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教案
展开1.物理观念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摩擦起电的本质。
(2)知道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检验带电体的方法及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连接电路,会规范的画出简单电路图。
教学难点会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及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三、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级物理电学的第一课,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对电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多做一些小的实验,多找一些与电有关的故事,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摩擦起电现象,但从微观结构上认识此现象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涉及电荷的移动,是比较抽象的内容,虽然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仍需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柱,所以需要利用实验、模型等入手认识。通过实验分析,使学生了解“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逻辑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还可通过学生小组展示摩擦起电现象,小组分析的方式展开教学。电荷在金属中定向移动学生理解起来也较抽象,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动画展示展开教学,便于学生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一、激发探究兴趣,引入新课
观看静电放电视频,展示静电现象的图片,提出什么是静电现象及获得静电的方法。提出本节课主要研究摩擦起电现象。
二、进行新课
1.带电体的性质
你能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一个摩擦起电的实验吗?是不是所有的物体摩擦后都带上了电,吸引碎纸屑?
引出带电体的性质及摩擦起电的定义,并告诉学生带电体的性质可以用来验证物体是否带电
两种电荷
2.摩擦起电:
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上“电”,或者说带了电荷。那么不同物体之间摩擦时所带的电荷相同吗?
演示实验:电荷间的相互作
1.把一根玻璃棒用丝绸摩擦后悬挂起来,利用另一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观察现象。
2.利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被吊起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观察现象。
3.把一根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起来,用另一根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它,观察现象。利用学生前面摩擦起电实验中的物体靠近悬挂的带电的玻璃棒和橡胶棒,观察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你能获得哪些信息?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凡是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一定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凡是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的,一定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所以在实验中只两种可能,要么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要么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相同。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例题.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正电,甲物体带哪种电?
思考:如图所示,三个轻质小球悬挂后静止,已知甲球带正电,能否确定乙球和丙球的带电情况
三、归纳小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结合课本回顾一下,然后归纳。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9907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节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a>,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播放视频并提问,学生实验,演示实验,问题导引,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进行实验,第1组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9907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节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3页。
物理人教版第1节 两种电荷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第1节 两种电荷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要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改进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