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上册高三期末考试化学模拟试题(B卷)(附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15753/0-170677901974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上册高三期末考试化学模拟试题(B卷)(附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15753/0-170677901978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上册高三期末考试化学模拟试题(B卷)(附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15753/0-17067790198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上册高三期末考试化学模拟试题(B卷)(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海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上册高三期末考试化学模拟试题(B卷)(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与反应的分类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 23 O 16 H 1
选择题(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下列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与反应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纯碱、醋酸钠分别属于碱和盐
B.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金属单质
C.氯水和氨水都属于弱电解质
D.铝与强酸、强碱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
B.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与溶液、悬浊液区分开
C.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
D.只有胶状物如胶水、果冻类的物质才能称为胶体
3.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4个容器中分别装有4种气体。已知各容器中的气体和容器的容积分别是a.CO2,100 mL;b.O2,200 mL;c.N2,400 mL;d.CH4,600 mL。则4个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a>b>c>d B.b>a>d>c
C.c>d>b>a D.d>c>a>b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从1 L 1 m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浓度仍是1 ml·L-1
B.制成0.5 L 10 ml·L-1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标准状况)
C.0.5 L 2 ml·L-1BaCl2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3×6.02×1023
D.10 g 98%硫酸(密度为1.84 g·cm-3)与10 mL 18.4 ml·L-1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
5.某溶液中(假定不考虑水解因素)仅含有K+、Mg2+、SO42-、NO3-四种离子,其中K+与Mg2+的个数之比为4∶5,则NO3-与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不是( )
A.8∶3 B.3∶2 C.1∶3 D.2∶3
6.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铁钉只作还原剂
B.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
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D.上述实验可以证明氧化性:Fe3+>Fe2+>Cu2+
7.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OH-+HCl===H2O+Cl-
B.Ca(OH)2+Cu2+===Ca2++Cu(OH)2
C.Fe+Cu2+===Cu+Fe2+
D.Fe+2H+===Fe3++H2↑
8.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KI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沉淀是CuI2,棕色溶液含有I2
B.滴加KI溶液时,转移1 ml电子时生成1 ml白色沉淀
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I2>Cu2+>SO2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AlO2-+CO2+2H2O===Al(OH)3↓+HCO3-
B.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氯水:
2Fe2++Cl2===2Fe3++2Cl-
C.碳酸氢钡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Ba2++2HCO3-+2OH-===BaCO3↓+2H2O+CO32-
D.Fe2O3溶于过量的氢碘酸:
Fe2O3+6H+===2Fe3++3H2O
10.下列物质,能因强氧化性而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①干燥的Cl2 ②Na2O2 ③NaClO ④活性炭 ⑤HClO ⑥SO2
A.除①以外 B.除③以外
C.①②③⑤ D.全部可以
11.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图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判断下列说法和做法,其中不科学的是( )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
B.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C.加热不久就能看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整个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
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
13.为检验某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14.把一定体积的H2、CO、CO2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不断点燃,充分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得气体体积变为原体积的1/9,则原混合气体中H2、CO、CO2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2∶5 B.4∶2∶3
C.6∶7∶5 D.3∶4∶2
非选择题(共58分)
15.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1)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
(2)欲在树林中观察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聪明的你想出了许多在家里观察丁达尔效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1)2 ml O3和3 ml O2的质量之比________,分子数之比________,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________,含氧原子数之比________,体积之比________。
(2)O3与Cl2具有相似的性质,均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已知二者在消毒时均被还原为最低价态,则相同状况下10 L O3与 ________ L Cl2的消毒能力相当。
(3)气体化合物A分子式可表示为OxFy,已知同温同压下10 mL A受热分解生成15 mL O2和10mLF2,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推断的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方法中,可制得氯气的正确组合是________ ;
①MnO2和浓盐酸混合共热
②MnO2、NaCl和浓硫酸混合共热
③次氯酸钠和浓盐酸混合
④K2Cr2O7和浓盐酸混合
⑤KClO3和浓盐酸混合共热
⑥KMnO4和浓盐酸混合
A.①②⑥ B.②④⑥
C.①④⑥ D.全部可以
(2)若用含有0.2 m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制得的Cl2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1.12 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①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装置C和D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写出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加在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入________ ;
(5)丙同学认为直接用氯水即可证明有漂白性的是Cl2还是HClO,他所用到的试剂和仪器有:新制氯水、CCl4、有色布条、铁架台、分液漏斗、烧杯。请说出其操作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某学生据此提出问题:钠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吗?请你与他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1)提出假设:钠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物可能是Na2O、C、Na2CO3、CO。
(2)查阅资料:《无机化学》中写道:CO能与PdCl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固体钯:CO+PdCl2+H2O===CO2+Pd↓+2HCl
(3)实验探究:
①按下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在各装置中加入合适的试剂,A装置中是________,B装置中是________,C是________。取用钠要先用滤纸吸干钠块表面的煤油,再除去表面的氧化层,然后切取约黄豆大小放入硬质玻璃管 ;
③打开分液漏斗,让稀盐酸滴入平底烧瓶,通入CO2,待出现什么现象时开始点燃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钠在加热时能剧烈燃烧,燃烧结束后,硬质玻璃管中有黑色、白色固体生成,C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据此,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⑤白色固体是什么?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继续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结论:白色固体是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
⑥根据以上探究,写出钠与CO2在加热时所有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某同学认为该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提出改进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下列各题所给出的数据,可分别求出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试判断并求解。
(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若某氢氧化钠溶液V L中含有N个OH-,则可求出此溶液中________为________ ;
(2)已知某氢氧化钠溶液中Na+与H2O的个数之比为1∶a,则可求出此溶液中________为________ ;
(3)已知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则可求出标准状况下氯化氢饱和溶液中________为________ ;
(4)已知将100 mL氯化铝的水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可得到白色固体b g,则可求出原氯化铝溶液中________为________。
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进行“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的实验。操作如下:用质量和容积都相等的烧瓶收集气体,称量收集满气体的烧瓶质量,数据见下表(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数值)。
已知标准状况下,烧瓶的容积为0.293 L,烧瓶和空气的总质量为48.4212 g,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A、B、C、D、E是中学常见的气体。
(1)上述五种气体中,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_ ;
(2)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
(3)在标准状况下,11.2 L D气体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________ ;
(4)A、B、C可能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下列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15.(1)FeCl3溶液中也出现了光柱FeCl3溶液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2)清晨 水蒸气被太阳加热,形成水雾,可能构成1 nm~100 nm的分散质,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3)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16.(1)1∶1 2∶3 3∶2 1∶1 2∶3
(2)30
(3)O3F2 阿伏加德罗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
17.(1)D
(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浓度变稀以后,将不再反应;加热时浓盐酸因挥发而损失
(3)①证明有水蒸气产生 无水CuSO4由白色变蓝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②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湿润的Cl2有漂白性
③吸收氯气
④Ag++Cl-===AgCl↓
(4)E F 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
(5)取5 mL新制氯水于已检查良好的分液漏斗中,再注入3 mL CCl4,盖好玻璃塞振荡,置于铁架台上静置。取上层液于烧杯中,溶液无色,加有色布条褪色,证明HClO有漂白性;取下层液于烧杯中,溶液呈黄绿色,加入有色干布条不褪色,证明Cl2无漂白性
18.(3)①在C中注入水至浸没导气管口,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用酒精灯给平底烧瓶微热时若C中导气管口出现气泡,停止加热后形成一段水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浓硫酸 PdCl2溶液
③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刚变浑浊时
④钠与CO2在加热时能反应,生成物中一定有C和CO,可能有Na2O或Na2CO3
⑤取适量硬质玻璃管中的残留固体溶于水,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残留固体中有Na2CO3生成。
继续滴加BaCl2溶液至过量,使CO32-完全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检验,若溶液呈碱性,证明残留固体中有Na2O生成
⑥4Na+CO2△=====2Na2O+C
4Na+3CO2△=====2Na2CO3+C
Na2O+CO2△=====Na2CO3
2Na+2CO2△=====Na2CO3+CO
⑦装置B导管应长进短出;在最后的导气管口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
19.(1)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NVNAml/L
(2)NaOH的质量分数 200020+9a%
(3)HCl的质量分数 44.9%
(4)Al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b5.1 ml/L。
20.(1)SO2 (2)30 (3)3.5NA或2.107×1024 (4)N2、CO、C2H4
①
②
③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
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
气体
烧瓶和气体的总质量(g)
A
48.4082
B
48.4082
C
48.4082
D
48.4342
E
48.876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海南省嘉积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册期末考试化学模拟试题(A卷)(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有四种物质,石头纸,也叫石科纸,下列因果关系成立的是,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根据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农垦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将V1 mL 1,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等体积、浓度均为0,应2X;△H<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