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03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讲义+词组训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03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题组训练)(原卷版+解析).docx
    • 讲义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03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讲义).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03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题组训练)(原卷版+解析)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03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题组训练)(原卷版+解析)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03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题组训练)(原卷版+解析)第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03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讲义)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03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讲义)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03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讲义)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03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讲义+词组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03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讲义+词组训练),文件包含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0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题组训练原卷版+解析docx、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0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讲义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题组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精华,石雕、山水画等中国艺术品在海外有许多欣赏爱好者。对文化交融现象极为敏感的英美诗人常常透过本土语境去解读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应该说,他们在文化交融过程中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威廉·叶芝钟爱中国的“天青石雕”。70岁生日时,叶芝收到一块中国乾隆年间的天青石雕。面对友人赠送的礼物,他灵感迸发,一年后发表了一首题为《天青石雕》的诗歌。中国学者早已经从这首诗探知叶芝与东方的关系。面对这尊展示悲剧、艺术以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关系的艺术品,《叶芝诗集》译者傅浩先生认为“叶芝既肯定西方艺术对待悲剧的英勇,也向往东方艺术对待悲剧的超然态度”;广西民族大学张跃军先生认为“《天青石雕》是一首以文字为载体,蕴涵了浓厚道家思想的典型的中国山水画风格的读画诗”。
    在《致多萝西·威尔斯利论诗书信集》中,叶芝直言“这首诗几乎是近年来所作的最好的作品”。是什么使这位引领20世纪英语诗坛的爱尔兰诗人如此评价这首诗?这与当时叶芝所处的时局和艺术的功能关系密切,正如张跃军先生指出:“在20世纪30年代硝烟四起的欧洲,人类文明再次面临崩溃的边缘,叶芝尝试着从东方文明中寻找西方现代社会的出路。”面对动荡的局面时,社会通常召唤一位悲剧式的英雄人物,将人们带出困境,这就解释了为何叶芝首先在本诗中去勾勒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典型人物:“所有人在扮演各自的悲剧,/有阔步向前的哈姆雷特,有李尔,/那是奥菲利亚,那是考娣莉;/可是,若终场来到,/大布即将落幕,/若配得上剧中的显要角色,/就不会说台词时哭泣。/他们懂哈姆雷特和李尔的快乐;快乐改变着所有的恐惧。/所有人都曾追求、发现和丧失快乐;/谢幕;极乐之光照进头顶:/悲剧达到极致。”由此可见,在危难时刻叶芝仰仗西方的悲剧艺术去弥合人类的悲伤。
    面对悲剧,如果说“绝望中英雄般的呐喊”堪称是西方逾越悲痛的一种手段,那么东方应对悲剧时的“恒定”姿态也是一种良药,这正是诗人在观察这尊中国石雕时获得的感悟。在这块石雕上,隐约可以看到中国雕刻家雕刻的山峦、庙宇、树木、小径和正要登山的隐士和弟子:“天青石上刻着俩中国人,/身后还跟着第三个人;/他们头上飞着只长腿鸟,/那是长生不老的象征;/第三位无疑是个仆人,/随身携带着一件乐器。”无须详细描述,叶芝经过简单勾勒就展示出一幅典型的中国印象。
    “恒定”即长寿与定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寿经常与世外桃源中具有仙风道骨、驾驭仙鹤的居士联系起来,用以形容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淮南子·说林训》有记:“鹤寿千岁,以报其游。”叶芝笔下的“长腿鸟”无疑就是这种带来长寿意蕴的仙鹤。从他以往作品来看,叶芝心中的确有一种逃离喧嚣、安居于清静之地的愿望,如他时而踏上“因尼斯弗里小岛”,时而“驶向拜占庭”。在本诗中,叶芝仿佛转移到东方神秘的圣山间。诗人宛如旁观者,在记录“注视整场悲剧”的居士们的同时,也似乎听到“悲悼的曲风”:“每片因颜色消退的石头,/每处偶然的裂缝或凹陷都像河道或是一场雪崩,/或是依然下雪的险坡,/尽管李子树或樱枝无疑/熏香了半山腰那小凉亭,/那些中国人仍向上攀爬,/我乐意想象他们坐在那;/在山峦之上,天宇之上,在那里注视着整场悲剧。”在雪崩和险坡这种逆境之下,石雕中的中国人没有像诗人所想的那样坐在山腰的凉亭内注视着整场悲剧。令他吃惊的举动来自那些无视充满裂缝或凹陷的石头继续选择向上攀爬的中国人。在攀爬过程中,诗中的人物不仅有迎难而上的意志,还有弹奏悲悼曲艺的乐观态度。
    与西方悲剧观不同,叶芝理解的东方并不是只关乎悲喜和胜负,更多的是长寿的心态和坚韧的精神。作为完美的“他国”形象,中国在叶芝心中象征着“恒定”的存在。《天青石雕》也被赋予了东方所特有的思想,当提到“东方永远有自己的解决办法”时,叶芝实则已经肯定了中国在处理动荡事件时的可取之处。
    在世界各大博物馆的展览中,很多中国的绘画、陶瓷、玉雕和书法,都以极高的地位吸引着观众。时至今日,日本仍收集了很多宋代名画。据斯奈德记载:“在十二世纪的南宋时期,当中国北部落入契丹人手中时,长江下游的城市成了落难艺术家和学者的避风港。日本禅宗和商人非常欣赏其中的一些画家。中国人以画换日本剑,用以击退北方入侵者,以至于现在很多这个时代的绘画都保存在东京。”
    面对蕴含异域文化的艺术品,诗人们很容易睹物思“情”。除了叶芝与斯奈德,还有凝视“希腊古瓮”而联想到“美与真”关系的济慈,以及观赏中国名画“潇湘八景”而创作《七湖诗章》的庞德,他们无不从中寻得宝贵的灵感。
    (摘编自陈浩然《英语诗人:走入中国艺境》)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章倒数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法国卢浮宫为挽回游客减少的颓势,举办了“维米尔和他的时代”特展,一段时间之内一票难求。
    B.人们惊奇地发现,古蜀遗址出土的金面具竟与古埃及、古希腊和美洲古代文明中的金面具“撞脸”。
    C.大英博物馆两年前将中国明代山水画《秋林读书图》立体化的尝试,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D.在欧洲,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喜爱中国瓷器,在凡尔赛宫建造“瓷宫”,特别收藏来自中国的青花瓷。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把《乡土中国》列为阅读书目,高中语文教材第一次把整本书阅读纳入教学内容,因而备受瞩目。《乡土中国》是一本什么样的书?高一学生为什么要读《乡土中国》呢?
    第一,它揭示中国社会结构特点。《乡土中国》是一部具有通论性的社会学著作,主要内容是分析、解剖中国社会结构,以全盘的社会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对农村的“五脏六腑”进行解剖,涉及乡村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家族制度、道德体系、权力结构等,详细分析了中国乡土基层社会的结构及其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概念。作者认为,“差序格局”区别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作者还指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是礼俗社会,不同于西方的法理社会。
    第二,它具有丰富深厚的人文底蕴。作为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学贯中西,既有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又系统地学习了西方社会学和人类学。作者擅长实证研究与深度描写,把中国社会的特点与西方社会进行对比,用大量论据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比如为了说明“差序格局”,作者引用《论语》中“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即自己总是中心,像四季不移的北斗星,其他所有的人都在随着他转动,还将《孟子》的“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与墨家的“爱无差等”、美国《独立宣言》相对比,从而让高深枯燥的理论知识、艰涩难懂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将《乡土中国》纳入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无疑能够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自信。
    第三,它“杂话”特点突出,可读性强。作者自称《乡土中国》中的文章是“杂话”,其实这正是本书的特色。在内容上,涉及城市、乡村,古今、中外,材料充实,互连互通,收放自如,论证有力;在结构上,前后照应,相互贯通;在表达方式上,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等,形式多样,自由灵活;在表达技巧上,综合运用比喻、对比、类比、引用、举例等手法,通俗易懂,质朴自然,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既严谨缜密,又灵活多样,文采斐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高中生阅读《乡土中国》,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首先,可以帮助高中生全面认识中国,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其次,可以增强高中生的探索创新意识。费孝通说:“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作为教师的人就得带个头。”它还能提高语言运用、逻辑思维、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等关键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的确是一部值得高中生阅读的经典论著。
    (摘编自顾之川《为什么要读〈乡土中国〉?》)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提出两个问题,再从不同角度分别回答,各角度之间构成一种并列关系。
    B.文章论述《乡土中国》揭示中国社会结构特点时,将中国与西方社会详细对比。
    C.文章第三段以“差序格局”的论述为例,指出《乡土中国》有浓厚的人文底蕴。
    D.文章第四段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展开论述,得出《乡土中国》可读性强的结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与哲学都源于生活,两者的融合和相互影响也是必然的。韦勒克与沃伦在合著的《文学理论》中就曾提出:“通常人们把文学看作是一种哲学的形式,一种包裹在形式中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史哲也是不分家的,古代士大夫往往集哲人、文人于一身。写作者在用文学语言进行表达的时候,就暗含了自己的价值观。
    文艺理论家知道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的源头都离不开哲学,文学作品中的思辨性也往往来自哲学。小说家中不少人本身就是学者,如戴维·洛奇、米兰·昆德拉等。他们来写小说,就非常关注小说的思想深度和哲学高度。
    哲学对文学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单个作家或者作品的影响,更多的是体现为一种思潮,并促进文学思潮的出现。在西方文学史上,文学思潮更替和演变的根源,除了经济、政治等社会历史原因外,与当时的哲学思潮的引导直接相关,比如,存在主义文学的基础就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潮。
    作家应该是善听的耳朵、敏锐的眼睛;同时,作家也应该是时代、社会的记录者,是人民心声的倾听者。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最先考虑到的,可能还不是哲学问题,他将敏锐的视角和最大的热情投向了社会和人,发现其中值得书写的文学细节和文学命题。而作品的思想高度,又体现在作者面对问题时的角度、视野和判断能力上。
    问题,或者说矛盾和冲突是文学作品重要的叙述推动力。矛盾存在于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时代和社会之间。以小说为例,作家在呈现这些矛盾的时候,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清晰的判断力,需要以思辨性作为支撑,特别是写一些社会热点题材和历史题材的作品。否则,小说的叙述将漂浮于故事的表面,最终迷失方向。
    文学是对人间烟火的反映,作品要在烟火之外为人们提供观看烟火的更为清晰的视角。有论者因此指出,真正的文学作品从来不缺乏价值关怀,它为读者提供了盲目性的关怀之上更具普遍价值和建设性的关怀。在处理带有历史方向性的矛盾和冲突时,作家需要找到某种平衡。作品中可以有悲壮的色彩,但生活要继续,读者更期待看到试图从困境中努力走出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在处理这类题材时,也同样需要作者具有思辨性的思维。作家哲贵曾说:“作为一个中国作家,注定跟中国文化捆绑在一起,思维和行动必然接受这种文化支配。就我个人而言,受这种文化滋养的同时,也深深地被制约。”
    但也有极少数人将中国传统文化直接与丑陋、愚昧、落后画上等号。很多文化现象,在出现之初,曾经引领“潮流”,是那个历史时代的文明象征。当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很多事物就完成了历史使命,从大众化转变成小众化,从社会生活中心退居边缘处。面对这样的事物,我们也应该给予恰当的定位,因为“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这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姿态。
    学者刘成纪认为,“一个读者没有哲学素养,从来不妨碍他审美……那些因文学作品热血澎湃、热泪盈眶的读者,绝不是哲学家。”但是就文学创作而言,如果没有哲学理论作顶层设计并建立框架,就永远无法为人类的精神世界提供可以栖息的家园。文学可以折射大千世界的本质,如何“折射”,这一直是文学人应该面对的课题。这个课题既属于方法论,又属于世界观。深入体验、研究人民的思想感情,将感受性和思辨性进行很好的平衡,这样才能创作出有情怀、有温度、有高度的文学作品。
    (摘编自喻向午《文学创作中的思辨性问题》)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中心是阐述文学创作中的思辨性问题,并在主体部分从如何面对社会问题、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B.作者在论证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思辨性的同时,也在探讨文学和哲学之间双向的影响与制约,这本身就是思辨性的一种体现。
    C.文章结尾引用刘成纪的观点,是为了证明读者既要有哲学素养,也要有审美眼光,这样才能在作品中感受到高度和温度。
    D.文章主要使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的事例涉及中外,并且深入分析,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和之美,中华审美文化的核心范畴,是社会治理与人格塑造的理想境界,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审美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先秦时期,儒家认为有德之人追求“尚中致和”,在将内在的“仁”与外在的“礼”相统一的过程中求取君子之道。《中庸》有言,“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道家认为,有道之人崇尚“守中”“环中”,达到“游心于德之和”的境界。汉代则以“温柔敦厚”为中和审美的重要标尺。六朝是中国美学自觉的重要时期,中和观念逐渐扩展至人物品评、书法、绘画、音乐、文学等诸多领域,重视“天人合一”。在此观念影响下,六朝士人自我精神意志与自然山水达到和谐状态,出现了诸多具有中和审美意蕴的理念。如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主张“迁想妙得”“物我合一”;音乐领域嵇康将自我、自然与琴声融合为一,用山泉奔涌、泥沼漫衍、禽鸟高飞、骏马奔驰等自然景象来描绘琴声。中和审美于隋唐时期逐渐走向成熟,隋唐文人重视文艺的教化作用,提倡“折衷两端”的中和之美。魏征针对“江左清绮,河朔贞刚”的不同文风,主张这两种文风应“各去所短,合其两长”,最终实现“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到了宋元时期,“温柔敦厚”的中和审美观念尤其得到重视。北宋诗人赵湘认为文章创作应“温而正,峭而容,淡而味,贞而润,美而不淫,刺而不怒”。“中和”在明清时期成为重要的文艺美学原则,逐渐深化为“温婉合度、中正平和”的审美心理。在书法方面,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主张书法应将阳刚与柔美相结合,肯定南朝陈叔怀的书法“字虽妩媚,而中藏劲气”,同时批评唐代诗人戎昱的书法“筋骨太刚,殊乏婉媚”。
    ——(摘编自《中华审美文化的“中和”之美》)
    材料二:
    中和之美的哲学价值构成,涵盖了先秦的尚“中”思想、孔子的中庸思想和先秦的尚“和”思想,它以“中”为正确的审美方法,以“和”为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一种动态平衡的“中和”状态中调控和指导着古代中国人的人生实践和艺术创造。
    “中”是中和之美的方法论原则,即“执两用中”。“中”是指一种持中不偏、均衡统一的正确的势态。中西古代美学都讲“和谐”,但二者确立的审美法则是不同的。西方是“寓多于一”,强调多样统一;中国古代是“执两用中”,强调的不是“多”而是“两”,即两种不同的审美要素,它们是相反的、对立的,是事物的两端、两极、两面。“执两用中”是指在事物的两端、两极、两面之间求“中”,使事物保持持中不偏均衡统一的势态,如此事物才发展、平衡、和谐有序。以尚“中”思想为出发点,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怎样去获得“中”的一整套思想原则或方法论原则——中庸。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执两用中”是思想法则,也是方法论法则。它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是以对“中”的选取、追求为目标的,“中”是对立因素或对立面之间的正确之点、最佳之点,它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动的,就好比秤砣在秤杆上移动。
    “和”是中和之美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作为古代和谐观哲学基础的核心构成,在先秦思想家的观念中,是指一种和谐的最佳状态。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和而不同”实际上是建立在对各种复杂事物的建构认识的基础上的哲学理论。它首先承认事物的复杂构成、多样统一,无“不同”就不会有“和谐”。“和”与“不同”乃是矛盾统一。这说明孔子对和谐的认识,是一种矛盾的和谐观与动态和谐观。“和”是人际关系,也是“君子”人格。从“和实生物”角度看,“和”是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得以持久而不易互解的内在根据。不难看出,孔子言“和”,始终未离开主体的目的性,特别是政治目的。这样的“和”是一种建立在政治学和伦理学上的哲学,或者说是一定程度上哲学化了的政治学和伦理学,而非纯粹哲学。
    中和理论,简言之就是和谐适中,它始终强调的是事物对立面双方保持一种最佳关系状态,以此去评价社会人事,围绕社会理性与个体感性的关系去思考审美问题。“中”突出的是人对“正确”的崇尚,对实践理性的追求;“和”突出的是人在处理人生现实和艺术问题时的辩证态度。中和原则的实质就在于保证每一种具体的和谐关系的正确性与最佳性。它始终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追求。
    (摘编自《中和之美的人文底蕴及其现代意义》)
    3.下列选项,没有体现“中和之美”这一审美特征的一项是( )
    A.老子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毛诗序》提出诗歌应“发乎情,止乎礼义”。
    C.司马迁《屈原列传》:“《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D.楷书的特点在“正”,草书在“奇”,但楷书正有见奇,草书奇而反正。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文人常常借助月亮来表达思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词是中秋赏月遣怀之作,表达了苏轼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
    文人常常借助月亮来表达思乡之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月光写相思,以秋霜写乡愁,一片月光,一方秋霜,象征了异乡人最凄凉的心境。短短四句诗中,就出现了“月亮”和“月光”两个意象。这首家喻户晓的《静夜思》,古往今来不知触动了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勾起了那离乡别亲的愁绪和思乡念亲的乡泪。
    诗人在借助月亮表达思念、思乡之情的同时,也偶尔用来表达男女之情,多半是夫妻之间的温情。比如杜甫的《月夜》:“今夜廊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作者望月抒怀,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以此来表达对远方妻子和儿女深切的挂念之情,以及对安定美好的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情真意切,真挚动人。
    与中国诗歌相对比,在西方的文化背景里,“月亮”在诗歌中常常用来描写浪漫唯美的爱情,或与爱情有关的美丽女性。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在西方的文化里,月亮几乎总是和爱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影相随。比如雪莱的《回声》,直接把月亮和爱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爱情有更真实的回声,比一切回声要更美妙,月亮周围闪着星星,笛声琴声,柔和的吉他声,反复地奏起爱情的曲调。”诗人在该诗中将月亮与人类最温柔的情感——爱情相提并论,足见其浪漫的情怀和温柔的笔触。
    为什么东方的“月亮”善于传达思念之情,西方的“月亮”常用于表达爱情呢?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原因。中国历来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诗歌作为中国古代主要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除了抒情咏志、传承文化这个功能之外,还承载着“载道”的重任。中国的诗歌如果单纯追求文化艺术上的“真”,仅仅用来抒发个人私密的情感和表达浪漫的情事,而忽略政治伦理教化作用,那这样的诗歌将得不到主流文化的认可。所以,我们今天见到的中国古代诗歌中,“月亮”多用于表达非私人化的情感。
    而西方的诗歌意象多追求艺术上的“真”:对事物逼真的描写与细腻的刻画、对真实思想感情的表现。因此西方诗歌能够将情感与思想如实地表达出来。与此同时,西方讲求以个体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体现在艺术形式上就是直抒个人胸臆,在表达过程中不受集体意识和世俗礼仪的影响,因此能淋漓尽致地表达个痛快。“月亮”在诗歌中就能完全表达个人的所思所想,甚至是深藏在心底的个人情感。
    (摘编自周庆艳《“月亮”在中外诗歌中的意象对比研究》)
    材料二:
    李白诗中的月亮已不单纯是客观的物象,而是具有丰富的蕴含。冰清玉洁的月,更象征着一种情操、一种人生追求,诗人把自己的“梦”、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寄寓其中,使“月”这一富有阴柔之美的意象,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
    李白的诗歌擅长运用非凡奇特的想象,抒发他那吞五岳、纳四海的胸怀,宣泄他恣纵汹涌的情感,表现出超凡绝俗的才能和高标独致的风节。而李白的月亮诗表现得尤其突出。他笔下的月亮,充满灵机异趣,明月可乘:“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秋浦歌》十二);可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可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可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可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甚至可赊:“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生花妙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天地。
    李白还擅长从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中吸取营养,撷取形象,使他的月亮诗可以超越时空,将现实和梦境幻境、人间和仙界鬼域打成一片,诗歌既充满浓郁的文化内蕴,又熔铸了诗人的自我人格情趣,具有独特的意味。如其《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诗人对月亮的描写完全是在神话和想象中展开的:诗歌以儿时对月的遐想开篇,既充满童真童趣,又使人对月产生无限遐想。诗以童趣为引导,引出诗人无穷的奇妙新颖的想象,展现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突出体现了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特色。
    李白天才放逸,飘然不群,以其超凡的创造力,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个清新超逸而又迷离浪漫的月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自然与社会,物境与我境交织融合,使诗人那豪放飘逸的诗风放射出耀目的光彩。
    (摘编自霍雅娟《从李白的月亮诗看其豪放飘逸的诗风》)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材料一第二段论据的一项是( )
    A.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岑参《送人赴安西》)
    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C.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考点三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
    ——突破新高考第3题(解析版)
    ✬题组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精华,石雕、山水画等中国艺术品在海外有许多欣赏爱好者。对文化交融现象极为敏感的英美诗人常常透过本土语境去解读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应该说,他们在文化交融过程中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威廉·叶芝钟爱中国的“天青石雕”。70岁生日时,叶芝收到一块中国乾隆年间的天青石雕。面对友人赠送的礼物,他灵感迸发,一年后发表了一首题为《天青石雕》的诗歌。中国学者早已经从这首诗探知叶芝与东方的关系。面对这尊展示悲剧、艺术以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关系的艺术品,《叶芝诗集》译者傅浩先生认为“叶芝既肯定西方艺术对待悲剧的英勇,也向往东方艺术对待悲剧的超然态度”;广西民族大学张跃军先生认为“《天青石雕》是一首以文字为载体,蕴涵了浓厚道家思想的典型的中国山水画风格的读画诗”。
    在《致多萝西·威尔斯利论诗书信集》中,叶芝直言“这首诗几乎是近年来所作的最好的作品”。是什么使这位引领20世纪英语诗坛的爱尔兰诗人如此评价这首诗?这与当时叶芝所处的时局和艺术的功能关系密切,正如张跃军先生指出:“在20世纪30年代硝烟四起的欧洲,人类文明再次面临崩溃的边缘,叶芝尝试着从东方文明中寻找西方现代社会的出路。”面对动荡的局面时,社会通常召唤一位悲剧式的英雄人物,将人们带出困境,这就解释了为何叶芝首先在本诗中去勾勒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典型人物:“所有人在扮演各自的悲剧,/有阔步向前的哈姆雷特,有李尔,/那是奥菲利亚,那是考娣莉;/可是,若终场来到,/大布即将落幕,/若配得上剧中的显要角色,/就不会说台词时哭泣。/他们懂哈姆雷特和李尔的快乐;快乐改变着所有的恐惧。/所有人都曾追求、发现和丧失快乐;/谢幕;极乐之光照进头顶:/悲剧达到极致。”由此可见,在危难时刻叶芝仰仗西方的悲剧艺术去弥合人类的悲伤。
    面对悲剧,如果说“绝望中英雄般的呐喊”堪称是西方逾越悲痛的一种手段,那么东方应对悲剧时的“恒定”姿态也是一种良药,这正是诗人在观察这尊中国石雕时获得的感悟。在这块石雕上,隐约可以看到中国雕刻家雕刻的山峦、庙宇、树木、小径和正要登山的隐士和弟子:“天青石上刻着俩中国人,/身后还跟着第三个人;/他们头上飞着只长腿鸟,/那是长生不老的象征;/第三位无疑是个仆人,/随身携带着一件乐器。”无须详细描述,叶芝经过简单勾勒就展示出一幅典型的中国印象。
    “恒定”即长寿与定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寿经常与世外桃源中具有仙风道骨、驾驭仙鹤的居士联系起来,用以形容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淮南子·说林训》有记:“鹤寿千岁,以报其游。”叶芝笔下的“长腿鸟”无疑就是这种带来长寿意蕴的仙鹤。从他以往作品来看,叶芝心中的确有一种逃离喧嚣、安居于清静之地的愿望,如他时而踏上“因尼斯弗里小岛”,时而“驶向拜占庭”。在本诗中,叶芝仿佛转移到东方神秘的圣山间。诗人宛如旁观者,在记录“注视整场悲剧”的居士们的同时,也似乎听到“悲悼的曲风”:“每片因颜色消退的石头,/每处偶然的裂缝或凹陷都像河道或是一场雪崩,/或是依然下雪的险坡,/尽管李子树或樱枝无疑/熏香了半山腰那小凉亭,/那些中国人仍向上攀爬,/我乐意想象他们坐在那;/在山峦之上,天宇之上,在那里注视着整场悲剧。”在雪崩和险坡这种逆境之下,石雕中的中国人没有像诗人所想的那样坐在山腰的凉亭内注视着整场悲剧。令他吃惊的举动来自那些无视充满裂缝或凹陷的石头继续选择向上攀爬的中国人。在攀爬过程中,诗中的人物不仅有迎难而上的意志,还有弹奏悲悼曲艺的乐观态度。
    与西方悲剧观不同,叶芝理解的东方并不是只关乎悲喜和胜负,更多的是长寿的心态和坚韧的精神。作为完美的“他国”形象,中国在叶芝心中象征着“恒定”的存在。《天青石雕》也被赋予了东方所特有的思想,当提到“东方永远有自己的解决办法”时,叶芝实则已经肯定了中国在处理动荡事件时的可取之处。
    在世界各大博物馆的展览中,很多中国的绘画、陶瓷、玉雕和书法,都以极高的地位吸引着观众。时至今日,日本仍收集了很多宋代名画。据斯奈德记载:“在十二世纪的南宋时期,当中国北部落入契丹人手中时,长江下游的城市成了落难艺术家和学者的避风港。日本禅宗和商人非常欣赏其中的一些画家。中国人以画换日本剑,用以击退北方入侵者,以至于现在很多这个时代的绘画都保存在东京。”
    面对蕴含异域文化的艺术品,诗人们很容易睹物思“情”。除了叶芝与斯奈德,还有凝视“希腊古瓮”而联想到“美与真”关系的济慈,以及观赏中国名画“潇湘八景”而创作《七湖诗章》的庞德,他们无不从中寻得宝贵的灵感。
    (摘编自陈浩然《英语诗人:走入中国艺境》)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章倒数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法国卢浮宫为挽回游客减少的颓势,举办了“维米尔和他的时代”特展,一段时间之内一票难求。
    B.人们惊奇地发现,古蜀遗址出土的金面具竟与古埃及、古希腊和美洲古代文明中的金面具“撞脸”。
    C.大英博物馆两年前将中国明代山水画《秋林读书图》立体化的尝试,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D.在欧洲,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喜爱中国瓷器,在凡尔赛宫建造“瓷宫”,特别收藏来自中国的青花瓷。
    【答案】 3.D 【解析】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章倒数第二段主要阐述了“在世界各大博物馆的展览中,很多中国的绘画、陶瓷、玉雕和书法,都以极高的地位吸引着观众”。
    A.体现的是博物馆为吸引游客采取的一些措施;
    B.体现的是中外文化的一些相似之处;
    C.体现的是博物馆进行的一些文化创新行为;
    D.体现了中国瓷器在西方吸引了一些观众,符合文章倒数第二段的观点。
    故选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把《乡土中国》列为阅读书目,高中语文教材第一次把整本书阅读纳入教学内容,因而备受瞩目。《乡土中国》是一本什么样的书?高一学生为什么要读《乡土中国》呢?
    第一,它揭示中国社会结构特点。《乡土中国》是一部具有通论性的社会学著作,主要内容是分析、解剖中国社会结构,以全盘的社会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对农村的“五脏六腑”进行解剖,涉及乡村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家族制度、道德体系、权力结构等,详细分析了中国乡土基层社会的结构及其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概念。作者认为,“差序格局”区别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作者还指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是礼俗社会,不同于西方的法理社会。
    第二,它具有丰富深厚的人文底蕴。作为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学贯中西,既有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又系统地学习了西方社会学和人类学。作者擅长实证研究与深度描写,把中国社会的特点与西方社会进行对比,用大量论据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比如为了说明“差序格局”,作者引用《论语》中“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即自己总是中心,像四季不移的北斗星,其他所有的人都在随着他转动,还将《孟子》的“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与墨家的“爱无差等”、美国《独立宣言》相对比,从而让高深枯燥的理论知识、艰涩难懂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将《乡土中国》纳入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无疑能够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自信。
    第三,它“杂话”特点突出,可读性强。作者自称《乡土中国》中的文章是“杂话”,其实这正是本书的特色。在内容上,涉及城市、乡村,古今、中外,材料充实,互连互通,收放自如,论证有力;在结构上,前后照应,相互贯通;在表达方式上,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等,形式多样,自由灵活;在表达技巧上,综合运用比喻、对比、类比、引用、举例等手法,通俗易懂,质朴自然,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既严谨缜密,又灵活多样,文采斐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高中生阅读《乡土中国》,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首先,可以帮助高中生全面认识中国,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其次,可以增强高中生的探索创新意识。费孝通说:“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作为教师的人就得带个头。”它还能提高语言运用、逻辑思维、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等关键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的确是一部值得高中生阅读的经典论著。
    (摘编自顾之川《为什么要读〈乡土中国〉?》)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提出两个问题,再从不同角度分别回答,各角度之间构成一种并列关系。
    B.文章论述《乡土中国》揭示中国社会结构特点时,将中国与西方社会详细对比。
    C.文章第三段以“差序格局”的论述为例,指出《乡土中国》有浓厚的人文底蕴。
    D.文章第四段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展开论述,得出《乡土中国》可读性强的结论。
    【答案】 3.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
    B.“详细对比”错误,原文只是简单说“‘差序格局’区别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是礼俗社会,不同于西方的法理社会”,并未将二者进行详细对比;且“将中国与西方社会对比”是《乡土中国》,而不是本文。故选B。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与哲学都源于生活,两者的融合和相互影响也是必然的。韦勒克与沃伦在合著的《文学理论》中就曾提出:“通常人们把文学看作是一种哲学的形式,一种包裹在形式中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史哲也是不分家的,古代士大夫往往集哲人、文人于一身。写作者在用文学语言进行表达的时候,就暗含了自己的价值观。
    文艺理论家知道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的源头都离不开哲学,文学作品中的思辨性也往往来自哲学。小说家中不少人本身就是学者,如戴维·洛奇、米兰·昆德拉等。他们来写小说,就非常关注小说的思想深度和哲学高度。
    哲学对文学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单个作家或者作品的影响,更多的是体现为一种思潮,并促进文学思潮的出现。在西方文学史上,文学思潮更替和演变的根源,除了经济、政治等社会历史原因外,与当时的哲学思潮的引导直接相关,比如,存在主义文学的基础就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潮。
    作家应该是善听的耳朵、敏锐的眼睛;同时,作家也应该是时代、社会的记录者,是人民心声的倾听者。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最先考虑到的,可能还不是哲学问题,他将敏锐的视角和最大的热情投向了社会和人,发现其中值得书写的文学细节和文学命题。而作品的思想高度,又体现在作者面对问题时的角度、视野和判断能力上。
    问题,或者说矛盾和冲突是文学作品重要的叙述推动力。矛盾存在于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时代和社会之间。以小说为例,作家在呈现这些矛盾的时候,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清晰的判断力,需要以思辨性作为支撑,特别是写一些社会热点题材和历史题材的作品。否则,小说的叙述将漂浮于故事的表面,最终迷失方向。
    文学是对人间烟火的反映,作品要在烟火之外为人们提供观看烟火的更为清晰的视角。有论者因此指出,真正的文学作品从来不缺乏价值关怀,它为读者提供了盲目性的关怀之上更具普遍价值和建设性的关怀。在处理带有历史方向性的矛盾和冲突时,作家需要找到某种平衡。作品中可以有悲壮的色彩,但生活要继续,读者更期待看到试图从困境中努力走出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在处理这类题材时,也同样需要作者具有思辨性的思维。作家哲贵曾说:“作为一个中国作家,注定跟中国文化捆绑在一起,思维和行动必然接受这种文化支配。就我个人而言,受这种文化滋养的同时,也深深地被制约。”
    但也有极少数人将中国传统文化直接与丑陋、愚昧、落后画上等号。很多文化现象,在出现之初,曾经引领“潮流”,是那个历史时代的文明象征。当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很多事物就完成了历史使命,从大众化转变成小众化,从社会生活中心退居边缘处。面对这样的事物,我们也应该给予恰当的定位,因为“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这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姿态。
    学者刘成纪认为,“一个读者没有哲学素养,从来不妨碍他审美……那些因文学作品热血澎湃、热泪盈眶的读者,绝不是哲学家。”但是就文学创作而言,如果没有哲学理论作顶层设计并建立框架,就永远无法为人类的精神世界提供可以栖息的家园。文学可以折射大千世界的本质,如何“折射”,这一直是文学人应该面对的课题。这个课题既属于方法论,又属于世界观。深入体验、研究人民的思想感情,将感受性和思辨性进行很好的平衡,这样才能创作出有情怀、有温度、有高度的文学作品。
    (摘编自喻向午《文学创作中的思辨性问题》)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中心是阐述文学创作中的思辨性问题,并在主体部分从如何面对社会问题、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B.作者在论证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思辨性的同时,也在探讨文学和哲学之间双向的影响与制约,这本身就是思辨性的一种体现。
    C.文章结尾引用刘成纪的观点,是为了证明读者既要有哲学素养,也要有审美眼光,这样才能在作品中感受到高度和温度。
    D.文章主要使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的事例涉及中外,并且深入分析,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也在探讨文学和哲学之间双向的影响与制约”错。文中探讨了哲学对文学的影响,如“哲学对文学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单个作家或者作品的影响,更多的是体现为一种思潮,并促进文学思潮的出现”,但并没有探讨“文学和哲学之间双向的影响与制约”。
    C.“是为了证明读者既要有哲学素养,也要有审美眼光,这样才能在作品中感受到高度和温度”错。结尾引用刘成纪的观点“一个读者没有哲学素养,从来不妨碍他审美……那些因文学作品热血澎湃、热泪盈眶的读者,绝不是哲学家”,是为了引出“哲学素养”对创作者的意义,且“这样才能在作品中感受到高度和温度”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D.“并且深入分析”不当,文中只是将一些事例简单列举,如“小说家中不少人本身就是学者,如戴维·洛奇、米兰·昆德拉等。他们来写小说,就非常关注小说的思想深度和哲学高度”,并没有深入分析。
    故选A。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和之美,中华审美文化的核心范畴,是社会治理与人格塑造的理想境界,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审美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先秦时期,儒家认为有德之人追求“尚中致和”,在将内在的“仁”与外在的“礼”相统一的过程中求取君子之道。《中庸》有言,“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道家认为,有道之人崇尚“守中”“环中”,达到“游心于德之和”的境界。汉代则以“温柔敦厚”为中和审美的重要标尺。六朝是中国美学自觉的重要时期,中和观念逐渐扩展至人物品评、书法、绘画、音乐、文学等诸多领域,重视“天人合一”。在此观念影响下,六朝士人自我精神意志与自然山水达到和谐状态,出现了诸多具有中和审美意蕴的理念。如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主张“迁想妙得”“物我合一”;音乐领域嵇康将自我、自然与琴声融合为一,用山泉奔涌、泥沼漫衍、禽鸟高飞、骏马奔驰等自然景象来描绘琴声。中和审美于隋唐时期逐渐走向成熟,隋唐文人重视文艺的教化作用,提倡“折衷两端”的中和之美。魏征针对“江左清绮,河朔贞刚”的不同文风,主张这两种文风应“各去所短,合其两长”,最终实现“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到了宋元时期,“温柔敦厚”的中和审美观念尤其得到重视。北宋诗人赵湘认为文章创作应“温而正,峭而容,淡而味,贞而润,美而不淫,刺而不怒”。“中和”在明清时期成为重要的文艺美学原则,逐渐深化为“温婉合度、中正平和”的审美心理。在书法方面,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主张书法应将阳刚与柔美相结合,肯定南朝陈叔怀的书法“字虽妩媚,而中藏劲气”,同时批评唐代诗人戎昱的书法“筋骨太刚,殊乏婉媚”。
    ——(摘编自《中华审美文化的“中和”之美》)
    材料二:
    中和之美的哲学价值构成,涵盖了先秦的尚“中”思想、孔子的中庸思想和先秦的尚“和”思想,它以“中”为正确的审美方法,以“和”为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一种动态平衡的“中和”状态中调控和指导着古代中国人的人生实践和艺术创造。
    “中”是中和之美的方法论原则,即“执两用中”。“中”是指一种持中不偏、均衡统一的正确的势态。中西古代美学都讲“和谐”,但二者确立的审美法则是不同的。西方是“寓多于一”,强调多样统一;中国古代是“执两用中”,强调的不是“多”而是“两”,即两种不同的审美要素,它们是相反的、对立的,是事物的两端、两极、两面。“执两用中”是指在事物的两端、两极、两面之间求“中”,使事物保持持中不偏均衡统一的势态,如此事物才发展、平衡、和谐有序。以尚“中”思想为出发点,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怎样去获得“中”的一整套思想原则或方法论原则——中庸。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执两用中”是思想法则,也是方法论法则。它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是以对“中”的选取、追求为目标的,“中”是对立因素或对立面之间的正确之点、最佳之点,它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动的,就好比秤砣在秤杆上移动。
    “和”是中和之美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作为古代和谐观哲学基础的核心构成,在先秦思想家的观念中,是指一种和谐的最佳状态。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和而不同”实际上是建立在对各种复杂事物的建构认识的基础上的哲学理论。它首先承认事物的复杂构成、多样统一,无“不同”就不会有“和谐”。“和”与“不同”乃是矛盾统一。这说明孔子对和谐的认识,是一种矛盾的和谐观与动态和谐观。“和”是人际关系,也是“君子”人格。从“和实生物”角度看,“和”是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得以持久而不易互解的内在根据。不难看出,孔子言“和”,始终未离开主体的目的性,特别是政治目的。这样的“和”是一种建立在政治学和伦理学上的哲学,或者说是一定程度上哲学化了的政治学和伦理学,而非纯粹哲学。
    中和理论,简言之就是和谐适中,它始终强调的是事物对立面双方保持一种最佳关系状态,以此去评价社会人事,围绕社会理性与个体感性的关系去思考审美问题。“中”突出的是人对“正确”的崇尚,对实践理性的追求;“和”突出的是人在处理人生现实和艺术问题时的辩证态度。中和原则的实质就在于保证每一种具体的和谐关系的正确性与最佳性。它始终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追求。
    (摘编自《中和之美的人文底蕴及其现代意义》)
    3.下列选项,没有体现“中和之美”这一审美特征的一项是( )
    A.老子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毛诗序》提出诗歌应“发乎情,止乎礼义”。
    C.司马迁《屈原列传》:“《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D.楷书的特点在“正”,草书在“奇”,但楷书正有见奇,草书奇而反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材料信息的能力。
    A.“祸”“福”关系不属于审美范畴,二者可以转化,不可以中和。
    B.“情和礼义”属于审美且可以中和。
    C.“好色和怨诽”属于审美且可以中和。
    D.“正和奇”属于审美且可以中和。
    故选A。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文人常常借助月亮来表达思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词是中秋赏月遣怀之作,表达了苏轼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
    文人常常借助月亮来表达思乡之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月光写相思,以秋霜写乡愁,一片月光,一方秋霜,象征了异乡人最凄凉的心境。短短四句诗中,就出现了“月亮”和“月光”两个意象。这首家喻户晓的《静夜思》,古往今来不知触动了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勾起了那离乡别亲的愁绪和思乡念亲的乡泪。
    诗人在借助月亮表达思念、思乡之情的同时,也偶尔用来表达男女之情,多半是夫妻之间的温情。比如杜甫的《月夜》:“今夜廊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作者望月抒怀,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以此来表达对远方妻子和儿女深切的挂念之情,以及对安定美好的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情真意切,真挚动人。
    与中国诗歌相对比,在西方的文化背景里,“月亮”在诗歌中常常用来描写浪漫唯美的爱情,或与爱情有关的美丽女性。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在西方的文化里,月亮几乎总是和爱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影相随。比如雪莱的《回声》,直接把月亮和爱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爱情有更真实的回声,比一切回声要更美妙,月亮周围闪着星星,笛声琴声,柔和的吉他声,反复地奏起爱情的曲调。”诗人在该诗中将月亮与人类最温柔的情感——爱情相提并论,足见其浪漫的情怀和温柔的笔触。
    为什么东方的“月亮”善于传达思念之情,西方的“月亮”常用于表达爱情呢?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原因。中国历来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诗歌作为中国古代主要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除了抒情咏志、传承文化这个功能之外,还承载着“载道”的重任。中国的诗歌如果单纯追求文化艺术上的“真”,仅仅用来抒发个人私密的情感和表达浪漫的情事,而忽略政治伦理教化作用,那这样的诗歌将得不到主流文化的认可。所以,我们今天见到的中国古代诗歌中,“月亮”多用于表达非私人化的情感。
    而西方的诗歌意象多追求艺术上的“真”:对事物逼真的描写与细腻的刻画、对真实思想感情的表现。因此西方诗歌能够将情感与思想如实地表达出来。与此同时,西方讲求以个体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体现在艺术形式上就是直抒个人胸臆,在表达过程中不受集体意识和世俗礼仪的影响,因此能淋漓尽致地表达个痛快。“月亮”在诗歌中就能完全表达个人的所思所想,甚至是深藏在心底的个人情感。
    (摘编自周庆艳《“月亮”在中外诗歌中的意象对比研究》)
    材料二:
    李白诗中的月亮已不单纯是客观的物象,而是具有丰富的蕴含。冰清玉洁的月,更象征着一种情操、一种人生追求,诗人把自己的“梦”、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寄寓其中,使“月”这一富有阴柔之美的意象,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
    李白的诗歌擅长运用非凡奇特的想象,抒发他那吞五岳、纳四海的胸怀,宣泄他恣纵汹涌的情感,表现出超凡绝俗的才能和高标独致的风节。而李白的月亮诗表现得尤其突出。他笔下的月亮,充满灵机异趣,明月可乘:“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秋浦歌》十二);可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可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可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可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甚至可赊:“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生花妙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天地。
    李白还擅长从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中吸取营养,撷取形象,使他的月亮诗可以超越时空,将现实和梦境幻境、人间和仙界鬼域打成一片,诗歌既充满浓郁的文化内蕴,又熔铸了诗人的自我人格情趣,具有独特的意味。如其《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诗人对月亮的描写完全是在神话和想象中展开的:诗歌以儿时对月的遐想开篇,既充满童真童趣,又使人对月产生无限遐想。诗以童趣为引导,引出诗人无穷的奇妙新颖的想象,展现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突出体现了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特色。
    李白天才放逸,飘然不群,以其超凡的创造力,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个清新超逸而又迷离浪漫的月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自然与社会,物境与我境交织融合,使诗人那豪放飘逸的诗风放射出耀目的光彩。
    (摘编自霍雅娟《从李白的月亮诗看其豪放飘逸的诗风》)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材料一第二段论据的一项是( )
    A.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岑参《送人赴安西》)
    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C.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材料信息的能力。
    B.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以此寄寓一种禅心与禅趣。而第二段的论点是通过“月”表达“思乡”之情,所以不适合作为论据。
    故选B。

    相关试卷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04 理清论证结构,分析论证过程(讲义+词组训练):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04 理清论证结构,分析论证过程(讲义+词组训练),文件包含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04理清论证结构分析论证过程题组训练原卷版+解析1docx、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04理清论证结构分析论证过程讲义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点解读,知识储备,解题要领,典题导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