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1期)专题特训(原卷版+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9 燃料 燃烧(第01期)(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9 燃料 燃烧(第01期)(原卷版+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学习科学知识,树立安全意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D.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 (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为中学生应该具备应对火灾的安全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 遭遇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离着火区域
C. 扑灭电器失火不可用水基型灭火器
D. 扑灭森林火灾时,可砍伐出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3.(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做调味品
B.进入沼气池之前,先做灯火试验
C.蔗糖作为甜味剂添加到食品中
D.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4.(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B.向燃着的酒精炉中直接添加酒精
C.面粉加工厂等场所严禁烟火D.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5.(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6.(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学习科学知识,树立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油锅着火,迅速用水浇灭
B.室内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
D.电线着火,先断电再灭火
7.(2023年重庆市中考A卷)有关重庆缙云山山火扑救事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A.湿毛巾捂口鼻可减少浓烟的吸入
B.挖掘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
C.直升机洒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CO2灭火利用其密度大于空气,不助燃不可燃
8.(2023年重庆市中考B卷)2022年重庆北碚缙云山发生特大山火,人们利用化学原理并采用多种方式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被茂密是大火旺盛的原因之一B.高温少雨是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之一
C.细沙灭火的原理是清除了可燃物D.用水喷淋降低了可燃物周边的温度
9. (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室内着火,打开门窗B. 燃气泄漏,开灯检查
C. 火灾逃生,匍匐前进D. 加油站内,接打电话
10. (2023年福建省中考)消防用自动感温喷淋头结构如下图所示。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的设定值时,丙三醇将热敏玻璃球胀破,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热敏玻璃球能迅速将外界的热量传递给丙三醇
B. 玻璃球胀破的原因是丙三醇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 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
11. (2023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某消防队到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中:
(1)消防队员模拟炒菜时油锅着火,常采取的灭火措施是_______。
(2)消防队员使用高压水枪对燃着的木材喷水灭火,其主要原理是_______。
考点2 探究燃烧的条件
12.(2023年安徽省中考)某同学用右图装置探究磷燃烧的条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可通过加热制取
B.通入后,白磷燃烧,说用物质燃烧的条件只需要
C.通入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
D.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
13.(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①——给液体加热B.②——配制氯化钠溶液
C.③——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④——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14.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图所示实验均用到了对比的方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1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B. 图2实验能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 图3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D. 图4实验能说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15.(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处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B.③④处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①③处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①④处燃烧时都能有效避免空气污染
16.(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预期目的或效果的是
A.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B.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证明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
D.证明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17. (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探究石墨的导电性
18.(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①既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又可说明氨水呈碱性
B.②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C.③既可探究的密度比空气大,又可说明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④既可探究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又可说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2
19.(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某兴趣小组做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①在有空气的试管内放入白磷,关闭弹簧夹,白磷不燃烧(如图I);②将图I装置放到热水中形成图Ⅱ装置,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试管内气体压强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对比实验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
(4)图Ⅱ实验后试管内还有白磷残留,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白磷复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另一条件是_____。
考点3 化石燃料
20.(2023年云南省中考)使用天然气做饭,点火后,发现炉火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时就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用完毕,关闭开关,火焰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会燃烧,因为它是可燃物
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
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
D.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21.(2023年贵州省中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生态文明思想。下列不符合这一思想的做法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节约资源能源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增加粮食产量
C.化石燃料取之不尽,提倡大量使用D.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尾气污染
22.(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成都市连续14年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城市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下列做法不符合新时代成都发展理念的是
A.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B.减少公园绿地增加住宅建设
C.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协同立法D.降低,做靓“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23. (2023年新疆中考)“西气东输”是将西部的天然气通过管道向东部输送,缓解了东部地区用气难的问题。
(1)天然气、煤、______被称作三大化石能原。与燃煤相比,使用天然气的优点是______。
(2)“西气东输”输气管道采用的螺纹钢管属于______材料。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易造成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可调______(填“小“或“大”)燃气灶的空气进风口。
(4)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会导致______效应增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请你提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可行性建议______。
考点3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4.(2023年天津市中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采用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的方法灭火
B.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水浇灭
C.氢气是清洁、高能燃料,氢氧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驱动电源
D.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调小灶具进风口
25.(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今年6月5日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
B.集中焚烧塑料垃圾
C.推广使用新能源
D.我市实施河长制,保护釜溪河及其支流
26.(2023年云南省中考)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石油B.潮汐能C.太阳能D.地热能
27.(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关于某可再生能源的描述如下:该能源储量巨大,但阴雨天等因素会影响其使用。如图为该能源在生活中的运用。该能源是
A.地热能B.太阳能C.水能D.化石燃料
28.(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现代社会,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某些商贩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浸泡海鲜,这样的海鲜可放心食用
B.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C.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会
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当今社会使用的三大合成材料
29.(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30.(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1)煤和石油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两种能源,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煤和石油都是混合物
B.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产品都有医药、炸药等
C.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煤和石油的燃烧对环境都有害,应禁止使用
(2)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制造新能源汽车所用到的材料有:钢、塑料、铝合金、合成橡胶等,其中钢和铝合金属于______材料,相对于传统的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是______(任答一点即可)。
(3)“可燃冰”外观像“冰”,是尚未大量开发的新能源,主要含甲烷水合物()。某甲烷水合物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中x的值为______。
31.(2023年陕西省中考)陕西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2023年5月18日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举办。这是我国今年迎来的一场外交盛会,对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1)中国丝绸蜚声海外,是丝绸之路的代表性商品。丝绸的主要成分属于_____(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2)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为中国输送的天然气,在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中占据重要地位。天然气是一种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主要成分是_____。
32.(2023年重庆市中考B卷)2022年11月,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
(1)所用足球的主要成分聚氨酯属于______(填“合成材料”或“合金”)。足球烯C60的分子结构与足球形状相似,下列有关C60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与石墨是同一种单质 B.是一种化合物 C.完全燃烧生成CO2
(2)卡塔尔盛产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而中国在开发新能源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写出一种新能源______。
33.(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阅读下面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的贺信中指出:“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夹破。”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报告指出:截止至今年3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6.2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3亿千瓦,同比增长15.9%,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50.5%,首次超过50%,形成了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1)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生活中常将煤做成蜂窝状,其原因是_____。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可能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由此可能产生的危害有_____(任写一条)。
(3)国家正在大力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下列措施符合这一主题的是_____。
A.大力发展核电B.使用火力发电
C.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D.采用太阳能为城乡道路照明
考点4 安全常识
34.(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有关安全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遇到室内起火,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B.家中发现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可以代替食盐腌制食品
D.为预防森林火灾,常在进山路口处张贴含右图所示的图标
35. (2023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吸姻有害健康,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禁止吸烟”的图标是
A. B. C. D.
36.(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因森林覆盖而积广,怀化市被誉为“会呼吸的城市”。林区内禁止吸烟,下列图标中属于“禁止吸烟”标志的是
A. B. C. D.
37.(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图)使用广泛,生产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装入小钢瓶中,使用时将其喷出灭火。下列有关该型灭火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压液化时,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
B.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
C.灭火时,二氧化碳起到降低着火点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D.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
38.(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正确的操作是安全有效进行实验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或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油锅着火,用水扑灭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先进行灯火实验
C.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先检验其纯度
D.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9.(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在实验室及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正确的处理措施能减少事故对人体的伤害。下列有关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
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立即涂上稀氢氧化钠溶液
D.煤气中毒时,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医
40.(2023年天津市中考)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绿色、低碳生产方式的是_____(填序号)。
A.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B.大力发展以煤为燃料的发电厂以缓解电能紧缺
(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载人航天器中,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氧气供给航天员呼吸。写出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专题09 燃料 燃烧
考点1 燃烧和灭火
1.(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D.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B
【详解】A、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清除或隔离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升高温度至煤炭的着火点,使其燃烧,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符合题意;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D、木柴架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使火燃烧的更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为中学生应该具备应对火灾的安全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 遭遇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离着火区域
C. 扑灭电器失火不可用水基型灭火器
D. 扑灭森林火灾时,可砍伐出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答案】A
【详解】A、遇到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可能增加室内氧气浓度,加剧火势,错误;
B、遭遇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对吸入气体过滤,可减少有毒有害气体与烟尘的吸入,跑离着火区域以尽快脱离危险,正确;
C、扑灭电器失火不可用水基型灭火器,以免水导电,发生触电危险,正确;
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砍伐出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利用移除可燃物的方法灭火,正确;
故选A。
3.(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做调味品
B.进入沼气池之前,先做灯火试验
C.蔗糖作为甜味剂添加到食品中
D.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答案】C
【详解】A 、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做调味品。A不正确;
B、沼气池里的气体主要是有机物在细菌作用下分解出的甲烷,甲烷可燃,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火源会爆炸。因此在沼气池做灯火实验容易发生危险。B不正确;
C、蔗糖是储藏在某些植物中的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C正确;
D、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应先切断电源。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4.(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B.向燃着的酒精炉中直接添加酒精
C.面粉加工厂等场所严禁烟火D.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答案】B
【详解】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灭火,不符合题意;
B、酒精具有可燃性,向燃着的酒精炉中直接添加酒精,容易引发火灾,符合题意;
C、面粉加工厂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性颗粒,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应严禁烟火,不符合题意;
D、煤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答案】A
【详解】A、取适量水样于试管中,滴加肥皂水后振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A正确;
B、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 NaCl 溶液,需要NaCl 固体质量为50g×3%=1.5g,需要水的质量为50g-1.5g=48.5g,即48.5mL的水,实验操作为取 1.5gNaCl 固体于烧杯中,加入48.5mL水,搅拌,故B错误;
C、硫酸铵和氯化铵都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氨气,所以用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的方法无法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故C错误;
D、向盛有 80℃ 热水的两只烧杯中各放入一小块白磷,然后用导管对准其中一块白磷通入 O2,可以观察到通入氧气的白磷燃烧,不通氧气的白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D错误。
故选A。
6.(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学习科学知识,树立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油锅着火,迅速用水浇灭
B.室内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
D.电线着火,先断电再灭火
【答案】A
【详解】A、油锅着火,用水浇会使油滴飞溅,引发事故,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符合题意;
B、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有毒、有害气体受热膨胀在室内上方,尽量贴近地面逃离可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吸入,做法符合安全要求,不符合题意;
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都含有易燃物,需要严禁烟火,做法符合安全要求,不符合题意;
D、电线着火,先断电再灭火,能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做法符合安全要求,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23年重庆市中考A卷)有关重庆缙云山山火扑救事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A.湿毛巾捂口鼻可减少浓烟的吸入
B.挖掘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
C.直升机洒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CO2灭火利用其密度大于空气,不助燃不可燃
【答案】C
【详解】A. 湿毛巾捂口鼻可减少浓烟的吸入,此选项正确;
B. 挖掘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防止火势蔓延,此选项正确;
C. 直升机洒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此选项错误;
D. CO2灭火利用其密度大于空气、不助燃、不可燃的性质,此选项正确。
故选C。
8.(2023年重庆市中考B卷)2022年重庆北碚缙云山发生特大山火,人们利用化学原理并采用多种方式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被茂密是大火旺盛的原因之一B.高温少雨是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之一
C.细沙灭火的原理是清除了可燃物D.用水喷淋降低了可燃物周边的温度
【答案】C
【详解】A、植被茂密,可燃物多使大火旺盛,故A正确;
B、高温少雨不利于火的扑灭,故B正确;
C、细沙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故C错误;
D、用水喷淋可以降低可燃物周边的温度,故D正确。
故选C。
9. (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室内着火,打开门窗B. 燃气泄漏,开灯检查
C. 火灾逃生,匍匐前进D. 加油站内,接打电话
【答案】C
【详解】A、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反而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故室内起火时,不能急于打开门窗,故错误;
B、燃气具有可燃性,泄露起火时,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降低其浓度,不能立即开灯,不然可能会引起电火花,引发爆炸,故错误;
C、火灾发生时,浓烟中含有很多有害成分,并受热膨胀上升。浓烟首先充满屋顶,后渐渐从上往下扩散。故低处浓烟较少,空气相对较好,视野清晰,易于呼吸与逃生,所以火灾逃生时最好匍匐前进,故正确;
D、在加油站附近含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不能在加油站接打电话,故错误。
故选C。
10. (2023年福建省中考)消防用自动感温喷淋头结构如下图所示。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的设定值时,丙三醇将热敏玻璃球胀破,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热敏玻璃球能迅速将外界的热量传递给丙三醇
B. 玻璃球胀破的原因是丙三醇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 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
【答案】C
【详解】A、热敏玻璃球能迅速将外界的热量传递给丙三醇,说法正确;
B、温度升高,丙三醇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使玻璃球胀破,说法正确;
C、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蒸发带走周围的热量,使周围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说法错误;
D、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防止玻璃球胀破,造成损失,说法正确。
故选C。
11. (2023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某消防队到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中:
(1)消防队员模拟炒菜时油锅着火,常采取的灭火措施是_______。
(2)消防队员使用高压水枪对燃着的木材喷水灭火,其主要原理是_______。
【答案】(1)用锅盖盖灭
(2)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解析】
(1)消防队员模拟炒菜时油锅着火,常采取的灭火措施是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灭火;
(2)消防队员使用高压水枪对燃着的木材喷水灭火,其主要原理是:水蒸发吸热,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
考点2 探究燃烧的条件
12.(2023年安徽省中考)某同学用右图装置探究磷燃烧的条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可通过加热制取
B.通入后,白磷燃烧,说用物质燃烧的条件只需要
C.通入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
D.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
【答案】B
【详解】A、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实验室可通过加热 KMnO4 制取 O2,故A说法正确;
B、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图示中白磷在60℃的热水中,通入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入 O2 后,白磷燃烧,通过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并不是只需要氧气,故B说法错误;
C、白磷和红磷都在60℃的热水中,通入 O2 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故C说法正确;
D、白磷能在空气中自燃,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3.(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①——给液体加热B.②——配制氯化钠溶液
C.③——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④——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答案】D
【详解】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用手拿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故A实验操作错误;
B、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的,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所以配制氯化钠溶液时,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故B实验操作错误;
C、由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然消耗了氧气,但是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C实验方案错误;
D、根据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能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不能燃烧,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该装置可用于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故D实验方案正确;
故选D。
14.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图所示实验均用到了对比的方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1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B. 图2实验能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 图3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D. 图4实验能说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答案】A
【详解】A、图1实验中蒸馏水和通入二氧化碳的蒸馏水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所以图1实验不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A错误;
B、图2实验75℃热水提供的热量使铜片上白磷燃烧,不能使铜片上红磷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B正确;
C、图3实验中铁片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说明铁比铜活泼;银片不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银不如铜活泼。即图3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C正确;
D、图4实验将硝酸铵固体加入烧杯中的水里,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有白色晶体析出;饱和石灰水未变浑浊。温度降低,硝酸钾溶解度变小,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大。即图4实验能说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15.(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处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B.③④处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①③处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①④处燃烧时都能有效避免空气污染
【答案】B
【详解】A、红磷和白磷都是可燃物,①处白磷燃烧,②处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A错误;
B、③中的白磷不与氧气接触,白磷不燃烧,④处的白磷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B正确;
C、①处的白磷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③中的白磷不与氧气接触,白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C错误;
D、①处的白磷燃烧时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故D错误。
故选B。
16.(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预期目的或效果的是
A.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B.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证明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
D.证明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答案】C
【详解】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软塑料瓶中由于气体减少而变瘪,但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该设计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B、白磷和红磷均与氧气接触,但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以上,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而不是需要与氧气接触,该设计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C、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装置温度升高,则U形管中的红墨水左高右底,该设计能达到预期目的;
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该实验只能证明二氧化锰能改变反应速率,但没有证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该设计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故选C。
17. (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探究石墨的导电性
【答案】B
【详解】A、白磷能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能形成压强差,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实验过程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而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红磷不燃烧,对比可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红磷在密闭容器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没有物质逸出或进入,天平保持平衡,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实验过程中,小灯泡发光,所以可探究石墨的导电性,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18.(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①既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又可说明氨水呈碱性
B.②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C.③既可探究的密度比空气大,又可说明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④既可探究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又可说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2
【答案】D
【详解】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到烧杯中结合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①既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又可说明氨水呈碱性,故选项A正确;
B、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实验②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故选项B正确;
C、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实验③既可探究 CO2 的密度比空气大,又可说明 CO2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选项C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实验④既可探究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又可说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故选项D错误;
故选:D。
19.(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某兴趣小组做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①在有空气的试管内放入白磷,关闭弹簧夹,白磷不燃烧(如图I);②将图I装置放到热水中形成图Ⅱ装置,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试管内气体压强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对比实验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
(4)图Ⅱ实验后试管内还有白磷残留,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白磷复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另一条件是_____。
【答案】(1)
(2)增大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详解】(1)白磷与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试管内气体压强增大;
(3)①在有空气的试管内放入白磷,关闭弹簧夹,白磷不燃烧(如图I);②将图I装置放到热水中形成图Ⅱ装置,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对比实验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图Ⅱ实验后试管内还有白磷残留,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白磷复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另一条件是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考点3 化石燃料
20.(2023年云南省中考)使用天然气做饭,点火后,发现炉火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时就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用完毕,关闭开关,火焰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会燃烧,因为它是可燃物
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
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
D.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答案】D
【详解】A、因为天然气是可燃物,所以会燃烧,故选项A说法正确;
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故选项B说法正确;
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故选项C说法正确;
D、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清除了可燃物,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D。
21.(2023年贵州省中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生态文明思想。下列不符合这一思想的做法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节约资源能源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增加粮食产量
C.化石燃料取之不尽,提倡大量使用D.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尾气污染
【答案】C
【详解】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体现了生态文明思想,故A不符合题意;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增加粮食产量,减少污染,避免浪费,体现了生态文明思想,故B不符合题意;
C、化石燃料的储量有限,短时间内不会再生,不能大量使用,故C符合题意;
D、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尾气污染,体现了生态文明思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成都市连续14年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城市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下列做法不符合新时代成都发展理念的是
A.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B.减少公园绿地增加住宅建设
C.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协同立法D.降低,做靓“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答案】B
【详解】A、在能源的供给端,要提升清洁能源生产的能力,重点建设一批清洁能源基地,实现多能互补,逐步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故A符合新时代发展理念;
B、绿色建筑的核心要素包括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减少公园绿地增加住宅建设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所以不能减少公园绿地增加住宅建设,故B不符合新时代发展理念;
C、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协同立法,有利于防治大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符合新时代发展理念;
D、降低 PM2.5 ,做靓“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有利于防治大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符合新时代发展理念;
故选B。
23. (2023年新疆中考)“西气东输”是将西部的天然气通过管道向东部输送,缓解了东部地区用气难的问题。
(1)天然气、煤、______被称作三大化石能原。与燃煤相比,使用天然气的优点是______。
(2)“西气东输”输气管道采用的螺纹钢管属于______材料。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易造成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可调______(填“小“或“大”)燃气灶的空气进风口。
(4)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会导致______效应增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请你提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可行性建议______。
【答案】(1) ①. 石油 ②. 污染少 (2)金属
(3) ①. 甲烷或CH4 ②. 大
(4) ① 温室 ②. 少开私家车出行
【解析】
(1)天然气、煤、石油被称作三大化石能原;与燃煤相比,使用天然气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或产生较少,优点是产生的污染少;
(2)“西气东输”输气管道采用的螺纹钢管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易造成锅底出现黑色,是燃烧不充分造成的,可以增加氧气量使燃料充分燃烧,此时可调大燃气灶的空气进风口;
(4)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少开私家车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考点3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4.(2023年天津市中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采用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的方法灭火
B.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水浇灭
C.氢气是清洁、高能燃料,氢氧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驱动电源
D.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调小灶具进风口
【答案】C
【详解】A、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方法灭火。A不正确;
B、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倒在桌面上,用来灭火,会使燃烧的面积增大。B不正确;
C、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目前,作为高能燃料,液氢已应用于航天等领域;作为化学电源,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应用,如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等 。C正确;
D、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燃烧不充分,需调大灶具进风口。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25.(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今年6月5日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
B.集中焚烧塑料垃圾
C.推广使用新能源
D.我市实施河长制,保护釜溪河及其支流
【答案】B
【详解】A、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有利于环境保护,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焚烧垃圾,会污染环境,不利于环境保护,该选项符合题意;
C、使用新能源,能减少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保护河流,有利于环境保护,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6.(2023年云南省中考)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石油B.潮汐能C.太阳能D.地热能
【答案】A
【详解】A、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传统能源,符合题意;
B、潮汐能是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不符合题意;
C、太阳能是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不符合题意;
D、地热能是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7.(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关于某可再生能源的描述如下:该能源储量巨大,但阴雨天等因素会影响其使用。如图为该能源在生活中的运用。该能源是
A.地热能B.太阳能C.水能D.化石燃料
【答案】B
【详解】A、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阴雨天不影响使用,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指太阳的热辐射能,能源储量巨大,但是阴雨天等因素会影响其使用,符合题意;
C、水能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阴雨天不影响使用,不符合题意;
D、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天然气等,阴雨天不影响使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8.(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现代社会,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某些商贩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浸泡海鲜,这样的海鲜可放心食用
B.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C.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会
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当今社会使用的三大合成材料
【答案】A
【详解】A、不能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浸泡海鲜,甲醛本身有毒,甲醛会破坏蛋白质结构,有害身体,不能食用;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是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金属材料包含纯金属和合金,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都为合金,合金的性能更优异,如合金的硬度增大、熔点降低、抗腐蚀性强;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9.(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A
【详解】A、①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而且可以减少锈蚀金属对环境的污染,故正确;②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故正确;故A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B、①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故正确;②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以燃烧的“可燃冰”,可燃冰的大量发现,不能表明化石燃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事实上,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错误;故B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C、①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故正确;②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所以甲醛水溶液不能用于肉类食品的防腐,故错误;故C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D、①室内起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故错误;②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面上,以防发生危险,应用锅盖盖灭,利用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错误;故D完全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0.(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1)煤和石油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两种能源,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煤和石油都是混合物
B.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产品都有医药、炸药等
C.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煤和石油的燃烧对环境都有害,应禁止使用
(2)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制造新能源汽车所用到的材料有:钢、塑料、铝合金、合成橡胶等,其中钢和铝合金属于______材料,相对于传统的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是______(任答一点即可)。
(3)“可燃冰”外观像“冰”,是尚未大量开发的新能源,主要含甲烷水合物()。
某甲烷水合物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中x的值为______。
【答案】(1)D
(2) 金属 环保
(3)8
【详解】(1)A、煤、石油都是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说法正确;
B、煤和石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综合利用的产品都有医药、炸药等,故说法正确;
C、煤、石油都是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故说法正确;
D、不能直接将煤和石油燃烧,产物对环境都有害;煤和石油需要综合利用以便得到更多的产品,故说法错误;
故选:D。
(2)钢和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相对于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是环保(任答一点即可)。
(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出现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20、12,则xH2O 含有氢、氧原子数目是16、8,则x=8。
31.(2023年陕西省中考)陕西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2023年5月18日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举办。这是我国今年迎来的一场外交盛会,对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1)中国丝绸蜚声海外,是丝绸之路的代表性商品。丝绸的主要成分属于_____(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2)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为中国输送的天然气,在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中占据重要地位。天然气是一种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主要成分是_____。
【答案】(1)天然
(2) 不可再生 /甲烷
【详解】(1)丝绸的主要成分属于天然纤维。
(2)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
32.(2023年重庆市中考B卷)2022年11月,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
(1)所用足球的主要成分聚氨酯属于______(填“合成材料”或“合金”)。足球烯C60的分子结构与足球形状相似,下列有关C60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与石墨是同一种单质 B.是一种化合物 C.完全燃烧生成CO2
(2)卡塔尔盛产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而中国在开发新能源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写出一种新能源______。
【答案】(1) 合成材料 C
(2) 太阳能(合理即可)
【详解】(1)聚氨酯属于合成材料;
A、C60和石墨均为碳单质,但不属于一种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C60为单质,而不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33.(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阅读下面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的贺信中指出:“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夹破。”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报告指出:截止至今年3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6.2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3亿千瓦,同比增长15.9%,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50.5%,首次超过50%,形成了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1)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生活中常将煤做成蜂窝状,其原因是_____。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可能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由此可能产生的危害有_____(任写一条)。
(3)国家正在大力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下列措施符合这一主题的是_____。
A.大力发展核电B.使用火力发电
C.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D.采用太阳能为城乡道路照明
【答案】(1)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的更充分
(2)两极冰川融化(合理即可)
(3)ACD
【详解】(1)生活中常将煤做成蜂窝状,其原因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的更充分。
(2)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有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的城市等合理即可。
(3)A、大力发展核电属于清洁能源,故A符合题意;
B、使用火力发电是燃烧煤,不属于清洁能源,故B不符合题意;
C、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属于清洁能源,故C符合题意;
D、采用太阳能为城乡道路照明,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考点4 安全常识
34.(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有关安全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遇到室内起火,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B.家中发现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可以代替食盐腌制食品
D.为预防森林火灾,常在进山路口处张贴含右图所示的图标
【答案】D
【详解】A、室内起火,不能立即开窗通风,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故A说法不正确;
B、天然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天然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以防产生的电火花将天然气引爆,故B说法不正确;
C、亚硝酸钠具有毒性,所以不可以代替食盐腌制食品,故C说法不正确;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携带火种标志,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所以进入森林要严禁携带火种,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35. (2023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吸姻有害健康,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禁止吸烟”的图标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A. 是禁止吸烟图标,此选项符合题意;
B. 是禁止燃放鞭炮图标,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是禁止带火种图标,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是禁止放易燃物图标,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6.(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因森林覆盖而积广,怀化市被誉为“会呼吸的城市”。林区内禁止吸烟,下列图标中属于“禁止吸烟”标志的是
A. B. C. D.
【答案】D
【详解】A、该标志是当心火灾,不符合题意;
B、该标志是禁止火种,不符合题意;
C、该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不符合题意;
D、该标志是禁止吸烟,符合题意。
故选D。
37.(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图)使用广泛,生产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装入小钢瓶中,使用时将其喷出灭火。下列有关该型灭火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压液化时,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
B.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
C.灭火时,二氧化碳起到降低着火点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D.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
【答案】C
【详解】A、加压液化时,气体变成液体,则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正确;
B、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正确;
C、灭火时,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不是降低着火点,同时二氧化碳能隔绝空气,错误;
D、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痕迹,也不会使物体损坏,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正确;
故选:C。
38.(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正确的操作是安全有效进行实验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或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油锅着火,用水扑灭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先进行灯火实验
C.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先检验其纯度
D.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答案】A
【详解】A、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来灭火,因为油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能浮在水面上,能够扩大着火面积,使火势更大;油锅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利用隔绝氧气的方法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处理方法错误;
B、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直接进入,会有窒息的危险,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应先做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不能直接进入,故B处理方法正确;
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故C处理方法正确;
D、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D处理方法正确;
故选A。
39.(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在实验室及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正确的处理措施能减少事故对人体的伤害。下列有关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
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立即涂上稀氢氧化钠溶液
D.煤气中毒时,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医
【答案】C
【详解】A、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应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能直接用水浇灭,防止触电,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不能涂抹氢氧化钠溶液,符合题意;
D、煤气中毒是因为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接触,故轻度的,应移病人于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使其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医,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0.(2023年天津市中考)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绿色、低碳生产方式的是_____(填序号)。
A.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B.大力发展以煤为燃料的发电厂以缓解电能紧缺
(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载人航天器中,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氧气供给航天员呼吸。写出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1)B
(2)
(3)
【详解】(1)A、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绿色、低碳生产方式,不符合题意;
B、大力发展以煤为燃料的发电厂以缓解电能紧缺,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符合绿色、低碳生产方式,符合题意。
故填:B。
(2)乙醇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适量水样于试管中,滴加肥皂水后振荡,观察
B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溶液
取固体于烧杯中,加入50.0mL水,搅拌
C
鉴别化肥和
取样,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D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向盛有热水的两只烧杯中各放入一小块白磷,然后用导管对准其中一块白磷通入
A.化学与环保
B.化学与能源
①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②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①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是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清洁能源
②可燃冰的大量发现表明化石燃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②甲醛水溶液大量用于肉类食品的防腐
①室内起火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②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水扑灭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适量水样于试管中,滴加肥皂水后振荡,观察
B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溶液
取固体于烧杯中,加入50.0mL水,搅拌
C
鉴别化肥和
取样,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D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向盛有热水的两只烧杯中各放入一小块白磷,然后用导管对准其中一块白磷通入
A.化学与环保
B.化学与能源
①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②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①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是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清洁能源
②可燃冰的大量发现表明化石燃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②甲醛水溶液大量用于肉类食品的防腐
①室内起火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②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水扑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9 燃料 燃烧(第01期)(全国通用),文件包含最新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燃料燃烧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最新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燃料燃烧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第02期)(原卷版+解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 燃烧及灭火 能源的开发利用(第02期)(原卷版+解析),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