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9 考点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展开一、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和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的关系 二、地理与文科综合的关系
三、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关系 四、地理学科和热点问题的关系
五、突出学科基础知识,注重查漏补缺 六、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七、加强地理学科思维和地理学科能力的训练 八、掌握基本原理,训练解题思路
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中还要加强方法总结,进一步突出空间综合思维、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等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用"地理眼光"看问题的意识,用地理思维分析现实问题的习惯。
考点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2·广东地理)交通是城市间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够反映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状况。有学者基于G省2019年9月的日平均车流量数据信息,提出了该省高速公路交通流三种模式(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这三种模式中,对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起促进作用( )
A.最大的是甲模式 B.最大的是乙模式
C.最大的是丙模式 D.三种模式一样大
2.从丙模式判断,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 )
A.职能一致性 B.区域均衡性
C.空间封闭性 D.等级差异性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设问分析]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判读,甲模式主要交通流集中在一般城市之间,区域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为一般交通流,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作用并不明显,A错误;乙模式主要交通流集中在区域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对区域中心城市的要素集聚可最大程度地起到促进作用,B正确、D错误;丙模式区域中心城市较多,且区域中心城市之间为主要交通流,一般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之间为一般交通流,分散了集聚作用,C错误。第2题,从丙模式可看出其主要交通流为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流动,说明各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职能并不一致,若城市职能相似,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要素流动会减少,A错误;丙模式中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交通流为主要交通流,说明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并不均衡,B错误;各区域中心城市间能够产生较大的交通流,说明各区域空间并不具有封闭性,而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C错误;从丙模式图中可看出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主要交通流多为单向流动,可能与区域中心城市等级差异有关,D正确。
1.交通运输建设的作用或意义(宏观角度)
2.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
考向1 通过“交通运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考查“区域认知”
(2022·福建厦门模拟)胶莱运河(下图)位于山东半岛地势最低的胶莱盆地,北段经胶河下游连接莱州湾,南段经大沽河下游与胶州湾联通;河道无法通行大船,需以小船转运货物。元明时期,该运河几经兴废,现仅可供灌溉使用。2005年,有人提议将原胶莱运河深挖至海平面以下,修建成胶莱人工海河,但该设想一经提出即招致反对。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元明时期胶莱运河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A.泥沙淤积堵塞河道
B.其他运输方式替代
C.周边地区污染排放
D.沿岸地区经济衰落
2.若胶莱人工海河得以建成,将( )
A.改善黄海水域环境
B.缓解京杭运河漕运压力
C.提高青岛港吞吐量
D.改变胶东沿岸流的方向
3.反对胶莱人工海河的设想,主要是担忧修建和运行过程中容易引发( )
A.河道泥沙淤积
B.海洋生态恶化
C.沿岸地面沉降
D.沿岸土壤盐化
答案 1.A 2.C 3.D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胶莱运河河窄水浅,泥沙易淤积,导致元明时期胶莱运河废弃,A正确;当时没有其他运输方式替代,B错误;当时工业不发达,污染物排放量小,污染不能影响到河道的废弃,C错误;运河几经兴废,废弃后还要再疏通兴起,说明有运输需求,并且元明时期商贸活动比较发达,因此废弃的原因不可能是沿岸地区经济衰落,D错误。第2题,若胶莱人工海河得以建成,人工海河可沟通渤海与黄海,形成胶东沿岸环流,加快莱州湾与胶州湾的水体交换,缓解莱州湾的海水污染问题,改善渤海水域环境,A错误;与京杭运河相距较远,不能缓解京杭运河漕运压力,B错误;胶莱运河可缩短船舶航行绕行山东半岛的航线里程,青岛港位于胶莱运河沿岸,可提高青岛港吞吐量,C正确;不能改变胶东沿岸流的方向,D错误。第3题,根据材料“有人提议将原胶莱运河深挖至海平面以下,修建成胶莱人工海河”可知,人工海河水位低于海平面,会导致大量海水流入人工海河,从而加剧沿岸土壤盐化,D正确。
考向2 通过“交通运输布局影响聚落发展”考查“综合思维”
(2022·山西大同模拟)读“东京地铁线路发展历程图”,完成4~5题。
4.东京地铁网( )
A.从单一路线逐渐形成方格状
B.先修建环路,后建设放射线路
C.周末进入城区的客流更集中
D.有效地促进城郊间人员流动
5.东京地铁网络建设总是先于城镇化进程,这样利于( )
A.引导外围新城的建设
B.依据人口的分布选线
C.控制城市的占地规模
D.产业园区在城区布局
答案 4.D 5.A
解析 第4题,从“东京地铁线路发展历程”分析,东京地铁网从单一路线逐渐形成方格、环形、放射状,A错误。先修建放射线路,后建设环路,B错误。由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周末进入城区的客流是否更集中,C错误。方格、环形、放射状地铁网可以有效地促进城郊间人员流动,故选D。第5题,东京地铁网络建设总是先于城镇化进程,这样有利于促进沿线城镇化进程,引导外围新城的建设,A正确。人口的分布只是选线依据之一,地质、经济发展潜力等都会影响选线,B错误。东京地铁网络建设可能会促使城市的占地规模扩大,C错误。利于产业园区在城郊布局,D错误。故选A。
考点练
(2022·河南省百所名校联考)内陆港是设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铁路、公路交会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验等功能的物流中心。近年来,深圳市改变传统的公路集疏运体系,形成“内陆港-专用铁路-沿海港口”三位一体的新型内陆港集疏运体系。下图示意新旧集疏运体系对比。据此完成1~3题。
1.新型内陆港集疏运体系主要有利于深圳市( )
①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②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③促进城市用地扩张 ④缓解城市大气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与传统的公路集疏运体系相比,新型内陆港集疏运体系使深圳港( )
A.降低通关效率 B.减少用地成本
C.用地变得紧张 D.提高设备水平
3.与传统货运铁路相比,新型内陆港集疏运体系中内陆港至深圳港之间的铁路专用线( )
A.发车频次低 B.运行速度慢
C.停靠站点少 D.连续性较差
答案 1.D 2.B 3.C
解析 第1题,采用新型内陆港集疏运体系后,专用铁路将货物运输至深圳港后进行货物集散,可以减少穿越城市的汽车数量,从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缓解城市大气污染,选D。第2题,新型内陆港集疏运体系中,内陆港通过专用铁路的连接与沿海港口一体化运作,使货物在内陆港完成相关报关、报验等手续后由专用铁路运输至深圳港,实现了“内陆港-专用铁路-沿海港口”的统一指挥调度和管理,减少了深圳港货物的积压量,从而缓解用地紧张,减少用地成本,B对、C错。与传统公路集疏运体系相比,提高了通关效率,并未提高港口现有设备水平,A、D错。第3题,铁路专用线需要与深圳港的货物集散能力相匹配,因此发车频次高、运行速度快、停靠站点少、运载能力强、连续性好。故选C。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大兴国际机场位于北京、天津和雄安新区中间的位置,通过巨大的轨道交通网可以把京津冀周边的旅客快速运达。大兴机场与首都机场将共同把北京打造为世界首座拥有双国际枢纽的城市。下图示意2009~2018年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三大机场吞吐量增长率变化情况。据此完成4~5题。
4.关于题中三大机场吞吐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15年广州白云机场最大
B.2017年后上海浦东机场减少
C.北京首都机场波动式降低
D.三大机场运量都呈增加趋势
5.大兴机场建成后( )
A.首都机场运输量大幅下降
B.带动周边高新技术的崛起
C.缩短京津冀之间的通勤时间
D.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
答案 4.D 5.D
解析 第4题,据图分析可知,题中所述三大机场吞吐量增长率均为正值,说明运量都是呈增加趋势,只是增长速度不同,D正确,B、C错误;2015年广州白云机场吞吐量增长率最大,但吞吐量不一定是最大,A错误。 第5题,据材料可知,大兴国际机场位于北京、天津和雄安新区中间的位置,大兴机场建成后,可分流首都机场部分运输,但空运总量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快速增长,首都机场运输量并不会因此而大幅下降,A错误;高新技术产业最关键的是技术因素,机场兴建会导致交通更加便捷,但是不一定能带动周边高新技术崛起,B错误;可加强京津冀之间联系,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飞机适宜长途运输,对缩短京津冀之间的通勤时间影响不大,C错误。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2020年12月9日,格库铁路(下图)实现全线贯通运营,乌鲁木齐和拉萨之间最近的铁路通道就此形成,被网友誉为“西北最美最神奇的铁路线”。开通首日,库尔勒始发首趟列车满载货物开往格尔木。
(1)说明乌鲁木齐和拉萨之间不选择沿图中虚线修建铁路的主要原因。(6分)
(2)说明在格库铁路AB路段架设多座高架桥梁的主要作用。(4分)
(3)分析格库铁路修建及全线贯通运营对新疆经济发展的意义。(6分)
答案 (1)地势起伏大,修建难度较大;线路经过的城镇、人口分布较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的作用较小;无现有铁路可利用,建设成本较高。
(2)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通道,尽可能维持自然风貌,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风沙掩埋铁路路基。
(3)修建铁路需要大量原材料,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出疆通道,完善铁路网,促进经贸发展;沿线旅游资源丰富,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等。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
文字信息
交通是城市间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够反映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状况
城市间要素(如人流、物流等)的流动主要是通过交通实现的;交通流的大小体现了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强弱
图像信息
①甲模式:主要交通流集中在一般城市之间,区域中心城市和一般城市之间为一般交通流。
②乙模式:主要交通流集中在区域中心城市和一般城市之间,一般城市之间是一般交通流。
③丙模式: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为主要交通流,且是单向流动
①甲模式中区域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要素流动相较于一般城市之间少。
②乙模式中一般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之间要素流动强,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起的促进作用大。
③丙模式中交通流要素的集聚遵循网络的“包容与排斥”,连接的各区域中心城市所在区域形成“流动空间”,并表现为等级扩散
第1题
“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起促进作用”,说明一般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强,以主要交通流为主
第2题
“从丙模式判断”,做题时需要分析丙模式特点,进而得出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的关系
经济意义
①交通可以使生产要素(资源、产品、设备、劳动力等)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交通运输越便利,要素的流动速度越快、耗时越少、效率越高,实现的产值越大;②便利的交通缩短了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提升发展水平;③交通运输本身就是重要的产业,建设交通线路、站点会直接带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社会、政治意义
①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区域交通发展;②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③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④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收入,有利于加快边远偏僻地区致富的速度
战略意义
①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②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③促进区际联系,加强区际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影响方向
具体表现
交通枢纽影响聚落规模
交通枢纽是客货集散地,各行业集聚,制造业集聚,容易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
交通线路影响聚落空间形态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发展的主轴线
交通方式变化引起聚落的兴衰
新的交通运输方式兴起,可能带动新的聚落形成;某种交通方式被替代,因其兴盛的聚落也可能随之衰落
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2 考点2 资源跨区域调配: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2 考点2 资源跨区域调配,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2考点2资源跨区域调配教师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12考点2资源跨区域调配学生版docx、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12考点练2资源跨区域调配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2 考点1 流域内协调发展: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2 考点1 流域内协调发展,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2考点1流域内协调发展教师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12考点1流域内协调发展学生版docx、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12考点练1流域内协调发展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9 考点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9 考点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9考点1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教师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9考点1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学生版docx、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9考点练1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