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铁及其化合物-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新版,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15354/0-170677154226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6铁及其化合物-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新版,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15354/0-17067715423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6铁及其化合物-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新版,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15354/0-170677154237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6铁及其化合物-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新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06铁及其化合物-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新版,必修第一册),,共20页。
06 铁及其化合物-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新版,必修第一册)一、单选题1.(2024上·北京西城·高一统考期末)钠与水反应、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Ⅰ中钠熔化成小球说明反应放热和钠的熔点低B.Ⅰ中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Ⅱ中有肥皂泡产生说明有H2生成D.Ⅱ中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024上·北京西城·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A.A B.B C.C D.D3.(2024上·北京西城·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不会发生变质的是A. B. C. D.4.(2023上·北京房山·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A.A B.B C.C D.D5.(2023上·北京房山·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B.钠与水反应:C.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D.氯化铁刻蚀铜制电路板:6.(2021上·北京丰台·高一统考期末)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用铁制容器盛装的是A.盐酸 B.浓硫酸 C.氯化铁溶液 D.硫酸铜溶液7.(2023上·北京东城·高一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校考期末)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0.1mol•L-1KOH溶液中:Fe3+、Mg2+、NO、Cl-B.某酸性溶液中:Na+、Fe2+、SO、MnOC.澄清透明的溶液中:K+、H+、I-、Fe3+D.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K+、ClO-、Cl-8.(2023上·北京东城·高一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校考期末)下列转化关系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Fe→FeCl2 B.Fe2O3→Fe(OH)3C.FeCl3→FeCl2 D.Fe(OH)3→Fe2O39.(2023上·北京东城·高一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A.Na和O2 B.NaOH和CO2 C.Fe和Cl2 D.Na2CO3和HCl10.(2023上·北京西城·高一北京师大附中校考期末)某溶液中含大量Fe2+、Mg2+、Fe3+、Na+、Cl-、SO离子,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再加入足量的盐酸溶解沉淀,最后溶液中的离子数目与反应前相比保持不变的是A.Na+、Fe2+ B.Mg2+、SO C.Fe3+、SO D.Mg2+、Cl-11.(2023上·北京西城·高一北京八中校考期末)用废铁屑制备磁性胶体粒子,制备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稀H2SO4是为了使铁溶解生成FeSO4B.通入N2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O2氧化Fe2+C.加适量的H2O2是为了将部分Fe2+氧化为Fe3+D.溶液A中Fe2+和Fe3+的浓度比为2∶112.(2023上·北京西城·高一北京八中校考期末)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铁跟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研究反应后硬质试管中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到肥皂水中产生气泡说明该反应中已经有氢气生成B.向反应后的固体加入稀硫酸使其完全溶解,若滴加KSCN溶液后不变红色,说明没有生成C.向反应后的固体加入稀硫酸使其完全溶解,若滴加铁氰化钾溶液后出现蓝色沉淀,说明铁粉未完全反应D.排除氧气干扰的条件下,将反应后的固体用稀硫酸溶解,若滴加KSCN溶液后变红色,说明黑色固体中可能有二、填空题13.(2024上·北京西城·高一统考期末)将物质及其用途连线。A- B- C- 14.(2023上·北京房山·高一统考期末)依据物质的性质可以设计物质的用途,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 。15.(2023上·北京丰台·高一统考期末)补齐物质与其用途之间的连线。 16.(2023上·北京·高一汇文中学校考期末)现有下列4种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物质:①碳酸氢钠 ②过氧化钠 ③氧化铁 ④碱石灰。(1)常用作油漆、涂料的红色颜料的是 (填序号)。(2)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填序号)。(3)可用作干燥剂的 (填序号)。(4)能做潜艇供氧剂的是 (填序号)。17.(2023上·北京通州·高一统考期末)电路板广泛用于计算机、手机等电子产品中。某兴趣小组拟制作带有“化学”标志的电路板并对废液进行回收利用。Ⅰ、制作电路板小组同学取一小块覆铜板,用油性笔在铜板上写出“化学”标志,然后浸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覆铜板并用水洗净,获得带有图案的印刷电路板和废液(如下图所示)。(1)在覆铜板上制作出“化学”图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 (填操作和现象),则废液中含有。Ⅱ、回收废液(3)一种从腐蚀废液回收金属铜并获得氯化铁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请根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提示:为充分除去杂质,所加试剂均为过量)ⅰ、腐蚀废液中加入药品①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ⅱ、④所代表的物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ⅲ、操作方法a、b、c中是过滤的是 (填序号)。ⅳ、若取溶液⑤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补全实验现象),此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ⅴ、试剂⑥是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8.(2023上·北京通州·高一统考期末)将物质与其用途之间连线 。三、解答题19.(2023上·北京房山·高一统考期末)铁泥(主要成分为含少量、Fe及杂质;杂质与酸不反应,且难溶于水)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废料,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程师设计了如下两种不同的工艺(部分步骤已略去),用于生产铁红或七水合硫酸亚铁。 (1)过程Ⅰ中①分离出杂质的操作是 。②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制备铁红①过程Ⅱ加入的目的是 。②过程Ⅲ中,加入氨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③过程Ⅳ得到铁红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制备①过程Ⅴ中,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加入铁屑的主要目的是 。②过程Ⅰ中加入硫酸至固体不再溶解,则经过程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最多为 mol。20.(2023上·北京丰台·高一统考期末)某小组同学探究久置FeSO4固体变质的情况,并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将0.6gFeSO4固体用蒸馏水溶解,配成20mL待测液,进行实验。资料:KSCN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酸性条件下,MnO的还原产物为Mn2+。(1)实验一:①i中溶液略微变红,说明待测液中存在 。②ii中溶液颜色逐渐加深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③由实验一推测FeSO4固体变质的情况是 (填字母序号)。a.未变质 b.部分变质 c.完全变质(2)实验二:探究ii中“红色褪去”的原因。针对“红色褪去”的现象,小组同学猜想可能的原因是 ,并通过如下实验证实了猜想。将褪色后的溶液分两份分别进行实验:请补全②中的现象: 。(3)实验三:测定久置FeSO4固体中铁元素的含量,设计实验方案如图:①可选作A的物质是 (填字母序号)。a.Zn b.Cu c.Fe d.KI②若消耗0.1mol/LKMnO4溶液3.6mL,则久置FeSO4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1.(2023上·北京西城·高一北京八中校考期末)探究0.5mol/LFeCl3溶液(pH=1)与不同金属反应时的多样性的原因。(各组实验中:所用FeCl3溶液体积相同;金属过量;静置、不振荡)(1)根据实验Ⅰ中的现象,推测红褐色液体为胶体,并用光束照射该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到 得以证实。(2)已知:Fe和Fe3O4均能被磁铁吸引。①为了确定黑色固体的成分是否含有Fe与Fe3O4,重复实验Ⅰ,及时取少量镁条表面生成的黑色粉末,洗净后进行实验如下:该实验说明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结合现象写出判断的理由: 。②除上述结论外,分析实验Ⅰ的现象,可知被还原得到的产物一定还有 。(3)实验Ⅰ、Ⅱ中现象的差异,与Fe3+、Mg2+、Fe2+、H+、Cu2+的氧化性强弱有关,其顺序是Mg2+<Fe2+< 。22.(2023上·北京西城·高一北京八中校考期末)某废旧金属材料中主要含Fe、Cu、Al、、FeO、、CuO和可燃性有机物,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回收Cu、Al、绿矾等。回答下列问题:(1)碱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Ⅰ、Ⅱ中使用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3)加入试剂a后发生的化学反应中有一个属于化合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4)滤液Ⅱ经过结晶法制取绿矾晶体,绿矾在空气中容易被部分氧化。现取被部分氧化的绿矾晶体8.22g溶于稀盐酸后,加入足量的溶液,过滤得沉淀9.32g;再通入112mL(标准状况)氯气恰好将其中的完全氧化。①为确定绿矾未被全部氧化,可选择的最佳试剂是 (填标号)。A.溶液 B.KSCN溶液C.NaOH溶液 D.溶液②推测晶体中 。Ⅰ.钠与水反应Ⅱ.铁与水蒸气反应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氯水中加入镁粉,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氯水中含有B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一段时间后有红褐色物质生成该溶液中含有C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含有D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溶液中可能含有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溶液中可能含有B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向某溶液中加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D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溶液中存在物质用途A.Fe2O3a.红色颜料B.Na2O2b.消毒剂C.NaClOc.供氧剂物质用途A. B.C.D.E.液态a.潜水艇里的供氧剂b.工业常用的制冷剂c.蒸馒头的膨松剂d.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e.涂料中的红色颜料物质用途A.氧化铁a.作红色颜料B.硝酸钾b.作膨松剂C.次氯酸钠c.作肥料D.碳酸氢钠d.作消毒剂物质用途A.漂粉精a.焙制糕点B.碳酸氢钠b.游泳池消毒C.氧化铁c.红色颜料序号操作现象①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②滴加FeCl3溶液_______编号金属现象及产物检验Ⅰ镁条立即产生大量气体,金属表面变黑,该黑色固体能被磁铁吸引,液体颜色由棕黄色逐渐变为红褐色;片刻后气泡减少,金属表面覆盖有红褐色沉淀,此时取反应后的液体,滴加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Ⅱ铜粉无气体产生,溶液逐渐变为蓝绿色;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参考答案:1.C【详解】A.Ⅰ中钠熔化成小球,能够说明反应放热和钠的熔点低,A正确;B.Ⅰ中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故其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B正确;C.Ⅱ中试管受热空气膨胀,也能产生肥皂泡,故有肥皂泡产生不能说明有H2生成,C错误;D.Ⅱ中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H2,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4H2O(g)Fe3O4+4H2,D正确;故答案为:C。2.C【详解】A.氯水中含有强酸盐酸,盐酸和活泼金属镁生成氢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操作及现象与实验结论相符,A不符合题意;B.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可知白色沉淀为Fe(OH)2,则溶液中含有Fe2+,操作及现象与实验结论相符,B不符合题意; C.向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碳酸银、硫酸银等,所以溶液中可能含有Cl−,操作及现象与实验结论不相符,C符合题意;D.碳酸根离子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溶液中可能含有,操作及现象与实验结论相符,D不符合题意;故选C。3.A【详解】A.不会和空气中相关物质反应,不会变质,A符合题意;B.过氧化钠可以和水或二氧化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而变质,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C不符合题意;D.氯化铁容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三价铁而变质,D不符合题意;故选A。4.B【详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体,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则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A不符合题意;B.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或Ag2CO3,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l-,B符合题意;C.三价铁遇到显红色,则若加入后溶液显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不符合题意;D.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气体为NH3,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D不符合题意;故选B。5.D【详解】A.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钾和单质碘:,A正确;B.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B正确;C.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铁:,C正确;D.氯化铁刻蚀铜制电路板时铁离子氧化铜,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D错误;答案选D。6.B【详解】A.盐酸可以和铁反应,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A错误;B.常温下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可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硫酸,B正确;C.Fe3+能与Fe反应生成Fe2+,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氯化铁溶液,C错误;D.硫酸铜溶液中铜离子能与Fe反应,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D错误;故选B。7.D【详解】A.0.1mol•L-1KOH溶液显碱性,Fe3+、Mg2+均转化为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不选;B.酸性溶液中Fe2+、MnO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不选;C.溶液中I-、Fe3+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不选;D.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Na+、K+、ClO-、Cl-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选;答案选D。8.B【详解】A.Fe和氯化铁反应生成FeCl2,A不符合;B.Fe2O3不溶于水,不能直接转化为Fe(OH)3,B符合;C.FeCl3和铁反应生成FeCl2,C不符合;D.Fe(OH)3受热分解生成Fe2O3,D不符合;答案选B。9.C【详解】A.钠和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过氧化钠,A不符合;B.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时,当氢氧化钠过量时反应生成碳酸钠,当二氧化碳过量时反应生成碳酸氢钠,B不符合;C.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C符合;D.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时,当碳酸钠过量时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当盐酸过量时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D不符合;答案选C。10.B【详解】加入Na2O2,Na2O2具有强氧化性且和水反应生成NaOH,Fe2+被氧化生成Fe3+,Mg2+→Mg(OH)2,Fe3+→Fe(OH)3,再加入足量盐酸,引进了Cl-,Mg(OH)2和Fe(OH)3分别与盐酸反应生成Mg2+、Fe3+,则溶液中Na+、Cl-、Fe3+增多,Fe2+减小,SO、Mg2+不变。故选B。11.D【分析】废铁屑中加入Na2CO3溶液,使表面油脂发生水解,从而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加入稀硫酸将铁溶解,生成FeSO4,加入适量H2O2,将一部分Fe2+氧化为Fe3+;加入NaOH溶液并通入N2,隔绝空气,防止Fe2+被氧化为Fe3+,此时Fe2+、Fe3+与OH-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Fe3O4。【详解】A.由分析可知,加入稀H2SO4,与Fe反应生成FeSO4和氢气,A正确;B.因为要制取Fe3O4,需要使溶液中Fe2+、Fe3+的物质的量满足1:2的摩尔比,所以需防止Fe2+被空气中的O2氧化,则通入N2是为了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O2氧化Fe2+,B正确;C.加适量的H2O2是为了将Fe2+中的三分之二部分氧化为Fe3+,以便获得产品,C正确;D.在Fe3O4中,Fe2+与Fe3+的个数比为1∶2,则溶液A中Fe2+和Fe3+的浓度比为1∶2,D不正确;故选D。12.D【详解】A.在导管末端会产生大量的肥皂泡,用燃着的火柴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才能说明是氢气,故A错误;B.若滴加KSCN溶液后不变红色,说明不含三价铁离子,但由于铁粉能把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不能确定黑色粉末是否含有Fe3O4,故B错误;C.若滴加铁氰化钾溶液后出现蓝色沉淀,说明含有二价铁离子,不能确定二价铁离子来自铁粉还是Fe3O4,故C错误;D.若滴加KSCN溶液后变红色,说明含三价铁离子,说明黑色固体中可能有,故D正确;故选D。13. a c b【详解】Fe2O3为红棕色粉末状固体,在空气中性质稳定,可制成红色颜料;Na2O2中O元素呈-1价,具有强氧化性,能与CO2、H2O等反应并生成O2,可作供氧剂;NaClO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杀菌消毒能力,可用作消毒剂。由此可得出:A- a B- c C- b。14.A-a,B-e,C-c,D-d,E-b【详解】A.与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所以可用于潜水艇里的供氧剂;B.为红棕色固体,可用作涂料中的红色颜料;C.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作蒸馒头的膨松剂;D.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E.液态挥发时吸收大量的热,可在工业上作制冷剂。15.【详解】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可用作红色颜料;硝酸钾含植物生长需要的氮、钾元素;次氯酸钠具有强的氧化性,可用作消毒剂;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用作膨松剂;故答案为:16.(1)③(2)①(3)④(4)②【详解】(1)氧化铁是红棕色粉末,因此常用作油漆、涂料的红色颜料的是氧化铁;故答案为:③。(2)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因此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是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故答案为:①。(3)碱石灰主要含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因此可用作干燥剂的碱石灰;故答案为:④。(4)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因此能做潜艇供氧剂的是过氧化钠;故答案为:②。17.(1)2Fe3++Cu=2Fe2++Cu2+(2)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出现红色(3) 2Fe3++Fe=3Fe2+、Fe+Cu2+=Cu+Fe2+ Cu ab 迅速变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变为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2FeCl2+Cl2=2FeCl3【分析】腐蚀废液加入过量铁粉,经过反应①和操作a过滤分离,得到溶液③为含亚铁离子的溶液;同时生成的Cu和过量的Fe为滤渣,滤渣中加入稀盐酸经过反应②和操作b分离出Cu,生成的氯化亚铁溶液⑤,与溶液③合并,通入氯气经过反应⑦,亚铁离子被氯气氧化生成氯化铁溶液,进一步得到氯化铁晶体,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覆铜板上制作出“化学”图案过程中是因为铁离子氧化金属铜,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2)检验铁离子一般用KSCN溶液,则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红色,则废液中含有。(3)ⅰ、腐蚀废液中加入药品铁后,铁离子、铜离子被还原,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Fe+Cu2+=Cu+Fe2+。ⅱ、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④所代表的物质是铜,化学式为Cu。ⅲ、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操作方法a、b、c中是过滤的是ab。ⅳ、若取氯化亚铁溶液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此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Fe(OH)2+O2+2H2O=4Fe(OH)3。ⅴ、试剂⑥是时,亚铁离子被氧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Cl2+Cl2=2FeCl3。18.漂粉精→游泳池消毒;碳酸氢钠→焙制糕点;氧化铁→红色颜料【详解】漂粉精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游泳池消毒;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用于焙制糕点;氧化铁是红褐色固体,可用于红色颜料。19.(1) 过滤 Fe2O3+6H+=2Fe3++3H2O(2) 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 产生红褐色沉淀 2Fe(OH)3=Fe2O3+3H2O(3) 2Fe3++Fe=3Fe2+ 1.6【分析】根据题干工艺流程图可知,过程I发生的反应有:Fe2O3+6H+=2Fe3++3H2O、FeO+2H+=Fe2++H2O、Fe+2H+=Fe2++H2↑,过滤除去不与酸反应且不溶性杂质,得到溶液,进行过程II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2H++H2O2=2Fe3++2H2O,溶液中的Fe2+全部转化为了Fe3+,过程III即向Fe3+的溶液中加入氨水,故产生红褐色沉淀Fe(OH)3,反应原理为:Fe3++3NH3•H2O=Fe(OH)3↓+3NH4+,过滤后洗涤得到纯净的Fe(OH)3,经过一系列转化得到铁红,过程V中加入Fe,发生的反应为:2Fe3++Fe=3Fe2+,经过过程V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FeSO4一种,根据质量守恒即可进行计算,据此分析解题。【详解】(1)①由分析可知,分离出杂质的操作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②Fe2O3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故答案为:Fe2O3+6H+=2Fe3++3H2O;(2)①过程I中生成二价铁,加入过氧化氢可以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②过程Ⅲ中发生的反应为:Fe3++3NH3•H2O=Fe(OH)3↓+3,故加入氨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为:产生红褐色沉淀,故答案为:产生红褐色沉淀;③过程Ⅲ生成的氢氧化铁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铁红,方程式为:2Fe(OH)3=Fe2O3+3H2O;(3)①由分析可知,过程V中的溶液中含有Fe3+,加入铁屑的主要目的是将Fe3+转化为Fe2+,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②过程I中加入800mL 2mol·L-1硫酸至固体不再溶解,则经过程V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只含有FeSO4一种溶质,根据质量守恒可知,n(Fe2+)=n()=n(H2SO4)= 0.8L×2mol·L-1=1.6mol,故Fe2+的物质的量最多为1.6mol。20.(1) Fe3+ Cl2+2Fe2+=2Fe3++2Cl﹣ b(2) SCN﹣中S为-2价,具有还原性,被Cl2氧化 无明显现象(3) b 33.6%【详解】(1)①i中溶液略微变红,说明生成硫氰化铁,待测液中存在少量Fe3+,答案为:Fe3+;②ii中溶液颜色逐渐加深的原因氯气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Fe3++2Cl﹣,答案为:Cl2+2Fe2+=2Fe3++2Cl-;③由实验一推测溶液中含有Fe3+和Fe2+,FeSO4固体部分变质,答案为:b;(2)滴加氯水红色褪去的可能的原因是SCN﹣具有还原性,与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若此猜想正确,红色褪去后的溶液中没有硫氰化钾,滴加氯化铁溶液无现象,答案为:SCN﹣中S为-2价,具有还原性,被Cl2氧化;无明显现象;(3)①试剂A是将铁离子转化为亚铁离子,还不能引入新的铁元素,答案为:b;②硫酸亚铁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的关系式为:KMnO4~5FeSO4,若消耗0.1mol/LKMnO4溶液3.6mL,则久置FeSO4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为:33.6%。21.(1)一条光亮的“通路”(2) Fe 滤纸ⅱ中无明显现象,说明Fe3O4不能溶解产生Fe2+,所以滤纸ⅰ黑色粉末附近变蓝,只能是Fe被氧化生成Fe2+ H2、Fe2+(3)H+<Cu2+<Fe3+【分析】0.5mol/LFeCl3溶液(pH=1)中加入过量Mg粉,产生的气体为H2,金属表面的黑色固体能被磁铁吸引,则可能为Fe或Fe3O4或二者的混合物,液体颜色由棕黄色逐渐变为红褐色,则表明生成Fe(OH)3;片刻后气泡减少,金属表面覆盖有红褐色沉淀,此时取反应后的液体,滴加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则表明反应生成Fe2+。0.5mol/LFeCl3溶液(pH=1)中加入过量Cu粉,无气体产生,溶液逐渐变为蓝绿色,则生成Cu2+,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则表明生成Fe2+。【详解】(1)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则用光束照射红褐色液体时,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答案为:一条光亮的“通路”;(2)①黑色粉末上滴入含K3[Fe(CN)6]的3%NaCl溶液,看到黑色粉末附近变蓝,则说明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Fe,判断的理由:滤纸ⅱ中无明显现象,说明Fe3O4不能溶解产生Fe2+,所以滤纸ⅰ黑色粉末附近变蓝,只能是Fe被氧化生成Fe2+。②实验Ⅰ的现象说明,反应生成H2、Fe2+、Fe(OH)3、Fe,可知被还原得到的产物一定还有H2、Fe2+。答案为:Fe;滤纸ⅱ中无明显现象,说明Fe3O4不能溶解产生Fe2+,所以滤纸ⅰ黑色粉末附近变蓝,只能是Fe被氧化生成Fe2+;H2、Fe2+;(3)由实验Ⅰ可得出,氧化性Mg2+<Fe2+<H+<Fe3+,由实验Ⅱ可得出,氧化性H+<Cu2+<Fe3+,则Fe3+、Mg2+、Fe2+、H+、Cu2+的氧化性顺序是Mg2+<Fe2+<H+<Cu2+<Fe3+。答案为:H+<Cu2+<Fe3+。【点睛】镁与FeCl3溶液反应时,Mg既能与Fe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MgCl2、FeCl2、Fe,又能与FeCl3水解生成的HCl反应,从而促进FeCl3水解反应的不断进行。22.(1)(2)漏斗(3)(4) D 【分析】废旧金属材料中主要含Fe、Cu、Al、、FeO、、CuO和可燃性有机物,焙烧主要除去可燃性有机物;碱浸时,和Al参与反应得到含偏铝酸盐的溶液,其反应为、;滤渣Ⅰ主要含Fe、Cu、、FeO、CuO,加入硫酸酸浸,再加入过量铁粉,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溶液和Fe、Cu的混合物,再用硫酸酸浸过滤得到Cu;【详解】(1)碱浸时,和Al参与反应得到含偏铝酸盐的溶液,其反应为、;故答案为:、;(2)如图流程中,操作Ⅰ、Ⅱ均为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为:玻璃棒、漏斗、烧杯;故答案为:漏斗;(3)滤渣1经硫酸酸浸后得到含硫酸铜、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的混合液,加入过量试剂a为Fe粉,其发生的反应为、、,其属于化合反应的是;故答案为:;(4)①绿矾晶体为,其中被氧化为,若绿矾未被全部氧化,则绿矾中还含有;A.加入双氧水,因绿矾中存在铁离子,使双氧水催化分解,产生氧气,也具有氧化性,无法判断绿矾部分被氧化,故A不选;B.KSCN溶液只能检验,故B不选;C.部分氧化的绿矾中含有,加入NaOH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不能观察到亚铁离子与NaOH的反应,故C不选;D.溶液不能氧化,加入溶液若溶液颜色变浅或者褪色,则说明绿矾晶体中存在,未被完全氧化,故D选;故答案为:D;②取被部分氧化的绿矾晶体8.22g溶于稀盐酸后,加入足量的溶液,过滤得沉淀9.32g,该沉淀为,物质的量为;通入112mL(标准状况)氯气恰好将其中的完全氧化,根据反应,可知原绿矾晶体中,根据化合物呈电中性,可知,即,解得,所以;故答案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0化学键-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新版,必修第一册),共22页。
这是一份07金属材料-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新版,必修第一册),共17页。
这是一份05物质的量-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新版,必修第一册),共18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