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1~8题为单项选择题;第9、10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如图所示,为了培养学生安全出行的意识,某校携手交警大队组织开展了“安全才会快乐”的户外交警体验活动。体验者——中学生探探对有关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交通指示灯距离地面的距离约为3dm
B.绿灯熄灭后黄灯每次亮起的时间约为10s
C.探探的质量约为50kg
D.汽车鸣笛声音的强弱等级约为20dB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阐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轻舟B.江陵C.两岸D.白帝城
3.小丽看书时把书放得很近才能看清书本上的内容,而她的爷爷看报时,总是把报纸放得离眼晴很远,小丽的爷爷和小丽的眼睛应分别戴什么透镜制成的眼镜才能矫正视力( )
A.都是凸透镜B.都是凹透镜
C.凹透镜和凸透镜D.凸透镜和凹透镜
4.噪声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2023年8月,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公开征求《贵州省“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加快解决人们关心的突出噪声污染问题。下列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C.公路两侧安装隔音板D.小区内禁止鸣笛
5.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鸡蛋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许多小水珠,下列二十四节气中的现象与小水珠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冰雪消融B.露珠晶莹
C.霜挂枝头D.千里冰封
6.日出东方,万物光明;林间疏影,潭影映人。该句中“潭影映人”是一种光学现象,下列光现象与其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月食形成B.雨后彩虹
C.水球成像D.水中倒影
7.下列诗句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怕得鱼惊不应人”中怕鱼惊是因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B.“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根据音调辨别出来的
C.“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夜半钟声到客船”中诗人听到的钟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8.关于密度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航天飞机用密度较大的新材料制造,可以减小质量
B.拍摄电影中山石滚落砸伤人的镜头,为了减小质量,常选用密度很小的泡沫塑料做道具
C.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大的缘故
D.气体会因受热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所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站立逃离比贴近地面爬行更好
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辆遥控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出发运动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经过5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长
C.经过10s,甲、乙两车相遇
D.在0~5s的时间内,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小
10.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的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的体积为60cm3时,液体的质量为80g
B.由图象可知,液体的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C.由图象可知,液体的密度随其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D.此液体的密度为0.8g/cm3
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11.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市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来自亚洲45个国家(地区)代表团的运动员齐聚杭州。开幕式上来自全球的亚运数字火炬手,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同频共振,共同点燃亚运主火炬塔,现场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雷鸣般”说明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大。
12.科技人员发明了一种果蔬脱水新方法——升华脱水法。其原理很简单:先将水果蔬菜冷冻,使其中的水结冰,然后再放进低压的环境中,冰就吸收热量,直接从固态变成 态。
13.夜晚,汽车灯光照到自行车尾灯,自行车尾灯看起来很亮。尾灯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看起来很亮是因为光发生了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14.甲、乙两车沿平直的公路通过相同的路程。甲车在前半段路程和后半段路程分别以40km/ℎ和50km/ℎ的速度行驶;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和后半段时间分别以40km/ℎ和50km/ℎ的速度行驶,则甲、乙两车在整个路段中的平均速度v甲 (选填“>”“=”或“<”)v乙。
15.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是240g、64g,体积分别是50cm3、8cm3,其中只有一个是实心的,则实心球是 球。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6.如图所示,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前,A、B为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光线,请通过作图确定点光源S和它的像S′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17.请在图中作出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的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18.如图甲所示,公路上的超声波测速仪是利用超声波测定汽车位置和速度的仪器。如图乙所示是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请在图丙中作出该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
甲 乙 丙
四、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9.如图所示,铅笔斜插入盛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请用所学的光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从侧面看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什么现象?
(2)为什么水中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上的部分要粗一些?
20.如图所示的冰杯,杯壁由两层塑料制成,隔层中密封着冷冻液(含有大量的水),冷冻液未装满隔层(通常为杯子的三分之二),使用时将空杯子倒置放在冰箱冷冻室,使冷冻液凝固成冰,取出冰杯后往杯中倒入要喝的饮料,过一会,就可以享用凉爽的“冷饮”,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使用冰杯可以喝到凉爽的“冷饮”?
(2)为什么设计时不能将冰杯隔层内的冷冻液装满?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妙妙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甲 乙 丙
(1)甲图中的错误操作会使温度计的示数偏 (选填“大”或“小”)。
(2)由表格数据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3)纠正图甲中的错误后,继续实验。当水温上升到88℃时,妙妙开始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从下表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
(4)水沸腾前的情况是图乙中的 (选填“A”或“B”)。
(5)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水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丙中的图线a所示,但是小组讨论认为实验时间太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小妍采用了减少水的质量的方法,则水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象可能是图丙中的图线 ;而同组的小王则采用提高水的初温的方法,则水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象可能是图丙中的图线 。(均选填“b”“c”或“d”)
2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甲 乙 丙
(1)小明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但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 (选填“也可能”或“不可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但是小华认为必须让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才有利于多次实验,小华的理由是 。
(2)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华同学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小明通过实验测量并绘制出物距u和像距v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也得到了该凸透镜的焦距。请说明小明得到焦距的理论依据是 。
(3)当蜡烛放在图丙位置,调节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工作的。
(4)完成(3)中实验后,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为了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23.某学习小组在做“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甲 乙 丙
(1)如图甲所示,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中央,接下来应该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再次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2)正确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3)放入小石块前后量筒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4)另一实验小组在实验时先测量了小石块的体积,接着测量了它的质量,这样会导致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
(5)用量简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 。若小夏在图丙A中读数正确,在图丙B中读数时视线俯视,则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及过程或文字说明,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
24.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乙所示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在某高速公路上以如图甲所示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后到达收费站,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s1=60m处开始减速,经t1=5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边界,然后再以5m/s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通过的路程长s2=25m。不计车长。求:
(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路程;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
(3)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25.小夏从超市里买了一瓶酸奶,他观察到瓶上标注的酸奶净含量为230g,为测量酸奶的密度,小夏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请回答下列问题:
(1)喝掉部分酸奶后,瓶中剩余酸奶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求所补的水的质量;
(3)求酸奶的密度;
(4)求整瓶酸奶的体积为多少毫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A.交通指示灯距离地面的距离约为3m,故A错误;
B.绿灯熄灭后黄灯每次亮起的时间约为50s,故B错误;
C.探探的质量约为50kg,故C正确;
D.汽车鸣笛声音的强弱等级约为70dB,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对长度、时间、质量等的认识判断即可。
2.【答案】A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 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 则人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因为人相对轻舟的位置不变,所以选择的参照物为轻舟。
故选A。
【分析】如果物体是运动的,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断改变;如果物体是静止的,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
3.【答案】D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 小丽看书时把书放得很近才能看清书本上的内容, 则她患近视眼,应该用凹透镜矫正。 她的爷爷看报时,总是把报纸放得离眼晴很远, 则爷爷患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分析】根据描述分析成像特点,进而确定眼镜的透镜种类即可。
4.【答案】C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
B.工人戴防噪声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合题意;
C.公路两侧安装隔音板,属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小区内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分析判断。
5.【答案】B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A.冰雪消融时,从固态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故A不合题意;
B.露珠晶莹,即水蒸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
C.霜挂枝头 ,即水蒸气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故C不合题意;
D.千里冰封,即水从液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固现象,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6.【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月食形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合题意;
B.雨后彩虹,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合题意;
C.水球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合题意;
D.水中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描述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7.【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
【解析】【解答】A.“怕得鱼惊不应人”中怕鱼惊是因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故A正确;
B.“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根据音色辨别出来的,故B错误;
C.“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夜半钟声到客船”中诗人听到的钟声是钟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气体和液体,都能传播声音;
B.声音的特点叫音色;
C.声音的利用:①声音传递信息;②声音传递能量;
D.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8.【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m=ρV可知,航天飞机用密度较小的新材料制造,可以减小质量,故A错误;
B.拍摄电影中山石滚落砸伤人的镜头,为了减小质量,根据ρ=mV可知,选用密度很小的泡沫塑料做道具,故B正确;
C.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即体检变大,根据ρ=mV可知,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小的缘故,故C错误;
D.气体会因受热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所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则人贴近地面爬行更好,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B.根据m=ρV分析判断;
C.根据ρ=mV判断;
D.根据火灾时的急救方法判断。
9.【答案】C,D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甲的图像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那么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在一段时间内路程保持不变,即为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经过5s,甲通过的距离为10m,乙通过的距离为15m,则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小,故B错误;
C.经过10s时,甲和乙的图像相交,即二车相遇,故C正确;
D.0~5s内甲的路程小于乙的路程,根据v=st可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D正确。
故选CD。
【分析】A.根据图像的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B.根据图片确定5s时二者通过的路程,然后进行比较;
C.图像相交的位置就是二者相遇的位置;
D.根据v=st比较二者速度大小。
10.【答案】B,D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D.根据图像可知,当液体的体积为0时,液体的质量为零,此时总质量为40g,则量杯的质量为40g。那么液体的质量为:m=m总-m杯=60g-40g=20g,则液体的密度为:ρ=mV=20g25cm3=0.8g/cm3,故D正确;
A.液体的质量为:m'=ρV'=0.8g/cm3×60cm3=48g,故A错误;
B.根据m=ρV可知,液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B正确;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体积大小无关,故C错误。
故选BD。
【分析】D.当液体的体积为0时,液体的质量为零,则此时总质量就是量杯的质量。根据m=m总-m杯计算液体的质量,再根据ρ=mV计算液体的体积。
A.首先根据m'=ρV'计算液体的质量;
B.根据m=ρV分析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数量关系;
C.根据密度的性质判断。
11.【答案】响度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现场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雷鸣般”说明声音很大,即响度大。
【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
12.【答案】气
【知识点】升华及升华吸热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冰吸热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发生升华现象,从而变成水蒸气实现脱水。
【分析】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13.【答案】不是;镜面
【知识点】光与光源;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解答】(1)自行车的尾灯不能自己发光,不是光源;
(2)尾灯看起来很亮是因为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分析】(1)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光滑平整的表面上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集中在一定范围,看起来非常明亮;光在粗糙不平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虽然不够明亮,但是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
14.【答案】<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设前后半段路程都为s,
甲车在整个路段的平均速v甲=s甲t甲=2ssv1+sv2=2v1v2v1+v2=2×40km/ℎ×50km/ℎ40km/ℎ+50km/ℎ≈44.4km/ℎ,
设前后半段时间都为t,乙车在整个路段中的平均速度:v乙=s乙t乙=v1t+v2t2t=v1+v22t=40km/ℎ+50km/ℎ2=45km/ℎ,
综上可知v甲<v乙。
【分析】将前后两段路程相加得到总路程,将前后两段时间相加得到总时间,最后根据v=st计算整个路段中的平均速度。
15.【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A的密度为:ρA=mAVA=240g50cm3=4.8g/cm3;
B的密度为:ρB=mBVB=64g8cm3=8g/cm3;
比较可知,B的密度大,是实心球。
【分析】根据公式ρ=mV分别计算两个球的密度,密度大的为实心球。
16.【答案】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首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它们的交点为像点,再通过像点作镜面的垂线,然后根据“物像等距”在镜面上方找到对应的发光点即可,如下图所示:
【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所有反射光线的交点,据此确定像点的位置,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距”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17.【答案】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首先通过入射点,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完成作图。
18.【答案】
【知识点】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根据左图可知,该车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那么它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st=90m3s=30m/s。由此可知,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应该是一条通过30m/s的水平线,如下图所示:
【分析】根据图像确定汽车的速度变化规律,然后在另一个图像中完成作图即可。
19.【答案】(1)铅笔斜插入盛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时,从侧面看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2)因为盛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具有放大镜的功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水中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上的部分要粗一些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2)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为凸透镜,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据此分析解答。
20.【答案】(1)使用冰杯时,冰熔化成水会吸热,使饮料的温度下降,故使用冰杯可以喝到凉爽的“冷饮”。
(2)冰杯隔层内的冷冻液(含有大量的水)凝固成冰时,质量不变,但体积会变大,如果冰杯隔层内的冷冻液装满,会胀破杯子。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而熔化需要吸热;
(2)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质量相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会膨胀,据此分析解答。
21.【答案】(1)大
(2)水银
(3)99
(4)B
(5)b;c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温度计的液泡接触烧杯底部。由于烧杯底部与酒精灯火焰接触,因此温度会高于水的温度,那么温度计的示数会偏大。
(2)水的沸点为100℃,恰好在水银的沸点和凝固点之间,则测温物质为水银。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水保持不变的温度为99℃,则水的沸点为99℃;
(4)水沸腾前气泡上升时体积逐渐变小,故选B;
(5)①当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根据Q=cm△t可知,水的质量越小,则升温越快,因此图像的倾斜角度越大,故选b;
②当提高水的初温时,相同时间内水升高的温度相同,即图像倾斜角度与a相同,只是初温较高,故选c。
【分析】(1)根据酒精灯火焰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分析;
(2)液体温度计的测温范围就是液体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将水的沸点与表格数据进行比较即可;
(3)水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沸点;
(4)水沸腾时,容器底部产生的气泡升高时不断变大;水沸腾前,容器底部产生的气泡升高时不断减小。
(5)根据描述分析水的初温、末温和升温快慢之间的大小关系即可。
22.【答案】(1)也可能;物距改变后,像不一定还成在光屏的中央
(2)10.0;根据u=v=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缩小;照相机
(4)远离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小明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但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也可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但是小华认为必须让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才有利于多次实验,小华的理由是:物距改变后,像不一定还成在光屏的中央。
(2)根据甲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f=30cm-20cm=10cm。小明得到焦距的理论依据是:根据u=v=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根据丙图可知,像距小于物距,则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
(4) 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 此时物距减小。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此时像距变大,即光屏应该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分析】(1)当蜡烛火焰的中心偏下,而光屏的中心偏上,且三者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时,此时像也能成在光屏中央。但是一旦蜡烛改变位置,三者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像就不能成在光屏中央。
(2)凸透镜的焦距是从光心到焦点之间的距离。根据凸透镜成等大实像的条件分析解答;
(3)比较相距和物距的大小,从而确定成像特点和应用;
(4)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分析解答。
23.【答案】(1)右
(2)62.4
(3)2.6×103
(4)大
(5)相平;偏小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游码归零后右盘翘起,即右盘轻,那么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节;
(2)根据乙图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游码的质量为2.4g,因此石块质量为:m=50g+10g+2.4g=62.4g;
(3)根据丙图可知,石块的体积V=84cm3-60cm3=24cm3,则石块的密度为:ρ=mV=62.4g24cm3=2.6g/cm3=2.6×103kg/m3;
(4) 另一实验小组在实验时先测量了小石块的体积,接着测量了它的质量,会导致石块带出水使其质量偏大,那么这样会导致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
(5)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相平。若小夏在图丙A中读数正确,在图丙B中读数时视线俯视, 会导致此时读数V1偏大,根据V=V1-V2可知,会导致测出石块的体积偏大,而测出石块的密度偏小。
【分析】(1)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
(2)根据乙图确定游码的质量,然后与砝码相加即可;
(3)前后两个量筒的示数只差就是石块的体积,根据ρ=mV计算石块的密度即可。
(4)注意石块带出水对质量的影响即可;
(5)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解答。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解答。
24.【答案】(1)解: 如图甲所示,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90km/ℎ,所用时间t=10min=16ℎ,
由v=st可得,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路程:s=vt=90km/ℎ×16ℎ=15km
(2)解: 由v=st可得,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s2v2−25m5m/s=5s
(3)解: 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通过的路程:s总=s1+s2=60m+25m=85m
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ETC收费岛的时间:t总=t1+t2=5s+5s=10s
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平=s总t总=85m10s=8.5m/s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汽车的速度,然后根据s=vt计算汽车到达收费站前行驶的路程;
(2)根据公式 t2=s2v2 计算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
(3)将两段路程相加得到总路程,将两段时间相加得到总时间,最后根据 v平=s总t总 计算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收费岛的时间。
25.【答案】(1)不变
(2)解:由步骤②③可得,所补的水的质量:m水=m3−m2=227.3g−151.3g=76g
(3)解: 由ρ=mV可得喝掉酸奶的体积(等于所补的水的体积):V=V水=m水ρ水=76g1.0g/cm3=76cm3
由步骤①②可得,喝掉酸奶的质量:m=m1−m2=238.7g−151.3g=87.4g
酸奶的密度:ρ=mV=87.4g76cm3=1.15g/cm3=1.15×103kg/m3
(4)解:由瓶上标注的净含量可知,瓶中酸奶的总质量:m总=230g
则整瓶酸奶的体积:V总=m总ρ=230g1.15g/cm3=200cm3=200mL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喝掉部分酸奶后,瓶中剩余酸奶的物质种类不变,因此酸奶的密度不变。
【分析】(1)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不随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2)补水的质量等于加水前后酸奶和酸奶瓶的总质量之差;
(3)喝掉酸奶的体积等于补水的体积,即 V=V水=m水ρ水 ,根据 m=m1−m2 计算喝掉酸奶的质量,最后根据 ρ=mV 计算酸奶的密度;
(4)根据描述确定瓶中酸奶的净含量,然后根据 V总=m总ρ 计算酸奶的体积。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88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测量步骤
①测量整瓶酸奶的质量m1/g
②喝掉部分酸奶后测量剩余酸奶和酸奶瓶的总质量m2/g
③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齐相同体积后测量酸奶与纯净水的混合物和酸奶瓶的总质量m3/g
数据
238.7
151.3
227.3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监测八年级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监测八年级物理试卷,共4页。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第一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南明第一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作图,实验探究,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