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1页
    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2页
    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随着秋冬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的到来,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多,主要包括流感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和肺炎链球菌感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含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液培养流感病毒并对其进行分析,进而加快疫苗的研制
    B. 肺炎支原体没有生物膜系统,也没有细胞壁
    C. 流感病毒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D. 肺炎链球菌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无丝分裂过程中DNA在间期复制,不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膜系统:
    1、概念: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功能:(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详解】A、流感病毒不能用含营养物质的培养液培养,因为流感病毒依赖于活细胞才能生存和繁殖,A错误;
    B、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支原体为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没有具有完整的生物膜系统,也没有细胞壁,B正确;
    C、一个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
    D、肺炎链球菌是原核生物,通过二分裂进行增殖,D错误。
    故选B。
    2. “收拾归来香满钵,饭余散步自闲行”,饭后慢走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氧运动,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饭后运动主要消耗食物中的糖类,空腹运动主要消耗脂肪
    B. ab段只进行有氧呼吸,bd段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C. bd段无氧呼吸时,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 即使运动强度大于d,肌肉中CO2的产生量也不会大于O2的消耗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水平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其中ab段,氧气消耗速率逐渐升高,而血液中的乳酸含量保持相对稳定;bd段氧气消耗速率不变,但血液中的乳酸含量逐渐升高。
    【详解】A、饭后运动主要消耗食物中的糖类,空腹运动肝糖原会分解,主要消耗的也是糖类,A错误;
    B、ab段血液中乳酸水平不是0,故ab段也有无氧呼吸,B错误;
    C、bd段无氧呼吸时,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乳酸中,C错误;
    D、即使运动强度大于d,肌肉中CO2的产生量一直等于O2的消耗量,因为人体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CO2,D正确。
    故选D。
    3. 细胞内Ca2+与多种生理活动密切相关,而线粒体在细胞钙稳态调节中居核心地位,其参与的部分Ca2+运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转运蛋白NCLX是Na+/Ca2+交换体,即从线粒体运出1个Ca2+的同时,运入3~4个Na+;MCU为Ca2+通道蛋白。
    A. 人体内钙元素只能以离子形式存在,血钙过高会导致肌无力
    B. 图中Ca2+通过MCU时,需要与MCU结合,且不消耗能量
    C. 线粒体基质中的Ca2+通过NCLX进入细胞质基质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且不消耗能量
    D. NCL X还可调节线粒体内的电位,其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障碍
    【答案】D
    【解析】
    【分析】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 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详解】A、人体内钙元素除了能以离子形式存在,还有化合态形式存在,如骨细胞的成分为磷酸钙,A错误;
    B、MCU是通道蛋白,故Ca2+通过MCU时,不需要与MCU结合,B错误;
    C、Ca2+通过通道蛋白由细胞质基质进入线粒体,该过程属于协助扩散,可见细胞质基质Ca2+浓度高于线粒体内,因此,线粒体基质中的Ca2+通过NCLX进入细胞质基质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转运蛋白NCLX是Na+/Ca2+交换体,即从线粒体运出1个Ca2+的同时,运入3~4个Na+,可见NCLX还可调节线粒体内的电位,其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障碍,D正确。
    故选D。
    4. 某二倍体动物(2N)杂交实验中,F2某一雄性个体有N条染色体来自F1的雄性个体,这N条染色体全部来自亲本雄性个体的概率是( )
    A. 0B. (1/2)NC. (1/2)N+1D. (1/2)N-1
    【答案】D
    【解析】
    【分析】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雄果蝇的Y染色体来自父本,X染色体来自母本,每对常染色体均为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详解】已知F2某一雄性个体体细胞中有N条染色体来自F1雄性个体,而F1雄果蝇的这N条染色体中的Y染色体来自亲本的雄性,另外N-1条常染色体均来自亲本雄果蝇的概率为(N-1)个1/2相乘,即(1/2)N-1,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 某种昆虫的颜色眼色有红色、朱砂色、白色三种,由两对等位基因D/d和T/t共同控制,某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不考虑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 亲本的基因型为DDXtXt和ddXTY
    C. F2白色的基因型有4种
    D. F2红色个体随机交配,后代表现为朱砂色雄性的概率为1/9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纯合朱砂色雌性与纯合白色雄性杂交,F1中雌性全为红色,雄性全为朱砂色,说明体色遗传与性别相关,F2中白色:红色:朱砂色=2:3:3=4:6:6,为9:33:1的变式,即控制该动物体色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详解】AB、根据题意,纯合朱砂色雌性与纯合白色雄性杂交,F1中雌性全为红色,雄性全为朱砂色,说明体色遗传与性别相关,F2中白色:红色:朱砂色=2:3:3=4:6:6,为9:33:1的变式,即控制该动物体色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即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对在常染色体上,另一对在X染色体上,亲本 DDXtXt(朱砂色)、ddXTY(白色)或TTXdXd(朱砂色)、ttXDY(白色),AB错误;
    C、假设D/d在常染色体上,T/t在X染色体上,F1基因型分别为DdXTXt(红色)、DdXtY(朱砂色),F1雌雄个体均产生4 种配子,F1随机交配,F2红色个体(D_XT_)所占比例为 3/4×(1/4+1/4)=3/8,朱砂色(D_Xt_)所占比例是 3/4×1/2=3/8,所以F2白色个体(dd_ _)所占比例是1/4,基因型为ddXTXt、ddXtY、ddXTY、ddXtXt,共4种基因型,C正确;
    D、假设D/d在常染色体上,T/t在X染色体上,F1基因型分别为DdXTXt(红色)、DdXtY(朱砂色),F1雌雄个体均产生4 种配子,F1随机交配,F2红色个体(D_XT_)的基因型为DDXTXt,占比为1/41/4=1/16,DdXTXt占比为1/21/4=1/8,DDXTY占比为1/41/4=1/16,DdXTY占比为1/2×1/4=1/8,所以红色雌性基因型及比例为DDXTXt:DdXTXt=1:2,红色雄性基因型及比例为DDXTY:DdXTY=1:2,利用分离定律解决,一对一对分析,后代dd占比1/31/3=1/9,所以D_占比为11/9=8/9,后代XTY占比为1/21/2=1/4,则后代朱砂色雄性(D_XTY)占比为8/91/4=2/9,D错误。
    故选C。
    6. 科学家最近在墨西哥湾深海发现了一种新的鮟鱇鱼,雌鱼头顶自带“钓鱼竿”——若干个肉状突起,可通过发光吸引猎物。雄鱼则吸附在雌鱼体表提供繁殖所需的精子,并通过雌鱼血液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雌鱼头顶自带“钓鱼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B. 深海的无光环境导致触鲸鱼发生了突变,“钓鱼竿”会越来越发达
    C. 雌雄鱼的生活繁殖方式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中相互适应形成的
    D. 雄鱼通过雌鱼血液获取营养物质,是一种寄生生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详解】A、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进而产生新性状,雌鱼头顶自带“钓鱼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A正确;
    B、突变是不定向的,深海的无光环境只是选择并保存了有利变异,B错误;
    C、协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生物之间,雌雄鱼是同种生物,不能发生协同进化,C错误;
    D、鮟鱇鱼的雌鱼与雄鱼是同一种群内的生物,属于同一物种,而寄生关系是种间关系的一种,D错误。
    故选A。
    7. 我国运动员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比赛中运动员进行剧烈运动时仍能通过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的稳态让机体内每一个细胞分享又依靠所有细胞共建
    B. 内环境作为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能为代谢提供各种物质和条件
    C. 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主要依靠神经—体液调节内环境稳态
    D. 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主要由组织液中的缓冲对中和
    【答案】A
    【解析】
    【分析】1、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只能从内环境中摄取,而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终末产物也需要直接排到内环境中,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由呼吸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此外,内环境还是细胞生活与活动的地方。因此,内环境对于细胞的生存及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能自由和独立生存的首要条件。
    2、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免疫系统对于内环境稳态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因此,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详解】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内环境的稳态让机体内每一个细胞分享又依靠所有细胞共建,A正确;
    B、内环境不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错误;
    C、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主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节内环境稳态,C错误;
    D、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主要由血浆中的缓冲对中和,D错误。
    故选A。
    8. 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冻疮患者的皮肤在遇到寒冷、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进而导致皮肤发红并产生水肿。水肿的组织会刺激神经末梢,并使人体产生痒痛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寒冷环境下,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使小动脉收缩
    B. 冻疮导致皮肤受损是细胞发生了凋亡
    C. 水肿的组织刺激神经末梢使人体产生痒痛感的过程是与生俱来的,属于非条件反射
    D. 人体在寒冷环境受冻后,应立即用热水浸泡或取火烘烤
    【答案】A
    【解析】
    【分析】交感神经兴奋时,腹腔内脏及末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加强;支气管平滑肌扩张;胃肠运动和胃分泌受到抑制;新陈代谢亢进;瞳孔散大等。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减慢减弱;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运动加强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瞳孔缩小等。
    【详解】A、交感神经兴奋时,腹腔内脏及末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加强,分析题意可知,寒冷环境下,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使小动脉收缩,A正确;
    B、冻疮导致皮肤受损对机体是不利的,不是基因决定的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属于细胞坏死,B错误;
    C、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产生感觉是位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并未通过完整的反射弧参与,不属于反射,C错误;
    D、人体在寒冷环境受冻后,不宜用热水浸泡或取火烘烤,否则会形成冻疮甚至溃烂,D错误。
    故选A。
    9. 人的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细胞存在,组成了许多的神经中枢,使大脑有很多复杂的高级功能。下列关于人脑高级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语言、学习、记忆、情绪均为人脑的高级功能
    B. 人的逻辑思维、语言、形象思维等主要由大脑左半球负责
    C. 感觉性记忆和第一级记忆为短时记忆,其中感觉性记忆也是真正的记忆
    D. 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
    【答案】A
    【解析】
    【分析】大脑皮层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语言中枢、触觉中枢和味觉中枢等中枢。人的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详解】A、人的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情绪等方面的高级功能,A正确;
    B、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是在大脑的左半球,逻辑思维主要由左半球负责。大多数人的大脑右半球主要负责形象思维,如音乐、绘画、空间识别等,B错误;
    C、感觉性记忆是转瞬即逝的,有效作用时间往往不超过1秒,所记的信息并不构成真正的记忆,C错误;
    D、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正立排列,即眼部在上口部在下,D错误。
    故选A。
    10. 光动力疗法(PDT)对肿瘤的免疫疗效受到肿瘤浸润的 T 细胞(CTLs)功能和状态的影响。我国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金属蛋白酶(MMP-2)响应的促渗透纳米粒,其包载 MMP-2酶敏促渗肽iRGD和胆固醇酯化酶抑制剂阿伐麦布。在肿瘤高表达的MMP-2作用下,促渗肽iRGD从纳米粒中响应释放,促进阿伐麦布在瘤内的深部渗透;阿伐麦布被释放后可以同时抑制肿瘤浸润性CD8+T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胆固醇代谢,恢复T 细胞的功能,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使肿瘤细胞处于有效的免疫监视,协同 PDT 激活的免疫应答杀伤肿瘤。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机体内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而来
    B. 促渗透纳米粒可以进入肿瘤内利用携带的药物直接杀死肿瘤细胞
    C. 肿瘤细胞的胆固醇代谢旺盛会使CD8+T细胞降低免疫杀伤功能
    D. PDT激活的免疫应答是全面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在肿瘤高表达的MMP-2作用下,促渗透纳米粒携带的iRGD释放,促进阿伐麦布发挥作用,恢复T 细胞的功能,抑制肿瘤细胞迁移,进而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
    【详解】A、机体内的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B淋巴细胞是在骨髓分化、发育成熟,T淋巴细胞是在胸腺分化、发育成熟,A错误;
    B、促渗透纳米粒利用携带的药物抑制细胞的胆固醇代谢来提高T细胞的杀伤力,进而杀伤肿瘤细胞,B错误;
    C、阿伐麦布抑制细胞的胆固醇代谢会提高CD+8T细胞的功能,说明旺盛的胆固醇代谢会抑制其功能,C正确;
    D、PDT激活的免疫应答主要是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即提高T细胞的功能,D错误。
    故选C。
    11. 在反射活动中,存在中枢抑制现象,作用机制有图1所示的三种模式(①~⑦表示神经元)。模式Ⅲ中,单独刺激⑤可使⑦产生一个兴奋性动作电位;若先使⑥兴奋再给⑤施加适宜刺激,⑦产生的兴奋性电位的幅度较单独刺激⑤时小,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兴奋,导致②③兴奋,③兴奋导致④被抑制
    B. 模式Ⅱ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负反馈调节提高了神经调节的精准性
    C. ⑥兴奋引起⑤神经元膜上K+大量外流,使得⑤受刺激后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变小
    D. ⑦兴奋性减弱的原因可能是⑤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引起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静息电位的产生原因是K+通道开放,K+外流,使神经纤维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的产生原因是Na+通道开放,Na+内流,使神经纤维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
    【详解】A、因为图中的深色神经元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则模式Ⅰ中的③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因此①兴奋,导致②③兴奋,但③兴奋导致④被抑制,A正确;
    B、模式Ⅱ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会作用于一个非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且该非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会反过来作用于该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故该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存在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能提高神经调节的精准性,B正确;
    CD、⑥兴奋使得⑤受刺激后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变小,推测可能是⑤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引起的,⑤神经元膜上Na+内流,而不是K+外流,C错误,D正确。
    故选C。
    12. 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的环境中,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温感受器位于皮肤,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B. 从30℃的环境中进人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反射
    C. 从30℃的环境中进人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D. 同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

    相关试卷

    2024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二倍体动物,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光动力疗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9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