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展开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共15分)
材料一:
①意境是我国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中国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文学理论园地里盛开的一朵绚丽的奇葩。美学大师宗白华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在浩瀚的人类历史文化长河中,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都试图给意境作以界说,但大多数人都失于偏颇。在综合比较了几家说法后本人认同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主编的《文学概论》的观点:所谓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家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意境的审美内涵很丰富,最突出的一条是以实写虚、虚实相生、动静相生、有无相生。
②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引梅尧臣的诗论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南宋词人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要求诗歌“意中有景,景中有意”,认为诗歌“善之善者”是“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书画同源,绘画和诗歌的理论是相通的、互补的。清雍正时期的画家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说:人言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人者,不能绘其情;此数者虚,不可能形求也。不知实者逼肖,虚者自出,故画北风图则生凉,画云汉图则生热,画水于壁则夜闻水声。谓为不能者,固不知画也。这里的“实境”,是指具体的物象以及由物象构成的艺术整体的境;“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是伴随着这种具体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以实写虚、虚实相生,写实境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或开拓虚境,既求形似,更求神似。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
③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曾这样评论石涛作品的妙处:石翁风雨归舟图,笔法荒率。作迎风堤柳数条,远沙一抹,孤舟蓑笠,宛在中流。或指曰:“雨在何处?”仆曰:“雨在有画处。又在无画处。”这风雨归舟图虽然没有画风,但我们从堤柳迎风弯曲状上可以看到风威;明明没有画雨,可我们从渔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上可以看到雨丝、听到雨声、悟到雨势。收无中生有之效,这是典型的以虚写实,虚实相生的例子,真正做到了“无画”处皆成妙境。
(摘编自赵晶涛《虚实相生——浅谈意境的一个美学特征》)
材料二:
①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虚实”说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由于切入角度和论证背景的不同,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与界定也有所不同。诸如:“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形象是实,引起读者的联想是虚;由形象而产生的意象境界就是虚实结合。”“强烈的感情直抒是‘实’写,意象暗示是‘虚’写。”笔者认为,古典诗歌中所描述的景象、事件为实,所表达的情感、理念为虚,二者相融合而形成的意象境界即为诗歌创作中的“虚实相生”。
②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景”与“情”是诗歌艺术生成的“二原质”。诗歌意境的产生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情”与“景”、“虚”与“实”从表层共存,到内层交流,再到深层融化的过程。大凡成功的诗作,往往是情景相融、虚实相间的,既能把一幅幅鲜明、具体、逼真的画面献诸读者的视听觉,又能将朦胧、抽象、丰富的底蕴留给读者想象,诱发读者创造性的阅读。
③情与景、虚与实两者在诗的生成过程中密切相连。然而,比较而言,二者中“情”为主,“景”为从,“实”是基础,“虚”是重心。诗歌的艺术魅力与价值不在于实像本身,而在于蕴含其中的内在价值。清代诗论家翁方纲说:“唐诗妙处在虚处。”中国古代的诗论家认为诗之所以成诗,就在其诗作的空灵性,在其虚处,在于光明莹洁的空旷境象中,吐露着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无限的生命光辉。以“实”为依托,注重从“实处”入手,向“虚处”生发,并力图超越“实”的范畴,导向“虚”的领域,以有限的“实”,表现无限的“虚”,这就是我国古典诗歌创作构思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特色。
(摘编自涂承日《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虚实相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国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意境审美内涵丰富,最突出的一条是以实写虚、虚实相生、动静相生、有无相生。
B.绘画和诗歌的理论是相通的、互补的,邹一桂认为诗歌具有“实境”和“虚境”,“不知实者逼肖,虚者自出”。
C.由于切入角度、论证背景不同,虚可以是读者的联想,也可以是意象的暗示,还可以是表达的情感、理念。
D.我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与价值在于蕴含其中的内在价值,其创作以“实”为基础,以“虚”为重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实写虚、虚实相生,写实境可以更好地表达或开拓虚境,既求形似,更求神似。
B.大凡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功的诗作,就是情景相融、虚实相间的,且能诱发读者创造性阅读。
C.诗境产生时情与景、虚与实紧密相连,它们从表层共存到内层交流,最后深层融化。
D.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方法,使得论证具体充实而不空泛。
3.下列选项,能体现“虚实相生”的一项是( )
A.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C.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D.无名氏《芣莒》:采采苯苜,薄言采之。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艺术。
5.“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非常普遍,请结合材料,从虚实相生的角度简要赏析《扬州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共20分)
返回路上
刘醒龙
孙四海和张英才走拢去,见余校长拄着一根树枝靠在路边石头上。
余校长苦笑着说,他将最后一名学生送到家,天就黑了,返回时,路过一处田垅,明明看见一个人在前面走着,还叼着一只烟头,火花一闪一闪的。他快走几步,想撵上去找个做伴的。到了近处,他一拍那人的肩头,觉得特别冰凉,像块石头。他仔细一打量,果然是块石头,不仅是块石头,还是块墓碑。他心里一慌,脚下乱了,一连跌了几跤,将膝盖摔得稀烂。
余校长说:“我想等个熟人做伴,回去看个究竟。”
孙四海说:“我们去看看,你丢下什么没有。”
张英才知道这风俗,人走夜路受到惊吓,一定要赶紧回去找一找,以免有魂魄失散了,人会大病一场。
回去一找,果然是座墓碑,而且还是老村长的。界岭小学就是当年老村长拍板,让全村人勒紧裤腰带修建的。过去余校长常叹息说,若是老村长在世,学校也不至于像现在这种破样子。叹息归叹息,大家也都体谅老村长的为难之处,他自己的大女儿生下来就是女苕(湖北方言,愚蠢之意)。老村长却不承认,非说是读书少了。这也是老村长坚持要在界岭修建小学的重要原因。老村长在位时勉强张罗将女儿嫁了人,生了叶碧秋。叶碧秋过了启蒙年纪,九岁才报名上学。
这时,孙四海开口说:“老村长,你爱教育爱学校我们都晓得,可你这样做就是爱过头了,你要是将余校长吓出毛病来,事情就会非常糟糕。您老的外孙女叶碧秋早就上学了,书也读得很好,我们都有信心,觉得她一定能够考上大学。你要想爱得正确,就请保佑我们这些民办老师早点转正吧!”
余校长在一旁说:“孙主任,你可别像邓校长,为了转正,不论是神是鬼,见到了就烧香磕头。”
孙四海苦笑一声:“我这是开玩笑。”
余校长说:“人家死了多年,你还敢与他开玩笑,这也怪老村长当初太宠你。他将你从别的村弄过来当老师时,大家都以为是招上门女婿,两个女儿由你选哩!”
孙四海说:“老村长如果真的开口,说不定我会答应他,那样的话,我也算有个家了,不至于到现在还是一个人睡觉,全家人做梦。”
余校长说:“这话又说过头了,小心有人听了心里难过。”
于是大家又说起墓碑的事。老村长的坟墓早就在这条路上。当年下葬时,余校长还站在新坟前亲自念过祭文。怪就怪连余校长都会在视觉上出错。余校长说,这种事山里常发生,不用大惊小怪。
大家刚刚平静下来,墓地里忽然传出一种像是女鬼的笑声,说哭不是哭,说笑不是笑,听起来很近,找起来很远,最恐怖的是,每一声响到最后,都会在一种狰狞的感觉中变得虚无缥缈。
从来只将鬼神当成笑谈的张英才,下意识地一把搂住孙四海的腰。孙四海也没有沉住气,同样一把搂住余校长的腰。余校长站在最前面,冲着黑糊糊的墓地吼了一声:“我们都是知识分子,你就不要用这一套来吓唬人了!”
黑暗中真的走出一个人来。在暗处发出怪笑的女人,竟然是叶碧秋的母亲,也就是老村长的大女儿。
余校长和孙四海晓得她是个女苕,也不好生气,只问她这么晚躲在这里干什么。
叶碧秋的母亲嘿嘿一笑,说自己想爸了,顺便将最近学会的一篇课文,背诵给他听。说话时,她很得意地亮了亮手里拿着的小学一年级课本。
哭笑不得的余校长让开路,由她先走。
余校长他们说着话,就到了邓有米的家。余校长在门外喊了一声,成菊出来答应,邓有米还没有回来。邓有米送学生的路最远,有个学生离学校足有十里。来回一趟整整二十里,三个人进屋去说了一会儿话,邓有米就在外面叫门。开门进屋,四人一凑情况,不由得吓了一跳。
真是蹊跷事不凑成一堆,就算不上蹊跷。邓有米将最后一名学生送回家后,转身刚绕过一座山嘴,狼群就迎面冲过来。他吓得不知所措,站在路中间一动也不动。那些狼也怪,像赶什么急事,一个接一个擦身而去,连闻也不闻他一下。其中一只小狼,被两边的大狼夹着没路可走,竟然直接从邓有米胯下钻了过去。邓有米让大家闻一下。几个同事站在那里没有动,倒是成菊,弯下腰,真的往他裆里嗅了一阵。站直了时,见孙四海在笑,她也忍不住笑。邓有米跑了二十里山路,出了许多臭汗,分不清是狼臊,还是人臊。
邓有米先前对张英才说成菊的丹凤眼被狼舔成疤痢眼,因为张英才的疑问改口说不一定真的是狼,也可能是野狗。这一次他又说遇到了狼,张英才马上认真地说,以界岭这片大山所存在的食物链,不太可能繁衍出一群狼。邓有米遇上的野兽,顶多是从小就没有人驯养的野狗。邓有米再次认同了张英才的话。
孙四海一听就说起风凉话,界岭小学的教学计划应该修订一下,增加对指狗为狼或者指狼为狗这一新典故与新成语的专题教育。
说到这儿,大家都在笑。
成菊揉着泪汪汪的眼睛说:“真是应了老古话,穷光蛋也有个穷福分。”
(选自长篇小说《天行者》,题目为临时所加,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余校长看到一个人叼着火花一闪一闪的烟头在前面走,这是他受到惊吓后出现的错觉。
B.余校长察觉到老村长的大女儿就在附近,所以就劝孙四海不要再提老村长和她的事情。
C.叶碧秋的母亲来到老村长坟前背诵新学的课文给他听,这一情节紧扣当年老村长的心愿。
D.成菊闻丈夫身上气味以确认邓有米是否遇到狼群的情形,使异常沉闷的气氛轻松起来。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塑造了余校长、孙四海、邓有米和张英才等民办教师的群体形象,他们身上既有从教者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B.当听到恐怖的“女鬼的笑声”时,张英才搂住孙四海的腰,孙四海又搂住余校长的腰,这一细节真实再现了两人受到惊吓的情形。
C.邓有米送学生到家返回途中遇到狼群一事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掀起了一个小的高潮,可见小说在叙事技巧上非常讲究。
D.孙四海“你这样做就是爱过头了”,余校长“我们都是知识分子”,张英才“食物链”等,这些人物语言给人以身份代入感。
8.小说写余校长夜撞老村长墓碑和人们夜闻“女鬼的笑声”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9.有读者读完《天行者》后评价说,小说表现了民办教师的艰难、善良与责任,语言质朴无华。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些评价的看法。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20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①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②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③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④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注释:①狙:猴子。②部分:部署分配。③寤:同“悟”。④术:权术。⑤道揆:法度,准则。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公所树与
②相与俟狙公之寝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楚有养狙以为生者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B.使老狙率以之山中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D.言未既,众狙皆寤 既出,得其船
12.翻译句子。
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13.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注】,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14.下面对这首诗歌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托物言志,以墙头一枝独自盛开的红杏,抒发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愁苦。
B.诗人行色匆匆,难以驻留,等不及花朵开尽,即刻就要离去,不免生出些许伤感和遗憾。
C.尾联诗人联想到长安的杏花,恰恰泄露了他内心的秘密,点出了他的愁怀所在。
D.诗篇从眼前的杏花写到往年长安的千万树红杏,两相对比,更显今日凄凉。
15.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三)默写(共6分)
16.(1)《沁园春·长沙》中诗人由眼前秋景开始回忆往昔生活的过渡句是“ , ”。
(2)《再别康桥》中,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到来的诗句是“ , ”。
(3)《荆轲刺秦王》中著名的易水送别段落,通过荆轲出发后动作描写来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的两句是“ , ”。
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共12分)
“来而不往非礼也”“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是乡土中国礼尚往来的朴素观念,在一些地方却异化成一种的________“人情礼”,发人深省。
人情味是甜的,弥足珍贵。据记载,在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托付他将花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留下了“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千古名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故事。如今,礼尚往来成为人们相互交往的一种方式,婚丧嫁娶、添丁增口、上梁搬家……寻常日子里的每一次起伏,亲朋好友都会相聚一堂。推杯换盏中,品味的不是酒肉,而是难以_________的人情。
人情债却是苦的。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社会呈现出一种“差序格局”,人们习惯以“我”为中心,涟漪般一圈一圈,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而变味的人情交往,使这种人情“漩涡”越漩越大、越漩越快。“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这样的现象恰恰在呼唤人情味的回归。
要有人情味,别背人情债,关键就是在传统礼俗和_______间划出一条线,反对天价人情、大操大办。“化俗不易,贵在因民”。让我们走出人情的围城,在新时代的风尚中________。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愈演愈烈 磨灭 陈规陋习 健步如飞
B.甚嚣尘上 泯灭 陈规陋习 奋勇前行
C.愈演愈烈 泯灭 清规戒律 奋勇前行
D.甚嚣尘上 磨灭 清规戒律 健步如飞
18.下列选项中的双引号与文中加点词语双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B.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C.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D.这样的劣迹艺人,难道还要让他“永垂不朽”吗?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共8分)
很少人知道构树。在南方,____________:青褐色的枝干,浓密的树叶,蓬生的树体,论形体,不足以观瞻;论气味,无香无臭;论身姿,散倚无态。而且常常生在僻静处,无花无蝶,恰如乡里人家,无酒无肉,便冷清寂寥。但____________。我喜欢端详那一片片汉服——自然是指它的叶子,一律地往前生长,叶片肥大,自中间主茎向两边各开两个岔口。美感便在这岔口上呈现出来。你再仔细端详,那就是汉服啊——青色的汉服,凝结了许多时间。我甚至觉得,那叶片背后,还正行走着一个个身影。
雨季来临,夹竹桃在一夜之间,将颓废之美写到了极致。而构树这小小的满枝头的绿叶,依然青翠。北窗正对着构树,或许也有同我一样远视的人。很多时候,草木只是草木,____________,在与草木的不经意相视中,时光带走了一切,只有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我们才可能发现它所赋予的微妙而惊心动魄的情感。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果改为“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它所赋予的微妙而惊心动魄的情感被我们发现”好不好?为什么?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第四部分:写作(共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有一种力量伴随我们一路同行。这种力量,就是相信。因为相信,我们会全力以赴;因为相信,你我会看到更多光明。但也有人指出,我们是相信者,也理应成为所信的实现者。
对“我们是相信者,也理应成为所信的实现者”,你有何看法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1.B 2.C 3.A 4.①论证结构及思路:材料二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首先介绍“虚”“实”内涵,然后指出“虚”“实”相生的过程,最后进一步阐明虚实相生的偏重。②论证方法,材料二多采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引用大家言论,选用诗词、绘画中的代表性语句,有理有据。③论证语言:准确连贯,鲜明生动。 5.①《扬州慢》忧时念乱,写的是破国失家之痛。由虚起笔,先写昔日的扬州,这里曾经是历史名城,“名城”“佳处”“春风十里”。②然后转入现在,战后劫余的扬州郊野是茫茫一片“荞麦青青”,经过“胡马”破坏后的扬州,到处是“废池乔木”,“渐黄昏”无限沉寂中悠然而起的声音是“清角吹寒”。③虚写昔日的扬州城繁华,实写眼前的凋残破坏的景象,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之情。④以虚衬实,反映出作者心中的失望、悲怆和怨愤,无情的揭露出战争的罪恶。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B.“邹一桂认为诗歌具有‘实境’和‘虚境’‘不知实者逼肖,虚者自出’”错误,根据材料一“绘画和诗歌的理论是相通的、互补的。清雍正时期的画家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说”可知,是对“绘画”的看法,选项张冠李戴。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及论点、论据与论证方法的能力。
A.“写实境可以更好地表达或开拓虚境”错误,根据材料一“写实境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或开拓虚境”可知,选项错把目的当作效果。
B.“中国古典诗歌只要是成功的诗作,就是情景相融、虚实相间的”错误,根据材料二“大凡成功的诗作,往往是情景相融、虚实相间的”可知,成功的诗作,并非都是情景相融、虚实相间的,选项以偏概全。
D.“都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方法”错误,材料一、材料二都没有运用对比论证。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愁”物化为一江向东流的春水,将多而不绝的愁思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这是化虚为实,化情思为景物。
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写环境,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均为“实”。
C.“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写诗人初闻蜀中大地“收蓟北”,意味着盘踞八年的“安史之乱”老巢被摧毁,禁不住“涕泪满衣裳”,均为“实”。
D.“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写劳动人民采摘芣苢的情况,均为“实”。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方法的能力。
论证艺术可从论证结构及思路、论证方法、论证语言、论据选择等角度入手进行分析。
结构上,第一段先提出人们对“虚实”的内涵的理解和界定,介绍“虚”“实”内涵;再提出观点,“笔者认为,古典诗歌中所描述的景象、事件为实,所表达的情感、理念为虚,二者相融合而形成的意象境界即为诗歌创作中的‘虚实相生’”。第二段引用王国维的话,阐发情景虚实从表层共存,到内层交流,再到深层融化的过程就是“意境的产生过程”。第三段则指出“‘实’是基础,‘虚’是重心。诗歌的艺术魅力与价值不在于实像本身,而在于蕴含其中的内在价值”,进一步阐明虚实相生的偏重。
论证方法上,“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形象是实,引起读者的联想是虚;由形象而产生的意象境界就是虚实结合”“强烈的感情直抒是‘实’写,意象暗示是‘虚’写”“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景’与‘情’是诗歌艺术生成的‘二原质’”“清代诗论家翁方纲说:‘唐诗妙处在虚处’”采用引用论证;“大凡成功的诗作,往往是情景相融、虚实相间的”是举例论证,引用大家言论,选用诗词、绘画中的代表性语句,有理有据。
语言上,“‘虚实’说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由于切入角度和论证背景的不同,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与界定也有所不同”“大凡成功的诗作,往往是”“不在于实像本身,而在于蕴含其中的内在价值”“从……入手,向……生发……并力图超越……,导向……”等语言,准确连贯,鲜明生动。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起句是作者回忆扬州曾经的繁华,写其从前“名都”“佳处”的名声,“春风十里”的繁华,然而这些都已化为乌有,只留存在作者的记忆中,这是虚写。
接着一句“尽荠麦青青”,让人看到现实的荒凉颓败,由此转入对“实”的描写,这一切原因均为“自胡马窥江去后”,留下的是什么呢?是“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的衰败景象,从前的繁华都城,如今却只余荒草丛丛、废池乔木。值此凄凉景象之中,偏偏又“渐黄昏”,色调苍凉;“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声调凄厉,渲染了实景之凋残衰败。
作者虚写过去扬州的繁荣昌盛,实写眼前所见扬州的凋敝残败,虚实相生,令人感到作者内心的无奈与悲痛;曾经的繁华(虚)与如今的衰败荒凉(实)形成强烈对比,以虚衬实,既写出作者心中的无奈悲怆,也突出战争对百姓造成的苦难,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6.C 7.D 8.①分别引出老村长当年想方设法建界岭小学及其大女儿背书的故事。
②侧面表现界岭小学的几位老师对学校的付出。
③增强了小说的传奇色彩,提高了小说的可读性。 9.①界岭小学放学后,余校长和孙四海等几位老师送学生回家时要趁着夜色、攀爬山路、冒着危险,这是生活的艰难;他们都是民办教师身份,他们渴望转正,但又遥遥无期,这是命运的艰难。
②从将学生安全送回家,哪怕来回行走二十里的山路也毫无怨言这一事情看,他们都在履行着教育者的职责,体现了他们呵护学生的人性之善。
③小说语言不事雕琢,如话家常,贴近现实生活,体现了质朴无华的特点。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这是他受到惊吓后出现的错觉”错,应为先有错觉,才受到惊吓。
B.“余校长察觉到老村长的大女儿就在附近”错,从后文情节看,余校长并没有察觉到老村长的大女儿在附近。
D.“使异常沉闷的气氛轻松起来“错,大家在邓有米家里聊邓有米送学生回来的路上遇到狼群的事,气氛说不上“异常沉闷”。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这些人物语言给人以身份代入感”错,孙四海的“你这样做就是爱过头了”没有身份代入感。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由原文“界岭小学就是当年老村长拍板,让全村人勒紧裤腰带修建的。过去余校长常叹息说,若是老村长在世,学校也不至于像现在这种破样子。叹息归叹息,大家也都体谅老村长的为难之处,他自己的大女儿生下来就是女苕(湖北方言,愚蠢之意)。老村长却不承认,非说是读书少了。这也是老村长坚持要在界岭修建小学的重要原因”可见,作者写余校长夜撞老村长墓碑是为了引出老村长当年想方设法建界岭小学的故事,由“在暗处发出怪笑的女人,竟然是叶碧秋的母亲,也就是老村长的大女儿”“叶碧秋的母亲嘿嘿一笑,说自己想爸了,顺便将最近学会的一篇课文,背诵给他听。说话时,她很得意地亮了亮手里拿着的小学一年级课本”可见作者写人们夜闻“女鬼的笑声”是为了分别引出老村长大女儿背书的故事。叶碧秋的母亲来到老村长坟前背诵新学的课文给他听,这一情节紧扣当年老村长的心愿。
小说写余校长夜撞老村长墓碑和人们夜闻“女鬼的笑声”的情节,丰富了小说的内容,界岭小学放学后,余校长和孙四海等几位老师送学生回家时要趁着夜色、攀爬山路、冒着危险,将学生安全送回家,哪怕来回行走二十里的山路也毫无怨言,侧面表现界岭小学的几位老师对学校的付出。
小说写余校长夜撞老村长墓碑和人们夜闻“女鬼的笑声”的情节,使小说带有一种传奇色彩,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小说的可读性。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由文中“他将最后一名学生送到家,天就黑了,返回时,路过一处田垅,……不仅是块石头,还是块墓碑。他心里一慌,脚下乱了,一连跌了几跤,将膝盖摔得稀烂”“邓有米将最后一名学生送回家后,转身刚绕过一座山嘴,狼群就迎面冲过来。他吓得不知所措”可见,界岭小学放学后,余校长和孙四海等几位老师送学生回家时要趁着夜色、攀爬山路、冒着危险,这是他们生活的艰难。由文中“你要想爱得正确,就请保佑我们这些民办老师早点转正吧”“余校长在一旁说:‘孙主任,你可别像邓校长,为了转正,不论是神是鬼,见到了就烧香磕头’”可见,他们都是民办教师身份,他们渴望转正,但又遥遥无期,这是命运的艰难。
由文中“他将最后一名学生送到家,天就黑了,返回时,路过一处田垅,……不仅是块石头,还是块墓碑。他心里一慌,脚下乱了,一连跌了几跤,将膝盖摔得稀烂”“邓有米将最后一名学生送回家后,转身刚绕过一座山嘴,狼群就迎面冲过来。他吓得不知所措”可见,从将学生安全送回家,哪怕攀爬山路、冒着危险也毫无怨言,他们都在履行着教育者的职责,体现了他们呵护学生的人性之善。
小说中的人物语言运用“女苕”“ 一个人睡觉,全家人做梦”“真是应了老古话,穷光蛋也有个穷福分”等方言和熟语,语言不事雕琢,通俗易懂,如话家常,贴近现实生活,体现了质朴无华的特点。
10. 种植 等候 11.B 12.(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听从他并要被他差使呢? 13.揭示了靠权术奴役百姓而不讲法度的人迟早要遭到反抗并必然灭亡的道理。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是狙公种植的吗。“树”,名词作动词,种植。
(2)句意:众猴一起等到狙公睡着的时候。“俟”,等到,等候。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以为”,把……当作;认为。
B.“之”都是动词,到,去,往。
C.“或”,有时;或者,或许。
D.“既”,结束,完;已经,……之后。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为”,表被动,被;“役”,役使。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首先要把握文章所讲述的故事,然后从故事中把握揭示的道理。
材料共四段文字,第一段写狙公对猴子的剥削和压迫:“赋什一以自奉。”这是不劳而获,亦即剥削行为。“鞭箠”则是压迫。在这种情况下,猴子们都害怕狙公,虽以摘取果实为苦事,但不敢不依从。这是压迫的表面效果。
第二段交代故事的发展,小猴子提出的第一、二两个问题可谓前提,第三个问题属于结论,在这一层中,着重从揭露剥削的角度进行思辨和启迪。
第三段叙述故事的结果:众狙相携入山不返,狙公卒饿死。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文中的众狙不再盲从,并非愚昧,它们有了自己的思索与追求。作品的第一层交代的“弗敢违也”,实际上并不是压迫和剥削的必然后果,而是暂时现象。被剥削、被压迫者一旦觉醒,就必然会产生像第三断所叙述的反抗行动。
最后一段由狙及人,揭示道理,“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意思是“世上那种凭借权术奴役人民却没有法度的人,不就像狙公吗?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觉醒,才能让他得逞,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据此可知,文中的狙公是指凭借权术而不讲法度的压迫人民的人,而猴子是被压迫的人民,由此可知,不讲法度而只靠强权来奴役人们,一旦人民觉悟反抗,这些人必然会灭亡。
参考译文:
楚国有个以养猕猴为生的人,楚国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让老猴率领(其它猴)到山里去,摘取植物的果实,取十分之一的果实来供养自己。如果猕猴不给狙公,狙公就生气地鞭打它们。猴子们都害怕,却不敢违背。
有一天,有只小猴问众猴说:“山上的果子,是狙公的吗?”众猴说:“不对,(果实)是天生的。”又问:“没有狙公的同意(我们)就不能去采吗?”众猴说:“不对,谁都能去采。”又问:“(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听从他并要被他差使呢?”话还没有说完,猴子们全醒悟了。
那天晚上,众猴一起等到狙公睡着的时候,打破栅栏毁坏仓房,拿走他(狙公)存放的粮食,舍弃狙公,不再回来。狙公最后因为饥饿而死。
郁离子(即刘基隐退青田山时自取的笔名)说:“世上那种凭借权术奴役人民却没有法度的人,不就像狙公吗?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觉醒,才能让他得逞,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
14.A 15.①惜春之情。杏花开放了,却无蝴蝶相伴,只有几只早莺相陪;诗人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②流离之苦。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③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景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说明诗人心系朝廷,满怀故国之思。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
A.“首联托物言志”错误。托物言志中的“志”强调的是自己的心迹志向、人生态度或对人生的感悟,借景抒情中的“情”强调的是感情、情绪。首联是借墙头一枝独自盛开的红杏,抒发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愁苦之情,其表现手法应为“借景抒情”。
故选A。
1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写出了花开易落,青春即逝,自己行色匆匆,难以驻留,等不及花朵开尽,即刻就要离去。“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写出了春色尚早,杏花在料峭的春寒中独自绽放,却没有蜂飞蝶舞,只有归巢的黄莺聊相陪伴。这些景致写出了诗人的惜春之情。
②“墙外行人正独愁”“可堪逢处更难留”,行人即诗人,写出了诗人独自奔波于茫茫的旅途中,各种忧思盘结胸间。自己行色匆匆,难以驻留,等不及花朵开尽,即刻就要离去。写出了诗人飘零在外的流离之苦;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
③“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写出了诗人从眼前的鲜花联想到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红杏。那一片蒙蒙的烟霞,辉映着阳光,弥漫、覆盖在神州大地上,景象是何等绚丽夺目呀!末尾这一联想的飞跃,恰恰泄露了诗人内心的秘密,点出了他的愁怀所在,即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16.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终已不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携”“峥嵘”“荇”“底”“轲”“已”。
17.A 18.C 19.南北朝诗人陆凯在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托付他将花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留下了“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千古名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佳话。
【解析】17.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甚器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愈演愈烈”,指(事情、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文中是用来形容“人情礼”的演变,应选“愈演愈烈”。
第二空,“磨灭”,指随时间变化而逐渐消失,一般用于形容历史等,是一个有正面意义的词。“泯灭”,具有淹没,消失,毁灭的含义,表示着一种东西的完全消失。此处用来形容“人情”,应用“磨灭”。
第三空,“清规戒律”,意思是僧尼、道士必须遵守的规则和制度,借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陈规陋习”,指陈旧的规矩,不好的习惯。文中是指变味的“人情礼”,指不好的习惯,应选“陈规陋习”。
第四空,“奋勇前行”,奋发努力鼓起勇气地向前进。“健步如飞”,步伐矫健,跑得飞快。此处形容在新时代的风尚中快速前进,所以应选“健步如飞”。
故选A。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双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A.表引用;
B.表突出强调;
C.表特殊含义;
D.表反语。
故选C。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在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成分残缺,介词淹没主语,应将“在”删除。
二是“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故事”搭配不当,“成就”与“故事”动宾搭配不当,应将“故事”改为“佳话”。
20.不好。①根据上文“北窗正对着构树,或许也有同我一样远视的人”“相视只是相视”的内容,这里应该强调“我们”主动“发现”,改句强调的是“草木”被动“发现”。
②原文有“只有……才”构成条件关系,强化了“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去掉关联词语,就成为一般的叙述句,缺少了原句的严密准确性。 21.①它是并不起眼的树木
②我却时常走到树边
③相视只是相视。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效果的能力。
比较这两个句子发现,原句与改句相比有两处改动:一是原句的第一小句比改句的第一小句多了关联词语“只有……才”;二是原句的第二小句是主动句,而改句的第二小句用被动句。
明确:这样改动不好。
理由:
原文用“只有……才”的关联词语,表示的是这两句之间是条件关系,表示“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而改句去掉“只有……才”关联词语后,就变成一般叙述句,从语言运用的严密性、准确性来看,不如原句的表达。
此外,联系上文内容看,上文说的是“北窗正对着构树,或许也有同我一样远视的人”“相视只是相视”,此处应用主动句,应强调“我们”主动“发现”,而不应是改句强调的“草木”被动“发现”。
综上分析,从关联词语的运用和句式的运用两个方面分析改句不好。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处,结合后句“论形体,不足以观瞻;论气味,无香无臭;论身姿,散倚无态。而且常常生在僻静处,无花无蝶,恰如乡里人家,无酒无肉,便冷清寂寥”理解,此处是说构树不惹人注意,它是并不起眼的树木。
第②处,句中的“但”可知语意转折,可知此句说的是它引起了“我”的注意,结合后句“我喜欢端详那一片片汉服……”,可推知是说“我”经常到构树前端详它的叶片,可填写“我却时常走到树边”。
第③处,句式与“草木只是草木”一致,采用“……只是……”的形式表述;内容,结合“在与草木的不经意相视中”可知写的是“相视”,可填“相视只是相视”。
2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这则材料经过概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第一,相信的力量伴我们同行;第二,相信让我们全力以赴且看到更多光明;第三,也有人认为相信者理应成为相信的实现者。总而言之,前两条在说相信之价值,后一条在说相信者当如何做。针对前两条,我们为什么会认为相信是有价值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因为我们选择相信了应该相信的、值得相信的事情;再比如,抛开相信的内容不讲,相信这个概念本身,就代表着力量与希望。正所谓,相信“相信”的力量。那么,既然相信是有其价值的,我们又该如何做呢?可能有人认为,只去相信,不去成为所信的实现者或许也可以。但也有人说:应该成为相信的实现者。因为从相信的内容本身讲,它需要发展、需要落实、需要创新、甚至需要否定……因为只有经历了这些,相信的内容才更能彰显价值。
因此,在写作时,可以先论述将所信变为现实的必要性。从相信的人来说,它需要完成一个从意识到行为的递进,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认知过程才算完整。或者哪怕就从这个词本身来讲,“相信”不等于“自信”,它需要更多人的参与、支撑、互动……只要人类社会存在,“相信”就会存在,为了人类更好的发展,将相信变为现实就总有其意义。理清其意义后,就可以结合自身,从方法论的角度阐述自己的应当如何将所信变现,比如,应当付出怎样的行动,应当如何将行动坚持贯彻下去。当然,最后也可以适当地思辨与反思是否非要以结果论成败,指出过度地讲究实现与结果,可能会消解和抹杀太多的人类劳动和主观奋斗。所以,比让所信实现更重要的是“成为所信的实现者”,毕竟“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立意:
1.相信需要用行动去支撑。
2.将相信变为实现,是为了全人类的发展。
3.相信的实践之路上,最重要的是实现者本身。
新疆乌鲁木齐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疆乌鲁木齐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乌鲁木齐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新疆乌鲁木齐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