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仙游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仙游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下左图为某同学野外地质考察绘制的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下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中地质剖面的地质过程可能是( )
A.侵入—挤压—断层—隆升—侵蚀B.沉积—断层—挤压—隆升—侵蚀
C.喷出—隆升—侵蚀—断层—挤压D.沉积—挤压—隆升—侵蚀—断层
2.右图中的①为冷却凝固作用,则左图中的岩石类型按成因属于右图中的( )
A.甲B.乙C.丙D.丁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A.T0B.T1C.T2D.T3
4.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地附近的气压中心为亚洲低压
B.③地气压比①地气压高
C.图中a、b、c三处虚线属于同一种天气系统
D.④地风力比②地风力大
6.在图示月份,下列地区受西风带控制的是( )
A.地中海沿岸地区B.刚果盆地C.开普敦D.亚马孙平原
下图示意中国东部锋面雨带在一年中不同时间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当雨带位于甲地区时,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东北平原寒潮频发B.江淮出现洪涝灾害
C.华北平原春旱严重D.台风缓解华南伏旱
8.根据我国雨带南北进退的规律,可推测( )
A.甲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早B.由甲地区到丙地区降水集中性增强
C.乙地区的降水量年内季节变化最大D.丙地区雨季开始晚,结束晚
下图是位于同一半球的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地区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若曲线②所示地区位于南半球,则曲线①所示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10.若曲线①表示上海,则曲线②所示地区的气候资料与下图最相符的是( )
A.B.
C.D.
左图示意非洲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右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是( )
A.甲乙B.乙丙C.甲丙D.乙丁
12.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自然景观不同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
①纬度位置
②地形
③海陆位置
④东南信风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示时刻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14.M地季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地形的影响D.沿海洋流运动的影响
15.假如黄赤交角增大到25°,则( )
A.寒带范围缩小B.温带范围扩大C.温带范围缩小D.热带范围缩小
1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0月我解放军军机接连在台湾附近空域(25°N,121°E)进行演习,我军机越过所谓“海峡中线”,台方喊话“你已飞过‘海峡中线’立刻转向脱离”,我飞行员则回应“没有‘海峡中线’”。请问此时高唐日出、日落方位( )
A.日出东北、日落西北B.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C.日出东南、日落西南D.日出东南、日落西北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通常,河流受地球自转偏向力、水流惯性力的影响,两侧的河岸不断侵蚀和沉积。图一为世界某河流局部平面示意图,地质历史时期这里曾经河流广泛发育。图二为沿图一中A—B线所作的地质剖面图。该河流注入内海,河口地区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河床底部沙层消失,淤泥层出露,淤泥中巨大的沉积木被拖出。
(1)分析河流A—B处南北两岸地貌特点及其成因。
(2)说明C、D两处沙洲形成的作用力。
(3)分析图二中河流北岸没有沉积岩分布的原因。
(4)推测该河流河底淤泥中沉积木的主要来源。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雨、大风、冰雹等,统称强对流天气,是暖空气快速上升、冷空气快速下坠而成的。2021年4月30日,受东北上空的冷气流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强对流天气。下图该日20时亚洲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
(1)在下图中,绘制P、Q沿线锋面剖面示意图(要求:标注冷暖气团的名称及其运动方向)。
(2)预测P地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左图中岩层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为沉积岩,没有岩浆的侵入和喷出,AC错误;沉积岩形成后,受水平挤压隆起形成褶皱,之后受外力侵蚀,长期的挤压作用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范围,岩层断裂,并发生明显位移,形成断层,D正确,B错误,所以选D。
2.答案:A
解析:根据右图中信息,①为冷却凝固作用,则丙为岩浆,丁为岩浆岩,③为变质作用,则乙为变质岩,那么甲为沉积岩,左图中岩层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为沉积岩,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3.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平坦面上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且目前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可判断只有T0会有河水经过,挟带泥沙沉积,因此平坦面T0面积仍在扩大。其他平坦面位置高于洪水期河流水面,因此面积不会扩大。故选A。
4.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沉积颗粒越大说明流速越大,因此T3时期该断面流速最大。故选A。
5.答案:B
解析:根据气压中心所处位置和气压值高低,可判断③附近的气压中心为亚洲高压,A错误;读图可知,③地气压值为1030~1035百帕,①地气压值为1000~1005百帕,③地气压比①地气压高,B正确;a虚线等压线向气压低处弯曲,应为高压脊,b虚线和c虚线处等压向气压高处弯曲,应为低压槽,三者不可能属于同一种天气系统,C错误;读图可知,④处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②处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④地风力比②地风力小,D错误。故选B。
6.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形成强大的高气压——亚洲高压,由此推断,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地中海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图示时刻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当地受西风带控制,A正确;刚果盆地和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不受西风控制,B、D错误;南非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夏季,当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不受西风带控制,C错误。故选A。
7.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甲地区为我国华南地区,当雨带位于该区域时应为4-5月份,为北半球的春季,而我国寒潮多发于深秋至初春,故A项错误。江淮地区夏季多洪涝,故B项错误。华北平原春季时降水少,农业用水量较大,4-5月农作物生长需水量大,所以春旱严重,故C项正确。该时期台风较少,且雨带位于华南地区,不会出现旱情,故D项错误。故选C。
8.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雨带自甲地区进入我国后向北移动,至9月份开始南退,10月份从甲地区撤出我国,故甲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故A项错误;受雨带移动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自南向北雨季逐渐缩短,即越往北降水集中性越强,故B项正确;受雨带移动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自南向北雨季逐渐缩短,即越往北降水量的年内变化越大,故C项错误;雨带自甲地区进入我国后向北移动,7-8月到达丙地区,至9月份开始南退,故丙地区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B项正确。
9.答案:D
解析:曲线②所示地区6-8月年降水量逐月累计变化小,说明这三个月②地降水很少。两线所示地区都位于同一半球亚热带,若曲线②所示地区位于南半球,则应位于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那么曲线①所示地区应位于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冬季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北)风,降水丰富。
10.答案:B
解析:若曲线①表示上海,则曲线②位于地中海沿岸,雨热不同期。四幅气候资料图中,A代表的是温带季风气候,B代表的是地中海气候,C代表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代表的是热带季风气候。
11.答案:D
解析:甲是热带雨林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乙是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受信风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丙是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丁地是地中海气候——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控制。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12.答案:D
解析:马达加斯加岛中部有一座山脉,山脉西侧是热带草原气候,属于地带性分异规律;山脉的东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属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主要是由于东南信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受到山地阻挡,被迫抬升形成降水以及附近有暖流流经。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东南信风,②④正确。故选D。
13.答案:C
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1月份,亚欧大陆为高压,因此被切断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C正确;赤道低气压带附近陆地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附近以海洋为主,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附近以陆地为主,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也小,因此,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不容易被陆地切断,A、D错误;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低气压切断,而此刻为1月份,B错误。所以选C。
14.答案:B
解析:M位于亚欧大陆,1月大陆气温低,形成高压,海洋气温较高形成低压,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M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B正确;7月份,南亚的西南季风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而M地为1月份东亚,A错误;地形、沿海洋流运动不会导致M地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C、D错误。所以选B。
15.答案:C
解析:黄赤交角增大,热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寒带范围扩大。故C正确,A、B、D错误。
16.答案:C
解析:10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全球有日出、日落现象的地区,均是日出日落方位偏南,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的高唐日出东南、日落西南,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17.答案:(1)特点:南岸以侵蚀地貌为主,河岸比较陡峭;北岸以堆积地貌为主,河岸比较平缓。成因:河流南岸为凹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北岸为凸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2)C处受流水惯性力影响,凸岸沉积;D处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左岸沉积。
(3)地质时期北岸地区地势较低,利于河流发育;北岸地区曾经形成的沉积岩被流水侵蚀并搬运到下游地带。
(4)河底的沉积木来源主要有三种可能;一是河流上游的树木经流水搬运至此沉积;二是两侧山坡的树木被山洪搬运沉积;三是古河道两岸树木被泥沙埋没。
解析:(1)根据图示材料,该河流A—B处北岸河岸平缓,沉积平原面积大、沙洲多,说明北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南岸河岸陡峭,沉积平原面积小、沙洲少,说明南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2)通常,曲折的河岸受水流惯性力影响大,平直的河岸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大。图中C处河道曲折,该处河道沙洲的形成主要是在水流惯性力下沉积而成;而D处河道平直,说明该处河道沙洲的形成主要是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左侧沉积而成,说明河流位于北半球。
(3)读图可知,该河流南岸的基岩上部有沉积岩分布,说明地质时期的北岸也可能曾有沉积岩存在。据材料信息“地质历史时期这里曾经河流广泛发育”可知,早期因南部山区地势较高,北部地势较低,流水长期侵蚀、搬运造成原位于河底及北岸地带的沉积岩消失。
(4)根据材料可知,沉积木埋藏于河道中部的淤泥中,上部有沙层覆盖,说明淤泥沉积时间早。由此推测河底的沉积木来源主要有三种可能:一是河流上游的树木经流水搬运至此沉积;二是两侧山坡的树木被山洪搬运沉积;三是古河道两岸树木被泥沙埋没。
18.答案:(1)主要源地:墨西哥湾。
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
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
(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4)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解析:(1)读图可知,龙卷风多发区位于美国中部平原,形成龙卷风的气团湿热,说明该湿热气团来自低纬度的海洋地区,而大西洋沿岸受山地阻挡,水汽难以深入美国中部,所以其主要源地是墨西哥湾。湿热气团抬升的原因,主要是受气温影响,由于气团湿热,气温高,空气受热抬升,抬升时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放热,进一步带动空气抬升。气流旋转的原因,主要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主要分析其南北纵列分布的平坦地形对气流汇聚和气流旋转速度的影响。
(3)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主要从春季气温的变化、南北温差对风速的影响、冷暖气流交汇频率等角度作答。
(4)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原因,主要从龙卷风的形态、历时长短以及危害性三个方面分析,如龙卷风形态壮观,历史短难以发现,危害性大等。
19.答案:(1)作图如下,
(2)冷锋过境,气温下降;风力加强;伴随降水(暴雨、冰雹等)。
解析:(1)由图知P、Q沿线锋面为冷锋,P点位于锋前暖气团一侧,Q点位于锋后冷气团一侧,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倾斜。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一侧运动。绘图如下:
(2)由图知P地位于冷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P地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风力加强,可能伴随暴雨、降雪、冰雹等降水现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大理新世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仙游县枫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