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22169/0-17069278286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22169/0-17069278287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22169/0-170692782875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22169/0-170692782880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22169/0-17069278288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22169/0-170692782886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22169/0-170692782889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22169/0-17069278289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评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颂”,养育中华民族,保卫中华民族,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黄河保卫中华民族,黄河激励中华民族,黄河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它凭借天险屏障,抵御了一次又一次外族的入侵,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去领会黄河的英雄气魄。
1.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体味歌词部分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重点) 2.了解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难点) 3.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重点)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现代作家、评论家。1935年创作了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著有长诗《屈原》,诗集《江汉行》,论文集《风雨文谈》等。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祖国雄奇壮丽的山川和战士们英勇抗敌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写下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对口曲》《黄水谣》 《黄河怨》《保卫黄河》 《怒吼吧!黄河》
课文是第二乐章。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
浊流( ) 狂澜( ) 山巅( ) 屏障( ) 澎湃( ) 哺育( ) 九曲连环( )
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安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指黄河的地理、自然特征(黄河有九个重大的弯)。
形容水势广阔浩大,也形容气势雄伟,规模宏大。
【澎湃】【狂澜】【屏障】【九曲连环】【浩浩荡荡】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
朗读诗歌,思考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本诗的思路)
序曲 (朗诵词)
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
提示:①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②全诗应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气势。
黄河颂光未然(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朗诵词总写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朗诵词提纲挈领地概括出黄河的“性格”,引出下面的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总领下文,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 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 “结”“奔”“劈”的重读,用动词写出了黄河汹涌澎湃的全景。且这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才能表现出黄河的气势。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啊!黄河!”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三次,把歌词主体部分从“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再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从三个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即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明了战斗的决心,反复起强调作用,表达了作者对民族精神的赞颂和对战争必胜的信心。 朗读时,要读得铿锵有力,庄严豪迈,充满了战斗的决心
1.大声朗读歌词部分,作者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的,而是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2.诗人“望”黄河的视角有哪些?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纵向展开到黄河流域的两岸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远近结合,纵横交错,构成了一幅雄浑开阔、气势磅礴、一往无前、势不可挡、坚不可摧的黄河立体画卷。
3.作者是如何赞颂黄河的?从修辞的角度品析。
比喻,将黄河比作滋养中华民族的摇篮,形象地说明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体现了作者对黄河的赞颂之情。
①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②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比喻,将黄河比作护卫中华民族的屏障。写出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
比喻,把黄河的无数支流比作黄河臂膀。这一“巨人”躯干的“千万条铁的臂膀”,表明了黄河流域的宽广。同时,联系上句“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也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势不可挡的力量。
③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4.“颂黄河”之后,作者又加了一个尾声,这一尾声有什么作用?
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回顾全文,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①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九曲连环、绵延万里;②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中华民族的摇篮、民族的屏障、激励着中华民族。
表达了作者在中华民族处于危机之时的悲壮情怀和强烈的爱国激情。
诗词借助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激发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朗诵词——黄河伟大坚强
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描写→纵向描写→横向描写
文化摇篮民族屏障哺育民族精神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第5课《黄河颂》课件pptx、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第5课《黄河颂》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黄河颂试讲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保卫着中华民族,民族屏障,一往无前,奔腾不息,刚健有力,无坚不摧,气势磅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5 黄河颂背景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黄河我国第二长河,作者简介,背景简介,读准字音,词语理解,内容理解,合作探究,写作特色,文章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