦对点练习2 (2020·山西高一期中)物质分类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盐与亚铁盐属于包含关系 B.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C.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交叉关系 D.混合物与分散系属于并列关系二、氧化物的类别辨析(1)氧化物的分类eq \a\vs4\al\co1(氧化物)eq \b\lc\{\rc\ (\a\vs4\al\co1(按组成元素\b\lc\{\rc\ (\a\vs4\al\co1(金属氧化物:K2O、BaO、, CuO、Fe2O3等,非金属氧化物:CO2、SO2、, CO、SiO2等)),按化学性质\b\lc\{\rc\ (\a\vs4\al\co1(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a\vs4\al(成盐氧,化物)\b\lc\{\rc\ (\a\vs4\al\co1(碱性氧化物:, Na2O、CaO等,酸性氧化物:, CO2、P2O5等,两性氧化物:, Al2O3等)),过氧化物:Na2O2、H2O2等))))(2)酸性氧化物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②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3)碱性氧化物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②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对点练习3(2020·浙江效实中学高一期中)下列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A.CO B.CO2 C.O3 D.Na2O对点练习4(2020·福建省漳平第一中学高一期中)下列有关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B.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C.氧化物中的氧元素不一定都显-2价D.与水反应能生成酸(或碱)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或碱)性氧化物三、氧化物、酸、碱、盐间的转化酸+金属氧化物―→盐+水酸+碱―→盐+水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碱+酸性氧化物―→盐+水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盐+盐―→另外两种新盐研究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要选定一类物质,预测它可能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然后选出各类物质的代表物,探究它们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对点练习5(2020·浙江效实中学高一期中)分别能实现下列从左到右转化的单质是 A.Ca和C B.Ca和Cl C.Cu和C D.Cu和Cl四、制备Fe(OH)3胶体应注意的问题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把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加到煮沸的水中,利用氯化铁与水反应制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eq \o(=====,\s\up17(△))Fe(OH)3(胶体)+3HCl。制备Fe(OH)3胶体的关键是控制反应条件,即生成胶体而又不形成沉淀,应注意如下:(1)要用蒸馏水:自来水易生成Fe(OH)3沉淀。(2)不能把饱和FeCl3溶液直接倒入沸水中,过量的FeCl3会使Fe(OH)3胶体聚沉。(3)不能搅拌:用玻璃棒搅拌会使Fe(OH)3胶体形成沉淀。(4)不能长时间加热: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长时间加热会破坏胶体形成沉淀。对点练习6(2020·汕头市澄海中学高一期中)用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A. B.C. D.对点练习7(2020·沙洋县沙洋中学高一月考)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 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甲同学:向 1mol·L-1的 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 溶液。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丙同学:向 25 mL 沸水中逐滴加入 5~6 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2)证明有 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利用的胶体性质是_____。(3)已知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能使胶体粒子沉淀出来,丁同学向所制得的 Fe(OH)3胶体中加入稀硫酸,产生的现象是_____。五、胶体的性质与应用(1)溶液、浊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而不是它们的性质,丁达尔效应是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2)性质:布朗运动;丁达尔效应;电泳;胶体聚沉;(3)胶体聚沉的方法有:①加电解质溶液;②加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另一种胶体;③长时间加热等.(4)应用:a盐卤点豆腐 b明矾净化污水 c.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d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 e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对点练习8(2020·江西省宜春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关系:溶液>胶体>浊液B.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通过半透膜C.往胶体中逐滴加入稀,溶液时,开始时会出现沉淀,再继续逐滴加时,沉淀又会消失D.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对点练习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②向Fe(OH)3胶体中加入盐酸至过量,最终出现红褐色Fe(OH)3沉淀③用明矾处理污水是利用了胶体的性质④光线射入密林中看到的光柱,属于胶体的性质⑤可用渗析法分离Al(OH)3胶体和NaCl溶液⑥胶体、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对点练习10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是FeCl3+3H2OFe(OH)3↓+3HClB.在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中,加热煮沸时间越长,越有利于胶体的生成C.Fe(OH)3胶体微粒能吸附阳离子,从而使Fe(OH)3胶体带有一定电荷D.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沉降,达到净水目的0 0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本节的重难点一共五个,下面分别进行归纳总结并有精选对点练习,一定好好体会,耐心看完,做到事半功倍!一、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的区别(1)交叉分类法所涉及的不同类别之间是并列与交叉关系。例如,Na2SO4和K2SO4的分类:①并列关系:②交叉关系:(2)树状分类法中的类别之间有并列关系,也有包含关系。例如:①并列关系:②包含关系:对点练习1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酸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⑧C.①④⑥⑦⑧ D.①④⑤⑥⑦【答案】C【详解】从元素组成与性质划分,硝酸属于酸,①符合题意;氢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氢元素的化合物,故硝酸不属于氢化物,②不合题意;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硝酸含有三种元素,故硝酸不属于氧化物,③不合题意;从酸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判断,硝酸属于含氧酸,④符合题意;按照物质的挥发性,硝酸属于挥发性酸,⑤不合题意;按照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硝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硝酸属于强酸,⑥符合题意;按照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H+的数目分析,硝酸能够完全电离出1个氢离子,硝酸属于一元酸,⑦符合题意;按照纯净物中含有元素的种类分硝酸属于化合物,⑧符合题意;综上分析可知,硝酸应属于①④⑥⑦⑧;故答案为:C。对点练习2 (2020·山西高一期中)物质分类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盐与亚铁盐属于包含关系 B.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C.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交叉关系 D.混合物与分散系属于并列关系【答案】B【详解】A. 硫酸盐有的是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有的不是亚铁盐,如硫酸钠,硫酸盐和亚铁盐不属于包含关系,故A错误;B. 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则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故B正确;C. 化合物依据其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是否能够导电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故C错误;D. 混合物包含固体混合物、气体混合物、液体混合物、分散系等,混合物与分散系属于包含关系,故D错误;故选:B。二、氧化物的类别辨析(1)氧化物的分类eq \a\vs4\al\co1(氧化物)eq \b\lc\{\rc\ (\a\vs4\al\co1(按组成元素\b\lc\{\rc\ (\a\vs4\al\co1(金属氧化物:K2O、BaO、, CuO、Fe2O3等,非金属氧化物:CO2、SO2、, CO、SiO2等)),按化学性质\b\lc\{\rc\ (\a\vs4\al\co1(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a\vs4\al(成盐氧,化物)\b\lc\{\rc\ (\a\vs4\al\co1(碱性氧化物:, Na2O、CaO等,酸性氧化物:, CO2、P2O5等,两性氧化物:, Al2O3等)),过氧化物:Na2O2、H2O2等))))(2)酸性氧化物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②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3)碱性氧化物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②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对点练习3(2020·浙江效实中学高一期中)下列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A.CO B.CO2 C.O3 D.Na2O【答案】B【分析】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据此解答。【详解】A. CO是不成盐氧化物,A不选;B. 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B选;C. O3是单质,不是氧化物,C不选;D. Na2O是碱性氧化物,D不选;答案选B。对点练习4(2020·福建省漳平第一中学高一期中)下列有关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B.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C.氧化物中的氧元素不一定都显-2价D.与水反应能生成酸(或碱)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或碱)性氧化物【答案】C【详解】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碳酸钠(Na2CO3)是由钠、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盐,故A错误;B.只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是不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C.氧化物中的氧元素不一定都显-2价,如H2O2、Na2O2等氧元素均显-1价,故C正确;D.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即3NO2+H2O=2HNO3+NO,但NO2不是酸性氧化物,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即2Na2O2+2H2O=4NaOH+O2↑,但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故D错误;答案为C。三、氧化物、酸、碱、盐间的转化酸+金属氧化物―→盐+水酸+碱―→盐+水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碱+酸性氧化物―→盐+水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盐+盐―→另外两种新盐研究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要选定一类物质,预测它可能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然后选出各类物质的代表物,探究它们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对点练习5(2020·浙江效实中学高一期中)分别能实现下列从左到右转化的单质是 A.Ca和C B.Ca和Cl C.Cu和C D.Cu和Cl【答案】A【详解】A.Ca与氧气反应生成CaO,CaO是碱性氧化物,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是碱,Ca(OH)2与盐酸反应生成盐CaCl2;C与氧气反应生成CO2,CO2是酸性氧化物,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与碱反应生成碳酸盐,A符合题意;B.Ca能完成题中的转化,但是Cl2与氧气不反应,不能实现题中的转化,B不合题意;C.Cu与氧气反应生成CuO,CuO是碱性氧化物,但是CuO与水不反应,C不合题意;D.Cu与氧气反应生成CuO,CuO是碱性氧化物,但是CuO与水不反应,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四、制备Fe(OH)3胶体应注意的问题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把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加到煮沸的水中,利用氯化铁与水反应制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eq \o(=====,\s\up17(△))Fe(OH)3(胶体)+3HCl。制备Fe(OH)3胶体的关键是控制反应条件,即生成胶体而又不形成沉淀,应注意如下:(1)要用蒸馏水:自来水易生成Fe(OH)3沉淀。(2)不能把饱和FeCl3溶液直接倒入沸水中,过量的FeCl3会使Fe(OH)3胶体聚沉。(3)不能搅拌:用玻璃棒搅拌会使Fe(OH)3胶体形成沉淀。(4)不能长时间加热: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长时间加热会破坏胶体形成沉淀。对点练习6(2020·汕头市澄海中学高一期中)用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C【详解】氯化铁在常温下,水解程度较小,不能得到氢氧化铁胶体,加热,促进水解,往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到溶液呈红褐色澄清透明时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氨水反应均产生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C正确;答案选C。对点练习7(2020·沙洋县沙洋中学高一月考)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 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甲同学:向 1mol·L-1的 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 溶液。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丙同学:向 25 mL 沸水中逐滴加入 5~6 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2)证明有 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利用的胶体性质是_____。(3)已知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能使胶体粒子沉淀出来,丁同学向所制得的 Fe(OH)3胶体中加入稀硫酸,产生的现象是_____。【答案】丙 用一束激光照射,若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则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 丁达尔效应 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溶解为黄色溶液 【详解】(1)甲同学向1mol•L-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得不到胶体;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三价铁会彻底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得不到胶体;丙同学向 25 mL 沸水中逐滴加入 5~6 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以得到氢氧化铁胶体;综上所述丙同学操作正确;(2)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性质,可以用一束光照射得到的液体,从侧面观察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即可证明为胶体;(3)稀硫酸是电解质溶液,会引起氢氧化铁胶体聚沉,继续加入稀硫酸,氢氧化铁会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沉淀会溶解,所以现象为: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溶解为黄色溶液。五、胶体的性质与应用(1)溶液、浊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而不是它们的性质,丁达尔效应是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2)性质:布朗运动;丁达尔效应;电泳;胶体聚沉;(3)胶体聚沉的方法有:①加电解质溶液;②加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另一种胶体;③长时间加热等.(4)应用:a盐卤点豆腐 b明矾净化污水 c.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d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 e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对点练习8(2020·江西省宜春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关系:溶液>胶体>浊液B.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通过半透膜C.往胶体中逐滴加入稀,溶液时,开始时会出现沉淀,再继续逐滴加时,沉淀又会消失D.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答案】C【详解】A.溶液中溶质直径小于1nm,浊液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胶体中胶粒的直径介于两者之间,所以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关系:溶液<胶体<浊液,故A错误;B.胶体粒子直径在1nm到100nm之间,大于半透膜孔隙,不能通过半透膜,故B错误;C.往 Fe(OH)3 胶体中逐滴加入稀 H2SO4 溶液,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聚沉,所以开始时会出现沉淀,再继续逐滴加稀硫酸时,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硫酸铁,沉淀又会消失,故C正确;D.电泳现象可证明胶粒带电,不能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胶体和溶液是两种不同的分散系,故D错误;故选C。对点练习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②向Fe(OH)3胶体中加入盐酸至过量,最终出现红褐色Fe(OH)3沉淀③用明矾处理污水是利用了胶体的性质④光线射入密林中看到的光柱,属于胶体的性质⑤可用渗析法分离Al(OH)3胶体和NaCl溶液⑥胶体、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C【解析】①根据胶体的性质当带有不同电荷的胶体粒子相遇时会发生聚沉,不同地方的泥土胶粒电荷不同,在入海口处聚沉形成沉淀,长此以往形成了三角洲,故①正确;②Fe(OH)3胶体中加入电解质盐酸溶液后,胶体发生聚沉,盐酸过量,与氢氧化铁发生中和反应,沉淀溶解,故②错误;③明矾中铝离子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能够起到净水作用,故③正确;④空气中含有的胶体粒子的大小介于1—100 nm,能使光产生散射,胶体有丁达尔现象,故④正确;⑤溶液能透过半透膜,但是胶体不行,可用渗析法进行分离,故⑤正确;⑥胶体、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的不同,不是丁达尔效应,故⑥错误;综上所述,①③④⑤符合题意,本题选C。【点睛】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以发生电泳现象,可以发生聚沉,胶体的分离提纯常用渗析的方法进行对点练习10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是FeCl3+3H2OFe(OH)3↓+3HClB.在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中,加热煮沸时间越长,越有利于胶体的生成C.Fe(OH)3胶体微粒能吸附阳离子,从而使Fe(OH)3胶体带有一定电荷D.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沉降,达到净水目的【答案】D【详解】A项、将饱和的氯化铁溶液滴入到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制得氢氧化铁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故A错误;B项、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当溶液变成红褐色时,停止加热,不能在长时间加热得原因是胶体会受热聚沉,故B错误;C项、氢氧化铁胶体不带电,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具有吸附性,能吸附阳离子带正电荷,故C错误;D项、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沉降,达到净水目的,故D正确;故选D。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O2→碱性氧化物+H2O→碱+酸或酸性氧化物→盐非金属单质+O2→酸性氧化物+H2O→酸+碱或碱性氧化物→盐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O2→碱性氧化物+H2O→碱+酸或酸性氧化物→盐非金属单质+O2→酸性氧化物+H2O→酸+碱或碱性氧化物→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课一练,共16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课堂检测,共51页。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练习,共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