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考点解读训练(原卷版+解析)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一课一练,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概念,化肥的用途,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典例分析+变式训练
考点1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1、概念:用矿物、空气、水作原料,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2、化肥的用途
3、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C、H、O、N、P、K、Ca、Mg等,其中N、P、K需要量大而土壤中又缺乏,因此氮肥、钾肥和磷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含这三种元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是复合肥料。
4、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把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
【典例1-1】“大树输液”是一种新型园林处理技术,可为大树补充营养,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下表是某大树营养液的部分标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镁、硼、铁等元素在营养液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B.KNO3是一种复合肥
C.KH2PO4能增强大树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虫害能力
D.NH4Cl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典例1-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对粮食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ClB.NH4NO3C.KNO3D.Ca(H2PO4)2
【典例1-3】化学与生活、科技息息相关。请填写下列空格。
(1)选择下列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字母)。
A.硝酸钾 B.氯化钠 C.干冰 D.活性炭
属于复合肥料的物质是 ,用于自来水净水的物质是 。
(2)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
(答一点)。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变式1-1】下列物质中,能用作磷肥的是( )
A.K2SO4B.CO(NH2)2C.NH4NO3D.Ca(H2PO4)2
【变式1-2】某农技站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NH4NO3、NH4H2PO4、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 )
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料
【变式1-3】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
(1)能源化学——使用新能源的汽车可节约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农业化学——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属于 (填“氮”、“磷”或“钾”)肥。
(3)材料化学——合金是生活中最常用的化学材料,它属于 (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变式1-4】2020年,凉山州1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2072个贫困村脱贫,105.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业是支撑凉山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请用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帮助凉山人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
(1)在施肥时,应多选择KNO3这类含有两种或三种营养元素的 (填化肥种类)以提高肥效。
(2)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是因为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气体物质 (填化学式)逸散到空气中,降低肥效。
考点2 化肥的鉴别、检验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一、化肥的鉴别:
1、初步区分常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2、区分常见的氮肥
(1)常见氮肥
尿素CO(NH2)2 氨水NH3·H2O 碳酸氢铵NH4HCO3 硝酸铵NH4NO3
碳酸铵(NH4)2CO3 氯化铵NH4Cl 硫酸铵(NH4)2SO4
(2)常用方法
①氮肥中的氨水呈液态,有氨味,直接观察。
②碳酸氢铵常温下会分解,有强烈的氨味,直接鉴别。NH4HCO3 = NH3↑ + H2O + CO2↑
③铵态氮肥中含有NH4+,与OH-混合反应,生成氨气和水。NH4+ + OH- = NH3↑ + H2O
尿素[CO(NH2)2]中没有NH4+,不是铵盐,与熟石灰等碱混合不产生氨气。
(NH4)2SO4+ Ca(OH)2 = CaSO4 + 2NH3↑ + 2H2O 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 2H2O
2NH4NO3 + Ca(OH)2 = Ca(NO3)2+ 2NH3↑ + 2H2O
氨态氮肥的鉴别选择和阴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药品
(NH4)2SO4+ Ba(NO3)2 =BaSO4↓ + 2NH3NO3 NH4Cl + AgNO3= AgCl↓ + NH3NO3
二、铵态氮肥的检验: 铵盐 + 碱 → 新盐 + 氨气 + 水
注意:氨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如熟石灰、草木灰等,会发生反应生成氨气,损失肥效。
三、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1、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土壤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
(1)化肥中常含有一些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施入土壤后形成潜在的土壤污染;
(2)化肥在施用过程中因某些成分的积累、流失或变化,引起土壤酸化(或盐碱化、或板结、或沙化水土流失加重)、水域氮和磷含量升高(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如赤潮和水华)、氮化物和硫化物气体(如一氧化二氮、氨气和硫化氢等)排放等,造成土壤退化和水、大气的污染;
(3)氮肥的不合理使用,使之下渗到地下水中,造成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直接影响地下水水质及农产品食用安全;甚至威胁人体健康;例如,使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增加,过量的硝酸盐在人体内转化为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现在,许多叶菜类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都已超标,有的超标还比较严重,这对人体健康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潜在威胁。
2、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带来的危害: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等。
3、要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他们的利用率,并注意减少危害。
【典例2-1】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向面包片滴加KI溶液,面包片呈蓝色
B.氢氧化铜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向氯化铵固体中加入熟石灰,研磨,产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典例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环境保护。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不用化肥农药,防止土壤酸化板结B.回收废旧电池,防止重金属污染
C.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大气环境污染 D.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典例2-3】在硝酸钾、硫酸铵、磷酸钙、尿素几种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写化学式,下同) ,可以利用简单物理方法与其他几种化肥区分开的是 。
【典例2-4】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图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 ;B ;C 。
(2)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
(3)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 (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4)写出操作Ⅱ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变式2-1】取下列化肥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硫酸铵B.碳酸钾C.氯化钾D.磷酸钙
【变式2-2】化学物质通常都有其“功”与“过”,以下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 )
A.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但也会造成酸雨
B.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但也会造成污染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但也会使食品变质
D.铁生锈可用于食品防腐但也会造成钢材损失
【变式2-3】关于实验现象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带火星木条复燃。
(2)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固体消失。
(3)镁带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冒白烟。
(4)点燃含氯塑料: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
(5)向氢氧化镁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变式2-4】现有A、B、C、D四种氮肥,分别是氯化铵、硝酸铵、硫酸铵、尿素[CO(NH2)2]中的某一种,某同学对这四种氮肥进行了如图所示的鉴别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化肥的化学式A ,B ,C ,D 。
(2)根据此鉴别过程,可知铵态氮肥 不能 (填“能”或“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
(3)写出过程②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③的化学方程式 。
(4)尿素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百分数中保留一位小数)。
课堂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2022•闵行区二模)草木灰的有效成分是K2CO3,K2CO3属于( )
A.钾肥B.磷肥C.氮肥D.复合肥
2.(2023•罗湖区校级模拟)在水稻长稻穗的时候,为了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分,促进穗粒增多,籽粒饱满,需要对农作物施加的肥料是( )
A.尿素B.碳铵C.过磷酸钙D.草木灰
3.(2020•右江区二模)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KNO3是一种复合肥
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磷肥能增强植物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4.(2022•沙坪坝区校级模拟)尿素【CO(NH2)2】是常用的氮肥,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尿素和磷矿粉仅从外观不能区别开B.尿素与氯化铵可加工配制成复合肥
C.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尿素等氮肥 D.尿素和草木灰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
5.(2022•禄劝县二模)下面是某同学学习笔记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
C.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6.(2022春•雁峰区期中)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在空气中铝比铁更容易被锈蚀
C.铵盐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所以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的一定是铵盐
D.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7.(2022•毕节市)“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关于碳酸铵、氯化铵、硫酸钾和磷矿粉四种化肥鉴别的方案及结论,错误的是( )
A.通过直接观察固体颜色就可以鉴别出磷矿粉
B.取样溶解后加入硝酸钡溶液能鉴别出硫酸钾
C.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有两种化肥能闻到氨味
D.只用氢氧化钡溶液可将前三种化肥鉴别出来
二、填空题。
8.(2022•长安区模拟)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人类关系密切。
(1)生活中,可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水中异味。
(2)洗洁精能去除油污,主要发生了 现象。
(3)向农田中施加硝酸铵肥料时,不能和 性物质混合施用。
(4)铝的抗腐蚀性优于铁,其原因是
。
(5)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对应的灭火原理是 。
9.(2022•湘潭县校级模拟)请回答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1)长期饮用硬水对健康不利,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2)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即可灭火,其原理是 。
(3)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植物油时,洗洁精使植物油分散在水中,且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便于洗涤。这种现象称为 。
(4)三月欣赏金黄色的油菜花,闻着油菜花的清香心旷神怡,种油菜花可以施用尿素[CO(NH)2],尿素属于 (选填“氮肥”“钾肥”“磷肥”或“复合肥”)。
10.(2023•裕华区校级一模)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石墨②淀粉③硝酸钾④氯化钠⑤硫酸铜⑥碳酸氢钠⑦硫酸⑧明矾,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2)俗称小苏打的是 ;
(3)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
(4)大米中富含的糖类物质是 ;
(5)可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
(6)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
(7)可用做净水剂的是 ;
(8)可填充蓄电池的是 。
11.(2022•莆田模拟)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用图的“氮果树”回答问题。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最多的是 (填“果实”中的物质,下同),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是 。
(2)按照图中氮元素化合价变化规律,“空白果”处表示的物质可以是 (填标号)。
A.NH B.HNO3 C.NO D.NaNO2
(3)农业上,KNO3可用作化肥,所含主要的营养元素是 ;加入 研磨区分KNO3和NH4Cl。
三、实验探究题。
12.(2022•金凤区模拟)一天,小明的父亲说,地里的庄稼要施用氮肥了。于是小明和父亲到县城农资站。农资站售卖的氮肥有两种,碳酸氢铵(NH4HCO3)和尿素[CO(NH2)2]。父亲正为难如何选择时,小明说,今天的天气闷热,碳酸氢铵受热容易分解,回家路上会有损失;还有,咱这儿的土壤普遍呈碱性,适合施用尿素。建议父亲购买尿素。
(1)碳酸氢铵和尿素,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
(2)碳酸氢铵受热容易分解,反应有氨气(NH3)生成。根据碳酸氢铵的组成,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下面的对照实验可以证明,小明的建议是正确的。
13.(2022•天河区校级一模)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几位同学假期到水肥一体示范农场参加劳动实践,带回三种(氯化铵、碳酸铵和尿素)失去标签的氮肥样品进行鉴别实验,三种样品分别标号为1、2、3。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出三种肥料?
【查阅资料】①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②AgCl不溶于稀硝酸。
【实验探究】
【交流讨论】
有同学提出,甲同学的实验操作其实还可以更简单些,你认为更简单的操作是
。
【拓展思考】
乙同学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现象如图,试判断,长期施用 (填名称)氮肥土壤容易酸化。往变蓝的(NH4)2CO3溶液滴加 (填序号)溶液会渐变红。
A.K2SO4 B.NaCl C.CaCl2 D.Na2CO3
四、计算题。
14.(2022•嘉兴)开春以来,为提高水稻产量,某农场积极做好科学施肥、精准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1)水稻不同生长期需要不同的肥料。如在水稻抽穗、开花时期,为促进穗数增多、籽粒饱满,需要多施磷肥。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
A.碳酸钾(K2CO3) B.尿素[CO(NH2)2] C.磷酸二氨钙[Ca(H2PO4)2]
(2)氮肥能促进水稻幼苗生长。一百亩水稻需要施3950千克碳酸氢铵(NH4HCO3),这些碳酸氢铵用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来合成,需要氨气(NH3)多少千克?
(3)井冈霉素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常用药。要为一百亩水稻喷洒该农药,需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01%的药液7500千克,应购买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井冈霉素药液多少千克?
15.(2022•南浔区模拟)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是一种常见的肥料。烧制草木灰是我国传统农耕方式,但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为护卫蓝天白云,我市明令禁止露天烧制草木灰。
(1)从化学肥料分类角度分析,草木灰属于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
(2)碳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3)在农业中,若将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物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写出混合物制“黑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
五.解答题。
16.(2022•宜昌)参加社会实践,提升科学素养。
(1)家务劳动。做凉拌皮蛋时,放入适量的食醋,主要目的是除去皮蛋中含有的 (填“酸”或“碱”)性物质。餐后利用洗涤剂的 作用清洗餐具油污。
(2)疫情防控。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病毒的传播,其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测量体温时,水银温度计的汞柱随温度的升高而变长,其微观原因是
。
(3)研学实践。走进农田,给果树施化肥,该化肥是一种灰白色粉末,可能属于 肥(填“氮”“磷”或“钾”)。步入工厂,用除锈剂(主要成分是稀盐酸)给铁螺钉除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践感悟。物质的 决定用途,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7.(2022•随州)中国古代很多发明创造、科技成就与化学工艺有关。
(1)随州被誉为“中国编钟之乡”,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如图)造型精美、音律精准、雄伟壮观。先秦《考工记》中有关青铜钟鼎成分记载:“六分其金(“金”指铜)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由此可知,青铜编钟的主要成分是铜与 的合金。
(2)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烧铁器淬于胆矾水(硫酸铜溶液)中,即成铜色也”。这种湿法炼铜是水法冶金技术的起源,世界上以我国最早。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稻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天工开物》还记载适宜稻种的农事:“勤农粪田,多方以助之……石灰淹苗足(改良土壤)……”。
①为促进稻谷生长,需追加肥料。下列属于农家肥的是 (选填序号)。
A.草木灰 B.尿素[CO(NH2)2] C.磷酸二氢铵
②现代农业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计算7.4kg熟石灰能中和土壤中酸性物质(视为硫酸)的质量为 kg。
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肥料
常
见
的
肥
料
= 1 \* GB3 ①尿素CO(NH2)2
= 2 \* GB3 ②氨水NH3·H2O
= 3 \* GB3 ③铵盐,如:
碳酸氢铵NH4HCO3
硝酸铵NH4NO3
碳酸铵(NH4)2CO3
氯化铵NH4Cl
硫酸铵(NH4)2SO4
= 1 \* GB3 ①磷矿粉:Ca3(PO4)2 = 2 \* GB3 ②过磷酸钙(普钙):Ca3(H2PO4)2 、CaSO4
= 3 \* GB3 ③钙镁磷肥:
Ca3(PO4)2、Mg3(PO4)2
= 4 \* GB3 ④重过磷酸钙(重钙):Ca3(H2PO4)2
硫酸钾K2SO4
氯化钾KCl
碳酸钾K2SO4
(草木灰主要成分)
= 1 \* GB3 ①磷酸二氢铵 :
NH4H2PO4
= 2 \* GB3 ②磷酸氢二铵:
(NH4)2HPO4
= 3 \* GB3 ③磷酸二氢钾:KH2PO4
= 4 \* GB3 ④硝酸钾:KNO3
作用
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促进作物生长,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穗多粒满。
促进作物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能同时均匀地供给农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成分高。
xx大树营养液
成分:天然BR,维生素C(C6H8O6),KNO3,
KH2PO4,NH4Cl,镁、硼、铁等微量元素
鉴别方法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将被检验的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将被检验的样品装入管,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检验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体;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少量碳酸氢铵和尿素,依次与具有碱性的少量
混合,在研钵里研磨。
碳酸氢铵的现象是有
的气体产生而尿素没有。
碳酸氢铵与碱性物质接触,能生成氨气,氨气会脱离土壤,降低肥力。而尿素则不会这样。所以小明的建议正确。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和结论
(1)甲同学各取少量样品于研钵中,加入熟石灰,研磨
2号氮肥是尿素
(2)另取少量1号和3号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加入 溶液。
1号和3号都出现白色沉淀
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
(3)过滤得步骤(2)产生的沉淀,分别滴加过量稀硝酸
1号沉淀不溶解,3号沉淀溶解并有气泡。
1号氮肥是 。
11.2 化学肥料(解析版)
考点直击
典例分析+变式训练
考点1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1、概念:用矿物、空气、水作原料,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2、化肥的用途
3、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C、H、O、N、P、K、Ca、Mg等,其中N、P、K需要量大而土壤中又缺乏,因此氮肥、钾肥和磷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含这三种元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是复合肥料。
4、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把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
【典例1-1】“大树输液”是一种新型园林处理技术,可为大树补充营养,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下表是某大树营养液的部分标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镁、硼、铁等元素在营养液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B.KNO3是一种复合肥
C.KH2PO4能增强大树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虫害能力
D.NH4Cl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答案】A。
【解答】解:A、“大树输液”需要被树直接吸收,镁、硼、铁如果以单质存在,是不能被直接吸收的,镁、硼、铁等元素在营养液中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故A说法错误;
B、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B说法正确;
C、磷肥能抗寒、抗旱,钾肥抗病虫害,KH2PO4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所以能增强大树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虫害能力,故C说法正确;
D、NH4Cl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否则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典例1-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对粮食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ClB.NH4NO3C.KNO3D.Ca(H2PO4)2
【答案】C。
【解答】解:A、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C、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典例1-3】化学与生活、科技息息相关。请填写下列空格。
(1)选择下列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字母)。
A.硝酸钾 B.氯化钠 C.干冰 D.活性炭
属于复合肥料的物质是 A ,用于自来水净水的物质是 D 。
(2)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 氢氧化镁受热分解会生成氧化镁和水蒸气,吸热降温,同时氧化镁能够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答一点)。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H)2MgO+H2O↑ 。
【答案】(1)A;D;(2)氢氧化镁受热分解会生成氧化镁和水,吸热降温,同时氧化镁能够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Mg(OH)2MgO+H2O↑。
【解答】解:(1)植物所需的元素主要为氮元素、钾元素、磷元素,硝酸钾的元素组成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故选: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常用作自来水净水过程中的吸附剂,故选:D;
故答案为:A;D;
(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氢氧化镁受热分解会生成氧化镁和水,吸热降温,同时氧化镁能够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起到灭火的作用,氢氧化镁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
故答案为:氢氧化镁受热分解会生成氧化镁和水,吸热降温,同时氧化镁能够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Mg(OH)2MgO+H2O↑。
【变式1-1】下列物质中,能用作磷肥的是( )
A.K2SO4B.CO(NH2)2C.NH4NO3D.Ca(H2PO4)2
【答案】D。
【解答】解:A、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C、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变式1-2】某农技站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NH4NO3、NH4H2PO4、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 )
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料
【答案】C。
【解答】解:NH4NO3中含有氮元素是氮肥、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是复合肥,也是磷肥和氮肥、CO(NH2)2中含有氮元素是氮肥,还缺少的是钾肥。
故选:C。
【变式1-3】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
(1)能源化学——使用新能源的汽车可节约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天然气 。
(2)农业化学——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属于 钾 (填“氮”、“磷”或“钾”)肥。
(3)材料化学——合金是生活中最常用的化学材料,它属于 金属 (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答案】(1)天然气。(2)钾。(3)金属。
【解答】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石油。故答案为:天然气。
(2)草木灰中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是一种钾肥。故答案为:钾。
(3)合金是生活中最常用的化学材料,它属于金属材料,故答案为:金属。
【变式1-4】2020年,凉山州1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2072个贫困村脱贫,105.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业是支撑凉山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请用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帮助凉山人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
(1)在施肥时,应多选择KNO3这类含有两种或三种营养元素的 复合肥 (填化肥种类)以提高肥效。
(2)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是因为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气体物质 NH3 (填化学式)逸散到空气中,降低肥效。
【答案】(1)复合肥;(2)NH3。
【解答】解:(1)硝酸钾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钾两种元素,故属于复合肥;
(2)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产生氨气,化学式是NH3。
故答案为:(1)复合肥;(2)NH3。
考点2 化肥的鉴别、检验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一、化肥的鉴别:
1、初步区分常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2、区分常见的氮肥
(1)常见氮肥
尿素CO(NH2)2 氨水NH3·H2O 碳酸氢铵NH4HCO3 硝酸铵NH4NO3
碳酸铵(NH4)2CO3 氯化铵NH4Cl 硫酸铵(NH4)2SO4
(2)常用方法
①氮肥中的氨水呈液态,有氨味,直接观察。
②碳酸氢铵常温下会分解,有强烈的氨味,直接鉴别。NH4HCO3 = NH3↑ + H2O + CO2↑
③铵态氮肥中含有NH4+,与OH-混合反应,生成氨气和水。NH4+ + OH- = NH3↑ + H2O
尿素[CO(NH2)2]中没有NH4+,不是铵盐,与熟石灰等碱混合不产生氨气。
(NH4)2SO4+ Ca(OH)2 = CaSO4 + 2NH3↑ + 2H2O 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 2H2O
2NH4NO3 + Ca(OH)2 = Ca(NO3)2+ 2NH3↑ + 2H2O
氨态氮肥的鉴别选择和阴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药品
(NH4)2SO4+ Ba(NO3)2 =BaSO4↓ + 2NH3NO3 NH4Cl + AgNO3= AgCl↓ + NH3NO3
二、铵态氮肥的检验: 铵盐 + 碱 → 新盐 + 氨气 + 水
注意:氨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如熟石灰、草木灰等,会发生反应生成氨气,损失肥效。
三、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1、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土壤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
(1)化肥中常含有一些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施入土壤后形成潜在的土壤污染;
(2)化肥在施用过程中因某些成分的积累、流失或变化,引起土壤酸化(或盐碱化、或板结、或沙化水土流失加重)、水域氮和磷含量升高(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如赤潮和水华)、氮化物和硫化物气体(如一氧化二氮、氨气和硫化氢等)排放等,造成土壤退化和水、大气的污染;
(3)氮肥的不合理使用,使之下渗到地下水中,造成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直接影响地下水水质及农产品食用安全;甚至威胁人体健康;例如,使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增加,过量的硝酸盐在人体内转化为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现在,许多叶菜类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都已超标,有的超标还比较严重,这对人体健康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潜在威胁。
2、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带来的危害: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等。
3、要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他们的利用率,并注意减少危害。
【典例2-1】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向面包片滴加KI溶液,面包片呈蓝色
B.氢氧化铜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向氯化铵固体中加入熟石灰,研磨,产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C。
【解答】解:A、面包片中富含淀粉,KI溶液中不含单质碘,向面包片滴加KI溶液,面包片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典例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环境保护。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不用化肥农药,防止土壤酸化板结B.回收废旧电池,防止重金属污染
C.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大气环境污染 D.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答案】A。
【解答】解:A、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不能不使用,故A做法不合理;
B、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有毒,回收废旧电池,防止重金属污染,故B做法合理;
C、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防风固沙,减少大气环境污染,故C做法合理;
D、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故D做法合理。
故选:A。
【典例2-3】在硝酸钾、硫酸铵、磷酸钙、尿素几种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写化学式,下同) KNO3 ,可以利用简单物理方法与其他几种化肥区分开的是 Ca3(PO4)2 。
【答案】KNO3;Ca3(PO4)2。
【解答】解: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其化学式为KNO3。
磷肥是灰白色的,其它的化肥一般都是白色的晶体,利用简单物理方法与其他几种化肥区分开的是磷酸钙,其化学式为Ca3(PO4)2。
故答案为:KNO3;Ca3(PO4)2。
【典例2-4】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图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 尿素 ;B 碳酸氢铵 ;C 氯化铵 。
(2)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 无 (填“有”或“无”)影响。
(3)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 能 (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4)写出操作Ⅱ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NH4HCO3+HCl═NH4Cl+H2O+CO2↑ 。
【答案】(1)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2)无;(3)能;(4)NH4HCO3+HCl═NH4Cl+H2O+CO2↑。
【解答】解:(1)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属于铵态氮肥,则A为尿素,B、C为碳酸氢铵、氯化铵中的一种。碳酸氢铵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铵不能,则B为碳酸氢铵,C为氯化铵。
(2)如果实验II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由于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滴加稀盐酸时,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因此仍然区分碳酸氢铵和氯化铵。
(3)常温下碳酸氢铵能够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而氯化铵不能分解,因此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4)操作Ⅱ中碳酸氢铵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H2O+CO2↑。
故答案为:(1)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2)无;(3)能;(4)NH4HCO3+HCl═NH4Cl+H2O+CO2↑。
【变式2-1】取下列化肥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硫酸铵B.碳酸钾C.氯化钾D.磷酸钙
【答案】A。
【解答】解:A、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故选项正确。
B、碳酸钾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研磨,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钾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研磨,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D、磷酸钙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研磨,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变式2-2】化学物质通常都有其“功”与“过”,以下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 )
A.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但也会造成酸雨
B.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但也会造成污染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但也会使食品变质
D.铁生锈可用于食品防腐但也会造成钢材损失
【答案】A。
【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但也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但也会造成污染,会污染水体和土壤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氧气能支持燃烧,但能与食物发生缓慢氧化,也会使食品变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生锈会消耗氧气、水蒸气生成铁锈,可用于食品防腐但也会造成钢材损失,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变式2-3】关于实验现象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带火星木条复燃。 错误
(2)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固体消失。 错误
(3)镁带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冒白烟。 正确
(4)点燃含氯塑料: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 错误
(5)向氢氧化镁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正确
【答案】(1)错误;(2)错误;(3)正确;(4)错误;(5)正确。
【解答】解:(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由于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速度缓慢,氧气含量低,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故答案为:错误;
(2)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硝酸钙、氨气和水,所以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但固体不会消失,故答案为:错误;
(3)镁带燃烧生成氧化镁,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冒白烟,故答案为:正确;
(4)点燃含氯塑料: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产生氯化氢气体,属于结论,故答案为:错误;
(5)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镁难溶于水,向氢氧化镁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红色,故答案为:正确。
【变式2-4】现有A、B、C、D四种氮肥,分别是氯化铵、硝酸铵、硫酸铵、尿素[CO(NH2)2]中的某一种,某同学对这四种氮肥进行了如图所示的鉴别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化肥的化学式A CO(NH2)2 ,B (NH4)2SO4 ,C NH4Cl ,D NH4NO3 。
(2)根据此鉴别过程,可知铵态氮肥 不能 (填“能”或“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
(3)写出过程②的化学方程式 Ba(NO3)2+(NH4)2SO4=BaSO4↓+2NH4NO3 ,过程③的化学方程式 AgNO3+NH4Cl=AgCl↓+2NH4NO3 。
(4)尿素属于 有机物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6.7% (百分数中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CO(NH2)2;(NH4)2SO4;NH4Cl;NH4NO3;(2)不能;(3)Ba(NO3)2+(NH4)2SO4=BaSO4↓+2NH4NO3;AgNO3+NH4Cl=AgCl↓+2NH4NO3;(4)有机物;46.7%。
【解答】解:现有A、B、C、D四种氮肥,分别是氯化铵、硝酸铵、硫酸铵、尿素[CO(NH2)2]中的某一种,向氮肥中加碱,没有氨味的是A,推出A为尿素,B、C、D中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推出B为硫酸铵,向C、D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C,推出C为氯化铵,无沉淀产生的是D,推出D为硝酸铵,将推出的物质带回框图验证符合。
(1)推出A、B、C、D的化学式为CO(NH2)2、(NH4)2SO4、NH4Cl、NH4NO3;
(2)B为(NH4 )2SO4,C为NH4Cl,D为NH4NO3,都属于铵态氮肥,他们与碱反应都会产生氨气,则根据此鉴别过程,可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
(3)推出B为(NH4 )2SO4,C为NH4Cl,则过程②的化学方程式为Ba(NO3)2+(NH4)2SO4=BaSO4↓+2NH4NO3,过程③的化学方程式为AgNO3+NH4Cl═AgCl↓+NH4NO3;
(4)尿素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6.7%。
故答案为:(1)CO(NH2)2;(NH4)2SO4;NH4Cl;NH4NO3;(2)不能;(3)Ba(NO3)2+(NH4)2SO4=BaSO4↓+2NH4NO3;AgNO3+NH4Cl=AgCl↓+2NH4NO3;(4)有机物;46.7%。
课堂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2022•闵行区二模)草木灰的有效成分是K2CO3,K2CO3属于( )
A.钾肥B.磷肥C.氮肥D.复合肥
【答案】A。
【解答】解:碳酸钾(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故选:A。
2.(2023•罗湖区校级模拟)在水稻长稻穗的时候,为了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分,促进穗粒增多,籽粒饱满,需要对农作物施加的肥料是( )
A.尿素B.碳铵C.过磷酸钙D.草木灰
【答案】C。
【解答】解:A、尿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碳铵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C、磷肥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分,促进穗粒增多,籽粒饱满,因此需要对农作物施加的肥料是磷肥,过磷酸钙属于磷肥,故选项正确;
D、草木灰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2020•右江区二模)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KNO3是一种复合肥
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磷肥能增强植物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答案】D。
【解答】解:A、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是一种复合肥,故A说法正确;
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叶色浓绿,故B说法正确;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否则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故C说法正确;
D、磷肥能促进茎秆粗壮,钾肥能增强植物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4.(2022•沙坪坝区校级模拟)尿素【CO(NH2)2】是常用的氮肥,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尿素和磷矿粉仅从外观不能区别开B.尿素与氯化铵可加工配制成复合肥
C.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尿素等氮肥 D.尿素和草木灰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
【答案】C。
【解答】解:A.尿素是白色固体,磷矿粉是灰白色固体,仅从外观可以区分,故A错误;
B.尿素和氯化铵均只含有 N、P、K 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无法配制成复合肥,故B错误;
C.棉花叶片枯黄是由于缺乏氮元素,应施用尿素等氮肥,故C正确;
D.尿素不是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施用不会降低肥效,故D错误;
故选:C。
5.(2022•禄劝县二模)下面是某同学学习笔记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
C.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答案】D。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打开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上方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滴有酚酞溶液的稀盐酸显无色,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闻到刺激性气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2022春•雁峰区期中)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在空气中铝比铁更容易被锈蚀
C.铵盐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所以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的一定是铵盐
D.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答案】C。
【解答】解: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是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带电,不属于离子,故A错误;
B、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是铝能和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在空气中铁更容易被锈蚀,故B错误;
C、铵盐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所以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的一定是铵盐,故C正确;
D、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是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有可能是碳酸氢盐或活泼金属,故D错误;
故选:C。
7.(2022•毕节市)“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关于碳酸铵、氯化铵、硫酸钾和磷矿粉四种化肥鉴别的方案及结论,错误的是( )
A.通过直接观察固体颜色就可以鉴别出磷矿粉
B.取样溶解后加入硝酸钡溶液能鉴别出硫酸钾
C.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有两种化肥能闻到氨味
D.只用氢氧化钡溶液可将前三种化肥鉴别出来
【答案】B。
【解答】解:A、磷矿粉是灰白色的,其它化肥是白色的,通过直接观察固体颜色就可以鉴别出磷矿粉,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取样溶解后加入硝酸钡溶液不能鉴别出硫酸钾,碳酸铵也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有碳酸铵、氯化铵两种化肥能闻到氨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只用氢氧化钡溶液可将前三种化肥鉴别出来,同时生成白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硫酸铵,只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氯化铵,只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钾,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
8.(2022•长安区模拟)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人类关系密切。
(1)生活中,可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性除去水中异味。
(2)洗洁精能去除油污,主要发生了 乳化 现象。
(3)向农田中施加硝酸铵肥料时,不能和 碱 性物质混合施用。
(4)铝的抗腐蚀性优于铁,其原因是 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
(5)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对应的灭火原理是 隔绝氧气(或空气) 。
【答案】(1)吸附;(2)乳化;(3)碱;(4)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继续进行;(5)隔绝氧气(或空气)。
【解答】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因此生活中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水中异味;
(2)洗洁精能去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因此主要发生了乳化现象;
(3)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因此向农田中施加硝酸铵肥料时,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4)铝的抗腐蚀性优于铁,其原因是: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5)灭火的原理有:隔绝或清除可燃物、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或空气),因此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对应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
故答案为:(1)吸附;(2)乳化;(3)碱;(4)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继续进行;(5)隔绝氧气(或空气)。
9.(2022•湘潭县校级模拟)请回答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1)长期饮用硬水对健康不利,生活中常用 煮沸 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2)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即可灭火,其原理是 隔绝氧气 。
(3)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植物油时,洗洁精使植物油分散在水中,且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便于洗涤。这种现象称为 乳化 。
(4)三月欣赏金黄色的油菜花,闻着油菜花的清香心旷神怡,种油菜花可以施用尿素[CO(NH)2],尿素属于 氮肥 (选填“氮肥”“钾肥”“磷肥”或“复合肥”)。
【答案】(1)煮沸;(2)隔绝氧气;(3)乳化;(4)氮肥。
【解答】解:(1)煮沸能将硬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2)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即可灭火,其原理是隔绝氧气。
(3)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植物油时,洗洁精使植物油分散在水中,且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便于洗涤。这种现象称为乳化。
(4)尿素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答案为:(1)煮沸;(2)隔绝氧气;(3)乳化;(4)氮肥。
10.(2023•裕华区校级一模)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石墨②淀粉③硝酸钾④氯化钠⑤硫酸铜⑥碳酸氢钠⑦硫酸⑧明矾,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③ ;
(2)俗称小苏打的是 ⑥ ;
(3)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① ;
(4)大米中富含的糖类物质是 ② ;
(5)可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④ ;
(6)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⑤ ;
(7)可用做净水剂的是 ⑧ ;
(8)可填充蓄电池的是 ⑦ 。
【答案】(1)③;(2)⑥;(3)①;(4)②;(5)④;(6)⑤;(7)⑧;
(8)⑦。
【解答】解:(1)硝酸钾中含有农作物需求量大的氮元素与钾元素,因此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
(2)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3)石墨具有导电性,所以可作干电池电极;
(4)大米中富含的糖类物质是淀粉;
(5)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所以氯化钠可配制生理盐水;
(6)硫酸铜和熟石灰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7)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因此明矾可用做净水剂;
(8)硫酸可填充蓄电池。
故答案为:(1)③;(2)⑥;(3)①;(4)②;(5)④;(6)⑤;(7)⑧;
(8)⑦。
11.(2022•莆田模拟)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用图的“氮果树”回答问题。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最多的是 氮气 (填“果实”中的物质,下同),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是 二氧化氮 。
(2)按照图中氮元素化合价变化规律,“空白果”处表示的物质可以是 CD (填标号)。
A.NH B.HNO3 C.NO D.NaNO2
(3)农业上,KNO3可用作化肥,所含主要的营养元素是 氮元素、钾元素 ;加入 熟石灰 研磨区分KNO3和NH4Cl。
【答案】(1)氮气;二氧化氮;(2)CD;(3)氮元素、钾元素;熟石灰。
【解答】解:(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最多的是氮气;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氮;
(2)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氯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所以按照图中氮元素化合价变化规律,“空白果”处表示的物质可以是一氧化氮、亚硝酸钠,故选:CD;
(3)农业上,KNO3可用作化肥,所含主要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钾元素;铵态氮肥和碱混合会生成氨气,所以加入熟石灰研磨区分KNO3和NH4Cl。
故答案为:(1)氮气;二氧化氮;(2)CD;(3)氮元素、钾元素;熟石灰。
三、实验探究题。
12.(2022•金凤区模拟)一天,小明的父亲说,地里的庄稼要施用氮肥了。于是小明和父亲到县城农资站。农资站售卖的氮肥有两种,碳酸氢铵(NH4HCO3)和尿素[CO(NH2)2]。父亲正为难如何选择时,小明说,今天的天气闷热,碳酸氢铵受热容易分解,回家路上会有损失;还有,咱这儿的土壤普遍呈碱性,适合施用尿素。建议父亲购买尿素。
(1)碳酸氢铵和尿素,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尿素 。
(2)碳酸氢铵受热容易分解,反应有氨气(NH3)生成。根据碳酸氢铵的组成,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NH4HCO3NH3↑+CO2↑+H2O 。
(3)下面的对照实验可以证明,小明的建议是正确的。
【答案】(1)尿素;(2)NH4HCO3NH3↑+CO2↑+H2O;(3)氢氧化钙(或熟石灰);刺激性气味。
【解答】解:(1)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7%;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7%,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尿素;故答案为:尿素;
(2)碳酸氢铵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NH3↑+CO2↑+H2O;故答案为:NH4HCO3NH3↑+CO2↑+H2O;
(3)碳酸氢铵是一种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会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尿素无此性质,因此鉴别碳酸氢铵与尿素的方法是分别取少量碳酸氢铵和尿素,依次与具有碱性的少量熟石灰混合,在研钵里研磨,碳酸氢铵的现象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而尿素没有;故答案为:氢氧化钙(或熟石灰);刺激性气味。
13.(2022•天河区校级一模)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几位同学假期到水肥一体示范农场参加劳动实践,带回三种(氯化铵、碳酸铵和尿素)失去标签的氮肥样品进行鉴别实验,三种样品分别标号为1、2、3。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出三种肥料?
【查阅资料】①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②AgCl不溶于稀硝酸。
【实验探究】
【交流讨论】
有同学提出,甲同学的实验操作其实还可以更简单些,你认为更简单的操作是 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分别滴加稀硝酸,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
【拓展思考】
乙同学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现象如图,试判断,长期施用 氯化铵 (填名称)氮肥土壤容易酸化。往变蓝的(NH4)2CO3溶液滴加 C (填序号)溶液会渐变红。
A.K2SO4 B.NaCl C.CaCl2 D.Na2CO3
【答案】2号氮肥无明显现象;硝酸银;NH4Cl+AgNO3═AgCl↓+NH4NO3或(NH4)2CO3+2AgNO3═Ag2CO3↓+2NH4NO3;氯化铵。氯化铵;C。
【解答】解:【实验探究】
故答案为:2号氮肥无明显现象;硝酸银;NH4Cl+AgNO3═AgCl↓+NH4NO3或(NH4)2CO3+2AgNO3═Ag2CO3↓+2NH4NO3;氯化铵。
【交流讨论】
更简单的操作是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分别滴加稀硝酸,产生气泡的是碳酸铵,再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铵,无明显现象的是尿素。
故答案为: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分别滴加稀硝酸,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拓展思考】
乙同学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现象如图,试判断,长期施用氯化铵土壤容易酸化,是因为氯化铵溶液尿素石蕊变红色,说明氯化铵溶液显酸性。往变蓝的(NH4)2CO3溶液滴加氯化钙溶液会逐渐变红,是因为碳酸铵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铵,氯化铵溶液显酸性。
故答案为:氯化铵;C。
四、计算题。
14.(2022•嘉兴)开春以来,为提高水稻产量,某农场积极做好科学施肥、精准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1)水稻不同生长期需要不同的肥料。如在水稻抽穗、开花时期,为促进穗数增多、籽粒饱满,需要多施磷肥。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C 。
A.碳酸钾(K2CO3) B.尿素[CO(NH2)2] C.磷酸二氨钙[Ca(H2PO4)2]
(2)氮肥能促进水稻幼苗生长。一百亩水稻需要施3950千克碳酸氢铵(NH4HCO3),这些碳酸氢铵用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来合成,需要氨气(NH3)多少千克?
(3)井冈霉素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常用药。要为一百亩水稻喷洒该农药,需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01%的药液7500千克,应购买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井冈霉素药液多少千克?
【解答】解:(1)A.碳酸钾( K2CO3 )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B.尿素[CO(NH2)2]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C.磷酸二氨钙[Ca( H2PO4)2]含有氮、磷、钾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答案为:C;
(2)设需要氨气的质量为x,则:
NH3+CO2+H2O=NH4HCO3
17 79
x 3950kg
x=850kg
答:需要氨气850kg;
(3)设应购买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井冈霉素药液的质量为y,则:
7500kg×0.01%=y×5%
y=15kg
答:应购买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井冈霉素药液15kg。
15.(2022•南浔区模拟)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是一种常见的肥料。烧制草木灰是我国传统农耕方式,但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为护卫蓝天白云,我市明令禁止露天烧制草木灰。
(1)从化学肥料分类角度分析,草木灰属于 钾肥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
(2)碳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6.5% 。
(3)在农业中,若将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物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写出混合物制“黑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Ca(OH)2+K2CO3=CaCO3↓2KOH 。
【答案】(1)钾肥;(2)56.5%;(3)Ca(OH)2+K2CO3=CaCO3↓2KOH。
【解答】解:(1)碳酸钾中只含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2)碳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56.5%;
(3)熟石灰粉与草木灰混合制“黑白粉”,即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故化学方程式是Ca(OH)2+K2CO3=CaCO3↓2KOH;
故答案为:(1)钾肥;(2)56.5%;(3)Ca(OH)2+K2CO3=CaCO3↓2KOH。
五.解答题。
16.(2022•宜昌)参加社会实践,提升科学素养。
(1)家务劳动。做凉拌皮蛋时,放入适量的食醋,主要目的是除去皮蛋中含有的 碱 (填“酸”或“碱”)性物质。餐后利用洗涤剂的 乳化 作用清洗餐具油污。
(2)疫情防控。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病毒的传播,其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 过滤 操作。测量体温时,水银温度计的汞柱随温度的升高而变长,其微观原因是 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3)研学实践。走进农田,给果树施化肥,该化肥是一种灰白色粉末,可能属于 磷 肥(填“氮”“磷”或“钾”)。步入工厂,用除锈剂(主要成分是稀盐酸)给铁螺钉除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
(4)实践感悟。物质的 性质 决定用途,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答案】(1)碱;乳化;(2)过滤;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磷;Fe2O3+6HCl═2FeCl3+3H2O;(4)性质。
【解答】解:(1)做凉拌皮蛋时,放入适量的食醋,主要目的是除去皮蛋中含有的碱性物质。餐后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清洗餐具油污;故答案为:碱;乳化;
(2)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病毒的传播,其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测量体温时,水银温度计的汞柱随温度的升高而变长,其微观原因是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答案为:过滤;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给果树施化肥,该化肥是一种灰白色粉末,可能属于磷肥,因为氮肥和钾肥大多是白色的粉末。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故答案为:磷;Fe2O3+6HCl═2FeCl3+3H2O;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故答案为:性质。
17.(2022•随州)中国古代很多发明创造、科技成就与化学工艺有关。
(1)随州被誉为“中国编钟之乡”,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如图)造型精美、音律精准、雄伟壮观。先秦《考工记》中有关青铜钟鼎成分记载:“六分其金(“金”指铜)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由此可知,青铜编钟的主要成分是铜与 锡 的合金。
(2)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烧铁器淬于胆矾水(硫酸铜溶液)中,即成铜色也”。这种湿法炼铜是水法冶金技术的起源,世界上以我国最早。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
(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稻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天工开物》还记载适宜稻种的农事:“勤农粪田,多方以助之……石灰淹苗足(改良土壤)……”。
①为促进稻谷生长,需追加肥料。下列属于农家肥的是 A (选填序号)。
A.草木灰 B.尿素[CO(NH2)2] C.磷酸二氢铵
②现代农业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计算7.4kg熟石灰能中和土壤中酸性物质(视为硫酸)的质量为 9.8 kg。
【答案】(1)锡;(2)Fe+CuSO4═FeSO4+Cu;(3)①A;②9.8。
【解答】解:(1)青铜编钟的主要成分是铜与锡的合金;故答案为:锡;
(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故答案为:Fe+CuSO4═FeSO4+Cu;
(3)①草木灰属于农家肥料,尿素和磷酸二氢铵属于化学肥料;故答案为:A;
②设硫酸的质量为x,则:
Ca(OH)2+H2SO4=CaSO4+2H2O
74 98
7.4kg x
x=9.8kg
故答案为:9.8。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肥料
常
见
的
肥
料
= 1 \* GB3 ①尿素CO(NH2)2
= 2 \* GB3 ②氨水NH3·H2O
= 3 \* GB3 ③铵盐,如:
碳酸氢铵NH4HCO3
硝酸铵NH4NO3
碳酸铵(NH4)2CO3
氯化铵NH4Cl
硫酸铵(NH4)2SO4
= 1 \* GB3 ①磷矿粉:Ca3(PO4)2 = 2 \* GB3 ②过磷酸钙(普钙):Ca3(H2PO4)2 、CaSO4
= 3 \* GB3 ③钙镁磷肥:
Ca3(PO4)2、Mg3(PO4)2
= 4 \* GB3 ④重过磷酸钙(重钙):Ca3(H2PO4)2
硫酸钾K2SO4
氯化钾KCl
碳酸钾K2SO4
(草木灰主要成分)
= 1 \* GB3 ①磷酸二氢铵 :
NH4H2PO4
= 2 \* GB3 ②磷酸氢二铵:
(NH4)2HPO4
= 3 \* GB3 ③磷酸二氢钾:KH2PO4
= 4 \* GB3 ④硝酸钾:KNO3
作用
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促进作物生长,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穗多粒满。
促进作物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能同时均匀地供给农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成分高。
xx大树营养液
成分:天然BR,维生素C(C6H8O6),KNO3,
KH2PO4,NH4Cl,镁、硼、铁等微量元素
鉴别方法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将被检验的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将被检验的样品装入管,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检验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体;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少量碳酸氢铵和尿素,依次与具有碱性的少量 氢氧化钙(或熟石灰) 混合,在研钵里研磨。
碳酸氢铵的现象是有 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产生而尿素没有。
碳酸氢铵与碱性物质接触,能生成氨气,氨气会脱离土壤,降低肥力。而尿素则不会这样。所以小明的建议正确。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和结论
(1)甲同学各取少量样品于研钵中,加入熟石灰,研磨
2号氮肥无明显现象
2号氮肥是尿素
(2)另取少量1号和3号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加入 硝酸银 溶液。
1号和3号都出现白色沉淀
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NH4Cl+AgNO3═AgCl↓+NH4NO3或(NH4)2CO3+2AgNO3═Ag2CO3↓+2NH4NO3 。
(3)过滤得步骤(2)产生的沉淀,分别滴加过量稀硝酸
1号沉淀不溶解,3号沉淀溶解并有气泡。
1号氮肥是 氯化铵 。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和结论
(1)甲同学各取少量样品于研钵中,加入熟石灰,研磨
2号氮肥无明显现象
2号氮肥是尿素
(2)另取少量1号和3号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加入硝酸银溶液。
1号和3号都出现白色沉淀,是因为硝酸银和氯化铵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铵,和碳酸铵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银和硝酸铵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4Cl+AgNO3═AgCl↓+NH4NO3、(NH4)2CO3+2AgNO3═Ag2CO3↓+2NH4NO3。
(3)过滤得步骤(2)产生的沉淀,分别滴加过量稀硝酸
1号沉淀不溶解(沉淀是氯化银),3号沉淀溶解并有气泡(沉淀是碳酸银)。
1号氮肥是氯化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课时作业,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推断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3 溶液的浓度测试题,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溶液的稀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测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液的概念,溶液的特征,溶液的组成,溶液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