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word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word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下列说法及解释均合理的是,提纯工业级碳酸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6页.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K 39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科技、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的纯碱溶液可去除油污
B.“暖宝宝”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食品包装袋中的生石灰可防止食物被氧化
D.福岛核废水中的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有害
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的盐酸中数目为
B.1L溶液中离子总数目为
C.含138g的溶液中和总数目小于
D.1ml和3ml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的分子数目为
3.常温下,下列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B.含“84消毒液”的溶液中:、、、
C.滴入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
D.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
4.下列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 )
A.用醋酸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钙:
B.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
C.用ZnS除去废液中的:
D.用明矾作净水剂的原因:(胶体)
5.下列说法及解释均合理的是( )
6.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B.证明沉淀可以转化
C.防止水库的钢闸门腐蚀D.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7.T℃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反应速率可表示为,,其中、为速率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高温下一定能自发进行
B.a点时,
C.当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反应开始至平衡,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8.氢气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爆炸式反应生成水,主要反应机理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H·为反应的中间体
B.反应过程不可能生成
C.反应的活化能因使用催化剂而降低
D.自由基(·OH)的反应活性很强,寿命极短
9.提纯工业级碳酸钠(含少量、、、和等杂质离子)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在较高温度下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剂A为NaOH,目的是除去和
B.操作a为蒸发浓缩,冷却至室温结晶,过滤
C.检验滤液2中的和,可依次加入和
D.操作b必须在真空中加热分解
10.室温下,向10mL中逐滴加入,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由水电离出的
B.时,
C.时,
D.时,
11.中科大研究构建的宽温氢氯电池如图所示,能在―70℃~40℃范围内使用并实现多次充放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磷酸基电解液具有抗冻性
B.放电时,电子从a极经导线流向b极
C.电极具有多孔结构,能够实现气体循环使用
D.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12.室温下,向含有、的工业废水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根据坐标图回答相关问题.(图中直线表示沉淀溶解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关系,若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为与的关系
B.①、②的斜率均为―2
C.时,
D.起始浓度均为的与,加入NaOH溶液可分步沉淀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3.(12分)某兴趣小组模拟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如图所示.
(1)①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装置中X膜为______交换膜(填“阴离子”或“阳离子”),电解一段时间后,若通过2.0ml电子,理论上阴极生成气体______L.(标准状况下)
(2)通电一段时间后,为测定阴极室电解液中的NaOH浓度:量取25.00mL电解液配成250mL溶液,取配制后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酚酞试剂,用标准盐酸滴定.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
②平行滴定三次,数据如下表.
电解液中NaOH的浓度为______.
③若实验中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测定结果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无气泡,滴定后尖嘴内有气泡,则测定结果______.
14.(11分)硒和碲可用作半导体材料.从废渣(主要含Au、Ag、、等)中提取硒和碲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易与水反应生成亚硒酸;常温下的,
②
(1)为提高“酸浸”的效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
(2)“操作2”为______.
(3)“碲还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4)常温下溶液的pH______7(填“>”“<”或“=”),原因为______.
(5)“提纯”过程:将粗硒溶于足量煮沸的亚硫酸钠溶液中(杂质不与亚硫酸钠反应),趁热过滤除去固体杂质,______.
15.(15分)苯酚()为一元有机弱酸,常温下为固体,溶解度较小.某兴趣小组根据资料探究苯酚的性质.
已知:(1)25℃,,,;
(2)苯酚与的显色反应为(紫色).
Ⅰ.探究苯酚酸性强弱
(1)苯酚电离方程式为______,苯酚溶液中的数量级为______.
(2)按图组装仪器并进行实验,根据A中______及C中出现浑浊的现象,证明酸性.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Ⅱ.探究外界条件对苯酚与显色反应的影响
(3)溶液pH对显色反应的影响
往苯酚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测定溶液pH并观察颜色变化,实验记录如下表:
表中a=______,c=______,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为______(从平衡角度分析).
(4)探究阴离子对显色反应的影响
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根据实验可得出结论为______.
16.(14分)工业上通过与共转化生成合成气,助力实现“碳达峰”.其主反应
ⅰ
副反应主要有:
ⅱ
ⅲ (积碳反应)
ⅳ (积碳反应)
ⅴ (积碳反应)
Ⅰ.若只考虑主反应
(1)______.
(2)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升高温度,反应平衡常数增大
B.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C.增大浓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D.增大浓度,可以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3)不同压强下,按照投料,实验测得平衡转化率和CO平衡产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纵坐标可表示平衡转化率的为______(填“甲”或“乙”),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4)一定温度下,向恒容真空密闭容器中通入1ml和3ml,使总压为1MPa.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气体压强为原来的1.1倍.已知容器中气体的分压,用气体的分压计算得到的平衡常数称为分压平衡常数.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
Ⅱ.若考虑副反应
在100kPa、和总物质的量为2ml的条件下,温度及投料比对或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5)根据的曲线,推断表示的平衡转化率的曲线是______(填“①”或“②”).
(6)在投料比下平衡转化率850℃明显大于600℃的原因为______.
(7)为了提高合成气的产量和消除积碳,可以往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______.
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评分说明:
1.本答案供阅卷评分时使用,考生若写出其它正确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2.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中化学式错误不得分,未配平或重要条件错误扣1分,气体或沉淀符号未标扣1分,以上扣分不累计.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2.C 3.D 4.A 5.D 6.B 7.D 8.B 9.A 10.B 11.B 12.D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3.(12分)
(1)①(2分)
(说明:写成离子方程式不给分)
②阳离子(2分) 22.4(2分)
(2)①滴入最后半滴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2分)
(说明:其它都对,写“一滴”扣1分;三个得分点错或漏一个得1分,错漏两个或以上不得分)
②(2分)
(说明:5或5.00或5.000均给分,单位没写扣1分)
③偏高(1分) 偏低(1分)
14.(11分)(1)搅拌、加热、或适当增加硫酸浓度等(1分)(说明:答一点即可)
Au、Ag(2分)(说明:漏选给1分,错选不得分)
(2)过滤(1分)
(3)(2分)
(4)<(1分)
溶液的(1分),电离大于水解(1分),所以溶液(总2分)
(5)冷却析出硒(1分),再过滤、洗涤、干燥(1分)(总2分)
(说明:写“冷却”得1分;未写“冷却”,只写“过滤、洗涤、干燥”不给分)
15.(15分)
1.(1)(2分) (2分)
(2)有气泡产生(1分) (2分)
(没有沉淀号扣1分)
2.(1)32.0(或32)(1分) 2.0(或2)(1分)
溶液酸性增强,氢离子浓度增大,苯酚与的显色反应平衡逆向移动,浓度减小.(2分)
(2)(2分)
硫酸根离子对苯酚与的显色反应起抑制作用,氯离子没有明显的作用.(2分)
(说明:写对一点给1分)
16.(14分)
(1)(2分)(说明:单位未写扣1分)
(2)AC(2分)(说明:漏选给1分,错选不得分)
(3)甲(1分) (1分)
(说明:写从小到大不给分,没写“>”给1分)
(4)(2分)(说明:其他合理答案均给2分)
(5)①(2分)
(6)反应ⅰ、ⅱ的,相比于600℃,850℃平衡常数大(或反应正向进行程度大),消耗的量多:反应ⅳ的,相比于600℃,850℃平衡常数小(或反应正向进行程度小),的生成量少,温度从600℃升高到850℃过程中,温度的升高对反应ⅰ、ⅱ的影响作用大于反应iv.
(7)水蒸气(2分)
(说明:写“水”或“”或“”均给2分)
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命题意图及解析
南平市高二化学命题组
南平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0版)》为指导,试题中突出化学核心价值,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特点,精选试题情境,优化试题设问方式,突出化学关键能力的考查.试卷重点考查鲁科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全册内容,以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为载体,考点全面覆盖《化学反应原理》的核心知识点.在重点考察必备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活、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更加突出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注重学生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逻辑分析和推理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通过分析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设置针对性的考题,引领教师教学中注重知识结构化、关联化,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各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命题意图】本题紧密结合生活、科技、环境,考查盐类水解,原电池反应和金属的吸氧腐蚀及能量转化,干燥剂的使用,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等知识,体会化学的学科价值.
【解析】热的纯碱溶液因的水解程度增大,使溶液碱性增强,使油污更易水解成易溶于水的物质,故A项正确;“暖宝宝”工作原理是铁粉发生吸氧腐蚀,利用原电池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B项正确;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防止食物受潮,不可防止食物因被氧化而变质,故C项错误;过量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有害,D项正确.
【答案】C
2.【命题意图】本题是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考查根据,进行相关计算,涉及溶液中微粒间的关系,可逆反应及反应限度,物料守恒关系,电子转移数的计算.要求学生利用物质的量进行宏观物理量和微观物理量之间的换算,能从物质的量的视角定量分析化学变化.
【解析】溶液体积未知,不可计算.故A错误;1L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1ml,硝酸钾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离子总数为,溶液中水为弱电解质会微弱电离,所以离子总数大于,故B错误;质量为138g对应物质的量为1ml,根据元素守恒,,所以溶液中与数目之和小于,故C正确;在密闭容器中充入1ml和3ml发生反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充分反应后的数目小于,故D错误.
【答案】C
3.【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离子共存的掌握情况,主要涉及溶液的颜色、氧化还原反应、水电离出对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及溶液酸碱性等条件对离子共存的影响.侧重考查“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素养.
【解析】含有的溶液呈蓝色,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故A错误;“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强还原性离子,故B错误;滴入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呈酸性,、之间反应生成HClO,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由水电离出的,水的电离被抑制,溶液中可能加酸或加碱,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可以共存,故D正确.
【答案】D
4.【命题意图】本题侧重考查化学用语的正确使用,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如铅蓄电池离子方程式、沉淀转化方程式、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书写等.
【解析】醋酸为弱电解质,故应写成化学式,故A错误;铅蓄电池放电的总反应:,故B正确;ZnS除去废液中的反应:,故C正确;明矾净水的原因:(胶体),故D正确.
【答案】A
5.【命题意图】本题以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考查物质的性质,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辨析和判断的能力;引导考生关注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化学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诊断并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解析】不可用作“钡餐”,故A错误;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采用400℃~500℃的高温条件平衡逆向移动,故B错误;饱和氨盐水中通制利用的是溶解度小的性质,故C错误;体系可稳定血液pH,因此人体血液中pH相对稳定,故D正确.
【答案】D
6.【命题意图】本题以中和反应热的测定、沉淀转化、电化学腐蚀、温度对平衡的影响等重要实验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诊断并发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解析】可用于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故A正确;NaOH溶液过量,不能证明沉淀可以转化,故B错误;钢闸门作为原电池的正极,可防止水库的钢闸门腐蚀,故C正确;可用于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故D正确.
【答案】B
7.【命题意图】本题以可逆反应为载体,在知识上重点考查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速率常数的理解、化学平衡的判断等主干知识;能力上考查学生阅读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同时发展学生证据推理能力,计算能力,诊断并发展“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解析】反应可以自发进行的判据为.根据反应的,可知该反应在高温下不一定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a点时,,故B错误;当时,反应不是平衡状态,故C错误;反应开始至平衡,据图计算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则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故D正确.
【答案】D
8.【命题意图】本题以氢气和氧气的主要反应机理为载体,主要考查考生对反应机理的理解、中间体的判断、自由基的性质、催化剂对活化能的影响等具体知识;诊断并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解析】H·为反应的中间体,故A正确;反应过程结合中两个自由基·OH可能生成,故B错误;反应的活化能因使用催化剂而降低,故C正确;自由基(·OH)的反应活性很强,寿命极短,故D正确.
【答案】B
9.【命题意图】本题以提纯工业碳酸钠的工艺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方法和操作、离子的鉴别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工艺流程中获取与加工信息的能力、分析推理能力.能通过判断溶液中微粒的种类和微粒的性质及相互作用,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顺序进行鉴别.
【解析】工业级碳酸钠溶于水,杂质离子有、、、和,但离子浓度都较小.加入NaOH溶液,由于和的溶度积很小,、形成氢氧化物而沉淀去除.故A正确;根据流程图知,操作a后析出的为,在较高温度下析出,所以操作a为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故B错误;滤液2中离子中有,检验和应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入检验,过滤后,在滤液中检验,故C错误;在空气中比较稳定的,在加热时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故D错误.
【答案】A
10.【命题意图】本题以盐酸滴定氨水的过程为情境,分析加入盐酸的体积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和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引导教学中应关注滴定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的分析,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水解中电荷、物料守恒等核心知识.
【解析】时,因为由水电离出的始终等于,故A错误;时,溶液为等浓度的和,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故B正确;时,和恰好反应,生成,根据物料守恒,,故C错误;时,溶液为等浓度的和HCl,,故D错误.
11.【命题意图】本题以宽温氢氯电池为情境,主要考查学生对新型电池的构成、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涉及电化学的基本原理、二次电池的电极反应等知识,能力上考查学生在陌生情境中接受、吸收、整合和处理化学信息的能力,对已学知识融会贯通及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由题干能在―70C~40℃范围内使用,可知磷酸基电解液具有抗冻性,故A正确;放电时,属于原电池,在b极,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经外电路传到a极,故B错误;由图知气体附在电极表面上反应,实现多次充放电,故C正确;充电时,属于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式为,故D正确.
【答案】B
12.【命题意图】本题选取含有、的工业废水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后相关离子浓度关系为试题情境,综合应用宏观、微观、符号、曲线四重表征,通过图示和的表达式,转化为对数的函授表达式,理解图中直线所表示的意义.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图表和数据分析能力、变化观念于平衡思想等.
【解析】当时,,根据,使形成沉淀的更小,所以①为与的关系,故A正确;关于的表达式为,关于的表达式为,所以①、②的斜率均为―2,故B正确;的函数表达式为,根据点,可求:.的函数表达式为,根据点可求:.当时,、都已开始沉淀了,即存在两个沉淀平衡,所以,故C正确;当沉淀完全时,,此时,而,所以已开始沉淀.不能分步沉淀.D错误.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3.【命题意图】本题着重考查电解的应用和物质的定量测定方法,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和酸碱中和滴定,综合考查了电解原理、膜的判断、气体计算和滴定终点、浓度计算、误差分析等问题.着重考查学生通过观察图形获取有关感性认识和印象进行加工与吸收的能力和对基础实验操作掌握能力.本题属于基础题.
【解析】(1)①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得:
②该膜主要防止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副产物,故X膜为阳离子交换膜;在阴极生成,结合电子转移关系,可得22.4L(标准状况下).
(2)①由待测液为NaOH和酚酞为指示剂,可知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滴入最后半滴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
②(计算过程略)
③先用待测液润洗维形瓶,测定结果偏高;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无气泡,滴定后尖嘴内有气泡,测定结果偏低.
【答案】
(1)①(2分)
②阳离子(2分)22.4(2分)
(2)①滴入最后半滴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2分)
②(2分)③偏高(1分)偏低(1分)
14.【命题意图】本试题以从废渣中提取硒和碲的工业流程为情境,突出工艺流程与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的融合.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物质分离和提纯,电离和水解平衡常数计算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侧重考查学生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逻辑推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解析】
(1)搅拌、加热、适当增加硫酸浓度等答一点即可;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滤渣为Au、Ag.
(2)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为过滤.
(3)
(4)既电离又水解,电离常数,电离常数,,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
(5)利用可以对粗硒进行提纯,粗硒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反应,则粗硒提纯的方法为:将粗硒投入煮沸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待硒充分溶解后趁热过滤除去固体杂质,冷却析出硒,再过滤,洗涤、干燥将硒提纯,故答案为:冷却析出硒,再过滤,洗涤、干燥将硒提纯.
【答案】
(1)搅拌、加热、或适当增加硫酸浓度等(1分)
(说明:答一点即可)
Au、Ag(2分)
(说明:漏选给1分,错选不得分)
(2)过滤(1分)
(3)(2分)
(4)<(1分)
溶液的(1分),电离大于水解(1分),所以溶液(总2分)
(5)冷却析出硒(1分),再过滤、洗涤、干燥(1分)(总2分)
(说明:写“冷却”得1分;未写“冷却”,只写“过滤、洗涤、干燥”不给分)
15.【命题意图】本题选取探究苯酚的性质为试题情境,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原理与基本操作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诊断并发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考查弱酸的电离平衡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根据电离平衡常数计算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通过对实验装置和反应现象分析和判断酸的强弱.通过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法,分析浓度和离子的种类对平衡的影响等.
【解析】
(1)苯酚电离方程式为
,所以苯酚溶液中的数量级为.
(2)根据A中发生醋酸与碳酸钠反应,所以有气泡产生的现象,根据酸性,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控制变量,苯酚和氯化铁的浓度不变,仅改变氢离子浓度,表中,,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为溶液酸性增强,氢离子浓度增大,苯酚与的显色反应平衡逆向移动,浓度减小.
(4)
硫酸根离子对苯酚与的显色反应起抑制作用,氯离子没有明显的作用.
【答案】
(1)(2分) (2分)
(2)有气泡产生(1分) (2分)
(3)32.0(1分) 2.0(1分)
溶液酸性增强,氢离子浓度增大,苯酚与的显色反应平衡逆向移动,浓度减小.(2分)
(4)(2分)
硫酸根离子对苯酚与的显色反应起抑制作用,氯离子没有明显的作用.(2分)
(说明:写对一点给1分)
16.【命题意图】本题以与共转化生成合成气助力实现“碳达峰”为背景,在知识上考查盖斯定律的计算,外界条件对平衡常数、反应速率、平衡移动和转化率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能力上考查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运用规律、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诊断并发展“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解析】
(1)可由ii和iv两个反应相加得到,因此
(2)对于主反应,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朝吸热反应反向(正向)移动,反应平衡常数增大,故A正确;增大压强,反应平衡朝气态物质系数减小的方向(逆向)移动,故B错误;增大浓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C正确;根据提高一个反应物的量会使另一个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而自身的转化率下降,因此增大浓度,的平衡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
(3)升高温度,平衡朝吸热反应反向(正向)移动,相同压强下(寻找等压线)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根据曲线走势判断“甲”符合.
相同温度(寻找等温线)增大压强,反应平衡朝气态物质系数减小的方向(逆向)移动,平衡转化率降低,因此.
(4)解略
(5)根据的曲线(图示中□),当时,减小,平衡转化率增大,选择曲线①.
(6)在投料比下的原因为:反应ⅰ、ⅱ的,相比于600℃,850℃平衡常数大(或反应正向进行程度大),消耗的量多;反应ⅳ的,相比于600℃,850℃平衡常数小(或反应正向进行程度小),的生成量少.温度从600℃升高到850℃过程中,温度的升高对反应ⅰ、ⅱ的影响作用大于反应ⅳ,所以平衡转化率850℃明显大于600℃.
(7)为了提高合成气的产量和消除积碳,根据可以往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
【答案】
(1)(2分)(说明:单位未写扣1分)
(2)AC(2分)(说明:漏选给1分,错选不得分)
(3)甲(1分) (1分)(说明:写从小到大不给分,没写“>”给1分)
(4)(2分)(说明:其他合理答案均给2分)
(5)①(2分)
(6)反应ⅰ、ⅱ的,相比于600℃,850℃平衡常数大(或反应正向进行程度大),消耗的量多;反应ⅱ的,相比于600℃,850℃平衡常数小(或反应正向进行程度小),的生成量少,温度从600℃升高到850℃过程中,温度的升高对反应i、ii的影响作用大于反应iv.(2分)
(7)水蒸气(说明:写“水”或“”或“”均给2分)(2分)选项
说法
解释
A
可作“钡餐”
不溶于水
B
合成氨工业采用400℃~500℃的高温条件
该温度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C
侯氏制碱法:饱和氨盐水中通制
可溶于水
D
人体血液中pH相对稳定
体系可稳定血液pH
序号
待测液体积(mL)
消耗标准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5.00
0.60
25.60
2
25.00
0.20
25.10
3
25.00
0.00
25.10
V(苯酚)/mL
V(水)/mL
V(氯化铁)/mL
V(盐酸)/mL
pH
颜色
20.0
35.0
5.0
0.0
2.14
紫黑色
20.0
33.0
b
c
1.88
紫色
20.0
a
5.0
3.0
12
颜色变浅
20.0
31.0
5.0
4.0
1.40
浅紫色
20.0
29.5
5.0
5.3
1.35
几乎无色
起始浓度
0.1
0
0
变化
x
x
x
平衡浓度
0.1
x
x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文件包含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高一化学答题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文件包含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高二化学答题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下列家庭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