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64 Zn-65 Se-79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计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有关传统文化的解读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2.下列物质的应用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
A.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B.铁粉用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C.小苏打用作面点的膨松剂
D.“冰丝带”场馆用二氧化碳跨临界技术直冷制冰
3.“嫦娥五号”采回的月壤中含有的是一种清洁、安全的核聚变发电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聚变属于化学变化 B.的中子数为3
C.发电代替火电有利于实现碳达峰 D.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单质分子
4.拟在实验室完成一系列实验:①粗盐提纯;②利用提纯后的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纯碱;③用盐酸标准液滴定纯碱溶液以测定含量.在实验过程中,下列仪器不可能用到的是( )
A. B. C. D.
5.酒精、过氧化氢、“84”消毒液和碘酒是生活中常见的杀菌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和“84”消毒液混用会减弱消毒效果
B.酒精浓度越高,消毒能力越强
C.碘酒和加碘食盐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D.乙醇是常见的有机溶剂,可萃取溴水中的溴
6.下列有关氨气的制取、收集并验证其部分性质的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 B.B C.C D.D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热溶液洗涤试管内壁的硫黄:
B.利用稀硝酸洗去试管壁上的银镜:
C.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溶液:
D.向溶液中通入少量
8.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未生成蓝色固体,证明浓硫酸没有被还原
B.②处棉花褪色,证明具有漂白性
C.③中淡黄色粉末变白,证明具有氧化性
D.④中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被氧化
9.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肼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
B.与足量的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C.标准状况下,的原子数为
D.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为
10.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化合物与水剧烈反应,生成一种强碱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与同族,原子的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的半径: B.的最高正化合价为
C.中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11.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会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其部分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苯环上的二漞代物有2种
B.乙的分子式为
C.多巴胺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
D.甲、乙、多巴胺均属于芳香烃
12.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3.利用光伏电池与膜电解法制备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光伏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由左池向右池迁移
C.电解池中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D.电路中有电子通过时,阴极室溶液质量变化为
14.某元素的氢氧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反应为:、时,与的关系如图所示,为或浓度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②代表与的关系
B.向的溶液中加水稀释,反应的平衡逆向移动,增大
C.时,的约为.
D.时,溶液中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58分.第15~17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8~1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3题,43分)
15.(14分)研究小组以(绿色固体)、等物质为原料制备无水(紫色固体,易升华),制备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已知:有剧毒,与水反应生成两种酸性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持续通入的目的是赶走体系中原有的空气、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管的温度升到时反应生成和(光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B装置中生成的盐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反应管右端有在加热炉外,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结束后,应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 b.先停止通入,再停止加热
(6)测定样品中的含量.
称取样品溶于水配制成溶液,取所得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的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指示剂,用的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已知:、).
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如果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6.(14分)碳酸锰是制造电信器材的软磁铁氧体和制备其它锰盐的原料,用于医药、电焊条辅助原料等.工业上利用木炭还原焙烧软锰矿煤粉制备碳酸锰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软锰矿煤粉的主要成分是,还含有少量和及其氧化物等;
②还原焙烧时被还原成;
③可能用到的数据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进行步骤A操作时,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为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和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能提高步骤B中反应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步骤C中滤渣的主要成分为木炭和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D中加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中调节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溶液”宜用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替.
A. B. C. D.
(5)步骤不能用溶液代替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7.(15分)羰基硫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害虫和真菌的危害,广泛应用于农药工业.利用工厂废气中的和反应可以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①
②
③
反应.
(2)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与进行反应.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和的浓度保持不变
B.消耗的速率与生成的速率之比为
C.的值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3)在充有催化剂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设起始充入的,相同时间内测得的转化率与和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_________________(填“>”“ ②BC ③
(4)①
②c d 温度为时,为.合成的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将小于,且温度越高越小(其余每空2分)
(二)选考题(15分,请考生从所给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均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计分)
18.(1)
(2)AC
(3)①三种氧化物形成的晶体均为分子晶体,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为极性分子,为非极性分子,且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②平面三角形 ③
(4)
19.(1)
(2)(酚)羟基、羧基、醚键
(3)对甲基苯甲酸或甲基苯甲酸 取代反应
(4) 光照
(5)
(6)2 或 选项
传统文化摘要
解读
A
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
“煎炼”涉及重结晶操作
B
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天工开物》
文中“裘”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蕴含着自然界中的碳、氮循环
D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浪淘沙》
此现象与胶体性质有关
制取少量氨气
收集氨气
验证氨气溶于水呈碱性
验证氨气极易溶于水
A
B
C
D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产生血红色沉淀
稀硝酸将氧化为
B
将碘水倒人分液漏斗,加适量,振荡后静置
溶液分层,上层呈紫色
更易溶于
C
在试管中加入淀粉和溶液,加热,再加入少量新制悬浊液
无明显现象
淀粉未发生水解
D
将溶液滴入溶液中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时
1.5
6.5
4.2
8.3
沉淀完全时
3.7
9.7
7.4
9.8
氧化物
沸点
1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u-64,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四次校际联考(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